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賓故里

洞賓故里

洞賓故里是為了紀念呂洞賓而修建的。對於道教而言,呂洞賓是道教的祖師級人物,因此為其修建道觀用以紀念,並將其作為道教的聖地。洞賓故里的開發對弘揚傳統文化有著重要意義。目前,芮城縣委、縣政府已成立了洞賓故里開發的專門機構,熱情歡迎國內外各界人士前來投資獻策。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洞賓故里洞賓故里
洞賓故里,北枕中條山嶺,南臨黃河古道,在山西省芮城縣城北2公里的古魏國遺址內,就佇立著為呂洞賓而建的著名的元代道教宮觀--永樂宮。它是13世紀風行一時的道教全真教在政治舞台上鼎盛煊赫,在教義和藝術上都比較成熟的時期建造的,因此成為見證那段歷史的實物證據,成為中國道教文化史上的一個特殊的文化符號,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洞賓故里洞賓故里
原建在山西省芮城縣永樂鎮的永樂宮,是為傳說中的道教祖師呂洞賓建造的,名為大純陽萬壽宮,因地處永樂鎮,故又名永樂宮。永樂鎮是唐代道士呂岩(字洞賓,號純陽)故里。唐人為紀念他,將他的故居改為祠,宋、金改祠為觀,公元1244年被火焚毀,在原址上重建後改稱為大純陽萬壽宮。永樂宮的建築規模宏大,布局疏朗,結構嚴謹。總占地面積達到12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00餘平方米。殿宇按照道教教義設計,飛檐凌空,斗拱碩大,殿內建築精巧絕倫,堪稱我國元代宮廷建築的典範。由於工程規模浩大,永樂宮從公元1247年開始建造,到公元1358年基本完工,歷時百餘年,差不多和元朝共始終。作為一座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永樂宮以大面積的元代道教壁畫和典型的木結構建築著稱,是全國目前保存最好的道教三大祖庭之一。

運城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運城位於山西省西南端,總面積14236.5平方公里。黃河中游北幹流以東,與河南,陝西隔河相望,北靠臨汾,東鄰晉東南。古稱“河東”,河東大地外濱澎湃的黃河,內有綿延的中條山,自古就有“表里山河”的美譽,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之一。
運城地區歷史悠久,山川壯麗,文物古蹟星羅棋布,風光名勝遍布各地,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歷山孤峰山呂梁山五老山,尤門天險,王官峪瀑布閆家池峪谷瀑布和溫泉等自然景觀;有著名流口大禹渡,津渡和風陵渡。有聞名華夏的古文化遺址和古建築,如:南海峪岩洞遺址西候渡遺址禹王城遺址司馬光祖墓晉文墓晉南雲墓關帝廟永樂官普救寺飛雲樓等。這些自然景觀和古文化具有極高的觀賞,遊覽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河東先後培育出商代中興賢相傅說,春秋霸主晉文公,戰國縱橫家張儀,蜀漢名將關羽,晉代文學家郭璞,隋代哲學家、教育家王通,唐文學家王勃柳宗元、唐代名相裴度、名將薛仁貴、宋代名相、史學家司馬光等等。
景點廣仁王廟 | 合河遺址 | 黃河大禹渡 | 開元黃河大鐵牛| 蒲津渡 | 茅津渡 | 普救寺 | 棲岩寺塔 | 芮城古文化遺址群 | 芮城永樂宮 | 風陵渡 | 聖壽寺舍利塔 | 萬固寺 | 五老峰 | 西侯度遺址 | 洞賓故里 | 九峰山 | 王官谷| 白胎寺 | 碧落碑 | 東嶽廟 | 法王廟 | 飛雲樓 | 福勝寺 | 古城新絳 | 稷王廟 | 稷益廟 | 絳守居園池 | 絳州大堂 | 絳州三樓 | 青龍寺 | 秋風樓 | 薛仁貴寒窯 | 禹門口 | 常平關帝廟 | 池神廟 | 春秋樓 | 堆雲洞 | 泛舟禪師塔 | 解州關帝廟 | 歷史古都夏縣 | 臨猗雙塔 | 裴祠石刻 | 司馬光墓 | 太平興國寺塔 | 聞喜文廟 | 夏縣溫泉 | 禹王城址 | 運城鹽池 | 中國宰相村 | 柳氏民居 | 運城濕地自然保護區 | 東下馮遺址 |龍門激浪 | 蒲州故城遺址 | 馬村磚雕墓 | 太陰寺 | 鸛雀樓 |中條山國家森林公園 | 運城天鵝自然保護區 | 鶯鶯塔 | 中國死海 | 堆雲洞 |西侯度遺址| 福勝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