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鮎

海鮎

海鮎,鮎形目海鮎科海鮎屬的1種,又名赤魚,青松魚。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中國產於南海和東海,尤以南海產量較多。主要漁場在北部灣,漁期為3~6月份。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海鮎海鮎
體長形。前部寬闊、後部側扁,一般體長 60~80厘米、體重2000~3000克,大者可達9000克、頭大且平扁,眼較小,眼間隔寬而平坦、口大。下位,在口角外形成較厚的唇褶。齶骨牙呈絨毛狀每側3群。有觸鬚3對,上頜1對較長,下頜2對較短、體裸露無鱗、皮膚光滑側線明顯且平直。體背部深綠色,腹部銀白色。背鰭位於胸鰭後上方;背鰭胸鰭各有一硬棘,棘的前後緣有鋸齒;尾鰭深叉形呈灰黃色;其他各鰭均為淺紫色。

生活習性

海鮎海鮎
為暖水性底層魚類,常在緩流的泥沙底活動,主要以甲殼類貝類等以及小魚為食。在生殖季節結成大群,游向沿岸和河口淺水產卵。在北部灣,雷州半島西岸外有其主要產卵場。產卵期為3~5月。懷卵量200~300粒。卵大,直徑平均約12毫米,重約1克,沉性。雄魚有口內孵卵育仔習性。

經濟價值

南海一般的經濟魚類之一,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7.2克、脂肪2.7克、由於肉質欠佳,一般多加工成威於品,但其卵特大,經濟價值高。 為北部灣重要漁獲物之一。肉質較粗硬,可鮮食,一般多加工製成鹹乾品。 中國南北海區產有中華海鮎;南海產有硬頭海鮎。兩者齶齒均呈粒狀,前者每側只有1群,後者則有前後兩群。

垂釣注意

海鮎海鮎
注意事項

鰻鮎底背、胸、臀鰭有強毒,不慎被刺到,不但劇痛難忍,其毒素會影響關節。

症狀

劇烈的紅腫刺痛、高熱,嚴重時血壓降低,呼吸困難。

急救處置

1.立即使用清潔的海水清洗。

2.嚴重時應綁傷口以上部分,但切記十分鐘便要鬆綁一次。

3.同時用熱水浸泡30~60分鐘。

4.保持傷口的清潔,避免因感染而造成傷勢更嚴重。

烹飪方法

海鮎海鮎
紅燜蘆筍海鮎

基本特點:湯汁金黃,蘆筍乳白、軟爛,魚肉細嫩,味清香、鮮美。

需要材料:蘆筍300克,海鮎段肉500克,冬菇15克,豬肉25克,料酒30克,醬油60克,味素3克,白糖20克,湯500克,濕澱粉、花椒、蔥、姜、椒油各適量,豆油550克(實耗75克)。

製作方法:

1、海鮎肉洗淨,在魚肉兩面每隔1厘米剞上象眼塊長刀。蔥切段,姜切片。豬肉每隔0.3厘米剞上直刀,再頂刀切0.3厘米厚的片。冬菇切開,蘆筍開罐,瀝去水分,每條蘆筍切成3段,再切斜刀片。

2、海鮎肉用少許醬油醃漬一下。鍋燒熱下入油,油至八成熱時,將海鮎肉放入油內炸成金黃色時,撈出。鍋中留底油少許,蔥、姜下入鍋內,煸炒出香味,加入冬菇、豬肉片煸炒,再放入料酒、醬油、白糖、花椒等佐料翻炒,加入湯、海鮎肉、蘆筍,旺火燒沸,轉用小火燜,燜至湯汁稠濃時,揀去蔥、姜、花椒,放入味素,調好口味,用水澱粉勾芡,澆上椒油即可。

食品功效:

功用為養陰潤肺,祛濕化痰,殺蟲。用於肺結核、淋巴結核、肛門結核、肺熱咳嗽、小兒疳癆、瘡毒、風濕痹痛、抗肺癌等症。

淡水魚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