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背景
1974年到1978年, 美國海軍和空軍在著名的內利斯空軍基地進行了一次聯合技術論證活動(ACEVAL/AIMVAL Joint TestandEvaluation),這次論證主要目的是明確下一代機載武器的需求、技術指標等內容。在空空飛彈部分中,美國海軍和空軍在雷達制導中距空空飛彈方面達成共識,決定共同開發下一代先進中距空空飛彈——就是後來著名的AMRAAM空空飛彈。然而在下一代先進近距離制導空空飛彈(ASRAAM)方面卻始終沒有達成一致。原因是當時海軍和空軍都已經開始了各自獨立研製的近距離格鬥飛彈:空軍已經研發了AIM-82飛彈;海軍的Agile“靈敏”飛彈也已經進行了飛行測試並且被提交進了AIMVAL論證流程中。美國國會最終堅持兩軍必須聯合研發下一代近距空空飛彈,於是AIM-9M型飛彈成為下一代近距空空飛彈研發的基礎。作為各方妥協的結果,下一代飛彈沒有像海軍的Agile飛彈那樣刻意追求離軸發射能力和追蹤動目標能力。1985年,原蘇聯研發了新一代近距離格鬥空空飛彈——AA-11/R-73空空飛彈。它的技術指標十分接近原先的Agile飛彈。蘇聯在近距空空飛彈方面開始占據上風,同時蘇聯也在大力研發IRCM技術——紅外干擾/對抗技術,以此來削弱AIM-9L/M飛彈的作戰效能。嚴酷的事實面前,西方陣營認識到只有認真評估下一代近距空空飛彈的技術標準才能有效面對蘇聯同行的挑戰。
20世紀80年代後期,歐洲軍火集團牽頭研發了ASRAAM——先進短距制導空空飛彈系統。其中英國主要負責飛彈後半部分——主要是動力段部分;而德國則負責飛彈的導引控制段研發(畢竟德國在對AIM-9J/F型飛彈改進過程中積累了很多針對響尾蛇導引頭改進的有益經驗)。然而到1990年,ASRAAM項目卻迫於技術和資金雙重壓力而受阻,而此時蘇聯的AA-11飛彈已經開始列裝部隊,蘇聯飛彈的威脅已經迫在眉睫。此時美國終於確定了下一代近距空空飛彈的定位——必須有效對抗AA-11飛彈的威脅,同時在對抗紅外干擾方面的能力需要有明顯提高。技術需求稿第一版於1991年公布,而此時主要的競爭者只有兩家——美國雷聲公司和美國休斯技術公司。後來英國為了繼續推進ASRAAM飛彈的研發,選擇了休斯公司提供的先進導引頭,該導引頭採用具備高的離軸發射能力的焦平面陣列技術。但是英國並沒有因此去繼續提高ASRAAM飛彈追蹤動目標的能力,以此來對抗AA-11的威脅。而作為AIM-9X飛彈招標的流程之一,美國參考了歐洲公司對ASRAAM飛彈導引頭的測試結論,並肯定了其技術能夠達到美國海空軍對於其下一代近距飛彈的要求,且採用該技術能夠有效提高飛彈追蹤動目標的能力。最終休斯公司贏得了AIM-9X型飛彈的設計權,並且其設計的先進導引頭也將被運用到AIM-9X型飛彈的設計中去。
1997年,為了給空間業務發展讓路,休斯公司出售了旗下負責飛機和飛彈業務的分公司。雷聲公司抓住這一戰略機遇,通過與麥道公司的較量,終於將丟失的AIM-9X飛彈發展的主導權又重新抓在手裡。
基本資料
AIM-9X型飛彈是“響尾蛇”飛彈家族中最新改進型,屬於“響尾蛇”飛彈系列的第四代。“響尾蛇”飛彈的基本型號是AIM-9B,改進型號有AIM-9C、9D、9G等。在“響尾蛇”飛彈家族中,除C型為雷達尋的外,AIM-9飛彈的其他型號都是紅外尋的制導。人們在這種飛彈頭部設計安裝了一個靈敏度很高的感受器―――紅外線探測器。這一探測器能捕獲從目標那兒輻射出來的哪怕是很弱的紅外線,發現飛機發動機噴射出的高溫燃氣更不在話下了。
設計特點
AIM-9X飛彈,由雷聲公司研製,於2003年11月進入美國空軍服役,最初裝備F-15C戰鬥機;海軍則配備於F/A-18C戰鬥機上。與前輩相比,AIM-9X飛彈進行了大量改進,基本上是重新設計了一遍:導引頭採用像增強焦平面陣,其離軸發射角達到90度;通過與最新型的美軍聯合頭盔瞄準系統(JHMCS)系統交聯以及配備新型三維噴氣矢量控制系統,飛彈具備比配備傳統控制系統的飛彈優異的多的轉向能力;利用頭盔瞄準具,飛行員只要注視著敵機就可以控制AIM-9X飛彈飛向目標,從而大大提高了飛彈的空戰效能。而AIM-9X飛彈的推進器和戰鬥部則未作過多改動,仍舊沿襲AIM-9F和AIM-9M飛彈上的配備——MK36Mod11火箭發動機、DSU-15A/B雷射近炸引信和WAU-17/B連續桿戰鬥部;由於飛彈整流罩經過重新設計,降低了空氣阻力,飛彈的射程和飛行速度有了提高;為了保證導引頭正常工作,海軍和海軍陸戰隊裝備的AIM-9X飛彈在發射架上配備了氮氣瓶,而空軍版的AIM-9X飛彈則在內部安裝了氬氣瓶;飛彈本身還安裝了安全控制電路,其安全發射距離得以縮短;此外飛彈的反紅外干擾能力也有了提高,可以對抗最新型的紅外干擾裝置。AIM-9X飛彈初步具備發射後鎖定的能力,不但可以在現役戰鬥機上使用,還可以裝備F-35、F-22等四代戰鬥機。模擬空戰顯示,當與裝備了不具備高離軸發射能力飛彈的戰鬥機交手時,與頭盔瞄準具交聯的AIM-9X飛彈擁有50:1的勝率。
最新的AIM-9X型飛彈的尾翼和控制翼面比起它的前輩來,面積小了很多,因為在初始設計時軍方就明確提出必須滿足F-22猛禽戰鬥機的彈倉容量限制(AIM-9X是掛載在F-22的彈倉蓋板上的)。因此AIM-9X的控制翼面被放到飛彈尾部——和響尾蛇最初的設計完全相反,而飛彈前部的翼面則被用來保持飛彈的飛行穩定性(AIM-9X型飛彈取消了陀螺舵的設計,因為飛彈內部已經有專門的姿態控制系統保證飛彈飛行過程中不會發生自鏇)。此外AIM-9X採用了先進的噴氣矢量技術來提高飛彈的敏捷性——四塊導流翼片被放在發動機噴口後方,通過四塊翼片的擺動來控制噴氣方向。而在AIM-9X的最新批次中引入了匯流排技術,新型的1760匯流排直接將飛彈導引控制段和動力系統的數字接口連線起來,允許飛彈的導引系統和控制系統直接通信。
AIM-9X型飛彈的秘密武器是它具有“後射”能力,防禦敵機從尾後實施攻擊。長期以來,由於殲擊機只能對前方的目標進行攻擊,因此,飛機尾後則成了最易遭受別人攻擊的薄弱環節。但AIM-9X飛彈技高一籌,為了加強尾後自衛能力,AIM-9X飛彈通過加裝推力矢量裝置等方法,可以使飛彈離開發射架後,迅速爬升,接著掉頭180°,從載機上方向後飛,攻擊尾追載機的敵方目標。所以,有人說,“只要攜帶AIM-9X,飛行員就不必使戰鬥機朝著目標的方向飛”,這就使得戰鬥機的近距離機動作戰能力更強。
美國稱,AIM-9X飛彈能夠“看見”飛行員看不到的目標,還能夠彌補其他短程飛彈存在的不足,能夠發出指令,消滅在16~19千米範圍內的目標。除此之外,這種飛彈還能夠識別並撇開假目標,將焦點集中在敵機上。同時,因飛彈的空氣阻力減少了一半,它的飛行速度比以前型號的“響尾蛇”飛彈都快。據信,該飛彈可望超過俄羅斯的AA-11“箭手”(ARCHER),以色列“大蟒”(PYTHON)-4,英國的中程空對空飛彈(ASRAAM),以及法國的“米卡”(MICA)飛彈。可見,AIM-9X飛彈將為美國及其盟國空軍提供空中攻防優勢。
對外銷售
美國國防部2016年7月1日發布公告,批准向台灣出售40枚AIM-9X Blk2型紅外製導空對空飛彈。
美國政府2011年批准向台灣出售AIM-9X飛彈,數量為140枚,按計畫應該和F-16戰鬥機改進型一起交付,當時批准的還不是最新的BLK2型。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認為,這次美國防部主動“升級”批准出售的飛彈型號,原因可能是考慮到解放軍霹靂-10飛彈已經批量裝備,試圖繼續以對台軍售“平衡”兩岸軍力。
盤點世界著名空空飛彈
空空飛彈與地地飛彈、地空飛彈相比,具有反應快、機動性能好、尺寸小、重量輕、使用靈活方便等特點。與航空機關炮相較,具有射程遠、命中精度高、威力大的優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