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體前部圓筒狀,尾部側扁,頭較大。眼圓形,每側鼻孔2個,前鼻孔位於吻端,後鼻孔位於眼前緣。口前位,口裂稍平,向後伸達眼中部下方。下頜突出於上頜,上下頜骨具牙並形成齒帶,前方稍寬有齒4行,後方2行;犁骨齒前方5—6行,後方1行,狹長,不伸達上頜齒後端,僅達其長2/3處。唇發達,左右不相連,鰓孔中等。體被細長小鱗,由5—6枚小鱗平行排列,互相垂直交叉呈席狀。側線孔明顯。背鰭、臀鰭發達並與尾鰭相連,具胸鰭。體長為體高15.9—16.7倍,為頭長7.1—7.6倍。
生活環境
種群數量很少,故罕見,生活於江河幹流或支流,濕地、鹹水,半鹹水或鹼性湖泊、淺灘及沼澤。為降河洄游性魚類,產卵習性與日本鰻鱺相似。
分布範圍
分布於福建南部的江湖河口等。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福建廈門。
瀕危等級
中國物種名錄評估等級: 極危 CR B2ab(i)
依據標準:現存數量極少,屬稀有種類,自首次發現後,至今尚未有再次採獲的報導
中國種群占全球比例 :中國特有。
致危因素
擴散能力有限、密度低、種群波動。
魚類,鰻鱺目
鰻鱺目(Anguilliformes;eels)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輻鰭亞綱、鰻鱺總目的一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