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近距空對空飛彈IRIS—T是由德國BGT公司為主承包商研製的一種新型紅外製導的近距格鬥空對空飛彈。
該彈採用三翼面布局,除了前後備有4個小彈翼外,其中部裝有4片扁長梯形彈翼。
它採用推力矢量控制,並依靠彈翼來提供格鬥機動時所需的空氣動力,而美國正在研製的AIM—9X和英國的ASRAAM飛彈則主要靠彈體產生升力。據BGT公司稱,Iris--T的性能比俄羅斯的AA—ll好,其紅外成像導引頭的性能也優於英國ASRAAM的凝視陣列導引頭。
Iris—T的導引頭採用銻化銦線陣紅外探測器,兩行線陣疊在一起,每行具有64個像素。該彈具有90度離軸角攻擊能力。
特點
由德國博登湖機械技術公司(BGT)研製的“虹膜”(IRIS)-T(紅外成像系統-尾翼推進矢量控制)先進近距空對空飛彈,採用推進矢量控制技術,IRIS-T飛彈具有高度的靈活性、正負90度的尋的器離軸視角、發射後鎖定目標能力、防對抗圖像處理能力。
合作國家
IRIST近程空對空飛彈
德國(46%):BGT公司作為主承包商,負責系統研製和總體工作以及主要的導引頭技術;
義大利(19%):阿列尼亞公司負責系統研製和射頻近炸引信;飛亞特航空電子公司負責火箭發動機研製;義大利利頓公司負責慣性感測器;
瑞典(18%):薩伯動力公司負責系統研製、導引頭光學器件和成像處理、與JAS39鷹獅的一體化工作;
希臘(9%):負責遙測系統、電源、試驗設備、戰鬥部、安全解保裝置、訓練用飛彈;
加拿大(4%):伺服系統;
挪威(4%):火箭發動機研製。
研製歷史

德國BGT公司最初的IRIS-T方案類似於ASRAAM。但在德國統一後,該公司接觸到前東德米格-29裝備的AA-11箭手飛彈後,立即改變初衷,將重點放在近戰機動性上。通過將推力矢量燃氣舵與4片可動尾翼及4片十字形彈翼相結合,使IRIS-T的機動性和急轉彎性能有很大提高(IRIS-T中的T表示推力矢量控制,IRIS表示紅外改進型響尾蛇)。
與AIM-9X相比,IRIS-T採用的翼面有很多優點:利用這些翼面作為升力面,在整個飛行過程中可對全彈進行更加有效的控制,極大地提高了轉彎速率。特別是在飛彈飛行末段,當敵機試圖採取規避機動時,飛彈的火箭發動機可能已經燃燒完畢,不能再利用推力矢量控制來進行轉彎,但可以利用彈翼幫助建立升力,提供很好的機動性。
IRIS-T採用了一種新型掃描紅外成像焦面陣導引頭,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和抗干擾能力。它的視場可達180度,將與頭盔瞄準具配合使用。1996年12月,在響尾蛇飛彈彈體上加裝IRIS-T的導引頭進行了兩次實彈射擊,均獲成功,直接命中了迎面接近的兩架靶機。兩次發射中,導引頭都是在5公里以外鎖定目標,發射時的偏軸角為50多度。
1998春天,比利時、丹麥、荷蘭和挪威4國的空軍在一架荷蘭F-16戰鬥機上用各種頭盔提示系統對IRIS-T的導引頭進行了非常成功的目標提示試驗。試驗中,飛行員在12公里的高空以0.9馬赫的飛行速度做過載為7g的機動飛行過程中,輕而易舉地捕獲到了跟蹤的目標,偏軸角高達90度。
德國的BGT公司曾為歐洲的11個北約國家生產了3萬枚響尾蛇飛彈。該公司經過精心設計,使得IRIS-T在重量、彈長、彈徑和重心方面與響尾蛇基本相同(AIM-9M響尾蛇彈長2.82米,彈徑12.7厘米,重86公斤),以使其能夠裝在各式戰機上。瑞典空軍已經批准購買IRIS-T飛彈裝備JAS-39戰鬥機,除了德國和瑞典,挪威也希望用IRIS-T飛彈取代AIM-9,另外丹麥和比利時也對該飛彈表示了很大的興趣。
第一次空中發射
10月17~23日,六國研製的近程空對空IRIS-T飛彈由希臘空軍的一架F-16戰鬥機完成在亞音速、超音速和高過載條件下的空中發射。
首次地基試驗於3月在義大利薩丁島完成,隨後進行測試導引頭的被控試驗和固體火箭發動機的工作檯測試。
盤點世界著名空空飛彈
空空飛彈與地地飛彈、地空飛彈相比,具有反應快、機動性能好、尺寸小、重量輕、使用靈活方便等特點。與航空機關炮相較,具有射程遠、命中精度高、威力大的優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