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論
新自由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F.von哈耶克認為,當前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的“停滯膨脹”,應完全歸咎於凱恩斯及其追隨者的錯誤診斷和錯誤處方的後果。他斷定,失業的原因不是由於總收入的不足而引起的需求不足,而是由於使每個經濟部門的勞動力供求相等所需要的相對工資失去了平衡。換言之,失業的原因在於背離了均衡的價格和工資,而在自由市場和穩定的貨幣的條件下,均衡的價格和工資是會自己建立起來的。哈耶克竭力反對凱恩斯主義者關於以通貨膨脹來實現充分就業目標的主張。他認為,通貨膨脹不是解決失業的辦法,也不是保證充分就業的手段;相反,它必將導致對勞工的錯誤指引,造成更多的失業。哈耶克在他所寫的《不惜任何代價的充分就業嗎?》(1975)一書中提出:①通貨膨脹改變著各個部門和生產過程各個階段之間的貨幣流量的分配。
②通貨膨脹引起對物價進一步上漲的預期。
③為了實現預定的充分就業政策的目標,通貨膨脹往往必須按加速度來進行(否則,無法創造出另外追加的就業),但這樣的通貨膨脹必定遲早將使得市場經濟的一切有效程式無法實現。
④既然政府已允諾充分就業的保證,工會就不用考慮因要求工資的增加超過了勞動生產率的增長而可能引起的失業。這樣,由於工資的向上變動而引起的必要的貨幣數量的增長,就變成需要經常注入追加的貨幣數量的持續過程。
⑤持續追加的貨幣供應,必定導致對各類商品和勞務的需求的相對力量的變化。
同時,相對需求的這些變化,必定導致相對價格的進一步變化,以及隨之而來的生產方向與生產要素(包括勞動在內)的分配的改變。據哈耶克的意見,所有這一切就造成“通貨膨脹持續的時間越久,其工作職位取決於通貨膨脹的持續性(甚至取決於通貨膨脹率的不斷加速度)的工人人數就會越多”。但是,“這並不是因為他們在沒有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會找不到工作,而是因為他們被通貨膨脹吸引到暫時有吸引力的工作職位上。”而一旦通貨膨脹放慢或者停止加速,這些具有暫時吸引力的工作就會再次消失,因而勞工成為“過剩的”。所以,“從長期來看,這樣的通貨膨脹所帶來的失業必然比最初構想要防止的失業更多得多”。這就是哈耶克認為的當前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高失業率與高通貨膨脹率同時並發的停滯膨脹的根本原因所在。
弗里德曼論
早在1968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E.S.費爾普斯(1933~)和芝加哥大學教授M.弗里德曼就根據預期的通貨膨脹理論對菲利普斯曲線交替關係(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之間存在著非此即彼的相互替換的關係,即多有一點失業,就可能少有一點通貨膨脹;相反,多有一點通貨膨脹,就可能少有一點失業)給予抨擊。他們的論點是,如果企圖把國民收入保持在它的充分就業水平之上,那就不會導致穩定的通貨膨脹率,而將導向不斷加速度的通貨膨脹率。他們把那種與充分就業的國民收入相聯繫的失業叫做“自然失業率”,即僅由於摩擦性的和結構上的原因而引起的失業,這種失業率對於物價水平既沒有升高的、也沒有降低的壓力。換言之,他們認為,如果企圖把失業保持在它的自然失業率之下,那就會導致一種加速度的通貨膨脹率。因此,據費爾普斯-弗里德曼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之間的交替關係只不過是暫時的,由於自然失業率的存在,就長期而論,菲利普斯曲線已變成一條垂直線。而只有通貨膨脹率增長速度快於工資率增長速度,從而使實際工資相對下降,失業才有可能減少。但一旦工人們意識到物價上漲率超過了工資增長率,他們就必定要求工資增長要趕上物價上漲,甚至要求把預期的通貨膨脹率那部分也追加到工資增長中。這樣一來,失業便將回升到自然失業率水平。所以,實際情況將是:通貨膨脹的加速度與失業之間的穩定關係取代了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穩定關係。鑒於70年代以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出現了較高通貨膨脹率往往伴隨著較高的而不是較低的失業率,弗里德曼進而指出,這個時期的簡單統計上的菲利普斯曲線看來是正傾斜的而不是垂直的。這正表現出通貨膨脹和失業一起上升──停滯膨脹。他認為,其根本原因是:“通貨膨脹和低速增長是政府龐大化的產物,兩者有相互強化的力量。”由於政府的龐大化,政府支出就必然增加,但為了取得增長中的支出的來源,政府不能只依靠增加稅收,因增加稅收要遭到人們的反對,於是,政府自然會用徵稅以外的方法以獲得收入,最簡單易行的辦法就是為彌補赤字而發行新的貨幣,這就是用變相的徵稅方法製造通貨膨脹。另外,政府還使用借債的方法,在公債市場上發行國債、匯集郵政儲備,以彌補政府的開支。被提供的這筆資金既不能用於民間投資,民間也未用於資本投資,因此,如同從民間徵收直接稅的方法一樣,它與發行新貨幣的效果相同。因為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干預增多了,其結果就會造成:①政府的支出增加了,就勢必用變相的方法公開課稅,而稅負愈多,人民就愈失去努力工作、存款、投資的欲望。
②如政府實行企業國有化,那就會使產業部門之間不能進行必要的調整和經濟活動中的自動調節。
③由於通貨膨脹的情況在變化,價格體系和市場結構就出現不平衡,經濟活動的效率終將受到損失。
④由於通貨膨脹率經常發生變化,消費者為了防止損失,就必然以對付通貨膨脹的投機策略代替努力工作,不是從事生產活動,而是熱心購買鑽石,以逃避通貨膨脹。
⑤政府為了制止通貨膨脹,採取管制物價、工資的政策,這也使價格體系不能正常變動。
托賓論
新古典綜合派經濟學家J.托賓(1918~)認為,按照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第一章對勞工市場均衡和失衡的論述,失業應被解釋為失衡現象。因為“非自願失業意味著勞工市場並未處於均衡”;與此同時,“貨幣工資並未迅速調整,以出清每天勞工市場”。他指出:“勞工市場上過度供給取失業的形式,過度需求取未能填補的工作空位的形式。不論什麼時候,勞工市場在過度的供求中廣泛地變化著,因此整個看來,經濟就顯示了既有空位又有失業。”托賓斷定,在任何一個勞工市場上,貨幣工資增長率是兩種成份的總和,即均衡成份和失衡的成份。均衡指勞工市場上既無過度需求,又無過度供給,即勞工市場處於既無空位又無失業的狀態。失衡指勞工市場上出現過度的需求和供給,即空位和失業並存。托賓認為,當勞工市場出現失衡狀態時,工人們將從過度供給市場轉移到過度需求市場,從低工資轉移到高工資市場。但是,從理論上說來,新的失衡總是在發生,因為“總需求可以是穩定的,但在它的穩定之下,漲潮從來沒有終止:新產品,新製造法,新的嗜好與風氣,土地與自然資源的開發,快要廢棄的工業以及正在衰落的區域……”這就是說,即使整個經濟趨於均衡狀態,但由於產品生產、技術革新、部門構成、地區差別等變化的湧現,新的失衡也會不斷發生。托賓斷定,在不斷失衡中,既然一定的失業率與未填補的工作空位數額同時存在,而假定工資變動同過度需求或過度供給相聯繫的函式是非線性的,即失業對貨幣工資增長速度的減緩不及空位對貨幣工資增長的加速,於是就必然會發生如下情況:
①每個連續失業增量在降低通貨膨脹率方面有著愈來愈小的影響(因有空位存在,這就勢必抵制貨幣工資減低,從而使物價仍上漲);
②在整個經濟的空位減去失業的已知條件下,過度的需求與勞工供給市場之間的變化愈大,工資膨脹將愈顯著(因空位多於失業,這就勢必加速貨幣工資增長);
托賓進而認定:所有市場上的完全長期均衡會表現出沒有失業,沒有空位,沒有未預料到的通貨膨脹。但是,由於不斷的部門的流動變化,零過度需求就會帶來通貨膨脹,零通貨膨脹就會帶來純粹的過度供給,失業便多於空位。
托賓論及均衡成份,即就既無過度需求又無過度供給的市場上的工資增長率而論,他認為,在這種市場上的工資增長率是取決於在別處可比較的勞動工資趨勢,這就形成一種“競爭性工資”,僱主們為維持對自己有利可圖的就業量份額,就必然會發生“競爭性工資”的出價,這樣就將助長整個經濟的通貨膨脹傾向。
總之,據托賓的分析,失業與空位的並存會轉化為失業與工資率上升的並存;而失業與工資率上升的並存又必然要轉化為失業與通貨膨脹的並發,因工資水平畢竟影響物價水平。
托賓對通貨膨脹的論證歸根結柢仍是工資推進通貨膨脹論。他對失業的解說歸結為勞工市場的失衡,特別提出並著重於空位與失業並存現象的分析,從而得出通貨膨脹與失業之所以並存的解釋。托賓既無視了通貨膨脹的真正根源,又抹煞了資本主義社會裡存在失業大軍問題的實質──資本主義制度下所特有的相對人口過剩本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市場操縱”論
新劍橋學派的主要代表J.羅賓遜和N.卡爾多從不同類型的產品或市場出發對價格的決定問題作了如下論證:初級產品的市場價格對個別生產者和消費者來說是既定的,其價格變動是調節未來生產和消費的“信號”。而製造品市場價格(至少在大部分生產集中在大公司手中的現代工業社會的市場上)則是被“操縱的”,即是說,由生產者自己確定的。企業首先區別出可變成本(直接隨著產量變動而變化,如直接的勞動與原料成本),然後按工廠的標準開工率計算出平均一般管理成本(包括折舊費),最後,在以上兩種成本之上,多少按照企業對現有情況所許可的判斷,加上一個純利潤幅度。因此,工業品價格是結合“完全成本原則”和“壟斷程度原則”來決定的,而不是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因此,卡爾多認為,從世界經濟角度來看,農礦產品價格的重大變動(無論它對初級產品的生產者是有利還是不利)對工業活動往往起抑制作用,阻礙工業增長。當農礦產品價格下降時,最終將減少初級產品生產者對工業產品的有效需求,同時也將降低各工業國對初級商品生產的投資,結果勢必抵消了農礦產品價格下降所帶來的對工業品需求的任何刺激而有餘。當農礦產品價格上漲時,工業品成本、特別是工資成本將隨之而上升,這就很可能在工業部門引起工資──物價螺鏇上升的通貨膨脹,它反過來又使工業活動受到限制。所以,在卡爾多看來,初級產品生產的增長和製造業生產活動的增長之間往往存在著比例失調現象,這樣,就導致了世界經濟中的停滯膨脹。
羅賓遜認為,當前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存在商品供應線上的成本上升,而且它還不得不傳遞下去。強大的工會、企業經理和有組織的同業,都不斷地要使他們各自的收入提高。這樣一來,通貨膨脹必然有增無減,而且在通貨膨脹過程中,低收入家庭為了彌補實際工資的減少,還不得不增加勞動力的供給,因此,通貨膨脹不僅不提供較多的工作職位,反而會使勞工市場的供給增加,物價同失業一起都上升,即菲利普斯曲線已破產了。羅賓遜和卡爾多對“停滯膨脹”所作的解釋,實質上並未跳出“成本推進”或“工資推進”的通貨膨脹論的窠臼。羅賓遜甚至把通貨膨脹歸因於各階層為自己的收入提高而相互爭奪的結果,這樣,當然把資本主義國家通貨膨脹的實質性根源掩蓋起來了。
希克斯論
J.R.希克斯(1904~)認為,在現代資本主義經濟中,至少存在兩種市場:一種市場(包括大部分工業品市場)是“固定價格”市場,其價格由生產者來決定;另一種市場是“彈性價格”市場(或投機市場),其價格仍然決定於供求關係。他指出,只有通過對這“兩種價格體系”的分析,才足以說明當前資本主義國家出現的通貨膨脹與失業並存問題,並能提出可行的對策。希克斯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通貨膨脹的歷史區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60年代後期以前),通貨膨脹是需求性的膨脹,它主要是按照菲利普斯曲線行事的;第二階段的特徵是,提高工資的社會壓力居於統治地位,不管勞動力缺乏與否,工資總得提高。因此,經濟衰退時期工資上升的程度將與經濟繁榮時期工資上升的程度相等或接近於相等。這就是與經濟蕭條並存的通貨膨脹,即“停滯膨脹”。在希克斯看來,在一個完全彈性價格的經濟體系內,存在著一種帶有大量失業的膨脹性均衡狀態,在這種均衡中,不管是什麼樣的通貨膨脹率,實際的價格比率是依然如故的,因此通貨膨脹無關緊要,因為在完全彈性價格的經濟體系內,所有的價格(包括工資)都能自由變動,這樣,人們就可以在他們所締結的每項契約里把通貨膨脹考慮進去。但是,60年代後期以來出現的通貨膨脹第二階段的實際體系卻不是象彈性價格體系內的那種膨脹性均衡,因為既定的各行業工資級差的格局已被打亂了(由於“公平工資”的“追趕”,工資推進的通貨膨脹將會普遍發生),所以它不處於均衡狀態。而且,當存在著兩種價格市場時,彈性價格市場的物價上漲並不會因處於“膨脹性均衡”狀態而無關大局,它易於甚至必定對固定價格市場發生逐漸的影響。這樣一來,通貨膨脹與失業就將無限期地並存下去。希克斯的論證只不過是將“工資推進”和“需求拉上”的通貨膨脹論加以調和折衷,最後歸結為市場結構方面的因素變動而造成了結構性通貨膨脹。
相關詞條
債券,外資經濟,信息經濟,交換權利理論,虛擬經濟,實體經濟,貨幣,交子,存款準金,功利主義,剪刀差。
經濟學大觀園
浩瀚無邊的書海中有著無窮無盡的精華,我們想要逐一去認知他們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諸如經濟這種“高深莫測”的學科,更讓一般人望而生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