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阿斯派德”是義大利在美制AIM—7B“麻雀”ⅢB中距空對空飛彈的基礎上研製的一種多用途的飛彈。該彈分為空對空型、地對空型、艦對空型等多種型號。 地空型飛彈配“斯巴達”(Spada)低空防衛系統,艦空型飛彈配“阿爾巴托斯”(Albators)武器系統,空對空型飛彈用於F-104S飛機及其後繼機上。
“阿斯派德”的外形與“麻雀”彈極為相似。採用三角形尾翼和梯形彈翼以及菱形翼剖面,呈X—X布局。其動力裝置為一台單級固體火箭發動機。
“阿斯派德”飛彈的地對空型和艦對空型於1971年開始研製,1980年裝備部隊。l982年以後重點發展空對空型,1984--1985年進行實驗,1988年開始服役。其空對空型與地對空型的主要差別是舵面與尾翼外形不同。
性能特點
“阿斯派德”空對空型中距飛彈採用半主動雷達制導,彈長3.7米,彈徑0.203米,翼展1.024米,發射重量220千克。飛彈具有上射和下射能力,最大上射高度差9一12千米,其最小發射距離為400米,最大射程可達35千米左右,最大速度M數4.5,最大機動過載35g。該彈可用於攻擊戰鬥機、轟炸機、巡航飛彈和無人駕駛飛行器。
結構特性
該飛彈是在美制“麻雀ⅢB”(AIM-7E)基礎上研製的。它的主要改進是:採用單脈衝角跟蹤系統,電子設備固體化、集成化,壓縮了電子艙體積,將空出的空間裝了新的主動雷達引信;將飛行控制艙的電子部件裝在舵機艙後端;戰鬥部改裝為破片式,並移裝在舵機艙的前面;能源改為液壓循環系統,並裝在舵機艙前端;將固體發動機增長約50%。因此,提高了導引精度並增大了動力射程。“阿斯派德”首先是作為空對空型發展的,後因資金和火控系統的困難,停止了空對空型的發展,轉而發展地對空型。在1971年,塞列尼亞公司根據義大利國防科學技術研究局投資的契約開始發展,1974年開始原型彈(艦對空型和地對空型)飛行試驗,1978年定型,1979年生產,1980年裝備使用。1982年以後重點發展空對空型。1984年進行程控彈飛行試驗,1985年進行了制導遙測彈飛行試驗,並已基本定型。空對空型和地對空型的主要差別是更換舵面和尾翼,以使飛彈的可用過載滿足高空使用的要求。該飛彈已出售給希臘、西班牙、秘魯等國家。
盤點世界著名空空飛彈
空空飛彈與地地飛彈、地空飛彈相比,具有反應快、機動性能好、尺寸小、重量輕、使用靈活方便等特點。與航空機關炮相較,具有射程遠、命中精度高、威力大的優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