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欣定律

格雷欣定律

格雷欣定律是一條經濟法則,又叫“格雷欣定律”,也稱“劣幣驅逐良幣法則”,是由16世紀英國金融家、商人托馬斯·格雷欣提出來的。

格雷欣定律格雷欣定律
格雷欣定律是一條經濟法則,又叫“格雷欣定律”,也稱“劣幣驅逐良幣法則”,是由16世紀英國金融家、商人托馬斯·格雷欣提出來的。當時,市場上流通的是金屬鑄幣,時間長了,人們發現足值與不足值的鑄幣可以一樣使用,於是,人們就把成色好的足值貨幣(良幣)儲藏起來,而把不足值的鑄幣(劣幣)趕緊花出去。結果,劣幣把良幣趕出了市場,這樣,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所代表的實際價值就明顯低於它的名義價值了。

基本簡介

格雷欣定律格雷欣定律
400多年前,英國經濟學家格雷欣發現了一有趣現象,兩種實際價值不同而名義價值相同的貨幣同時流通時,實際價值較高的貨幣,即良幣,必然退出流通——它們被收藏、熔化或被輸出國外;實際價值較低的貨幣,即劣幣,則充斥市場。人們稱之為格雷欣定律,亦稱之為劣幣驅逐良幣規律。有兩家麵包店:一家的麵包原料精緻,做工精細;另一家的麵包乾癟粗糙,缺斤少兩,但是價格卻比第一家低一半。你認為哪一家店的麵包會賣得更好?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是第二家。這就是格雷欣定律在起作用。後來,人們用這一法則來泛指價值不高的東西會把價值較高的東西擠出流通領域,如盜版軟體對正版軟體的衝擊等。除了商業和金融,其他領域其實也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比如,官場上,清官可能會受到貪官的排擠;醫院裡,拒收“紅包”的醫生被看成另類。如果沒有良好的道德環境和有效的約束體制,劣幣驅逐良幣、稗子戰勝水稻就將大行其道,對社會造成惡劣影響。也叫做劣幣驅逐良幣律。在鑄幣時代,鑄造重量輕、成色低的鑄幣是貨幣流通中反覆發生的行為。鑄造劣質貨幣也是統治者解決財政收入,搜刮民財的措施。當劣幣出現於流通之中時,人們會把足值貨幣收存起來,即格雷欣定律。

這個規律是16世紀英國人T.格雷欣首先發現的,故通稱格雷欣定律。19世紀上半葉美國的經驗,為這個規律提供了一個極好的例證。美國在1792年實行複本位制時,法定金銀鑄造比價是15∶1,但在1795~1833年的39年裡,國際市場上金與銀的實際價值對比是15.6∶1,法國在1803年實行複本位制時規定的鑄造比價為15.5∶1。這個國際條件,使銀幣在美國成了“劣幣”而金幣成了“良幣”,於是,白銀從國外(包括法國)大量流入美國,而黃金則從美國大量輸往外國(包括法國),美國成了事實上的單銀本位制國家。

定律歷史

格雷欣定律格雷欣定律
用金屬鑄造貨幣的歷史是很久遠的,在中國大抵從周朝出現銅貝就開始了。人們將金屬鑄造成便於攜帶和交易,並便於計算的“錢”。“錢”有一個“面值”,或叫“名義價值”,如我國古代的“五銖”,“半兩”,“三銖”,“半兩”,“當十”,“當百”,“直百”等。這一變化使得鑄幣內的主要金屬含量,如銅鑄幣內的含銅量,產生了與“面值”不同的可能,如面值“半兩”,“五銖”的銅鑄幣,實際含銅量可能並不是半兩,五銖,人們可能加入了一些其他價值低的金屬混合鑄造。或者減重鑄造,但它仍然作為半兩,五銖重的銅幣進入了交易流通中。由於價值規律的作用,市場價格高於法定價格的貨幣就會被人們從流通中吸收出來,被收藏,被熔化,或被輸出,而實際價值較低的貨幣則留在流通中執行貨幣的職能作用,在反覆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的基礎上,於是有了相應的貨幣理論名言“劣幣驅逐良幣”。

發現歷程

格雷欣定律格雷欣定律
十六世紀的英國商業貿易已經很發達,瑪麗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時代鑄造了一些成色不足(含銀量)的鑄幣投入流通中。當時在英國很受王室重視的金融家兼商人托馬斯.格雷欣發現,當面值相同而實際價值不同的鑄幣同時進入流通時,人們會將足值的貨幣儲藏起來,或熔化,或者流通到外國,最後回到英國償付貿易和流通的,則是那些不足值的貨幣,英國由此受到了巨大的損失。於是托馬斯.格雷欣向伊莉莎白一世指出劣幣驅逐良幣現象,並建議,恢復英國鑄幣的足夠成色,以恢復英國女王的信譽和英國商人的信譽,使在貿易中不受不足價值鑄幣的損失。1858年英國經濟學家亨利。麥克勞德在其《政治經濟學概要》中首次用“格雷欣定律”命名了這一貨幣流通中“劣幣驅逐良幣”的特殊現象。“劣幣驅逐良幣”是貨幣流通中一種貨幣排斥另一種貨幣的現象。在兩種名義價值相同而實際價值不同的貨幣同時流通時,實際價值高的貨幣,即所謂良幣,必然被收藏,熔化,或輸出而退出流通,實際價值低的貨幣,即所謂劣幣,則充斥市場。其實劣幣驅逐良幣的規律是在公元前五世紀,希臘作家亞里斯多芬的著作中就已提出。公元前175年我國西漢文帝五年,朝廷鑄行減重四銖“半兩”錢,恢復允許私鑄錢。大臣賈誼根據多年對貨幣流通的觀察指出,百姓用錢,“郡縣不同;或用輕錢,百加若干;或用重錢,平稱不受。”“錢法不立”“則市肆異用,錢文大亂”,造成了“奸錢日繁,正錢日亡”的現象。簡明扼要指出了錢幣規格成色沒有統一的危害,進而提出立錢法,確立國家鑄造法定錢幣的壟斷地位,才能消除貨幣的混亂狀態。“奸錢日繁,正錢日亡”形象地描述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特殊現象,比英國托馬斯.格雷欣公元1559年提出“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早1700年。

演化過程

格雷欣定律格雷欣定律
格雷欣定律是硬幣流通時期的一種貨幣現象。但隨著時代變遷,硬幣被紙制貨幣所代替。第一代紙幣是信用貨幣,其主要的、完善的形式是銀行發行的銀行券。它是銀行的債務憑證,承諾其持有人可隨時向發行人兌換所規定的硬幣。所以,這一種紙幣叫做可兌換紙幣。第二代紙幣是由銀行券蛻化而成的不可兌換紙幣,它通常由中央銀行發行,強制通用,本身價值微乎其微,可以認為是純粹的貨幣符號。這樣,當硬幣與可兌換紙幣混用時,它們的良劣如何區分呢?

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A.Marshall,1842-1924)在其《貨幣、信用與商業》一書中寫道:"'可兌換的'紙幣--即肯定可以隨時兌換成金幣(或其它本位硬幣)的紙幣--對全國物價水平的影響,幾乎和面值相等的本位硬幣一樣。當然,哪怕對這種紙幣十足地兌換成本位硬幣的能力稍有懷疑,人們就會對它存有戒心;如果它不再十足兌現,則其價值就將跌到表面上它所代表的黃金(或白銀)的數量以下。"顯然,硬幣是良幣,可兌換紙幣是劣幣。在正常情況下,兩者完全一樣,但當紙幣兌換成硬幣發生困難時,其名義價值就會貶值,嚴重時就會發生"擠兌"。這時,紙幣被賣方拒收,流通困難,從而迫使其持有人不得不擁擠地向發行銀行要求兌換硬幣。這種情況,實際上宣告格雷欣定律的失效,即已經不是作為劣幣的紙幣代替硬幣,而是相反,人們將持有硬幣以代替紙幣。在這裡,賣方也從消極被動地接受劣幣轉變為主動地拒收。

再如,二戰後,布雷頓森林體系國際貨幣制度下,美元與黃金掛鈎,規定黃金官價為每盎司35美元。這樣,美元以黃金作後盾,開始順利地在全球流通。但隨著美元由"美元荒"轉變為"美元過剩",外國商人在同美國做生意時,就漸漸願意接受黃金而不願意接受美元。這時,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也紛紛向美國要求以美元兌換黃金。最終,迫使美國宣布停止以官價兌換黃金,導致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這也是紙幣形式的美元被拒收和造成各國向美國"擠兌",從而出現格雷欣定律失效的事例。從上述可知,硬幣與可兌換紙幣混用時,格雷欣定律仍在發生作用,但其風險增大,即當劣幣驅逐良幣的作用發揮到極端時,往往就會走向反面,造成格雷欣定律失效,並促使賣方主動採取拒收行為

逆反現象

格雷欣定律格雷欣定律
在當前牙買加國際貨幣體系下,黃金非貨幣化,世界各國的貨幣都蛻化成第二代的不可兌換紙幣。這時候,兩種紙幣的良劣如何區分呢?已知區別金屬貨幣良劣的標準是按它們的實際價值。但是兩種紙幣都是貨幣符號,無法比較價值,只是紙幣購買商品時卻有實際購買力,這就成為它們的實際價值。其理論依據就是一價定律。它是說:"在商品經濟中,相同(同質、同量)商品,如不計算交易費用,在各地應以同一價格出售。"反過來說,同一價值的貨幣,如不計算交易費用,也應在各地買到等量的商品。外匯交易中的購買力平價說,就是一價定律的直接延伸。因此,根據紙幣所購得商品的多寡或外匯匯率的高低,就能判斷出它們的良劣。例如,美元與港元相比,美元是良幣,港元是劣幣;港元與人民幣相比,港元是良幣,人民幣則是劣幣。當幾種不可兌換紙幣同在一地流通時,就會發生令人費解的格雷欣定律逆反現象,即出現"良幣驅逐劣幣"的貨幣現象。這可以有下列多個事例加以證明:

1.解放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政府發行了自己的"邊幣",但是始終不能驅逐國民黨政府的"法幣"。由於邊區經濟十分弱小,所以邊幣是劣幣,而法幣是良幣。在邊區與國統區交界地帶,兩種貨幣都在使用,但商人一般直接使用法幣在邊區購買商品,或者在邊區貿易中出售商品後儘量直接收取法幣。這樣,在邊區貿易中法幣就部分地代替了邊幣使用,明顯是"良幣驅逐劣幣"現象。

2.深圳特區在建立初期,曾經允許港元、外匯券和人民幣三種貨幣同時流通。在深圳的商店中大部分商品也是三種標價,從收回貨幣的情況看,港元大約占30%,外匯券占20%。這樣,也說明作為良幣的港元和外匯券就把人民幣從流通領域驅逐出50%,也出現了"良幣驅逐劣幣"現象。

3.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盧布曾三改面值並嚴重貶值,從原來的約0.65盧布兌1美元貶值到5000-6000盧布兌1美元的悲慘境地。因此,在我國與俄羅斯的邊境貿易中,雙方商販均樂意用人民幣而不接受盧布。這裡,人民幣是良幣,盧布是劣幣,顯然也是"良幣驅逐劣幣"的現象。對於格雷欣定律的逆反現象,如何從理論上加以解釋?我國經濟學家爭論不休,其實是兩種觀點

格雷欣定律格雷欣定律
第一種觀點認為不可兌換紙幣沒有實際價值,其流通規律與硬幣流通規律剛好相反,所以對硬幣說是劣幣驅逐良幣的規律,就反過來變成良幣驅逐劣幣的規律。這種觀點未能解釋清楚紙幣與硬幣兩者流通規律相反的道理。他可能引用馬克思論物價對金幣與紙幣不同關係的話作論據。原話是"已知商品的交換價值。流通的金量決定於金的自己價值,而紙票的價值卻決定於流通的紙票的數量。流通的金量隨著商品價格漲跌而增減,而商品價格卻似乎是隨著流通中紙票數量的變動而漲跌"。雖然,馬克思在這裡清楚說明金幣與紙幣對決定物價的相反作用,但並不能據以說明格雷欣定律的逆反現象

第二種觀點認為表面上"良幣驅逐劣幣"的現象,實質上仍是格雷欣定律的要求。不過這是從出售商品的商人角度立論,改變原來從買方角度作解釋。所以,在不兌換紙幣作為流通手段時,使用哪種貨幣已經不再取決於購買者的意願,而是轉變為出售者的強制要求--不付良幣就不賣給你好東西。人們認為,第二種觀點符合使用貨幣歷史,即:使用硬幣→使用硬幣與可兌換紙幣→使用不可兌換紙幣;與其相應,使用貨幣者的行為也逐步轉變,即:買方主動用劣幣購物→買方繼續用劣幣購物但賣方開始主動拒收→賣方主動要求接受良幣拒收劣幣。因此,良幣驅逐劣幣只是劣幣驅逐良幣在新環境中的新形式,是同一定律的正反兩面。

這樣,根據人們研究,格雷欣定律並非只與"劣幣驅逐良幣"等義。該定律的全過程其實應當包括三個歷史階段,即:劣幣驅逐良幣階段--格雷欣定律失效的混亂階段--良幣驅逐劣幣階段。在這些階段中,買賣雙方行為的主動性也有相應的轉變。這種行為的轉變完全符合奧地利經濟學家米塞斯(L.E.Vonmises,1881-1973)所說"經濟理論就是一般的人類行為的理論"。所以,經濟學許多規律可以從人們的合理行為中找到解釋。只有這樣理解,才符合對該法則全面和科學的認識

薪酬管理

格雷欣定律格雷欣定律
企業在員工薪酬管理方面的“格雷欣定律”有諸多具體表現:

1.在同一企業,由於舊人事與薪酬制度慣性等,一些低素質員工薪酬超出高素質員工,從而導致低素質員工對高素質員工的"驅逐"國企在此方面尤其如是。一家經濟效益頗佳的國有上市公司曾向作者敘述發生在該公司難解之"結":該公司年人均薪酬18000元左右,一般員工尤其是一線員工薪酬水平遠超出本行業同類企業,但核心員工尤其是少數關鍵崗位員工薪酬卻較多低於市場水平。該公司欲引進若干素質較高的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按現行薪酬制度,每月薪酬只能略超出1000元,但市場水平卻在3000元左右。因此,儘管公司對高素質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有強烈祈求,卻總未能如願。作者在為一些民企作薪酬設計諮詢時發現,幾乎每一民企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低素質員工薪酬超出高素質員工,因而高素質員工被低素質員工所"驅逐"。差別主要在於,在一些國企,低素質員工對高素質員工的驅逐甚至具有系統性;而在民企,這只是薪酬管理的"例外"。

2.在同一企業,由於舊人事與薪酬制度慣性等,一些低素質員工與高素質員工薪酬大體相當,從而導致低素質員工對高素質員工的"驅逐"此種情形可看作上述第一種情形的特例。

3.在同一企業,由於舊的人事與薪酬制度慣性等,雖然高素質員工薪酬超出低素質員工,但與員工對企業的相對價值不成比例。現階段,這是低素質員工對高素質員工"驅逐"的一般情形。設在某企業有Q與P兩位員工,前者是高素質員工,後者為低素質員工,令員工P對企業的相對工作價值為1,則員工Q對企業的相對工作價值為3,但員工Q的薪酬只有員工P的1.5倍。這裡權威的參照系是市場薪酬水平,當我們說高素質員工薪酬水平較低,其實主要不是其與低素質員工薪酬水平的比較,而是其與市場薪酬水平的比較。抽象地說,當我們作企業兩類員工--低素質與高素質員工--薪酬比較時,聯繫市場薪酬水平,存在著以下兩種情況:

其一,儘管較之低素質員工,高素質員工的對企業的相對價值在薪酬上未得到充分體現,但其薪酬與市場水平相當。國有電信、銀行、電力等行業,因其具有壟斷性質,就在一定程度上如是。高校作為計畫經濟體制的最後避難所,亦在很大程度上如是。此種情形在競爭性行業極為少見。

其二,低素質員工的薪酬超出市場水平,高素質員工薪酬低於市場水平。本文側重分析的即為此類情形。

事例說明

格雷欣定律格雷欣定律
在歷史上,“劣幣驅逐良幣”的事例是很多的。中國西漢時,王莽篡漢建立“新”朝政權,從“居攝”二年(公元七年)到“天鳳”元年(公元十四年)的八年中,在復古,好名,好貨的思想基礎上,進行了四次貨幣改革,官定鑄幣減重加值,虛增錢值的倍數,實行“寶貨制”,規定金銀銅龜貝五物為寶貨,六名,二十八品作為貨幣,形成了複雜的多幣流通格局,使貨幣的名義價值與實際價值混亂到了極點。“天鳳”元年(公元十四年)他進行的第四次貨幣改革,將重五銖的“貨泉”與重十二銖的貨幣“大泉”按一比一的比值流通,讓“貨泉”的名義價值升高,形成了事實上不同內在價值的兩種貨幣同值流通。按規定“大泉”還可以流通六年,由於“劣幣驅逐良幣”規律,“大泉”迅速地在流通中消失了。安史之亂時期,唐王朝財政危機嚴重,為籌措軍費,填補財政虧空,唐蕭宗根據鑄錢使第五琦的建議發行虛價大錢,推行鑄幣膨脹政策,分別於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乾元二年(公元759年)鑄一當十,一當五十兩種大錢,與“開元通寶”錢並行流通,以致通貨貶值,物價上漲,購買力低落,私鑄盛行,劣錢泛濫,足值“開元通寶”被人們收藏,銷熔,劣幣驅逐了良幣。唐蕭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劉晏任鑄錢使後,不僅改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決制止鑄幣貶損,並且巧妙地利用西漢賈誼已經發覺的“奸錢日繁,正錢日亡”的現象,逐步將虛價大錢的法定價值貶低到它的實際價值以下,將一當十,一當五十兩種大錢作“開元通寶”一當一流通,使它成為良幣。利用劣錢驅逐良錢的教訓,較快地迫使虛價大錢退出流通領域,逐步恢復了貨幣流通的正常制度,收到了統一貨幣於“開元通寶”的效果。這是一次成功利用“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的範例,是貨幣政策上的創舉。比英國托馬斯.格雷欣公元1559年提出“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早800多年。當然,這是歷史上有記錄的非常典型的例子,事實上在中國歷史上,同一種貨幣,由於減重減色造成了兩種名義價值相同而實際價值不同的貨幣同時流通,使不足值幣泛濫,足值幣退出流通的事例不少。

清代銀元

格雷欣定律格雷欣定律
據書載:在美國建國初期的歷史上,就曾經發生過“格雷欣定律”對複本位制發生影響的有趣事例:1792年美國實行金銀複本位制,銀幣與金幣的鑄造比率是15:1。當時這種比率同市場比率是一致的,但是當時法國也實行金銀複本位制,其銀幣與金幣的鑄造比率是15.5:1,這意味著法國的黃金定價(對銀價而言)比美國高,從美國運輸一盎司黃金到法國,可以換回15.5盎司白銀,把白銀運回美國,可以換取一盎司黃金,剩餘半盎司白銀,這個差額足以支付運費和保險費有餘。結果慢慢的使美國的黃金庫存耗盡了,實際成了銀本位制。1834年美國國會把美元含金量減低,使銀幣與金幣的鑄造比率為16:1。本意是想用這種方法吸引黃金流入美國。結果這種方法收到的效果比美國國會預想的“還好”----黃金流入,白銀流出,使美國實際成了金本位制。十八世紀的英國,十九世紀的法國也有過類似的經歷。由此可見,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具有排他性,獨占性的特點,一定時期市場上只能有一種貨幣發揮一般等價物的作用。同一市場同時流通著兩種貨幣時,“格雷欣定律”就必然會發揮作用

《格雷欣定律》是經濟學裡對貨幣流通中“劣幣驅逐良幣”特殊現象的命名,“劣幣驅逐良幣”是貨幣流通中一種貨幣排斥另一種貨幣的現象。在兩種名義價值相同而實際價值不同的貨幣同時流通時,實際價值高的貨幣,即所謂良幣,必然被收藏,熔化,或輸出而退出流通,實際價值低的貨幣,即所謂劣幣,則充斥市場。《格雷欣定律》緣於英國,十六世紀瑪麗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時代鑄造了一些成色不足(含銀量)的鑄幣投入流通中。當時金融家兼商人托馬斯·格雷欣發現,當面值相同而實際價值不同的鑄幣同時進入流通時,人們會將足值的貨幣儲藏起來,或熔化,或者流通到外國,最後回到英國償付貿易和流通的,則是那些不足值的貨幣,英國由此受到了巨大的損失,於是托馬斯.格雷欣向伊莉莎白一世指出劣幣驅逐良幣現象。1858年英國經濟學家亨利·麥克勞德在其《政治經濟學慨要》中首次用《格雷欣定律》命名了這一貨幣流通中“劣幣驅逐良幣”的特殊現象。在我國清朝銀元的鑄造過程中,不可避免地一直都可以看到《格雷欣定律》劣幣驅逐良幣規律在發揮作用。

清朝開國到道光(1644—1820年)基本上沿用明朝未年的貨幣制度---銀兩制和銅錢相輔使用,大宗交易都以白銀為主,銅錢只用作零星小額支付。銅錢由政府鑄造,而白銀由民間自行鑄造和熔化銀錠,因此在各地各爐房之間的銀錠名稱、重量和成色均有差異,使用折算極為不便,加之平砝參差,給商品交換帶耒極大的不便。在這種情況下,從明朝隆慶元年(1567年)穆宗開海禁,歐美各國相繼耒華貿易,他們攜來了本國銀元與我國經商,流入中國的外國銀元就大受歡迎了。而外國銀元大量進入中國,在兌換白銀時的交換價值呈逐漸上升的趨勢,遠遠超過了它的實際價值,也就是外國銀元價值超過了中國白銀價,使中國方面蒙受重大的損失。朝中一些有識之士或上書朝庭、或著書呼籲,請求政府自鑄銀元,驅逐銀洋。道光十三年(1833年)陶澍和時任江蘇巡撫的林則徐上奏朝廷,指出外洋泛濫的為害,明確提出“欲抑洋錢,莫如官局先鑄銀錢”。至到光緒十年(1885年)吉林將軍經清政府同意自行鑄造銀元解決軍餉問題,光諸十四年(1885年)兩廣總督張之洞經請政府批准建廠試鑄“光緒元寶”,從提出自鑄銀錢到出現自鑄機制銀元時間己過了半個世紀。

格雷欣定律格雷欣定律
道光十三年(1833年)陶澍和時任江蘇巡撫的林則徐上奏朝廷,提出自鑄銀元,遭到了守舊的道光皇帝的訓斥,皇帝在上諭中斥道:“至官局議改鑄銀錢,太變成法,不成事體,且洋錢方禁之不暇,豈有內地亦鑄銀錢之理?”林則徐在遭到皇帝的斥責後,仍利用自己江蘇巡撫的權力,自行鑄造銀元,式樣悉照制錢方孔園錢之式,一面漢文鑄“道光通寶”四字,一面用滿文鑄其錢局名。希望推行這種制錢式樣的銀錢,方便商民行用,逐漸推而廣之,而未料到此事會不了了之。據《鄭觀應集》上冊第693---694頁記載:初亦便用,耒幾而偽者、低者日出,遂使良法美意廢而不行,可為大息。可見林則徐鑄造的“道光通寶”銀錢,開始在市場流通時頗受商民歡迎,不久市場上出現了偽者即造假幣、低者即減重減色的劣質幣,而且越來越多,林則徐鑄造的“道光通寶”銀錢在市場上慢慢地消失了。

光緒七年(1881年)吉林巡撫吳大徵在吉林設立機器局後,花五萬兩白銀向義大利訂購造幣機器和鑄幣鋼模,光緒九年(1883年)八月,當時中國最先引進的造銀元設備在吉林機器局落成。光緒十年(1884年),吉林省制錢久缺,吉林將軍希元為解決現錢的短缺,擬先從軍餉中提白銀五仟兩,交吉林機器局製造足色銀幣,搭配發給軍餉。光緒十年十一月希元等人上奏朝庭稱:"吉省制錢久缺...臣等籌議再四,惟有仿照制錢式樣,鑄造銀錢,以濟現錢之缺。即以此項銀錢搭配發給各兵,俾在街面行使。"十多天后清政府軍機大臣奉旨在這份奏片上批示:"覽,欽此。"吉林機器局據此批量鑄造了仿外國銀元式樣的"吉林廠平"銀幣,這是我國第一套機制銀幣,計有一兩、七錢、五錢、三錢、一錢等五種幣值,一兩幣正面中央一個大四方框,內有篆書"光緒十年吉林機器官局監製"十二個漢字,框外上方有園形篆書壽字,龍形圖案分列方框左右,與"壽"字一起構成二龍捧珠圖案;背面中央小四方框,內有楷書廠平壹兩四個漢字,方框外四方為滿文紀重文字,祥雲環繞,據傳銀幣圖文皆出自吳大徵之筆。其餘四種幣值不同的銀幣,與"廠平壹兩"銀幣圖案相同,僅紀重數不同而已。由於這套銀幣的鑄額僅五仟兩白銀,只是在有限的範圍內暫時緩和了錢荒,在當時市面流通著各種錢票,物價不停上漲的時期,"吉林廠平"銀幣這種足色良幣很快就被劣幣驅逐出流通市場,讓民間收藏而消聲匿跡。

光緒十三年(1886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在廣東創辦機器鑄錢工業,定名廣東錢局,廠址設在廣卅大東門外南華壙,通過香港滙豐銀行訂購英國伯明罕拉爾夫·希敦父子造幣有限公司的造幣機器,並委託滙豐銀行代鑄,並定出鑄幣章程,規定它的輕重大小及配合成色。光緒十三年正月(1887年2月)張之洞上奏朝廷請許廣東試鑄銀元,奏摺稱:“粵省此次訂購鑄銀機器,內兼有鑄銀元機器,擬即選募西人善鑄銀元者來華試造。若附在錢局內鑄造,計每歲鑄銀元三千萬枚之機器,其機器價值、廠屋、工料、火耗,一年所費不過四五萬金,專設一廠,亦不過十餘萬金……銀元上一面鑄光緒元寶四字,清文漢文合壁,一面鑄蟠尤紋,周圍鑄廣東省造七錢三分十字,兼用漢文、洋文,以便與外洋交易。”同年三月光緒皇帝發布上諭,以“事屬創始,尚須詳審籌劃,未便率爾與辦”為名,下命張之洞“聽候諭旨遵行。”有滿漢文“光緒元寶”四字,珠圈外上環英文“廣東省”,下環漢文“七錢三分”,兩側為四瓣小花。背面正中為蟠龍圖案,上下分環“廣東省造”、“庫平七錢三分”十個漢字。其餘四等除紀重英文、漢文相應改變外,都與“七錢三分”幣相同。由於“七錢三分”銀元比市面流通的外國銀元成色好、分量重,很快被人收藏或熔毀減色減重新鑄,退出了流通市場,反而不敵外洋。在這裡錢幣學中的“格雷欣法則”劣幣驅逐良幣的規律得到充分體現。張之洞也不得不改鑄與外國銀元一樣重的“七錢二分”的“光緒元寶”銀幣,才在本省市場上順利流通,後在上海、天津、江蘇等地也順利流通,廣東錢局獲利也可觀。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前後,輿論對自鑄銀元特別支持,康有為等紛紛上書稱頌廣東、湖北鑄幣的成效,痛陳洋錢侵蝕之害,認為自鑄可以消除銀兩解庫出入之弊,調劑錢之不足,可收利權,裕國利民。有些政府官員還認為是維主權,存正朔,收利權,塞漏卮,解決財政困難的救急良策。大利所在,不待清廷下令推廣,各省群起設廠自鑄,很快就在全國範圍內展開。1899年,除天津總廠外,已有十多個省區設廠鼓鑄銀元。各省各自為政,管理混亂,銀元原來的優點被削弱,形式、重量、成色各省不同,有的差距較大,導致各種銀元的市價漲落不定。各省銀元都標上了本省省名,因品質不一,互相抵制,流通不暢。各省濫鑄,數量過剩。“格雷欣法則”劣幣驅逐良幣的規律在這裡充分發揮著作用,成色好、分量重的銀元被人收藏或熔毀減色減重新鑄,流通市場留下多是重量、成色較差的銀元。

相關詞條

國有資產經營歐洲貨幣聯盟政府經濟學菲利普斯曲線交換權利理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