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80年代初,前蘇聯專為新型的米格—31截擊機研製了一種重型的中遠距空對空飛彈,該彈的編號為R—33,北約國家稱之為AA—9“阿莫斯”。該彈採用窄長的邊條式彈翼。尾舵位於彈翼之後,其翼展比彈翼稍大一些。從總體布局上看,AA—9與美國的AZM54AH不死鳥”頗多相似之處,彈徑也一樣,同為0.381米。該彈的長度約為4.15米,亦與“不死鳥”差不多。但AA—9的發射重量達490千克、比“不死鳥”略重一些。AA—9是目前現役空對空飛彈中最重的,其有效射程可達100千米。
1982年開始服役,1990年的改進型對轟炸機迎頭攻擊是最大射程達120千米以上。飛彈制導方式為,前幾秒鐘由程式控制,然後用無線電指令修正彈道,靠近目標後改用接收目標的雷達回波進行跟蹤,在離目標20米之內可將任何作戰飛機擊落。
主要數據
最大射程 120km 最小射程 10~20km 最大速度 M3.5 使用高度 25000~28000m(最大) 最大過載 4~6g 制導系統 慣導和指令修正中制導加半主動雷達末制導 | 戰鬥部 高爆炸藥,重47kg 動力裝置 固體火箭發動機 彈 重 490kg 彈 長 4.15mm 彈 徑 380mm 翼 展 900mm |
設計特點
AA—9 採用多功能雷達導引頭,具有下視、下射能力,既可打入侵的超音速戰略轟炸機,也可用於攻擊低空飛行的巡航飛彈,能同時攔截 4個目標。
AA—9採用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以加大飛彈燃儘速度和平均速度。它在米格—31M上用的是冷發射方式。據稱,其機動性能比美國的“不死鳥”飛彈要好。
裝備P-33飛彈的米格-31戰鬥截擊機可藉助相控陣雷達同時跟蹤10個目標,並將飛彈導向其中4個目標,也可以通過相控陣雷達對目標進行斷斷續續照射來制導飛彈。前幾秒鐘由程式控制,然後用無線電指令修正彈道,靠近目標後改用接收目標的雷達回波進行跟蹤,在離目標20米之內可將任何作戰飛機擊落。
P-33飛彈可用於簡單和複雜氣象條件下,在有自然和電子干擾和以地面為背景的情況下,全方位攻擊各種機動目標和非機動目標,如飛機、直升機,以及巡航式飛彈。目前,在俄羅斯國土防空兵中只有米格-31戰鬥截擊機裝備有這種飛彈。
該彈的外形結構與美國的“不死鳥”運距空空飛彈相似,而與前蘇聯/俄羅斯的所有近/中距空空飛彈有很大不同。它有4片切梢三角形彈翼和4片矩形尾翼。內部結構分為5個艙段:雷達天線罩、制導和引信、戰鬥部、發動機、控制舵機。制導方式包括慣導和指令修正中制導加半主動雷達末制導,與其配用的機載制導雷達為“攔阻網”(Заслон)L波段脈衝都卜勒電子掃描雷達,搜尋距離360km,可同時跟蹤10個、攻擊4個目標,既可攻擊飛行高度26000~28000m的高空偵察機,也可攻擊飛行高度25~50m的低空入侵的攻擊飛機和巡航飛彈。飛彈採用主動雷達引信,其條狀天線分布在彈體外測。
該彈是前蘇聯/俄羅斯第一個具有下視下射能力的遠距空空飛彈。其性能與美國的“不死鳥”運距空空飛彈相近,僅最大射程差一些,為120km,“不死鳥”最大為200km。
建造背景
Р-33是前蘇聯/俄羅斯自行研製並裝備國土防空截擊機的第三種遠距雷達型空空飛彈,屬於第三代遠距空空飛彈。該彈由位於莫斯科的“三角旗”(Вымпел)機械製造設計局,於1972年開始研製,1982年進入蘇聯前線戰術空軍部隊服役。該飛彈的系統代號和編號分別為К-100(K-100),空軍使用代號為Р-33(R-33)。西方和北約集團按照自行確定的對蘇聯武器裝備的命名規則,給予該系列空空飛彈的編號和命名為AA-9“阿莫斯”(Amos)。
該彈在設計思想上與美國海軍艦載戰鬥機F-14裝備的AIM-54“不死鳥”空空飛彈相似,與機載火控雷達相配合,實施遠距攔射攻擊。據西方早期報導,該彈採用主動雷達末制導,但在1991年巴黎航展上展出的型號是採用半主動雷達末制導,因而比採用主動雷達末制導的型號要便宜得多。
盤點世界著名空空飛彈
空空飛彈與地地飛彈、地空飛彈相比,具有反應快、機動性能好、尺寸小、重量輕、使用靈活方便等特點。與航空機關炮相較,具有射程遠、命中精度高、威力大的優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