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霹靂-5空空飛彈是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三個空空飛彈,分為半主動雷達型和被動紅外型,名稱和代號分別為“霹靂”5甲(PL-5A)和“霹靂”5乙(PL-5B),主要研製單位為航空工業部所屬第六一二所(現為洛陽光電技術發展中心)。半主動雷達型於1966年4月開始研製首批樣彈,1971年7月開始首次載飛試驗,1972年9月進行空中模擬彈發射試驗,1981年4月研製第二批樣彈研製,同年8月開始進行空中靶試,直到1982年3月結束髮射試驗,1983年在航空工業型號調整中停止研製生產。被動紅外型於1966年4月開始研製首批樣彈,1967年初開始首批地面和空中載飛試驗,隨後經過多批樣彈研製和各種地面和空中發射試驗,因受國內形勢影響直到1986年9月才通過國家定型委員會審查,獲準設計定型並投入批生產,進入中國空、海軍服役。
結構和性能特點

霹靂-5空空飛彈採用鴨式氣動外形布局,由制導控制組件、戰鬥部、紅外近炸引信或無線電近炸引信、固體火箭發動機、鴨式舵面和三角形彈翼組成。紅外導引頭採用壓縮空氣致冷,靈敏度高,具有抗背景輻射干擾的能力。戰鬥部採用高爆炸藥,有殺傷破片型和連續桿型,前者配用紅外近炸引信,後者配用無線電近炸引信。這兩種類型的戰鬥部及其近炸引信,可以互換使用。戰鬥部有效殺傷半徑10m。外近炸引信的抗干擾能力強,起爆可靠性高。該彈的最大脫靶量9m。
基本戰術技術性能
最大射程: 10km(PL-5A)16km(PL-5B)
最小射程: 1300m
最大速度: M2.2
使用高度: 1000~18000m(PL-5A)500~21500m(PL-5B)
最大過載: 30G
制導系統: 半主動雷達(PL-5A)被動紅外(PL-5B)
引信 無線電引信或紅外光學引信
戰鬥部: 高爆炸藥,重30kg
動力裝置: 固體火箭發動機
彈重: 150kg(PL-4A)148kg(PL-4B)
彈長: 3.235m(PL-4A)3.128m(PL-4B)
彈徑: 190mm
翼展: 657mm
使用國家
阿爾巴尼亞 孟加拉共和國緬甸 埃及 伊拉克 伊朗 巴基斯坦 蘇丹 斯里蘭卡 坦尚尼亞 尚比亞
盤點世界著名空空飛彈
空空飛彈與地地飛彈、地空飛彈相比,具有反應快、機動性能好、尺寸小、重量輕、使用靈活方便等特點。與航空機關炮相較,具有射程遠、命中精度高、威力大的優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