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鰻

海鰻

海鰻,俗名虎鰻,為輻鰭魚綱、鰻鱺目、糯鰻亞目、海鰻科、海鰻屬的其中一個種。是經濟魚類;兇猛肉食性魚類。體呈長圓筒形,尾部側扁。尾長大於頭和軀幹長度之和。頭尖長。眼橢圓形。口大,舌附於口底。上頜牙強大銳利,3行;犁骨中間具10~15個側扁大牙。體無鱗,具側線孔140~153個。背鰭和臀鰭與尾鰭相連。體黃褐色,大型個體沿背鰭基部兩側各具1暗褐色條紋。脊椎骨142~154個。廣泛分布於非洲東部、印度洋及西北太平洋。中國沿海均產,東海為主產區。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海鰻海鰻
魚體呈蛇狀,口大具利齒,表皮光滑無鱗片,側線孔明顯。魚體為暗褐色或銀灰色,腹部白色,背鰭、臀鰭和尾鰭連線,邊緣為黑色。
側線孔在肛門前44至47個,背鰭鰭條在肛門前66至78枚,脊椎骨145至159枚。體長可達220厘米。

生活習性

棲息環境

兇猛肉食性魚類。游泳迅速。棲息於水深50~80米的泥沙或沙泥底海區。多棲居泥洞內,在浪大水濁時常出動覓食,傍晚和凌晨更為活躍。

食性

海鰻海鰻
喜攝食、魚類和烏賊等,以蝦、蟹、小魚、章為主。攝食強度以7~9月較高。
大多數魚類捕獲獵物的方法是:張開嘴,將獵物吸進來,然後用咽部的骨骼來處理它們。但是海鰻跟這些魚類不同。當海鰻捕食時,它們會以閃電般的速度向獵物靠近,然後用前端有牙的下頜夾住獵物。幾乎同時,隱藏在咽喉後部的具有攻擊性的內頜會跳出來,撲向獵物,然後拖入腹中。海鰻的這種吞食方式很獨特。海鰻是迄今發現的唯一採用這種特殊方式進食的生物。這和《異形》里的外星怪物捕食方式非常類似。

繁殖習性

生殖期4~7月。懷卵量18~120萬粒,產卵場多在泥或泥沙處。卵球形,卵徑1.64~1.67毫米。
仔、稚魚的發育有顯著變態,從葉狀體變為幼鰻在水溫20℃約15天完成,這時的體長約70毫米。成魚一般體長約600毫米,重1~1.5千克。

洄游性

有明顯洄游現象,在東海黃海的中國近海,可分為3群。第1群為黃、渤上面的牙齒能幫助抓住獵物海群,洄游於濟州島西南越冬場與海州灣及渤海之間,5~6月進入海州灣北上,10月以後向東南洄游。第2群是洄游於長江口與濟州島西南越冬場之間的魚群。第3群是沿浙江沿海作南北洄游的魚群,魚群的數量較大。這3個魚群之間具有相當複雜的季節性互動重合現象。分布於南海的魚群僅作短距離的季節洄游。

分類學

海鰻,經濟魚類;兇猛肉食性魚類。硬骨魚綱鰻形目、海鰻科、海鰻屬。

物種分布

海鰻海鰻
中國有2屬5種:海鰻屬的海鰻和山口海鰻的下頜無橫臥牙,海鰻側線孔140~153個,在中國各海區均有分布;山口海鰻側線孔128~134個,僅分布於南海和東海。鶴海鰻和原鶴海鰻的下頜具向外橫臥牙,鶴海鰻頭長約為胸鰭長4.1倍,僅分布於南海;而原鶴海鰻頭長約為胸鰭長3.2倍,分布於南海和東海。細頜鰻屬的細頜鰻體側扁,尾部短於頭與軀幹部的合長,犁骨牙細小,前鼻孔不呈短管狀。分布於南海和東海、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東非紅海模里西斯波斯灣阿曼葉門巴基斯坦印度斯里蘭卡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台灣菲律賓高棉印尼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澳洲吐瓦魯斐濟等海域。

相關種類

百吉海鰻

百吉海鰻全長2米,身體褐色,無任何斑紋。下頜骨牙的外列向外突出,它的中列於犁骨牙之後,有尖頭。分布於我國東海、南海,台灣,少數入黃、渤海,也分布於日本瀨戶內海。為兇猛的底層魚類,棲息於泥沙底質或岩礁區,有時亦會進入河口區攝食。有季節性回遊習性,每年春夏季時北上進行生殖回遊,秋冬季南下越冬回遊。游泳迅速,性貪食,攝食蝦、蟹、魚類等生物。山口海鰻為本種的同物異名。

絲尾海鰻

台灣絲尾海鰻全長43.5厘米。隸屬絲尾屬。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為暖水性的底層魚類,一般喜棲息於水深50~80米泥沙底海區,有季節性洄游。主要以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等為食。性兇猛,貪食。晴天,風平浪靜,海水透明度大時,多棲居於泥質洞穴內而減少取食活動。每當風浪大,水質混濁時,多四處覓食,尤以日落黃昏至凌晨時更加活躍,遊動迅速。食物以蝦、蟹、小魚、章魚為主。產卵期一般在春季或夏季,懷卵量約18~120萬粒,產卵場多在泥或泥沙處。肉質細嫩,含脂肪量高;鰾可作魚肚,為名貴食品。海鰻產卵廣泛。南海夏初為產卵期,絕對生殖力為18萬~120萬粒。

食用價值

海鰻海鰻
海鰻產量大,是重要的食用經濟魚類。肉質細嫩,含脂肪量高;鰾可作魚肚,為名貴食品。除鮮銷外,還可製成各種罐頭或加工成鰻魚鯗,是暢銷食品。海鰻肉與其他魚肉摻和製成魚丸和魚香腸,味更鮮美而富有彈性。
在海鰻的肉質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D、E、礦物質以及不飽和脂肪酸DHA/EPA。它能提供人類生長、維持生命所需的營養成分。長期食鰻,對於強健體魄、增進活力以及滋補養顏上極有幫助,特別是孕婦與嬰幼兒。與其他動物性食品比較,海鰻的維生素A維生素E及脂肪中含有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等,均有較高的含量。

營養分析

1.鰻魚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具有補虛養血、祛濕、抗癆等功效,是久病、虛弱、貧血、肺結核等病人的良好營養品;
2.鰻體內含有一種很稀有的西河洛克蛋白,具有良好的強精壯腎的功效,是年輕夫婦、中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3.鰻是富含鈣質的水產品,經常食用,能使血鈣值有所增加,使身體強壯;
4.鰻的肝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是夜盲人的優良食品。
相關人群
一般成年人均可食用
1.適合於年老、體弱者及年輕夫婦食用;適用於病羸弱、五臟虛損、貧血、夜盲人、肺結核、婦女崩潰帶下、小兒疳積、小兒蛔蟲以及痔瘡和脫肛病人食用;
2.患有慢性疾患和水產品過敏史的人、病後脾腎虛弱、痰多泄瀉者忌服。
食物相剋
鰻魚忌與醋、白果同食。
食療作用
鰻味甘、性平,入肝、腎、脾經;
具有補虛、養血、祛濕、抗癆等功效;
適用於久病羸弱、五臟虛損、貧血、肺結核、婦女崩潰帶下、小兒疳積、小兒蛔蟲以及痔瘡和脫肛病人食用。
其他相關
鰻魚治療結核病,中國古代有豐富的經驗記載,日華諸家本稱其主治傳屍癆(肺結核)。
唐孟洗說:“主治五痔,瘡瘺,諸瘡痹癧(包括淋巴結核,肛門結核)”。
宋蘇頌說:“以五味食治久病勞瘵”。梁陶宏景用之治諸瘺瘡。
宋《聖惠方》用之治骨蒸勞瘦。明李時珍用之治小兒疳癆等等,不勝枚舉。
還有李時珍引《稽神錄》的一個故事,生動地說明鰻魚的抗肺癆作用,說有人病瘵(肺結核,古時稱勞瘵)相傳互相傳染,死者多人,因取病人棄於江邊以絕害。漁人見之,乃一女子,猶活,取置漁舍,日以鰻魚餵之,漸愈,遂為漁人之妻。(沈括《夢溪筆談》亦載此故事)。
備註
1.如果將鰻魚以串烤的方式食用時,會有膽固醇含量過多的顧慮,因此可先蒸過,去除脂肪之後再食用;由於鰻魚的油脂較多,因此可先經過煎烤之後,與生蔬菜一併做成沙拉,食用起來不但爽口,且可攝取到鰻魚本身所不含的維生素C,所使用的蔬菜包括維生素含量豐富的萵筍、蘿蔔及剛出土的蘿蔔芽等,加入少許的辛味及苦味來搭配頗為良好,如果再加上切碎的蘑菇,即可補充纖維。
2.鰻魚的肝臟稱為鰻肝,每100克鰻肝中含有維生素A1500~3000國際單位,是夜盲人的優良食物。
3.一般人均認為食用鰻魚即可增強體力;因此人們便認為鰻魚是夏季的食物,其實普通都是在冬天才可品嘗到鰻魚的滋味;因為鰻魚在冬天時,脂肪含量較少,也較便於食用,並可補充冬天所缺乏的維生素A,因此是冬天最好的食品。

烹飪指導

選材

8月末左右的海鰻味道開始變的不太好。海鰻與鰻魚或豐長魚含有不同的高蛋白,低脂肪,維他命A,鈣,銀的含量,是無需擔心膽固醇過高的營養滋補品。
1.鰻鱺肉肥味美,煎炸、紅燒、炒、蒸、燉、熬湯,無所不可;如黃燜河鰻、夾燒鰻魚等。
2.曬乾後的鰻肉稱為鰻鯗,食用時可用水發之,切絲入湯,味道也很好;鰻鯗以產於浙江沿海的產品質量最佳;若不用水發,加紹酒、蔥結、薑片,上籠隔水蒸15分鐘後去皮骨,味道更美;
3.鰻魚的油脂含量頗多,若以味道濃厚的調味汁做成烤鰻魚的鰻魚飯食用時,往往會造成脂肪的攝取分量過多,如果關心健康,應蒸的方式來消除脂肪,較為合理;
4.吃鰻魚最好現殺現烹,死鰻魚不宜食用。
5.收拾鰻魚的竅門:用左手中指關節用力勾住鰻魚,然後右手拿刀先在鰻魚的喉部和肛門處各割一刀,再用方竹筷插入喉部刀口內,用力卷出內臟;用手挖出魚鰓,將河鰻放入大盆內,倒入沸水浸泡,待黏液凝固,即用乾揩布或小刀將鰻魚的銀鱗除淨,最後用清水反覆沖洗幾次。

海鰻雞骨湯

原料:海鰻400克.牛蒡1/2根.鮮冬菇4朵.紅蘿蔔1/4根.獨活5厘米.西芹1/4根.三葉芹1束.雞湯600毫升(雞骨5隻份量、水5升、瓜狀昆布2片).黑胡椒適量.淡口醬油2茶匙.鹽1/2茶匙.酒1茶匙.醋.炸油
製作:一、製作雞骨湯:把雞骨焯至發白。用水洗去多餘脂肪、血污。把雞骨、昆布、水放入鍋,用旺火煮。煮沸,改用微火。撇出湯末,去除怪味。使湯保留滾的狀態,熬到二成(水熬去一半)。用法蘭絨布過濾。
二、各種材料的處理:海鰻─連皮帶骨刺切成肉片,放入170-175℃油中,炸至表面變色。牛蒡─用棕刷刷淨表面,縱向切刻刀紋;放菜板上,向削鉛筆那樣,邊用手轉動牛蒡,邊削竹片(竹葉狀);用醋漂洗,去除澀味,中間換幾次水;漂洗後將水瀝乾。鮮冬菇─切去硬蒂,再切成薄片。獨活─切成3厘米長段,厚削皮,鏇削帶狀薄片;疊起切成細絲,用醋水漂洗。紅蘿蔔─切成3厘米長段,縱向切成兩半,切口朝下,橫削薄片;疊起切成細絲。西芹─去筋,切成3厘米長段,順纖維切成細絲。
三、裝碗:加熱雞湯,煮沸,放入瀝乾的各種配菜,稍煮,去掉異味。用鹽、淡口醬油調味後,放入海鰻魚片,用酒調味,撒入三葉芹筋。用胡椒瓶,把黑胡椒撒入瓶內。

辛辣爆海鰻

材料:新鮮海鰻半條,切粗絲;蒜苔切段,姜/辣椒切絲,蒜蓉一大匙。
調味料:辣豆辯醬/蠔油/蒜蓉豆豉醬/生抽/米酒/香醋各一茶匙,味素/糖各少許。
做法:蒜苔泡嫩油,撈起備用。兩大匙油燒熱,放入姜/辣椒爆香,加鰻魚絲以武火快速翻炒一分鐘,放回蒜苔,加所有調味料拌炒均勻,擺盤。置蒜蓉於盤中,淋上一大匙滾油,吃時攪拌均勻即可。難以形容的香嫩!

紅燜鰻魚

基本特點湯汁金黃,蘆筍乳白、軟爛,魚肉細嫩,味清香、鮮美
需要材料蘆筍300克,鰻魚段肉500克,冬菇15克,豬肉25克,料酒30克,醬油60克,味素3克,白糖20克,湯500克,濕澱粉、花椒、蔥、姜、椒油各適量,豆油550克(實耗75克)。
製作方法
1、鰻魚肉洗淨,在魚肉兩面每隔1厘米剞上象眼塊長刀。蔥切段,姜切片。豬肉每隔0.3厘米剞上直刀,再頂刀切0.3厘米厚的片。冬菇切開,蘆筍開罐,瀝去水分,每條蘆筍切成3段,再切斜刀片。
2、鰻魚肉用少許醬油醃漬一下。鍋燒熱下入油,油至八成熱時,將鰻魚肉放入油內炸成金黃色時,撈出。鍋中留底油少許,蔥、姜下入鍋內,煸炒出香味,加入冬菇、豬肉片煸炒,再放入料酒、醬油、白糖、花椒等佐料翻炒,加入湯、鰻魚肉、蘆筍,旺火燒沸,轉用小火燜,燜至湯汁稠濃時,揀去蔥、姜、花椒,放入味素,調好口味,用水澱粉勾芡,澆上椒油即可。
本品特點
功用為養陰潤肺,祛濕化痰,殺蟲。用於肺結核、淋巴結核、肛門結核、肺熱咳嗽、小兒疳癆、瘡毒、風濕痹痛、抗肺癌等症。
三.紅燒海鰻的製作材料:
主料:海鰻1500克
調料:大蔥1克,蔥白10克,姜15克,黃酒15克,白砂糖3克,醬油75克,鹽3克,醋10克,菜籽油100克

趣聞

青島漁民捕到巨型海鰻

青島漁民捕獲近兩米長重45斤巨型海鰻魚青島漁民捕獲近兩米長重45斤巨型海鰻魚
2014年10月27日,山東省青島市,一條長1.98米,重45斤的巨型海鰻魚被擺放到青島市一家海產品攤檔上銷售,引起市民圍觀。當天清晨2點左右,膠州漁民在黃海海域捕獲到這條巨型海鰻魚。

十大最危險的海洋動物

據美國《生活科學》雜誌日報導,十大最危險的海洋動物排行榜雖然有點主觀,但卻建立在相關研究基礎之上。這些研究旨在尋找最令人恐懼的海洋動物。它們均具有非常可怕的進攻性,能夠給人類帶來巨大傷害甚至於死亡。通常情況下,這種傷害和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在躋身排行榜的海洋動物中,其中有兩種動物的主要“行兇”場所是家中的魚缸和飯館,而非它們的老家海洋,因此,我們可以採取措施避免此類悲劇發生。

鰻鱺目百科

鰻鱺目(Anguilliformes;eels)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輻鰭亞綱、鰻鱺總目的一目。 種屬分布:包括2亞目19科147屬約600種。中國有1亞目12科47屬110多種。

魚類,鰻鱺目

鰻鱺目(Anguilliformes;eels)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輻鰭亞綱、鰻鱺總目的一目。

十大最危險海洋動物

自然界中動物千奇百怪,然而海洋生物中也有如猛虎般的怪獸!在這十大最危險海洋動物評比中,箱形水母憑藉獨一無二的致命性問鼎最危險頭銜。生活在海洋的箱水母種類繁多,雖然沒有正式記錄,但大量軼事證據顯示,每年有數十人甚至100多人命喪箱水母之手;蓑鮋又被稱之為“獅魚”,是家養魚缸中備受歡迎的寵物。這種魚看似溫順,但扇形排列的棘刺卻也具有令人吃驚的毒性; 刺鰩俗稱“黃貂魚”,單從這個名字我們就不難猜測,它們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動物。
箱形水母 | 虎鯊 | 石頭魚 | 河豚 | 海蛇 | 蓑鮋 | 鹹水鱷魚[海洋生物] | 刺鰩 | 海獅 | 海鰻

淡水魚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