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龍米
海龍米出產於地處遵義市紅花崗區的海龍壩。海龍米素負盛名,在歷史上有 “ 貢米 ” 之稱,向來專倉收貯,遠銷京都、省城待賓客。
簡介
1957 年曾參加全國農業展覽。 1985—1987 年貴州省組織的全省優質稻米評選中,海龍壩的油粘入選省內優質地方稻米品種。
該品種是海龍壩主栽農家品種,栽培歷史悠久,米質優良。用誨龍米煮飯,飯粒有光澤,氣味清香顯油氣,滋潤爽口,軟而不粘,味道營養具佳。
栽培特點
海龍稻的栽培特點是:不耐肥,易倒伏,適於中等稻田種植,行窩距33x20厘米。中抗稻瘟病。畝產300/u400公斤。
由於量水平低,近年來海龍米已為雜交優勢強,產量高,米質好的汕優63、菲優63等雜交水稻組合所代替。
栽培地 氣候
海龍壩四面低山環抱,盆地上、中、下壩成“c”形相連。海拔800多米,地勢平緩,向陽,氣候溫和,年均溫15℃,光照條件好。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
栽培地 地理條件
壩內有良田近2000畝,多系紅油沙和崖糞泥,瀦育性水稻土和淹育性水稻土為主,土壤肥力高,性暖耐寒;水利條件好,有湘江上游的穆家川溪水流過下壩,有發源於金頂山磷礦區酌喇叭水溪流常年不斷縱灌上、中、下壩。這是生產優質海龍米的良好的自然地理條件。
傳統的水稻栽培方式
當地民眾慣於精耕細作,有一套傳統的水稻栽培方式。稻田耕作歷史悠久,土壤熟化成熟度較高,田泥疏軟,通透性好。且主施傳統的農家有機肥,輔之氮、磷、鉀化肥的配合施用;擇高產優質水稻品種栽種,故海龍米名揚海內外,久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