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AA-12空空飛彈](/img/6/3a5/nBnauM3X2cjNxQTO2EDNwk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0AzL2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90年代初,為進一步提高飛彈機動能力和抗干擾能力,“三角旗”飛彈設計局推出了類似美國先進中程空-空飛彈(AMRAAM)的R-77飛彈(西方國家稱之為AA-12)。
設計特點
![aa12](/img/0/406/nBnauM3X0IDNyETN2ATMxADO4ITMyMjMzMzNwADMwAzMxAzLwEzLx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該飛彈採用舵面位於彈翼後的傳統氣動力布局,彈翼和舵面呈X形,並對稱。彈體由8個艙組成。舵面為不可拆卸式超小型展弦比彈翼和可摺疊式格柵舵面。每一舵面由單獨的傳動電動機帶動自主傳動,與其它舵面並 不構成運動副。這種舵面大大提高了飛彈的控制效率,並降低了飛彈的有效反射面。 R-77飛彈裝有自主式雷達尋的制導系統。這種系統可於飛彈飛行軌跡上捕獲目標。飛彈的制導分兩個階段:初始制導階段,其制導距離可達飛彈飛行軌跡的80%,由彈載計算機按飛彈載機於發射飛彈前發給飛彈的目標飛行參數,按無線電修正路線于飛行的過程中進行運算,從而使飛彈 慣性制導到“數學”目標;自主制導階段,自主雷達尋的制導系統捕獲住雷達照射的目標,主動自主制導。
R-77飛彈在簡單和複雜氣象條件下,在敵人進行電子干擾的情況下,無論是在以地面還是在以海面為背景的條件下,都可以全方位攻擊任何空中目標,其中包括高機動性戰鬥機,對地攻擊機和直升機。 目前,俄羅斯國土防空兵中的米格-29和蘇-27戰鬥機均裝備有這種飛彈。
三角旗飛彈設計局目前正在實施R-77(AA-12)主動雷達制導中距空空飛彈的中期壽命改進計畫,以便全面提高該飛彈的性能。
改型飛彈
![發射飛彈](/img/e/98a/nBnauM3XwETM1YzM4ETMxADO4ITMyMjMzMzNwADMwAzMxAzLxE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新改型彈稱為R-77M,重185千克,比基本型R-77飛彈重10千克 ,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多加了固體推進劑;R-77M採用2級推力火箭發動機,而基本型R-77採用一級推力火箭發動機。採用2級推力火箭發動機的目的是增加飛彈的攻擊距離,並且提高飛彈在攻擊的最後階段的運動學性能。此外,R-77M也比R-77長一些。 R-77飛彈於80年代初開始研製,其目的是與美國的AIM-120先進中距空空飛彈抗衡。但蘇 聯解體後由於經費的限制及生產線從烏克蘭基輔轉到莫斯科,使該項目一拖再拖,直到最近 R-77才開始小批量生產。
俄羅斯改進R-77飛彈的催化劑是西方已開始改進它們的中距空空飛彈,而歐洲、以色列、 美國更先進武器裝備的使用更進一步促使俄下決心改進R-77。與R-77相比,R-77M除了改進火箭發動機外,還改進了飛彈彈頭,並改善了飛彈的某些空氣動力學性能。
R-77飛彈的導引頭供應商AGST公司說,該公司已研製出新一代結構更加緊湊的主動雷達導引頭,這種導引頭擁有重新設計的天線及數字式處理機。儘管AGAT公司未直接將這種導引頭 與R-77飛彈聯繫起來,但它說,這種導引頭直徑為180mm,在尺寸上適於裝在直徑200mm的 飛彈彈體上(R-77飛彈彈體直徑為200mm)。 R-77飛彈很可能要到1999年才能出現在出口市場上,屆時馬來西亞皇家空軍將接收R-77飛彈,裝到馬軍方購買的米格-29戰鬥機上。
建造背景
![R-77RVV-AE飛彈](/img/9/36d/nBnauM3X2MzM2YjMyITMxADO4ITMyMjMzMzNwADMwAzMxAzLyEzL4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R-77(西方稱為“蝰蛇”)也是帶有主動雷達導引頭的多用途空對空飛彈,是90年代初由俄國“三角旗”飛彈設計局研製的,其目的是與美國的AIM-120先進中距空空飛彈抗衡。但蘇聯解體後由於經費的限制及生產線從烏克蘭基輔轉到莫斯科,使該項目一拖再拖,直到最近R-77才開始小批量生產,據報導俄國目前僅生產了200枚,前100枚用於各種實驗,後100枚準備出售給中國。
中國大陸引進的AA-12飛彈除了裝備俄制蘇-27、蘇-30MKK戰機外,國產的殲-8IIM、殲10及FBC-1等都可以裝備此型飛彈,這意味著中國空軍飛行員第一次可以進行真正意義上的“超視距”攻擊和發射後不管。
盤點世界著名空空飛彈
空空飛彈與地地飛彈、地空飛彈相比,具有反應快、機動性能好、尺寸小、重量輕、使用靈活方便等特點。與航空機關炮相較,具有射程遠、命中精度高、威力大的優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