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霹靂-3空空飛彈是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個空空飛彈,其設計思想是突出高空高速性能、增大射程、提高精度和殺傷威力,滿足新一代戰鬥機殲8(J-8)的作戰使用要求。以航空工業部所屬第六一二所(現為洛陽光電技術發展中心)和株洲航空發動機廠為主,於1962年6月開始研製,1968年6月開始首批20枚樣彈地面和飛行試驗。1969年12月完成第二批30枚樣彈的地面試驗。1970年開始在國家靶場進行定型試驗,直到1974年11月才基本完成試驗項目。此後為進一步考核飛彈性能,還進行了多次地面和空中試驗,到1980年4月正式定型。1981年生產出50枚飛彈,1982年發射8枚飛彈用於定型補充試驗。1983年在航空工業型號調整中停止研製生產。
研製過程

“霹靂”3號飛彈的研製工作始於60年代中葉。1965年5月,當時的三機部向有關部門下達了研製任務,由六院605所負責設計,331廠為主要承制廠,573廠負責導引頭研製,282廠負責戰鬥部研製,845廠負責推進劑研製。研製任務下達後,有關科技人員馬不停蹄地開始工作。1965年年底,605所完成了樣彈的設計圖紙。1966年8月,有關工廠完成了兩發原理樣彈的研製,經地面試驗證實,主要性能符合設計要求。
1967年1月,在兩發原理樣彈的試驗數據基礎上,三機部下達了摸底試驗首批飛彈的研製任務,331廠全力組織技術力量,充分利用已有的條件進行研製。605所毛宗維等主要設計人員分赴各參研工廠,協助解決研製中出現的各種技術問題。經過全體研製人員的共同努力,首批20發飛彈在完成工廠試驗後進行了發射試驗,結果表明各部件性能協調,基本符合戰術技術指標要求。1969年元月,三機部下達了第二批飛彈的研製任務,同年底組裝出20發飛彈,並完成了工廠試驗。1970年6~9月,在空空飛彈試驗基地進行的定型試驗中發現引信可靠性偏低,經研製單位進行技術攻關後,於1972年5月再次進行地面單元試驗和對靶彈射擊試驗,結果表明引信工作正常。1974年11月開始,在空空飛彈試驗基地再度進行了“霹靂”3號飛彈的定型試驗,11月開始用殲7戰鬥機為載機發射戰鬥彈,首發成功,將目標打得“稀巴爛”。1979年10月又用殲8戰鬥機為載機進行試驗,單發射擊和雙發連射均獲得成功。在此基礎上,常規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批准“霹靂”3號飛彈設計定型,1980年又獲國務院國防工辦重大技術改進一等獎。
作為中國第一種走完自行研製全部程式的空空飛彈,“霹靂”3號飛彈在研製中突破了許多關鍵技術,如為解決氣動加熱對發動機殼體強度、裝藥包復層和紅外引信光學系統性能影響的問題,專家們在載機高空、高速飛行中對飛彈的氣動加熱溫度進行了反覆實測,獲取的大量寶貴數據為“霹靂”3號飛彈的成功研製提供了依據。又如,引信早炸是困擾空空飛彈十多年的難題,40多位科技人員組成的攻關組反覆研究,編設了多種綜合性的系統進行試驗,特別是針對彈道變化、大過載對引信的影響分析,設計製造了大量掖壓搖擺裝置,並在搖擺試驗中多次復現了引信早炸現象,查清了紅外引信飛彈早炸的主要原因,為徹底解決早炸問題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在進行引信測速試驗中,科研人員還設計製造成功火箭撬試驗裝置,對實現引信自動調整延時新技術也起到了促進作用。此外,科研人員在設計雙層殼體預製破片戰鬥部、探索浸沒工藝等方面都進行了開創性的工作,為中國自行研製的空中第一彈早日降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結構和性能特點

霹靂-3空空飛彈採用鴨式氣動外形布局和模組化艙段結構。其主要特點是:加大彈翼面積和平衡攻角,以提高機動性和高空性能;增加發動機裝藥量,以增大射程;採用光學浸沒紅外探測器,以增大導引頭作用距離;採用新型戰鬥部和紅外引信,以提高殺傷威力。
基本技術性能數據
最大射程 11.5km
最小射程 1300m
最大速度 M2
使用高度 23000m
最大過載制導系統 被動紅外
引信 紅外近炸引信
戰鬥部 爆炸破片
動力裝置 1台固體火箭發動機
彈重 93kg
彈長 2.123m
彈徑 135mm
翼展 654mm
意義
通過研製“霹靂”3號飛彈,大大提高了中國科技人員的設計水平與能力,培養了一批飛彈設計能手,為中國空空飛彈的研製積累了經驗。可以說,“霹靂”3號飛彈是中國空空飛彈研製過程中仿製與自行研製的分水嶺,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之後,中國新型空空飛彈研製的步伐明顯加快,質量和性能均產生了飛躍式的發展。
盤點世界著名空空飛彈
空空飛彈與地地飛彈、地空飛彈相比,具有反應快、機動性能好、尺寸小、重量輕、使用靈活方便等特點。與航空機關炮相較,具有射程遠、命中精度高、威力大的優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