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秦朝的統治者更多的是套用專橫,嚴厲的壓制手段來達到他們統治的目的,而到了漢朝及以後,統治者作為上天授意的"天子"的印象已經深入人心。人們開始自發的對皇帝及中央政府產生一種信仰或者是發自內心的尊敬。漢代為後來的兩千年的封建統治做出了榜樣,而後世多是沿用漢朝的政體模式。秦王朝之後,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的第一個頂峰——漢王朝,將呈現在我們面前。
總體印象
人民對帝制產生崇拜,對於封建帝王來說,是個重要的成就。秦代和漢朝初年的統治者們,滿足於從物質的角度,如版圖和武功,來宣講他們的統治。而漢朝後來的皇帝,則開始從神意的角度尋求道德和智慧型上的根據來使他們的統治變得合法。到了東漢時期,帝王的天命哲學與帝國的行政體系已經完美的結合起來,老百姓自然的認為,皇帝的權利來自上天無形的神明,從而形成了最有效的維護統治的工具。在漢朝的統治時期,出現了所謂的"時新派"和"改造派"。時新派的政策產生於秦代的統治和李斯,韓非,商鞅,申不害等人的理論。他們的目標是積極和擴張的,他們主張中央政府應該控制全國的生產與經濟。他們主張擴張帝國的版圖,因為這樣可以增加國家的收入,同時他們主張打擊帝國周圍潛在的危險力量,而不是委曲求全。可以說在時新派的治理下,漢朝的第一個百年當中,達到了統治的頂峰,避免了秦朝二世而亡的再次發生。時新派的頂峰出現在公元前108年外交和軍事上的成就。中央的勢力滲入中亞和西南,向北驅逐了匈奴,漢王朝的聲威空前強盛。但是與此同時,漢朝也已經過度暴露了資源的過度利用,對於殖民擴張的支持已經顯得力不從心了。逐漸的,時新派政治家無法控制事態的發展,他們的政敵開始發表自己的意見,公元前81年開始,兩派開始了一場大論戰,在後來的幾十年間,改造派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這在今天回過頭來看的時候,時新派的沒落也同時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發展進步。
改造派更多的把國家政權看作是造福於人民的一種工具。他們對於擴張帝國的版圖並不持樂觀態度,更多的願意以和親這樣的政策來遷就外國的領袖,而不是堅持以武力向他們展示中國的優越性。儘管存在分歧,但是時新派和改造派的見解都建立在對中國作為一個單一的國家來進行治理。事實上,儒家的理想社會也需要法家的制度來進行維護,某種意義上來說,後世的統治模式是法家和儒家思想的折中或結合。
鞏固
西漢初年的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高祖,惠帝統治時期以及文景兩朝,主要是帝國的統治鞏固時期,更重要的是吸取亡秦的教訓,做一些制度上的改革。參與改革的主要是時新派的政治家,他們更多的是一種改弦更張,摒棄古老的傳統,探索國家的新的發展道路。而這種鞏固更多的表現在對諸侯國力量的削弱和平定了呂后亂政的企圖。漢高祖的皇后呂雉,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傳奇色彩很濃的重要人物。她的行為開了中國歷史外戚奪權和後宮亂政的先河,而且呂氏家族的目標差一點就達成了。呂后所生的劉盈被劉邦立為太子。《漢書》記載,在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由於平定淮南王的叛亂時受了箭傷而亡。劉盈15歲即登基即位,是為漢惠帝。可以說,惠帝曾經有多次的可能失去繼承皇位的機會,但是呂后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她利用殘酷的手段,害死了劉盈潛在的皇位競爭者,確保了年幼的惠帝能夠成功即位。呂后也可以說是宮廷鬥爭的先驅者之一了。惠帝沒有什麼大的政治抱負,因為他的年幼,我們不能對一個少年皇帝給予什麼希望,而他在20歲出頭的時候就不明的死去了,呂后從此徹底控制了朝政,除了沒有正式稱帝之外,呂后具有一切皇帝的權利和特徵,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任女統治者。後世的很多皇后諸如韋後和慈禧都效仿了她的作法。她立自己的四名兄弟為王,提升了她的親屬做了侯和將軍,控制了幾乎所有的國都附近的軍隊。但與此同時,在對抗北面的匈奴人和南面的南越人的時候,則是丟掉了漢朝的臉面,這給以後的邊境衝突升級埋下了導火索。
呂后的統治在她活著的時候是比較穩固的,事實證明她的兄弟們並不像她那樣具有才華。呂后死後不久,在高祖之孫齊王和漢臣周勃的領導下,呂氏家族在短時間裡就被消滅,漢王朝的短時間中斷的統治得以恢復。
呂后亂政之後的統治者的確定也著實費了一些周折。平亂有功的齊王應該最有可能當上皇帝,但是當時手握權力的重臣們以齊王的母親會效仿呂后為由抵制了齊王即位的建議。最終被選中的是代王劉恆,也就是漢文帝。從漢文帝開始,中國封建統治者的在位時間開始變長,他們開始有時間去系統的制定和實行治國安邦的政策和抱負,國家的發展和穩定也得以向前推進。
呂氏亂政之後的漢王朝進入到了著名的文景之治的時期,但是這段時期漢朝仍然處於繼續穩定的時期。文帝是從諸侯王中被選擇出來的,對於諸侯王公對於中央政權的影響是有忌憚的,試想自己的皇位是由諸侯們來決定的,豈不是寢食難安。不過漢文帝還是很好的完成了這個挑戰,在他即位25年的時候,他開始確立削弱藩王實力的行政方針。
與此同時,諸王對中央的不滿和不服從也開始顯現出來,山高皇帝遠,同時幾代的王位傳遞之後,諸侯王與皇帝的血緣關係開始淡化,這時諸王的忠誠就無法得到保證。中央政府一方面誘使諸王自己反對朝廷,找到削藩的藉口;另一方面在將原有的大諸侯國的諸侯王處死或貶謫之後,將其原來的領地進行分解,分成若干的無法與中央對抗的小諸侯國。在這樣的措施下,齊國和淮南國都被削弱或分解。而到了景帝朝,景帝多採取由自己的兒子來繼承諸侯王的爵位的方法,來削弱地方的實力。其中,他的一個兒子劉徹在擔任膠東王的時候只有4歲,他後來就是著名的漢武大帝。
景帝的時候還有一個重要的措施,以削弱地方諸侯的權利和減少他們招納隨從的機會。在此之前,地方的諸王都可以各自享有一套王廷的官員編制。公元前145年,景帝頒布了新的官銜制度,地方諸侯王的丞相將由中央直接任命。並且大大減少了諸王的朝臣和隨從的數目。其他還有一些未實行的制約諸王的制度,在武帝的時候也得以實施。
在文景之治時期,有兩個重要的歷史人物——賈誼和晁錯。他們都力主削弱諸王的權利,加強中央政府的集權,因而都被認為是具有時新派精神的人。但是兩個人的政治抱負都沒有得到充分的施展。
賈誼(公元前201年-前16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他是懷才不遇的典型,同時他的精彩的漢賦和詩歌被後人所稱頌。著名的《過秦論》中,賈誼闡述了秦王朝滅亡的原因,同時也闡述了他的執政理想。他將秦的過失歸結於暴政二字,並且建議漢朝的皇帝避免採取導致秦滅亡的暴政。他沒能擔任國家的最高職務,只是擔任過太中大夫和長沙王的太傅,由於懷才不遇,在33歲時自殺。他向文帝提出了兩點建議,事實上都得到了採納:一是建議削弱諸侯王的權利,加強中央集權;二是朝廷應該主動對匈奴用兵。
晁錯(?-公元前154年)也是獻身於帝國大業的政治家,他官至御史大夫,他是個比賈誼更堅強的人,而兩個人的政治主張十分相似。但是晁錯受到更多的是商鞅和申不害的影響,而賈誼則深受《詩經》和《書經》的薰陶。不幸的是,晁錯成了皇帝執政的犧牲品,確切點說是死在了政治鬥爭當中。而在他死後的幾千年間,晁錯一直被歷朝歷代的史學家作出負面的評價,歸根結底還是由於晁錯的法家思想在中國後來的幾千年間成為社會的非主流。
漢武帝
漢朝的歷史可以明晰的分解為西漢和東漢。而西漢又可以以漢武帝統治時期為界劃分。漢武帝統治時期,即公元前141年到公元前87年,是漢代歷史的重要轉折時期。在前代文帝和景帝的努力之下,武帝時期更多地進行著擴張和積極的主動行動,很多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被進一步的採納。國家開始注意對經濟的調控以增加國家收入,軍事上對外族的入侵採取了主動的行動,中央的勢力滲入到西域邊遠地區。但是到了武帝末年,連年征戰耗費了大量的中國的資源。國家開始執行緊縮的政策,國庫空虛,法律和秩序也遭到破壞。而皇室的內部的穩定也開始出現了鬥爭的端倪。漢景帝死時,漢武帝劉徹只有16歲。在九年前,一場宮廷的陰謀之後,景帝取消了原來的皇室繼承人,並指定當時的代王劉徹為太子,這就是指掌中國命運54年之久的漢武帝。漢武帝統治時期的種種成就,不僅要歸結於漢武帝本人的活力和個人品質,而且要歸功於漢武帝身邊的謀臣。這些人當中,有些是外戚,有些是有著時新派思想的大臣。
從公元前119年開始,政府頒布了新稅制,並以此為基礎採取了一種重五銖(3.2克)的銅錢為法定貨幣,並取消了私人鑄錢。從公元前120年開始,國家根據桑弘羊等大臣的建議控制了採礦業,禁止了私人開礦。國家設專使負責鐵製品的製造和分配以及鹽製品的生產和銷售。國家千方百計的增加中央的財政收入,這也增加了國家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中,公元前109年左右,漢武帝親自督察,治理了長期泛濫的黃河決口,體現了國家專政的強大力量。在政府的命令下,每年數以千計的商人前往中亞與那裡的國家展開國家間的貿易。
時新派的政治家主張鼓勵農業自由的發展,而這必然導致了大莊園的出現和地產的集中,大的莊園必須承擔更多的稅收義務。在商業上,他們主張國家把貿易作為分配產品的輔助手段來加以控制,而不希望大的商會巨頭分享這一利潤。而與此同時,改造派在朝堂上則持反對的意見,他們擔心土地的集中會引起貧富懸殊,他們主張國家應該更關心下層人民的生活。在這樣的爭論中,傑出的代表人物必然會起到重要的作用。時新派的代表人物桑弘羊是最有影響力的,用今天的眼光來看,他可以算是個經濟學家。出身商人家庭的他,以擅長國家經營之術聞名。另外一個重要的任務是董仲舒,正是由於武帝後來對他的觀點的信任,導致了時新派政治家的失寵,同時出現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現象,這也影響了中國此後兩千年的歷史。他本著道德的角度,反對貧富懸殊,使中國偏離了向著原始的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方向。
武帝時期對外的擴張和軍事行動永遠是後世談論的焦點。帝國重新加強了北方防線,並詳西域和東北派駐軍隊。經過了前朝的積累,武帝統治時期的漢帝國已經被有效的組織起來,而那些主張對外擴張和採取主動行動的政治家占了上風,與此同時,漢朝歷史上的一種重要勢力-外戚,開始憑藉在遠征中的軍功名正言順的獲得爵位。值得注意的是,對外擴張和國內的富國強兵的政策是相輔相成的。從公元前133年開始,在李廣,衛青,霍去病等名將的指揮下,武帝對匈奴發動了連續的戰爭,並徹底的擊敗了匈奴人,在戰勝的土地上設立了武原郡和朔方郡。而張騫出使西域也完成了偉大的功業,漢朝的勢力滲入西域,實際控制地區也延伸到了玉門關地區,與西域諸國的關係改善,直接促進了貿易的繁榮,從此有了後世廣為傳頌的絲綢之路,最遠建立了和羅馬帝國的聯繫。此外,中央政府還在東南地區和朝鮮建立了統治機構。
像秦始皇一樣,晚年的漢武帝好大喜功,追求長生不老,濫殺大臣,這些都在正史中有所體現,以至於傳說漢武帝和西王母有著來往的聯繫。當然漢武帝最著名的宗教儀式是公元前110年的泰山封禪,從此以後留下了歷代帝王泰山封禪的傳統,留下了岱廟以及泰山玉皇頂上的無字石碑。
宮廷鬥爭
漢王朝在經歷了武帝統治前期的發展之後,武帝統治的末年出現了王朝的危機。在公元前91年到90年的時候,經歷了一場幾乎使皇室垮台的王朝危機。王朝第一次沒有正式指定的皇位繼承人,而在公元前88年的時候,出現了一次暗殺皇帝未遂的行動。產生這些動亂的原因是外戚實力的日益擴大。在文景兩朝,後宮不能在政治舞台上左右任何事情。景帝之母竇皇太后對她周圍的人施加了道德上的影響,但是並沒有干預皇帝的決定,竇氏一族也只有竇嬰一人任高官。而武帝時期,相當多的外戚擔任了國家的高級官員,還有些從政者把自己的女兒嫁給皇室成員,從而成為外戚中的一員。在漢朝對匈奴的作戰過程中,以衛青和霍去病為代表的外戚建立了赫赫戰功,這更加強了武帝對外戚的信任。霍去病的異母弟霍光和霍光的兒子霍禹在外戚專權的過程中是代表性的人物。衛霍兩家原本就是親戚,而後來政治聯姻使得兩家緊密的合作。
在武帝統治的前50年中,以衛皇后為中心的衛家保持著支配地位。公元前91年的時候,李夫人的家族試圖打敗衛家,於是長安城中爆發了戰鬥,一方是衛後的兒子,也就是太子,以及衛家的勢力;另一方是李夫人的家族,以及支持他們的軍隊。此時漢武帝則安居在甘泉夏宮中,戰鬥是慘烈的,最後的死亡人數超過了一萬,皇后和太子自盡,很多大臣被殺,衛家的勢力被清除。而後不久,由於李廣利投向匈奴,所以李家很快被清算,李家也倒台了。但是在這場宮廷鬥爭的背後,霍光倖存了下來,進而成為對歷史進程有重要影響的任務。
武帝的繼承人是合法的么?這是一個謎。以霍光為首的大臣們究竟有沒有執行武帝的遺願,也是不得而知的。8歲的劉弗陵被立為太子,也就是漢昭帝。而漢朝的皇帝越來越小,也給外戚亂政種下了禍根。年幼的漢昭帝當然不可能在執政方面有什麼建樹,霍光則越發放肆,在消滅了政敵金日殫和上官桀之後,朝廷的得力公僕桑弘羊也被殺害,擔任大司馬的霍光成為獨掌大權的權臣,使實際上的統治者。
漢帝國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全然由華夏文明自身孕育出來的穩定的強盛王朝,這個帝國在最深的層面上影響了此後中國兩千年的全部歷史。漢帝國代表了自春秋戰國以來古典時代華夏文明的最高峰,其純粹而高貴的民族基因,其優秀而典雅的文明形態,其睿智而進取的國民素養,其勇武而堅定的國家精神,無不值得今日的我們去追思。大國的榮耀和自信、文明的精純與正統,都源於這個偉大的帝國。而自漢帝國以後,因外族的入侵、血統的混雜和文明的破壞,這樣純粹而高貴的中國再也沒有出現過。
歷史地位
中國人常用“漢唐”這樣的說法來指代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兩個王朝。而事實上,相比唐朝,漢朝更加值得驕傲。漢朝自武帝之後的三百多年歷史,其武力一直凌駕於周邊民族之上,從而形成了中國“天朝上國”的心理定勢;從漢武帝時期(西元前114年),一直到漢帝國滅亡(西元220年),漢朝中 央政府自始自終都擁有對西抵裏海的中亞地區的統治權與宗主權。正因漢帝國在中亞強有力的軍事存在,在西元1***,中亞諸國在貳師城(今天土庫曼斯坦的列寧納巴德)會盟,宣誓“永不負大漢,違者死於萬矢之下”。可見,漢帝國的天威已經深植亞歐大陸的心臟。而唐朝的“開元盛世”的確武功赫赫,但“安史之亂”之後一百五十年的唐朝,卻怎么也無法與“盛唐”聯繫起來——國內藩鎮割據,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獨立王國,唐朝失掉了對大部分國土的控制,對外有多次屈辱戰績,其首都也被外族攻破燒殺搶掠過幾次。所以,綜合的來說,終唐一朝,其武功甚至不如明朝,更遠不如強漢。眾所周知,秦始皇是第一個統一中國的人,但他所統一的中國僅僅是中國的“本部”,即以中原為中心的“七國”。而事實上,漢武帝才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統一中國的人,並且,這樣的統一穩定而持久。漢武帝“焚匈奴之庭,坑康居之民,屠大宛之城,蹈烏孫之壘,探姑繒之壁,籍盪姐之場,艾朝鮮之旃,拔兩越之旗。”形成一個東臨大海、西至裏海及圖爾蓋草原以西,北越貝加爾湖與安加拉河,南迄南海及越南南部的強大帝國。初步實現了北方草原遊牧區與中原及南方農業區的統一,從而為中國歷史疆域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這個大帝國影響力所幅射的範圍,由裏海、蔥嶺、興都庫什山脈直到日本列島,由貝加爾湖到中南半島,擴展成了漢文化影響所覆蓋的一個大文化圈。這個強大帝國的疆域也成了此後兩千多年中國各朝各代的帝王所努力期望恢復的目標。
其實,後世剛踏入文明門檻的民族的康熙所謂開拓疆土的“豐功偉績”也不過是在重複約一千八百年前漢武帝所做的事情。如果康熙都可以被肉麻的吹捧為“千古一帝”、“再活五百年”,那又置雄才大略的堂堂皇漢之武帝於何處?縱觀中國兩千多年帝國史,“千古一帝”的稱號,只可能被戴在秦始皇與漢武帝的頭上。“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了一個偉大民族永遠的名字”,《漢武大帝》的片首語是對漢武帝歷史地位的恰當評價。正是漢武帝所建立的自信和凝聚力,貫穿了之後的兩千多年,維繫了中國之所以為中國的本質內在。事實上,正是後世對強大漢帝國的榮耀的追慕,才形成了中華民族在心理上的認同,而正因為此,中國之後的兩千年歷史雖分分合合,但總體卻還是傾向於統一的。
漢帝國強盛的不僅僅是赫赫武功。大漢帝國統治的頭兩百年也是中國歷史上詩歌、繪畫、音樂、哲學、文學和撰史方面空前的文化繁榮時期。比如精美的漢賦,比如具有劃時代開創性意義的《史記》。不僅如此,漢帝國的政治制度與儒家思想的確立也決定了此後中國兩千年的歷史走向。漢朝的理想雖然在幾百年後由於它的滅亡而暫時中斷,但是後來歷代的繼承者都敬仰並遵照著漢代所創立的偉大傳統。
在西方,有一個與漢帝國幾乎同時代的帝國,那就是羅馬帝國。其實,漢帝國與羅馬帝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們分別是東西方歷史上最偉大的帝國,並且他們的存在都深刻的影響了東西方兩千年的歷史。事實上,他們分別是東西方所能夠溯源的最古老的強大帝國。在他們滅亡之後,都有許多的復國運動,也有好多後世的朝代被冠以他們的名字。漢帝國與羅馬帝國並沒有直接交手過,但被漢帝國打跑的匈奴逃到了歐洲,並在羅馬帝國衰微的時候毀滅了(西)羅馬,這也算是歷史的巧合。如果說美國或歐盟是西羅馬帝國的繼承者,俄羅斯是東羅馬帝國的繼承者,那么今日的中國就是漢帝國的繼承者。而漢帝國的潛在繼承者恐怕也不僅僅是中國,二戰時期夢想“大東亞共榮”的日本、妄圖吞併中南半島的越南,以及做著大高句麗美夢的韓國,都企圖傳承漢帝國的天威。這樣看來,東方與西方儼然按“漢帝國體系”與“羅馬帝國體系”在亞歐大陸的東西兩端演進了兩千多年,甚至這兩個體系的演進直到今日也還在進行。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在中國的歷史上,國家都是因為衰弱而滅亡,而漢帝國則是幾乎僅有的在強盛中滅亡的朝代。在漢帝國滅亡之後的三國時代,雖然中國內部打的一塌糊塗,但卻保持了對外幾乎全勝的高傲戰績,漢帝國的威勢依舊在延續。三國時代,中國大地上的人才多如繁星,出現了眾多睿智的謀士、英明的君主和許多鬥智鬥勇的經典故事。這恰恰證明,在漢帝國天威的保護之下,中國贏得了四百年難得的穩定發展,從而在種族與文明的演進中已經達到了極高的水準。而如果沒有了漢帝國強大的存在與勇武的抗爭,恐怕中國早已經在匈奴的鐵騎下分崩離析,甚至可能永遠都再難崛起了。一千年後,南宋被蒙古滅亡,中國在這之後逐漸落後於西方,這鮮活的例子更反證了漢帝國的偉大意義。
漢帝國滅亡之後,復興漢朝的活動此起彼伏。經過統計,此後“復漢”的事件有接近十個。第一次復漢其實就是皇室後裔劉秀(漢光武帝)推翻王莽、建立東漢的歷程,這次復漢以成功告終。第二次復漢就是三國時代劉備“匡扶漢室”並三分天下所建立的蜀漢,這次復漢算是半成功吧。之後,晉統一三國僅僅幾十年後,漢室的“外甥”匈奴王族劉淵(匈奴王族歸順漢朝之後,因其母係為漢朝公主,被賜隨母姓劉)便攻入了洛陽,改國號為漢,奉西漢帝王牌位,開啟了五胡亂華的東晉南北朝時代。這第三次復漢名不正言不順,最終失敗告終。晉室被劉淵打跑到江南一百多年之後,劉裕取代了東晉,建國號為宋。劉裕是漢高祖劉邦之弟楚元王劉交的後代,是漢室宗親,雖然其國號不叫漢,但也算是第四次復漢吧。此後,還有隋唐之交的劉黑闥,唐末的劉知遠、劉崇、劉隱等等也都有復漢的事跡,但頂多也只是傳個一兩代的割據政權。如此眾多的“復漢”運動,從側面證明了人們對漢帝國威勢的仰慕。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強音言猶在耳,漢帝國最終還是坍塌於國內強大割據力量的爭鬥,一個偉大的時代也就此終結。此後兩千年的中國,有一統天下的輝煌,也有戰亂與淪亡的苦難,但細糾下來,其大部分也還是苦難。而大漢帝國,這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大一統的、東方世界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正在兩千年的歷史深處俯視著他所形成、並一直延續至今的這個偉大民族。這個偉大帝國投下的背影與夢想,也一直延續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