相關詞條
-
阿羅漢[佛教術語]
阿羅漢梵語arhat,巴利語arahant。又作阿盧漢、阿羅訶、阿囉呵、阿黎呵、遏囉曷帝。略稱羅漢、囉呵。意譯應、應供、應真、殺賊、不生、無生、無學、真...
阿羅漢的原始含義 北傳佛教的解釋 意義 分別 第一阿羅漢 -
阿羅漢
阿羅漢梵語arhat,巴利語arahant。又作阿盧漢、阿羅訶、阿囉呵、阿黎呵、遏囉曷帝。略稱羅漢、囉呵。意譯應、應供、應真、殺賊、不生、無生、無學、真...
阿羅漢的原始含義 北傳佛教的解釋 意義 分別 第一阿羅漢 -
諸法無行經
諸法無行(hèng)經 梵名 Sarva-dharmāpravrtti-nirdes/a。凡二卷。姚秦鳩摩羅什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闡說諸法之實相,原...
諸法無行經全文 《智度論》《宗鏡錄》開示 與《妙法蓮花經》相似之處 -
末法[末法]
(佛教術語)正、像、末三時之一。謂去佛世長遠而教法轉微末之時期也。法華嘉祥疏五曰:“轉復微末,謂末法時。”三時有四說。一說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
詞語解釋 佛教釋義 末法時期 -
法滅盡經
佛教經典,又名《佛說法滅盡經》,主要內容為佛陀在涅盤前講述末法時代後期佛教與佛法徹底滅亡之時的慘狀。參見《乾隆大藏經》第466部(第47冊)。是佛教著名...
內容簡介 圖書原文 白話文 預言略解 -
一切法高王經
《一切法高王經》,一卷,一名《一切法義王經》,天竺瞿曇般若流支所譯,有《諸法勇王經》《諸法最上王經》等異譯本。東魏興和四年即梁武帝大同八年(542)六月...
經文簡介 人物介紹 原文內容 -
大佛頂首楞嚴經
,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會中,宣示深奧。法筵清眾,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恆沙菩薩,來聚道場...。佛敕大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
-
羅漢[佛教名詞]
能守護而不致退失果位者。(四)安住法阿羅漢,又作住相阿羅漢,指不退亦不進,而安住於果位者。(五)堪達法阿羅漢,又作可進相阿羅漢,指能迅速精進...等十種無漏法,則稱為十無學支。關於阿羅漢之語義,據 《大智度論》 卷三...
民間意譯 釋義 特徵 分類 歷史 -
瑜伽菩薩戒本
!攝善法戒障布施度1、不供三寶戒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日日中...所聞,當勤修學!甲、菩薩四重戒若諸菩薩,隨戒律儀,有其四種他勝處法。何等為四?自贊毀他戒若諸菩薩,為欲貪求利養恭敬,自贊毀他,是名第一他勝處法...
《瑜伽菩薩戒本》 甲、菩薩四重戒 乙、四十三輕戒 攝善法戒 攝眾生戒 -
羅漢
相阿羅漢,指能守護而不致退失果位者。(四)安住法阿羅漢,又作住相阿羅漢,指不退亦不進,而安住於果位者。(五)堪達法阿羅漢,又作可進相阿羅漢,指能...解脫、無學正智等十種無漏法,則稱為十無學支。 關於阿羅漢之語義,據大智度...
簡介 地位 釋義 分類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