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官

永樂宮是典型的元代建築風格,粗大的斗拱層層疊疊地交錯著,四周的雕飾不多,比起明、清兩代的建築,顯得較為簡潔、明朗。幾個殿以南、北為中軸線,依次排列。永樂宮修建於元代,,施工期前後共110多年,才建成了這個規格宏大的道教宮殿式建築群。特別是宮殿內部的牆壁上,布滿了精心繪製的壁畫,其藝術價值之高,數量之多,實屬世上罕見。來到山西,自然不能放過去永樂宮欣賞元代壁畫的機會。

基本簡介

永樂官壁畫永樂官壁畫

永樂官是全真教的三大祖庭之一,(注二)前後建設了近百年才最後完工。宏偉的規模、周密的籌劃,使它具有極其豐富的道教藝術遺物,其中宏偉精麗的壁畫更使人驚嘆。三清殿是永樂官主殿,又稱無極殿,面闊七間,深四間,八架椽,單檐五脊頂。前檐中央五間和後檐明間均為隔扇門,其餘為牆。北中三間設神壇,其上供奉道教最高神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上老君,合稱為三清。三清塑像今已不存,而壁畫保存尚好,只很少部分經過修補。

地理位置

永樂官是我國道教三大祖庭之一,是為紀念八仙之一呂洞賓而建,是現存最大的元代道教宮殿。它以建築藝術及壁畫藝術而馳名中外。占地面積248000平方米,地處山西省芮城縣北郊的古魏段遺址上,南臨黃河,北依條山,氣勢雄偉,風景秀麗,距西安130公里,距洛陽200公里。

建造歷史

永樂官壁畫永樂官壁畫

一般都知道永樂宮原為純陽觀,是在宋呂祖祠基礎上重新修建的。實際上在呂祖傳說流行以前,盛唐時期當地已有道觀和天尊堂的建置。永濟永樂宮舊址遺存有一石燈台,上有銘記稱:“先代因官徙居,遂家河曲。今奉為開元天寶聖文神武皇帝陛下、法界蒼生、併合邑人、先代亡父母、見在家口,建立檯燈一所於村觀中天尊堂前……天寶五載歲次丙戌正月癸丑朔卅日壬午建”。文中所述村觀所在地“河曲”在河東蒲阪縣南,也就是黃河邊的永樂鎮。石燈台上部有刻畫的李思誨等12人跪像,線條流暢生動,人物性格氣質形於儀表。反映了書及鐫刻者弘農楊榮、造匠李阿貞等描繪現實人物形象的水平。村觀中均為李氏女道士,當為李氏家廟。此燈台原置於道觀的天尊堂前。從燈台形制可以看出天尊堂應有一定規模。村觀除天尊堂外,似尚有其他殿堂或屋宇。石燈台造於天寶五年,天尊堂當建置在此之前。說明開元、天寶年間永樂鎮早有道觀。這一建觀史實,對於當地崇尚道教,建置呂祖祠等都會有直接影響。唐代的天尊堂也正是永樂宮三清殿建置的先聲。這也意味著永樂鎮建置道觀的歷史向前推早了近千年。而蒲州在唐景雲二年也早有丹崖觀和靈仙觀等著名道觀,(注一)並屢受敕設齋醮修功德,這也會促進這一帶的道教活動的開展。正因為在盛唐時期當地已有李氏崇祀天尊的家廟,以後蒲州又出現了像王拙這樣一些道教壁畫的能手,在思想和技藝上長時期為永樂宮的建置準備了條件。因此,永樂宮在全真教的主持下,能在蒲州以如此宏偉的規模建置成功,是有其歷史淵源的。永樂宮的原址的芮城西南的黃河北岸,相傳該地是[八仙]之一呂洞賓的家鄉。1959年,那裡要修建三門峽水庫,永樂宮正好位於計畫中的蓄水區,水庫建成後它將成為淹沒在幾十公尺深水之下的[海底龍宮]。 當時,來自全國各地的[現代魯班]們,仔細研究如何將這近1000平方公尺的壁畫完好地搬走重建。之後,他們決定先拆幾座宮殿的屋頂,再以特殊的人力拉鋸法,用鋸片極細微地將附有壁畫的牆壁逐塊鋸下。一共鋸出了550多塊,每一塊都劃上記號。再以同樣的鋸法,把牢固地附在牆上的壁畫分出來,使之與牆面分離,然後全部劃上記號,放入墊滿了厚棉胎的木箱之中。牆壁、壁畫薄片和其它構件,用汽車、騾車、馬車等交通工作逐步運到中條山麓,先重嵌宮殿,在牆的內壁上新鋪上一層木板,再逐片地將壁畫貼上,最後由畫師將壁畫加以仔細修飾。這項曾經被形容為[神仙也不容易辦到]的工程,經過了近5年時間終告完成。重建後永樂宮裡壁畫上的切縫幾乎小得難以辨別,令人難以置信地完美保留了這群壁畫傑作的曠世神韻。

宮內大殿

永樂官壁畫永樂官壁畫

永樂宮始建於公元1247年,1358年竣工,歷時111年,原建在芮城縣西40華里的永樂鎮。2005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AA景點。其建築規模宏大,建築面積8000餘平方米,在南北長1000米的中軸線上聳立著七座古建築,山門、文圓湖、遇仙橋、官門、無極殿、純陽殿、重陽殿;西部為民俗博物館、服務區、假山、涼亭、呂公祠、王母娘娘殿;東部為停車場院,商肆區、舞台、長廊、真武廟、石牌坊及後園的聚仙園、呂祖墳,整個建築布局顯明,主次有序。樂宮現存元代壁畫1005.38平方米,分布在無極門、無極殿、純陽殿、重陽殿四座元朝殿內。永樂宮壁畫的精品,以無極殿的《朝元圖》為代表。無極殿,是永樂宮的主殿,巍峨壯觀,冠於全宮。殿內金碧輝煌,氣勢壯麗,所繪的《朝元圖》為我國繪畫史上的罕見巨製。在402平方米的畫面上,描繪出朝元神280位,8位主像3米以上,玉女像9米以上。畫面按對稱美的儀仗神為領班展示浩大的朝拜儀式。畫面和諧自然,主次分明,表情逼真,色調優雅;衣飾千變萬化;場面波瀾壯闊,氣勢雄偉。純陽殿和重陽殿內有呂洞賓、王重陽修道成仙的連環故事畫,這些畫集人物、山水、園林、宮殿、道觀古剎、農舍、茶肆於一體,為我們研究唐、宋、金、元的社會生活提供了可貴的資料。

《楊貴妃秘史》相關背景知識

尤小剛導演的秘史系列劇第六部《楊貴妃秘史》正在湖南衛視晚10點檔熱播。根據央視索福瑞的數據,該劇開播第一天收視率1.11%,位居同時段全國收視率第一位。不過,觀眾和網友質疑該劇“太雷人、太現代”。昨天,導演尤小剛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回應說:“雖說在這部戲故事上延續了以前的秘史式敘事,但是該劇不論在風格上,還是台詞上都更輕鬆,是一部宮廷平民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