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鎊

北京鎊

由於中國顧客消費能力很強,英國媒體基於“英鎊”的概念創造了一個新名詞——“北京鎊(Peking Pound)”,指中國人所花出去的英鎊。

名稱由來

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中國消費者所爆發出的購買力,讓英國媒體震驚。特別是2008年的聖誕節,位於倫敦龐德街的英國第二大百貨公司塞爾福里奇創下了該公司成立百年以來的一個紀錄:一小時營業額100萬英鎊,這個紀錄主要源於“跨國血拚”的中國人。

由於中國顧客消費能力很強,2010年英國媒體給中國遊客來英國消費花的錢起了個新名詞“北京鎊”(PekingPound),意指中國人所花的英鎊

經濟背景

遊客人數

據旅遊經濟諮詢公司和全球最大的旅遊服務金融機構環球藍聯集團統計,2010年造訪西歐的中國遊客約為250萬人次,比2009年增長了20% 。

2011年秋天,一份由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聯合希爾頓度假酒店發布的報告預測,到2015年,中國赴歐洲遊客人數會上漲到450萬人次/年,到2020年則達到860萬人次/年左右 。

奢侈品消費

據高盛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奢侈品消費達65億美元,連續三年全球增長率第一,銷售量第一。據高盛投行預測,未來5年內,願意消費奢侈品的中國人口將從4000萬上升到1.6億。

據諮詢機構麥肯錫2010年3月份發布的一份報告預測,中國消費者在奢侈品上的支出每年將增長18%,到2015年將達到270億美元左右———屆時中國市場規模將超過當前位居世界第一的日本。

境外消費

在倫敦奢侈品商店內購物的中國顧客。在英國倫敦奢侈品商店內購物的中國顧客。

據世界奢侈品協會的數據顯示,2012年春節期間,中國人在境外消費累計達72億美元,創歷史最高點,其中消費額最高為歐洲,占46%,其次為港澳台35%,北美為19%,消費目標為名表、皮具、時裝、化妝品香水。在歐洲,遊客最主要消費區域集中在法國、義大利英國瑞士

“北京鎊”涉足的產業不僅是奢侈品消費大牌,也包括地產、汽車、紅酒、收藏品等。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內地買家是倫敦市中心高端房地產市場花錢最多的人,截至2010年2月,中國大陸買家在高端房地產方面的平均開支達650萬英鎊,超過馬來西亞香港

匯率、關稅因素

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讓奢侈品行業看到了一個新的巨大市場,但是由於進口商品的稅率較高,奢侈品在中國國內的售價比在英國貴了20%至30%。

在2008—2010年中,英鎊對人民幣的匯率跌去了30%左右,這更讓中國顧客消費欲望大漲。

另外,從品牌的發源地直接購買也是一種優越的體現,這一點同樣吸引了中國顧客。

倫敦奧運

倫敦商場的中文條幅倫敦商場的中文條幅

2012年8月2日,英國政府公布了倫敦奧運會第一周的旅遊收入,全球遊客在倫敦共花費4.45億英鎊。其中中國遊客出手最為闊綽――平均每筆消費高達203.04英鎊(約人民幣2030元),比排名第二的阿聯高出10%。倫敦街頭到處可見“我們免稅”等中文字樣,對中國遊客十分熱情。

在奧林匹克公園新建的Westfield商場的中庭,就懸掛有巨大的中文條幅:倫敦歡迎你!龐德街、牛津街等倫敦著名的商業區,是倫敦街頭“見到最多中國人”的地方。很多著名品牌的專櫃都已配了專門的中文導購。奧特萊斯所在的比斯特鎮,火車站台上就有顯眼的中文路標:“奧特萊斯購物大巴。”店鋪內也常能看到“歡迎使用銀聯卡”的中文提示。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 ,“看電視都有一種錯覺,看台上滿眼的五星紅旗,好像這次奧運會不是在英國舉行,而是還是在中國進行的。”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_2012年02月

銳詞報
手機報IN詞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

互動百科與卓望信息結成百科知識類內容資源唯一合作夥伴關係,由互動百科向中國移動手機報用戶提供新鮮、趣味的網路銳詞 ,與中移動手機報共同打造新傳媒。

2012年02月IN辭彙總|拼假攻略 |Chinsumer |開門辭 |鄰避效應 |職業基因 |玻璃少年 |春節語言暴力 |沙漏身材 | 胖妻心理 |恐龍病|北京鎊|殭屍兒童|樹洞微博| 社交時差綜合症| 半城市人| 高薪貧困症| 輕移民| 撒嬌支付|加班攀比族|方言發音人| 明星體| 麻繩男人| 促銷易感性 |平板電腦病 | 音商| 不用錢生活 | 同孩 | 影院皇帝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