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假期社交活動和睡懶覺等會導致睡眠模式失常以及生物鐘紊亂,一旦假期結束重新開始上學或上班,假日期間充分自由的“睡眠/清醒模式”就必須被打破,這種不適應產生的負面作用與飛行時差反應極為相似,故稱為“社交時差綜合症”,出現“清晨不願離開熱被窩,起床後感到疲倦,夜晚入睡很困難,白天卻無精神”這樣的症狀。
症狀
其症狀包括: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問題、手腳笨拙、總感覺不舒服、乏力、疲勞和易怒。早上極不情願地離開熱被窩,起床後感覺倦怠,夜晚入睡困難,白天睡意朦朧。
易感人群
“社交時差綜合症”描述的是人體生物鐘時間與外部要求之間的差異。該症不僅影響成年人,也影響到青少年,長假之後,青少年發現自己早上很難按時起床上學。
專家建議
時間生物學家維多利亞·雷威爾博士表示,諸如國慶、寒假等假期之後,人們樂於晚睡晚起。然而這會導致人體生物鐘“調慢”滯後,與向西飛行跨越兩個時區產生的結果非常相似。因此,盡情享受假期的同時,保證合理的睡眠時間和起床習慣,對於調準生物鐘非常重要,也會大大減輕節後上學上班的不適應性。
應對方法
早睡早起,保證睡眠有條件的還可以午休一會兒,晚上睡前洗個熱水澡,儘量恢復到節假日前的作息時間。
調整心理,儘快收心
可以儘快停止各種應酬,試著緩和亢奮的神經,把自己的心理調整到工作狀態上,讓思維恢復到平時那種緊張的運作模式中。
計畫工作,適時放鬆
要讓自己把當天要做的事情仔細考慮一遍,提前做出各種計畫,做到心中有數;或者在感到疲勞的時候,可以為自己衝上一杯茶或者是一杯咖啡來提提神,適當的離開辦公桌或課桌活動活動,站在窗前看看遠方或者是伸伸懶腰,深呼吸幾下,閱讀報刊,聽聽音樂,從而使自己更快的進入工作學習當中。
做適量運動
調整飲食,儘快恢復體力
心理疲勞應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過冷、過硬、過辛辣的飲食,減輕腸胃的負擔。多吃些新鮮水果、蔬菜和含有豐富蛋白質與維生素的動物肝臟等。每天還應多飲用熱茶、活性水或純淨水,適當控制零食,以便緩解身體的疲勞感。
調適心理,減輕負擔
與同事、同學和朋友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尋求共鳴,同時允許自己有一個緩衝期,工作學習強度要根據自身情況逐步慢慢增加,及時調適心理、減輕負擔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