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閃[快閃行動的簡稱]

快閃[快閃行動的簡稱]

快閃是“快閃影片”或“快閃行動”的簡稱,是新近在國際流行開的一種嬉皮行為,可視為一種短暫的行為藝術[一種藝術形態]。簡單地說就是:許多人用網路或其它方式,在一個指定的地點,在明確指定的時間,出人意料的同時做一系列指定的歌舞或其它行為,然後迅速離開。“快閃行動”是純為搞笑或是膜拜紀念等行為藝術,其主要的特點是無組織、有紀律、只有發起者沒有組織者、成員均來自網路、成員基本互不相識。目前正以多樣化的形式在國內遍地開花。

基本信息

簡介

快閃快閃

快閃,“快閃行動”的簡稱。“快閃行動”是新近在國際流行開的一種嬉皮行為,可視為一種短暫的行為藝術。簡單地說就是:許多利用網路聯繫的人,通過簡訊或bbs約定一個指定的地點,在明確指定的時間同時做一個指定的不犯法卻很引人注意的動作,然後趕快走人。又譯“聰明暴民”、“暴民”、“快閃暴走族”、“快閃族”、“聰明行動幫”等等。五花八門,稱呼混亂。其中“閃”在閩南語中的意思是躲開、讓開。

據英語新造字和句子的網上字典WordSpy,“快閃黨”是groupofpeoplewhogatherinausuallypredeterminedlocation,performsomebriefaction,andthenquicklydisperse,意指一群人在預先約定的地點集合,進行簡短活動後迅速解散。flashmob來自兩個相關用語。一個是flashcrowd,意指一班人突然同時進入一個網站,通常是回響一些活動或宣布;另一個是smartmob,意指一班意見相同的人在無領袖下利用先進科技,例如手機、email和網站組織發起集會。

flashmob一詞最先在cheesebikini網站一篇題為“FlashMobsTakeManhattan”的文中出現。“快閃黨”活動策劃人大多數匿名,各地不同。開先河的是美國紐約文化工作者比爾,但他不承認是領袖,也不認為“快閃黨”可席捲全球,因為整個意念由嬉戲開始,有的是純為搞笑,有的被視為社會或政治活動。他形容參加者都是“莫名其妙的一夥”。霍華德•萊茵戈德,堪稱暴民運動的旗手,正是他在理論上前瞻性的推動,使得“快閃暴走族”這一運動成為席捲全球的風潮。

一股無厘頭式的“快閃暴走族”風潮從紐約開始,迅速橫掃世界各大都市。紐約、倫敦、阿姆斯特丹、柏林、奧斯陸、堪薩斯城、西雅圖到亞洲的新加坡、香港、台北,那些原本躲藏在電腦背後互不相識的年輕男女,瞬間聚集在一起興致勃勃地到麥當勞跳芭蕾舞、到家俱店裡坐沙發、在購物中心忽然鼓掌起鬨……,然後又迅速散去。來如風,去如雨,令旁觀者一頭霧水,完全摸不著頭腦。

起源

快閃暴走族源於2003年5月的美國紐約的曼哈頓。人們僅僅知道它最初的組織者名叫比爾(Bill),他自詡是一名“社會工作者”。比爾為組織活動專門成立了一個叫“Mob Project(快閃計畫)”小組。“快閃計畫”自身有著鮮明的特點--參加者應當了解一些人已接受了邀請。沒有網站會對活動提供專門的信息,更不會在任何當地報紙上發布任何廣告--他們只是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相互進行邀請,同為虛擬世界的朋友,幾乎沒有人在現實生活中會相互熟知。

比爾在第一封致網友的信中就說到,“因為是我的主意所以我寫的這封信,但這並不能表明我就是活動的組織者。在我個人看來,在發動電子郵件之前就策劃好活動的人就可以擔當活動的組織者。活動應當由那些了解活動內容的人來組織”。

快閃族

倫敦快閃族倫敦快閃族

“快閃族”是指一群通過網際網路或手機聯繫、但現實生活中互不認識的人,在特定地點、特定時間聚集後,在同一時間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行為”,然後迅速分散。快閃是香港台灣地區最盛行的活動。除了要有精準的時間和高度的協作外,參與者的熱情是必須高漲的。譬如聚集在某音像店對店員大喊”我要買花兒的花季王朝”,之後一鬨而散;或者在上下班高峰的公車站,突然從四面八方湧來聚在一起高喊“花兒樂隊我們愛你!”之後一鬨而散。類似於這種怪怪活動迅速蔓延全球,參加者大多是年輕人,大家發揮創意,構思各種稀奇古怪的爆笑怪招。

由於“快閃行動”是在短短几分鐘甚至不到一分鐘內發生的,所以一塊時間精準到秒的時鐘是快閃族們必備的基本裝備,此外快閃內容一定要遵守當地法規和注意安全,並且簡單易行才可能獲得其它族人的共鳴。如果你是一個有足夠膽量也喜歡嘗試新奇想法年輕人,那么就不妨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加入好玩有趣的快閃族。

舉例 

2003年8月,有人發起全港首個快閃行動,在指定日期時間到旺角一間電氣店問店員有沒有遊戲機售賣(該店不賣遊戲機),然後集體拍手叫好後各自離開。但到了行動當天,玩快閃的人只有發起者,一名十來歲的小孩而已。

2003年8月22日,一群外籍人士突然在銅鑼灣時代廣場的麥當勞,集體舉起紙巾並跳芭蕾舞,行動持續了一分鐘,之後四散離開。該行動被稱為全港首個成功的快閃行動。其他曾被提出的行動有,在尖沙咀鐘樓外喊“我愛香港”、在某超級市場集體拍西瓜等。

義大利:假裝買書:羅馬是歐洲首個出現快閃族的地方。今年7月24日,300人在10分鐘內蜂擁至一家圖書館,向館員查詢一些根本不存在的書,時間一到,他們一同拍手15秒後迅速散去。

加拿大:扮青蛙跳:8月初多倫多首度出現“快閃族”活動。當晚6時半,數十名本地快閃族在央街與艾靈頓道交界處一商場外聚集,聽取道首領現場指示後,數十人便一起步入商場內的TOYSRUS玩具店,扮青蛙在店內跳來跳去。

德國:張傘跳高:柏林的快閃族則於今年7月30日首現,策劃的男子在街頭拿彩色雨傘,號令在場75人隨意跳高、鼓掌或伸展雙臂、轉圈。8月1日傍晚6時過1分,德國柏林鬧市區街頭突然有40多個人一起使出手機,大喊“是啊是啊”,然後開始鼓掌。

英國:家具店聚會:8月7日晚,由一名40歲的倫敦人號召的英國“快閃族”在倫敦購物區出現,約200人首先按所屬星座分類,到不同酒吧聚集,細閱叮囑他們“別讓旁人看到”的指示:“你要在18:30到達”13分鐘後,快閃族到一間家具店,依批示用手機致電朋友和稱讚店內家具。正當該店經理心頭大喜時,民眾迅速在他面前散去。

日本曾有閃客約定穿上黑色西裝或套裝,白襯衣,打黑色領帶,戴黑色墨鏡,在同一時刻出現在某廣場上,然後一起拿起手機邊走動邊做打電話狀。當上百號人按約定出現時,周圍的人們都驚呆了:仿佛突然進入了“黑客帝國”一樣。正當人們還在愕然時,突然哨子一響,“黑客”們迅速從四面八方撤離現場,10來秒鐘的工夫就無影無蹤了。

蘇城街頭首現快閃族:

某天觀前街玄妙觀廣場上突然聚集了百餘名身穿橙色上衣,頭戴火焰型面具的年輕人,他們在廣場上逗留了一會後相互擊掌,然後迅速向四面散開,整個過程不超過10分鐘。這是首次出現在蘇州街頭的“快閃行動”。

在觀前街出現的“閃客”,主要為追逐時尚、尋求新奇的年輕人,他們通過簡訊聯繫,在蘇州移動的支持下進行了此次“快閃”活動。他們將自己分為文化體育遊戲影音、創業、旅遊6個“部落”,在各自“部落首領”的帶領下列隊、擊掌、散開。教育學院的一年級女生辰辰是其中一員,她說,“這是表達青春激情的一種方式,很好玩”。但是更多的旁觀者對此卻有些莫名所以,不知道他們在乾什麼。

北京:在西單中友百貨門前,12名自稱“快閃族”青年男女突然手持玫瑰單腿跪地向一名女孩求婚,路人紛紛側目。

杭州街頭一道“酷”風景:在杭州一家大型商場門口,“快閃族”們在這裡共同起舞,成了杭城街頭一道“酷”風景。

12人鬧市上演“求婚劇”:“你願意嫁給我嗎?”一個青年男子手持玫瑰突然從路人中擠出單膝跪地向一名年輕女孩大聲求婚。隨後,人群中又閃出數個年輕人手持玫瑰向該女孩求婚。不到一分鐘,跪在女孩面前求婚的年輕人已經達到12人,其中竟然有3名女子。“你是用XX聊天軟體的人嗎,我只願意嫁給這樣的人。”女孩大聲問道。半跪在地上的男女們競相聲稱自己是,並和女孩一起大喊該軟體名字。隨後,這些年輕人迅速消失在驚訝的圍觀人群中。

美國情況

快閃族快閃族

第一次行動:在第一次行動前,比爾向50個朋友發出電子郵件,邀請他們到曼哈頓下城的一家零售店碰頭。但由於沒有向官方透露活動的任何信息,外加有人向警方透露了訊息,此次活動同時也吸引來了6名警察和1輛警車。因此,此次活動的舉行並非成功。比爾在事後總結並被迫採取保密措施:要求參加者先在某一地點集合,然後再由組織者分發傳單,說明目標的具體地點。

第二次行動:第二次行動的目標是梅西百貨的曼哈頓旗艦店。此前,活動組織者僅通知何時在何地點碰頭。在得到組織者的命令後,大約有200人湧入梅西的9樓家庭裝潢用品,然後團團圍著一塊標價1萬美元的地毯,七嘴八舌地對它評頭品足。

一名參與活動的人隨後向記者表示,“我們被告之我們共同居住在郊區的一個大而舊的五金商店內。我們向售貨員表明我們希望購買一塊稱心如意的地毯”。在大約10多分鐘之後,這群人突然四下散開消失,令店員們困惑不已。

第三次行動:參加者在紐約中央車站集合,然後開進凱悅大酒店,乘扶梯上夾層,然後在瞠目結舌的客人和服務員面前大聲鼓掌15秒鐘。

第四次行動:行動鎖定時尚的索霍區的一家高檔鞋店,參加者妝扮得像從鄰近的馬里蘭州鄉下乘大巴來紐約見世面的觀光客。

第五次行動: 在7月24日舉行的行動,大批快閃暴走族來到曼哈頓上城西區的一家愛爾蘭酒吧,在一台點歌機周圍閒逛,並竭力裝得若無其事的樣子。一位頭一次參加的人焦急地低聲向旁人打探:“你也是快閃暴走族嗎?”“噓——”對方只是會意地點點頭,眨了一下眼睛,神經質地輕笑一聲。這時,一位“閃客計畫”的組織者出現了,他悄悄地給大家分發指令條:集合地點——中央公園內與國家歷史博物館對面的小山包。傍晚7時18分,300多名到達指定地點的參與者準時而嚴格地按照指令條的要求,依次進行靜默學鳥叫讚美大自然的行動。出發前,他們都在一個時區網站上對過表。

第六次活動:超過500名FLASH MOB成員在某大酒店聚集,扮著久別重逢,而後在大堂睡在地上幾分鐘,之後極速離開。在8月初舉行的一次活動中,200多人在美國的一家書店內假裝排隊刷卡付款,然後突然一起鼓掌歡呼,令旁人瞠目結舌。

比爾事後表示,“第二次開始後的活動都非常成功”。他在接受CNN的採訪時表示:“對有些人來說這只是好玩,有人則覺得這是社交,還有人覺得這是政治。我自己則從美學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我喜歡看這么多不知從哪來的人聚集在一起。”

歐洲情況

快閃族快閃族

此後,快閃暴走族風潮通過網際網路傳播到英國倫敦,進而橫掃歐洲大陸。義大利的羅馬,奧地利的維也納,德國的柏林都已出現快閃暴走族的身影。以在義大利羅馬舉行的活動為例,在參與者接收到電子郵件後,他們在蜂擁而入指定的書店,在短短十來分鐘之內,書店的大廳里已湧入三百多名快閃暴走族。當指定的時間一到後,所有參與者大聲鼓掌,時間沒有超過15秒中。但當地路過的居民表示,“此次活動實在是超現實,看到這些,很難不去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夢”。此次活動的高潮時間不超過1分鐘,2分鐘之後,所有的快閃暴走族都已散去。等一切都恢復正常之後,留給書店工作人員的只有驚愕的氣氛。

7月30日,柏林,100人,在街頭撐起彩色雨傘跳舞,然後閃去。8月7日,倫敦,200人,群聚家具店一同稱讚家具,然後閃去。

在羅馬也曾有300多人同時湧進一家音樂書店,要求店員尋找並不存在的圖書或作家。

亞洲情況

同樣,暴閃快走族風暴在8月開始襲卷亞洲各大城市。8月22日晚上9時許,數十名外籍人士突然湧入香港銅鑼灣的一家快餐店,一同高舉衛生紙大跳芭蕾舞,並發出輕快的呼叫聲,約一分鐘後立即停止行動並火速四散,令在場的職員及顧客均錯愕不已。台灣的“快閃暴走族”可謂是亞洲最為龐大的一個群體,目前台灣的網路上至少已經有5個“快閃暴走族”相關網站。其中成立於8月17日的“台灣快閃暴走族”是規模最大的,目前擁有400多位成員,參加者聲稱要“將快閃的理念推廣全台”。8月27日下午2時許,該群體的成員在台中廣三百貨前,演出脫線無厘頭的活動,集體面向廣三廣場大喊三聲“火星來了”!然後迅速解散。

中國情況

儘管快閃族已暴走全球,有不少專家學者都賦予其深刻的哲學含義,最重要的是,儘管很多國內的網友也對快閃行動躍躍欲試,心嚮往之,但迄今為止,大陸的快閃族卻還僅僅停留在假想的程度。

某一天,隨便哪天,最好是9月 11日這樣的日子,城市廣場中 心突然圍聚了一批70年代模樣 人士,約莫百來人,典型的Hiphop裝扮;高舉著手機,頭仰望天,喃喃自語,一時間廣場瀰漫各種方言,廣州話客家話潮汕話充斥耳邊,煞是新奇。突然洪亮一聲喊:“我們愛鳳梨,正如廣州愛時尚”,接二連三,此起彼伏,最後竟成了“大合喊”,這一過程整整持續了3分33秒有餘;待喊聲落畢,嘩地一聲巨響,人群飛快四處逃散,在場警察措手不及,阻攔不成,整個廣場混亂非常。這是廣州某大學三年級學生Topku發表的網上的一份假象行動,它完全符合快閃暴走族的標準: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的突然出現,怪異的行動和突然的消失。

就在同時,暴走族依然在全球繼續愚弄民眾,並吸引著民眾的目光的同時,《聰明暴民——下一輪社會革命》一書的作者霍華德·萊因古爾德就警告說,所有的快閃暴走活動都可能演變成為政治活動。他在接受CNN記者採訪時說,“迄今為止,快閃暴走活動都是無害的遊戲--是一種使用新技術使許多人聚集在一起參與的遊戲。但是,正是網際網路和手機的套用,才使菲律賓民眾聚集起來推翻了前總統埃斯特拉達的統治,才使盧武鉉登上韓國總統的寶座。所有的快閃暴走族活動都存在危險的可能”。

因此,作為一種新興出現的社會現象和社會群體,快閃暴走運動和快閃暴走族的消亡可能會與它的誕生一樣--來無影,去無蹤。

被人注視

快閃族閃吻快閃族閃吻

2007年11月11日,50名網友聚集在武昌新世界大門口,突然一聲號令,大家集中起來大喊“快閃”,隨後各自從不同的方向離開。短短几秒鐘,原來嘈雜的大門口頓時安靜下來,當路人回頭看向他們的方向時,一群人卻瞬間散開。這就是江城快閃族的第一次活動,效果很轟動。

“快閃行動”是新近在國際流行開的一種嬉皮行為。許多利用網路聯繫的人,約定一個指定的地點和時間同時做一個指定的不犯法卻很引人注意的動作,然後趕快走人。參加者都是“莫名其妙的一夥”。30名“快閃族”聚集在一家肯德基店。大家選派出兩名代表,走上前大聲問服務員:“請問有便當嗎?”服務員當時一愣,回答“沒有!”兩人朝外面的人群眨了個眼睛,外面的人開始大喊:“喔,那我們就去麥當勞了!”說完,30人一起閃了,留下顧客和工作人員目瞪口呆。

快閃族中,年齡層次也同樣集中在十幾到二十幾歲之間。中南一家醫院的護士李小姐也是江城快閃族成員之一,她告訴記者,自己的工作感覺很平淡,總是不自覺在內心呼喚一種激情和被人注視,所以加入了這種外人眼裡很荒唐的團體。“不過感覺很刺激很好玩,下次有活動還要參加。”

目前,江城的“快閃族”也發展到了100多人,大家會不定期舉辦各類搞怪活動。

滿足需要

倫敦快閃族倫敦快閃族

對於“快閃”活動,有專家認為,採用這樣激烈的形式的人可能具有比較強烈的“冒險心理”,敢於嘗試,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都是希望被別人注意的。現代社會雖然通訊發達,但人們之間的內心關注卻在減少,“快閃族”的出現,從表面上看,是通過一種有時甚至是“無厘頭”的遊戲在公眾面前表現自我,跟社會開一個玩笑,實際上是為了尋找歸屬感,在一個群體中宣洩青春的各種情緒,滿足一種心理需要。但這種行為應該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不損及他人,同時要注意安全。

在現代社會人們內心的交流減少背景下,“快閃族”的出現,可以從三個角度看待。首先,從表面看是通過“無厘頭”的遊戲在公眾面前表現自我;第二,就是尋求一種刺激;第三,現代社會年輕人會常感覺到“無價值感,無意義感”,在日本被稱作“無氣力”,即沒有生機地活著。年輕人精力充沛,但很多時候無處消耗,快閃運動提供了平台,宣洩青春情緒,於是風行起來。人生下來就有展現自我的意識,嬰兒的大哭也是一種需要引起周圍人的注意,需要得到周圍人的“回應”。快閃族強烈地希望通過刺激,最終的目的是希望進而“影響周圍人”,吸引他們的注意。如果他們能“回歸”社會,做一些既是個人興趣愛好又對社會公益事業有好處的事情,比如塗鴉、街舞等和街頭表演結合,也就更能被年輕人和大眾接受了。

分析

快閃族其性質是:突破渴望,超越自己,閃電式聚會。對此,有專家認為,現代社會雖然通訊發達,但人們之間的內心關注卻在減少,“快閃族”的出現,從表面上看,是通過一種有時甚至是“無厘頭”的遊戲在公眾面前表現自我、張揚自我,跟社會開一個玩笑,實際上是為了尋找歸屬感,在一個群體中宣洩青春的各種情緒,滿足一種心理需要。但這種行為應該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不損及他人,同時要注意安全。

現代社會人們內心的交流減少背景下,“快閃族”的出現,可以從三個角度看待,首先,從表面看是通過“無厘頭”的遊戲在公眾面前表現自我,張揚自我,第二,就是尋求一種刺激,第三,現代社會年輕會常感覺到“無價值感,無意義感”,在日本被稱作“無氣力”,即沒有生機地活著。年輕人“力比多”充沛,但很多時候無處消耗,快閃運動提供了平台,宣洩青春情緒,於是風行起來。

快閃族所做的大喊大叫等被視作莫名其妙的動作或者沒有實際意義的活動就是為了吸引眼球,引起周圍人的注意。人生下來就有展現自我的意識,嬰兒的大哭也是一種需要引起周圍人的注意,需要得到周圍人的“回應”。快閃族強烈地希望通過刺激,張揚自我,最終的目的是希望進而“影響周圍人”,吸引他們的注意。

採用這樣激烈的形式的人可能具有比較強烈的“冒險心理”,敢於嘗試,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攻擊他人的快閃族是因為安全感不足。同時,快閃族心理也是一種逃避現實壓力的選擇,他們在尋找刺激的過程中,從破壞性的行為中尋求滿足自己本能上的快感。起初可能是從無意識的傷害到別人,如果當事人做出受到性侵害類似的尖叫、害怕、手足無措等反應,則會使實施者得到鼓勵,進而使其有意識地傷害他人以獲得快感。

通過一次“快閃”行動,他們的因尋求意義,即自我而產生和鬱積的焦慮得到了暫時的釋放,在強大的現實和社會面前的軟弱和無力的感覺得到了暫時的緩解,可當通過"快閃"建立起來的"虛幻自我"頭上的光環黯談下來時,他們隱隱感覺到了這個“自我”背後的虛無正張著那可怕的大嘴虎視眈眈地盯著自己--因為“快閃”的背後一無所有,它並不指向任何意義,於是,或許這正是另一次“快閃”行動或者與此相類似的行動開始的時候了罷。

相關組織

FlashMob組織

為了有效引導青年人正確使用快閃這種形式,不少企業、團體也成立了快閃組織。如,由河南電視台《我可不得了》欄目牽頭、由河大工貿籌建並負責管理的“快閃聯盟”就是這一類型的社會團體。2008年由北京快閃愛好者,成立的北京NFM快閃團.是北京惟一一個形成規模化的快閃組織,多次與各大衛視,各大網站合作舉行公益快閃,如節約用水定格快閃等。2010年6月4日,由海南大學“HOT..什麼的”快閃組織牽頭的Abracadabra快閃活動亮相海大,揭開了海南大學快閃活動的序幕。2012年3月18日,由常州本土快閃愛好者組織“閃·耀”快閃活動,組織牽頭的“dreamchaser”,真正的讓常州本土有了屬於自己的公益快閃,dreamchaser常州快閃當前人人網上也開通了快閃的公共主頁。

感人事件

1感人事件
2019年2月3日上午10點左右,一對母女來到通大附院血液內科二病區徐瑞容的辦公室,說要資助幾位白血病患者,徐瑞容立即起身接待這對穿著樸素的母女倆。當他給母女倆介紹了病區幾位家境狀況不好、特別是幾位年輕的白血病患者後,母女倆當即決定資助其中的5位,每人1萬元。“當時我很意外,因為平時也經常有好心人到我們血液科病區捐款資助白血病患者,但像她們這樣一次捐助5萬元的很少見。”徐瑞容說,他第一反應就是留下母女倆的聯繫方式,然而幾次都被婉言謝絕,母女倆只是說捐獻愛心,不圖回報。在徐瑞容的帶領下,母女倆分別到捐助的5位白血病患者窗前看了看,留下善款就匆匆離去。“當時我很意外,我不認識她們,因為我住在層流病房,母女倆就把一萬塊錢交給了徐主任,等我家人過來再轉交。”提起當時發生的一幕,43歲的衛成(化名)流淚了。衛成於2018年下半年被查出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經過幾個療程的化療,給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對於我來說,總能遇到好心人,這裡的醫生護士一直在鼓勵我與病魔抗爭,如果老天給我康復的機會,我也一定會像這對好心的母女一樣做好事,回報社會。”22歲的劉菲(化名)患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當這對母女來到她所住的層流倉時,劉菲拉開窗簾見到這對母女,“我在感謝她們的同時一直追問她們的聯繫方式,可是她倆只是微笑地婉拒。我只能拚命地記住她們的面容,有朝一日當面感謝她們。”這對母女另外捐助的分別是17歲的惡性淋巴瘤患者、71歲的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患者、70歲的淋巴瘤患者。母女倆在病區僅僅停留了幾分鐘就匆匆離去,徐瑞容在她們離開後忍不住發了朋友圈,“只是對她們這份愛心致敬吧。”徐瑞容說。“快閃”式的愛心善舉深深感動了病區醫護人員。護士長秦毅雖然沒有見到這對母女,但當她收到代為轉交給兩位患者的善款時,非常感慨,“真的非常意外,雖然沒見到母女倆,但她們真誠的善意感動了我,也感動了我身邊的每一個同事。”秦毅說。通大附院血液內科主任劉紅教授在她的朋友圈發了這段話:“在這個寒冷的冬季,總有那么多暖心的花絮讓人感動,祝好人一生平安。”感謝這對善良的母女。好人,一生平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