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空飛彈

艦空飛彈

艦空飛彈(ship-to-air missile)是指從艦艇發射攻擊空中目標的飛彈。亦稱艦艇防空飛彈。艦艇主要防空武器之一。與艦艇上的飛彈射擊控制系統、探測跟蹤設備、水平穩定和發射裝置等構成艦空飛彈武器系統。艦艇主要防空武器。它與艦艇上的指揮控制、探測跟蹤、水平穩定、發射系統等構成艦空飛彈武器系統。

類型

艦空飛彈艦空飛彈

一、按射程分為遠程艦空飛彈、中程艦空飛彈和近程艦空飛彈; 1、遠程艦空飛彈:里夫“-M中、遠程艦空飛彈系統”該系統是從1985年裝備的S-300PMU地空飛彈系統發展而來的。作為“一架多彈”的範例,S-300PMU系統可使用的飛彈代號分別為5V55K、5V55B、5V55BUD、48H6E、48H6E2、9M96E和9M96E2。“里夫”-M中遠程艦空飛彈系統可使用9M96E,48H6E和48H6E2等3種飛彈。48H6E和48H6E2這2種飛彈具有對戰術彈道飛彈的攔截能力,與“里夫”-M艦空飛彈系統標準型配套使用。

與其他系統相比“里夫”-M系統具有如下特點:1、射程遠、作戰空域大。“里夫”有效射程為90公里,低界為25米,可攔截各種攜帶近程空艦飛彈的載機和如“冥河”類大中型反艦飛彈,具有遠程區域防空作戰能力。2、對付多目標的能力較強。由於採用了垂直發射技術、相控陣制導技術,“里夫”-M系統在90。方位角範圍內能同時發射12枚飛彈攔截6個目標,因此該系統具有一定的抗飽和攻擊能力。3、抗干擾能力較強。這主要是因為該系統採用TVM制導體制以及相控陣制導雷達技術,抗干擾措施多。4、可靠性好。飛彈的貯存、運輸、發射都用同一個簡,使用維護方便,筒內飛彈可10年不用檢測,飛彈第10年時的發射飛行可靠度還大於0.75。從中我們不難發現,在對付中程和遠程目標時,“里夫”-M系統均可從容應對。

2、中程艦空飛彈

美國的標準II型中程艦空飛彈 是美國海軍裝備的全天候、中遠程艦載防空飛彈系統,分為中程和增程兩種,能有效地對付中高空飛機、反艦飛彈和巡航飛彈。它是在“韃靼人”和“小獵犬”飛彈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標準I”型1969年開始服役,1972年開始研製“標準II”型飛彈,1981年裝備部隊。“標準II”中程飛彈的主要戰技指標為:射程74千米,最大高度24千米。彈長4.47米,彈徑340毫米,翼展1.07米,彈重610千克,最大速度3馬赫。採用慣性/無線電指令+半主動尋的制導方式。

3、近程艦空飛彈

艦空飛彈艦空飛彈

近程艦載防空系統的發展近年來表現出兩種趨勢,一是用高效能的近程艦空飛彈取代近防炮,同時承擔近程防空和末端防禦兩項作戰任務。近防炮相對於近程艦空飛彈擁有更小的最近射程和更強的抗干擾能力,並且火炮相對於飛彈沒有最低打擊高度的限制。因此近程艦空飛彈在發展上主要以這三點為主要的方向。如美德聯合開發的“拉姆”近程艦空飛彈,採用被動雷達和被動紅外複合制導方式,在打擊超低空目標時可以避免海面反射雜波的影響;在作戰上並沒在像“紫菀”中遠程艦空飛彈一樣採取垂直發射方式和弧形彈道,而是採用射界更近的傾斜發射方式和平直彈道,對掠海飛行的反艦飛彈擁有極強的攔截能力。在研製過程中,“拉姆”艦空飛彈共進行了15次掠海飛彈攔截實驗,全部成功摧毀來襲飛彈。從性能上講,“拉姆”飛彈基本上可以取代“密集陣”作為艦艇的新一代近程防空系統。但出於對新技術的瑾慎態度,各國海軍對近程艦空飛彈取代近防炮仍持觀望態度。如韓國新型防空驅逐艦上採用了美制“拉姆”近程艦空飛彈和荷蘭“守門員”多管近防炮兩種近程防空系統。在一定的時期內,近程艦空飛彈和多管近防炮仍將並存於海軍艦艇的裝備序列中,發揮各自的優勢承擔不同的作戰任務。這種並存的局面導致了艦載近程防空系統的另一種發展趨勢:近程艦空飛彈和近防炮走向“合成化”,即將近程艦空飛彈和多管近防炮結合為“彈炮合一系統”。其突出代表就是俄羅斯“卡什坦”彈炮合一系統。將射程1.5~10千米的SA—N-11艦空飛彈和有效射程0.5~1.5千米的AO一1 8K式機關炮結合在一起,兩者共用一套探測和制導設備。可以為艦艇提供10-T-米內的多層次攔截能力。對反艦飛彈有較強的攔截能力。“合成化”的彈炮合一系統相比分開裝備的彈炮兩種系統有更低的成本、更高的作戰效能。在艦載近程防空系統發展方向明朗化以前。彈炮台一系統將會成為一些國家艦載近程防空系統主要的發展方向。從長遠看,近程艦空飛彈的發展也許會讓多管近防炮的優勢部分減少甚至消失。最終由類似於“拉姆”的高效能近程艦空飛彈承擔現階段兩種武器系統的作戰任務。 二、按射高分為高空艦空飛彈、中空艦空飛彈、 低空艦空飛彈和超低空艦空飛彈;

三、按作戰使命分為艦艇編隊防空艦空飛彈和單艦防空艦空飛彈。

武器配備

發射系統

中國艦空飛彈垂直發射系統

艦空飛彈艦空飛彈

垂直發射的艦對空飛彈已經成為世界海軍裝備的主流,已開發國家大批新造艦隻和在役艦隻都開始安裝艦空飛彈垂直發射系統。而在中國海軍1990年以後大量建造並裝備防空飛彈的通用驅逐艦和護衛艦上,卻依舊採用傾斜發射裝置發射“海紅旗-7”和“紅旗-61”近程艦空飛彈。在2003

年出現的新型通用驅逐艦上,安裝的也是從俄羅斯引進的9M38和9M38E傾斜發射系統。與此同時,還有一種安裝“宙斯盾”系統的驅逐艦和一型護衛艦正在建造中,這兩型艦隻上將採用何種發射系統,已引起世界各國廣為關注。

垂直發射裝置

近程防空飛彈垂直發射系統目前有熱發射和冷發射兩種發射方式,西方和美國多採用熱發射,而俄羅斯多採用冷發射方式。美國的“海麻雀”和英國的“海狼”系統採用熱發射的初衷是用最簡潔的辦法將現有近程飛彈改成垂直發射,而俄羅斯則是全新系統,因此無需考慮對現有飛彈進行折衷。由於用飛彈發動機直接熱發射會損失射程,英國“海狼”系統在飛彈後加裝了一級起飛發動機艙段,這個艙段還有增程作用。中國海軍裝備的近程系統主要是“海紅旗-7”,結構緊湊體積小,如果採用熱發射,彈內很難安裝額外的起飛發動機和轉向裝置,增加的重量也不利於機動和平衡,因此採用加裝起飛發動機的熱發射方案很有可能。法國陸軍生產的“響尾蛇”飛彈發射時曾發生燃氣回掃、沖壞飛彈翼面的情況,而採用垂直發射時回掃燃氣更嚴重,彈體彈翼材料結構耐高溫耐衝擊要求更高。中國的材料研究居於世界先進行列,有關科研部門公開發表的成果就有表面噴塗陶瓷材料解決抗高溫和衝擊的成果,因此中國解決這個問題沒有技術瓶頸。美國《海軍》雜誌2000年刊登了中國053H3護衛艦採用傾斜發射裝置射擊天頂目標的照片,這種發射狀態是上仰90度射擊,燃氣回掃衝擊近似垂直發射,由此可見,中國已經解決了彈體彈翼抗高溫和衝擊的問題,完全具有垂直熱發射系統所需要的技術。這類垂直發射系統簡單,能在現有飛彈基礎上改進。

1996年底,法國湯姆遜-CSF公司與俄羅斯“火炬”飛彈設計局合作,將新一代“海響尾蛇”改為垂直發射,在原飛彈上採用與俄羅斯“刀刃”飛彈相似的垂直冷發射方式。與“刀刃”系統的9K330飛彈一樣,很可能在飛彈前部安裝一個推力矢量組件,以控制飛彈轉向,這是一種全新的系統方案,對中國有相當的吸引力。中國已經引進生產“刀刃”系統的9K330/9K331飛彈,對冷發射裝置掌握很透徹,而安裝在飛彈前部的矢量裝置必有自主發展的產品,早在80年代研製生產的A-100超遠程火箭彈上採用。因此筆者猜想,中國海軍垂直發射系統很有可能已經考察了這種方式,並有相應的研究成果。“海紅旗-7”遲遲不見垂直發射型號出台,很可能是在權衡兩種成熟技術。

艦空飛彈艦空飛彈

90年代後期,中國引進了垂直冷發射的俄羅斯S-300飛彈系統生產技術,不久推出了自行研製的中遠程FT-2000反輻射地空飛彈。由於公布的FT-2000飛彈導引頭類似被動尋的裝置,外界猜測這種飛彈真實用途可能更廣。無論FT-2000系統擔負什麼作戰使命,其所採用的發射方式說明中國已

經具有垂直冷發射產品,而冷發射很有可能成為中國海軍艦艇區域防空飛彈的主要發射模式。FT-2000給外界的另一個信息表明,當時這種飛彈系統內沒有制導雷達和火控系統,因此可能是制導系統研製進度滯後,或是直接配用現有火控系統。這種發射裝置完全可以直接 安裝在大型作戰艦艇上。

制導系統

垂直發射裝置僅僅是整個作戰系統的一部分,更關鍵的是對垂直發射出去的飛彈進行制導和控制的分系統。傾斜發射的“響尾蛇”飛彈作戰時,需要將飛彈導入制導雷達指令波束中,其中陸軍的“響尾蛇”飛彈系統採用紅外光電測角,跟蹤起飛後的飛彈,通過指令將其引導到指令波束內。在整個過程中,飛彈起飛方向與火控系統瞄準方向相同。而艦艇上採用垂直發射後,飛彈發射起飛方向幾乎垂直於火控系統指令波束瞄準方向,初始階段跟蹤飛彈彈位、測量與火控系統指令波束的相對位置並給出指令將其導入制導指令波束內等環節與傾斜發射有很大不同。

俄羅斯海軍垂直發射的“刀刃”系統採用了一個狹窄波束的掃描天線,對準飛彈發射區上空,自動捕捉測量起飛後飛彈位置,以便轉彎指令修正。這種方式不受大霧影響,能引導多個飛彈發射,但系統複雜且重量大。中國的“海紅旗-7”飛彈只有適合傾斜發射的紅外彈位跟蹤系統,用於垂直發射的主要問題是紅外跟蹤系統不能離開對目標的瞄準線,從而無法跟蹤垂直於瞄準方向的飛彈,需要使紅外跟蹤系統不保持瞄準而將飛彈引入瞄準的指令波束。這需要改進火控數據處理系統,增加雷達與紅外跟蹤系統的數據交連計算。由於艦艇上感測器集中,實現感測器之間的數據套用是完全可以通過軟體和物理連線做到的。一個系統是否成熟,所需要的是試驗調試和測試的時間。紅外跟蹤彈位不易做到控制多發飛彈。“海紅旗-7”與法國的“海響尾蛇”系統一樣,都存在多目標火控通道不足的問題。解決的辦法是在艦隻上安裝兩套以上的火控通道。053H3護衛艦上就有兩套制導雷達系統,能控制2-4枚飛彈分別攔截兩個目標,雖然這已充分發揮了傾斜發射裝置的最大能力,但在現代海戰環境下還是遠遠不夠的。

對付多目標的系統首先需要有多目標指示和制導雷達。中國海軍在80年代就裝備了381甲雷達,能夠處理多批空情,但是缺乏多目標制導雷達。美國、日本和俄羅斯海軍採用相控陣火控雷達來解決多通道火控問題。中國在建造新型驅逐艦中採用了大型相控陣雷達系統,因此中國海軍區域防空飛彈的垂直發射系統可能已經完成或接近完成,但是噸位較小的護衛艦用系統還有待確定。中國海軍建造的新型護衛艦有足夠的空間安裝俄羅斯的小型相控陣火控系統,中國是否引進和研製這類系統尚未可知,但是中國已經在研製小型單面相控陣雷達,很可能用於驅逐艦和護衛艦。

90年代以後,中國軍用電子技術有了飛躍性發展。在國際展覽中,國產的火控系統操作台、制導站、雷達終端等產品,現代化技術普及水平已經超過俄羅斯。國產新設備幾乎都大量採用彩色顯示終端、微處理器及大規模積體電路,其中一些火控系統採用的是彩色液晶屏和高速數位訊號處理器,而俄羅斯的終端產品還是機電方位指示和控制開關,很多採用的是混合電路,顯示信息不及國產系統直觀和完備,在操作使用上較為麻煩。但是俄羅斯系統的前端設備很有優勢,如雷達發射元件、大功率元件、雷達天線系統等。這個差距表明,中國海軍現有裝備只要稍加整合與改進,就能具備很強大的綜合作戰能力,垂直發射系統及其抗擊多目標的性能可以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中國裝備

艦空飛彈試射艦空飛彈試射

在歷屆珠海航展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多次展出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飛蠓”(FM)系列地空/艦空飛彈系統。在我國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下,“飛蠓”系列不斷發展壯大,作戰效能不斷提高。2002年的第四屆珠海航展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推出了“飛蠓”系列的最新精英:FM-90N。此次展出的FM-90N,是一種艦空飛彈系統,她可以為祖國的海軍水面艦艇提供低空、超低空防空保護。尤其重要的是,它可以有效的抗擊當前對水面艦艇威脅最大的武器——掠海反艦飛彈。這樣的反艦飛彈包括“迦伯列”、“捕鯨叉”等。

“飛蠓”初生

“飛蠓”系列地空/艦空飛彈系統,是以我國引進的法國“響尾蛇”點防禦地空/艦空飛彈系統為基礎,通過仿製、自研相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防空飛彈系統。1973年,法國海軍提出把陸軍的“響尾蛇”地空飛彈系統轉化為艦載型號,稱為“海響尾蛇”。“海響尾蛇”具體由法國湯姆遜CSF公司研製,裝在艦艇上,可擊毀低空、超低空的戰鬥機、直升機和反艦飛彈。最初的基本型是8B型,改進型8S型與8M型開始具有擊毀掠海反艦飛彈和攻擊敵方艦艇的功能。1982年法國海軍正式採用“海響尾蛇”。8S型的8個飛彈發射器和雷達、光電火控系統裝在一起,而8M型的8個發射器與火控系統是模組化設計,可以分開配置。我國“飛蠓”艦空型號的原型是8M型。作為代表80年代低空防空飛彈先進水平的“海響尾蛇”系統,具有作戰空域接近中距防空飛彈、反應時間短、自動化程度高、系統作戰能力強等特點,並且是世界上較早具有反掠海飛彈能力的艦空飛彈。1988年,我國仿製該系統成功,定名為紅旗-7(HQ-7),FM-80(“飛蠓”-80)是出口編號。FM-80延續了“海響尾蛇”的優點,並進行了改進深化,提高了擊毀來襲反艦飛彈的幾率。

“飛蠓”家史

FM-80是“飛蠓”系列防空系統的基本型,地空型號可以替代老式的紅旗-61甲型地空飛彈系統,可進行要地防空,也可自行機動保護野戰部隊。FM-80與1990年代國外裝備的低空防空飛彈相比,在反應時間、作戰空域、多目標能力方面都有著一定的優勢。例如其反應速度、射界、帶彈數量都優於英國的“長劍”、德法兩國的“羅蘭特”等知名防空飛彈系統。FM-80地空系統由搜尋指揮車、3部發射制導車、供電車組成。也可以裝入標準方艙內,用拖車牽引機動。該系統不具備行進發射能力,但從行軍狀態只需5分鐘轉換時間,即可開火射擊。搜尋指揮車裝有搜尋雷達,可以將發現的敵對目標分發給3部發射車進行攔截。FM-80既可通過雷達截獲和跟蹤低空目標,也可使用電視系統與雷達構成複合制導方式進行工作。雷達搜尋距離18.4千米,跟蹤距離17千米。以複合制導方式工作時,電視系統可以自動跟蹤目標,同時雷達測量飛彈距離和角度差。

FM-80還有人工操作方式,由操作手根據電視圖像手動跟蹤目標。電視系統是敵機無法矇騙的,因此FM-80的抗干擾能力很強。艦空型的FM-80的作戰方式類似於地空型,但目標信息由艦載大型雷達、光電系統提供。 FM-80的飛彈長3米,彈徑156毫米,翼展0.55米。飛彈發射重量84.5千克,最大速度2.3馬赫,射高15—5500米。最大射程10到12千米,最小射程500米。作為艦空型使用時,對付掠海飛彈的射程為8.5千米,系統反應時間6到10秒,殺傷機率約為70%。有趣的是,台灣地區進口的法國制“康定”級護衛艦(法國“拉斐特”級),本來也計畫裝備“海響尾蛇”。但出於各種原因,“康定”最終只能使用台軍的“小榭樹”艦空飛彈,防空能力大為削弱。 經過FM-80的仿製,我國已經參透了“響尾蛇”飛彈的技術。

隨後,FM-90地空型(又稱FM-80M)橫空出世,在2000年珠海航展上首次展示。與FM-80相比,FM-90系統各個車輛的設備配置、功能劃分沒有大的變化。其主要改進在於,飛彈發動機推力更大,因而速度更快、射程更遠、機動能力更好,攔截時抗干擾能力更強,火控系統搜尋、跟蹤距離提高為25和20千米。例如最大射程為15千米,比FM-80提高25%;最小射程也相應變為700米;射高提高到6000米,能更早的攔截高空來襲的飛機和飛彈;飛彈最大速度900米/秒,超過2.6馬赫。由於上述改進,單發命中率增至80%。值得注意的是,FM-90飛彈提高了攔截飛行高度15米的超低空目標的能力,這對於抗擊海灣戰爭後發展勢頭越來越迅猛的巡航飛彈、低空直升機很有幫助。新系統採用了雙波段雷達,改進了電視跟蹤系統,增加了雷射跟蹤器,由此探測能力、抗干擾能力已非原版的“響尾蛇”可比。

FM-90N作戰詳解

FM-90N發射瞬間FM-90N發射瞬間

如前所述,FM-90N飛彈要對抗的最難纏的敵人,就是、“迦伯列”、“捕鯨叉”等掠海反艦飛彈。像這樣的反艦飛彈,雖然飛行速度還不到聲速,但飛行高度低,體積小,紅外輻射少,一些新的型號還具有一定的末段機動能力。由於地球表面的曲率,艦艇探測設備,如雷達等發現掠海飛彈的距離一般只有幾十千米。我們來看看FM-90N如何對付這樣狡猾的敵人。當艦艇可能被攻擊時,指揮人員啟動FM-90N系統,進入“射擊準備”狀態。這時,FM-90N火控系統等待艦艇平台上探測距離更遠的大型雷達、光電系統發來的目標信息。

一旦發現敵對的來襲飛機或飛彈,艦艇平台即發出目標信息。FM-90N系統就會根據這一信息,將自身的雷達、光電火控系統轉向目標來襲方向。當FM-90N火控雷達對準目標來襲方向時,火控雷達開始搜尋目標。一旦發現目標,系統自動轉入跟蹤狀態,接通紅外角偏差跟蹤系統,通過光電手段對目標進行更加精確的跟蹤。根據跟蹤獲得的目標信息,FM-90N的火控計算機運算攔截的可能性,以確定目標是否在可以攔截的範圍內。如目標處於攔截範圍內,FM-90N系統向指揮員發出燈號、音響提示,按下“發射”按鈕,系統進入不可停止的飛彈發射狀態。

這時,FM-90N的鏇轉發射器已指向目標方向。由於有8發待發射飛彈,系統會自動選出要發射的飛彈,指令其發射筒內的拋蓋設備啟動,把發射筒的前蓋拋掉。同時FM-90N飛彈的彈上電池啟動,系統火控計算機嚮導彈傳送相關的編碼和頻率。完成後,把飛彈固定在發射筒內的鎖銷被釋放,火箭發動機點火,飛彈射出。這時在發射筒內支撐飛彈的四根彈托也飛出發射筒外。飛彈離開發射筒後,最初的一小段飛行狀態由火控系統的紅外導引裝置探測。根據這一信息,火控系統把飛彈引導進跟蹤雷達的波束內,或紅外角偏差踞蹤系統的波束內。隨後,火控計算機同時跟蹤飛彈與目標,依據兩者的角度偏差,以及飛彈的距離數據,按“三點一線”的導引規律,引導飛彈飛向目標。

具體方法是:火控系統不斷探測飛彈與目標的偏差,發出無線電控制指令;飛彈接收指令,彈上的自動駕駛儀使彈體上的舵面轉動,修正飛行方向,準確的撲向目標。當FM-90N飛彈不斷加速,縱向加速度超過18g時,戰鬥部的保險裝置被解除,進入待爆狀態。同時,FM-90N以比掠海飛彈略高的高度飛行。彈上的引信不斷發射無線電波束,探測目標是否進入戰鬥部的殺傷範圍內。“飛蠓”系列,包括FM-90N在內的無線電引信都兼任高度表的職責,確保飛彈在攻擊掠海飛彈時不會栽進海里。具體工作原理為,無線電引信上有3個品字形分布的天線,其中一個天線向正下方發射波束,彈上計算機根據回波信息控制飛行高度,相當於無線電高度表。FM-90N引信的三個波束成鏇轉錐形,略微向前射出。每個波束都很尖銳,可以有效的減少海浪變化時產生的雜波和虛警信號。

因為波束向前,因此進入起爆範圍時,引信會略微延遲戰鬥部起爆時間,以確保戰鬥部與目標距離達到最小值。當目標進入無線電引信波束內時,自動引爆14千克重的破片聚焦戰鬥部。大量的高速破片,足以摧毀現役的各種作戰飛機和掠海飛彈。至此,FM-90N即成功的攔截了來襲目標。 隨著艦艇對抗反艦飛彈能力的提高,反艦飛彈一方自然也會提高自身的突破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多枚反艦飛彈同時向艦艇發起攻擊,這樣艦空防禦系統很可能因為同時只能對抗一到兩枚飛彈,顧此失彼,眼睜睜得看著艦艇被擊中。

由於技術基礎的原因,FM-90N雖然不具有1990年代所逐漸發展起來的“抗飽和攻擊”能力,但具有可觀的抗擊多目標能力。當FM-90N的火控系統發現有多個目標相繼來襲時,可以先行發射一批(通常為一到兩枚)飛彈,制導攻擊其中威脅最大的目標。在第一批飛彈擊中目標前,抗擊第二個目標的第二批飛彈可以先行發射。當第一批飛彈擊毀目標後,FM-90N的火控系統立即轉向,引導第二批飛彈擊毀第二個目標。這樣節省了寶貴的時間,提高了抗擊多目標的能力。“海響尾蛇”和FM-80系統都有8枚待發飛彈。需要時可便利的重新裝填飛彈,我軍的艦載“飛蠓”系列還專門安裝了不同於法國的裝填設備,可快速裝填,以更好的應付隨時可能再次來襲的敵人。

發展前景

艦空飛彈主要發展趨勢是:採用垂直發射、複合制導、抗干擾技術和智慧型技術等,使艦空飛彈武器系統成為快速反應、高發射率、高速機動、高殺傷力和自動尋的精密制導與多種防空武器聯合作戰的系統。

艦空飛彈艦空飛彈

防空飛彈系統是涉及學科和技術面很廣的綜合系統,需要有大量的基礎研究儲備和裝備製造技術。中國從60年代開始仿製蘇聯S-75系統,國產型號為“紅旗-2”。中國空軍地空飛彈部隊用這種系統進行了多次實戰,從中獲得了大量的技術和戰術經驗。利用多年來積累的技術儲備和經驗,在80年代到90年代之間,中國改進了“紅旗-2”系統,推出了大量國產的新型防空飛彈,公開的有“KS-1”區域防空飛彈、“紅旗-61”近程防空飛彈和“霹靂-9”衍生的DK地空飛彈等。這些都是完全自行設計的防空系統,在攔截性能上並不比同期國外飛彈遜色。其中“KS-1”系統的SJ-202相控陣雷達不僅能夠搜尋和指示目標,還擔負飛彈的多目標制導。“KS-1”系統表明中國在雷達系統、飛彈制導系統、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等方面都與世界先進水平相當。然而,這些完全自行設計的系統除“紅旗-61”因研製時間早而裝備了陸軍和海軍以外,其餘型號似乎都沒有大量裝備。“紅旗-61”雖然是60年代末水平,卻彌補了70-

80年代中國低空防空系統的空白,這或許是其大量列裝的原因之一。此外,中國在90年代立項了很多地空飛彈項目,後來由於從俄羅斯採購武器的渠道開始暢通,這些項目很多轉為儲備或變更為出口,有些則下馬。 轉向採購俄羅斯防空系統而國產系統下馬或延緩的原因非常多,在技術層面來看,主要是國產防空飛彈系統設計理念落後和相關設備研製欠賬太多。國產防空飛彈的研製大多在80年代立項,還有一些立項時間更早。在立項時,新的垂直發射模式、TVM制導模式、系統組成理念等都沒有出現,相控陣技術等還沒有完全普及套用,加上文革的干擾,中國在這些領域缺乏前瞻研究,因此在設計理念上遵循60年代的理念是必然的,“紅旗-61”完全是按照當時很常規的思想設計的。80年代新型防空飛彈系統立項時,又發現相關設備欠帳太多,儘管相關技術有很好的儲備,卻沒有現成的成熟產品,新型飛彈各分系統幾乎都要從頭開發研製,這使得開發成本太大而且周期很長。由於缺乏垂直發射系統成套開發的經驗,“KS-1”只能採用傾斜發射方式,而且也沒有發射包裝一體化箱結構,這與現代地空飛彈的使用與維護潮流格格不入。基於這些問題,在西方和俄羅斯裝備和技術採購渠道暢通

後,在相對落後理念的系統上花費高額的代價就值得考慮了。

80年代研製的“獵鷹-60”、“紅旗-7”等就是義大利“阿斯派德”和法國“響尾蛇”的仿製系統,這兩種系統技術的引進消化,使國產近程飛彈系統從理念上和技術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裝備中國海軍的“紅旗-61”綜合了“阿斯派德”的技術,而“海紅旗-7”飛彈系統又在引進基礎上進行了很大改進,性能和可*性超過了原系統。達成從俄羅斯引進S-300和TOR M1系統技術後,在研的許多項目總體理念受到先進設計思想的衝擊,這些項目的延緩和下馬也是重新調整發展的必要。

艦空飛彈艦空飛彈

SA-N-6的北約代號是“雷鳴”(Grumble)導艦空彈,基本上就是海軍版的SA-10/S-300飛彈,是蘇聯海軍威力最強的區域防空飛彈系統,性能足與美國海軍自豪的“標準”(Standard)

系列防空飛彈系統抗衡.此型飛彈是一種全天候中遠程、中高空艦載防空飛彈武器系統,用於艦艇編隊防空。SA-N-6採用與美國“愛國者”(Patriot)防空飛彈類似的飛彈追蹤制導(TVM)模式,不但可以攔截敵軍飛機,西方研究判斷,還具備對抗巡航飛彈的功能,飛彈的有效射程7—90千米(對付低空進襲目標的最大射程約25千米),有效射高25—30400米,極速達5.6馬赫。與美國海軍的“標準”SM-2系列防空飛彈相比,SA-N-6的尺寸和重量都大上好幾號,其最大的優勢是5.6馬赫的速度遠優於“標準”飛彈的2.0—2.5馬赫,不過與最大射程高達140千米左右的“標準”增程型SM-2ER相比,射程表現就吃虧了。SA-N-6系統的3R41沃爾納(VOLNA)截獲雷達的工作頻率為10吉赫(I-J波段),可以同時對付6個目標(兩枚飛彈對付一個目標)。目標搜尋由MR-600和MR-700監視雷達完成。採用多功能相控陣雷達和垂直發射系統,制導方式為無線電指令制導和特殊的半主動雷達尋的。戰鬥部為破片殺傷型。最大射程為90千米,射高30千米,最大速度6倍音速。全彈長7.3米,彈徑0.5米,全彈質量1660千克。

SA-N-6“雷鳴”(Grumble)艦空飛彈據說裝備了我國新型052C(170、171)“中華神盾”防空驅逐艦。

也有說052C裝備的是國產海紅9(HH-9A)艦載高空遠程防空飛彈系統。

飛彈大全

飛彈是“導向性飛彈”的簡稱,是一種依靠制導系統來控制飛行軌跡的可以指定攻擊目標,甚至追蹤目標動向的火箭或無人駕駛飛機式的武器,其任務是把炸藥彈頭或核彈頭送到打擊目標附近引爆,並摧毀目標。飛彈是依靠自身動力裝置推進,由制導系統導引、控制其飛行路線,並導向目標的武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