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簡介
稷王廟位於稷山縣城中心,是奉祀中國農業始祖后稷的廟宇。在山西萬榮縣西北8公里稷王山麓太趙村。相傳上古時后稷始教民稼穡於此,因名稷神山(俗稱稷王山)。初創時代不詳,金代已有,元至元八年(1271年)於廟內建舞台一座,供酬神演戲之用,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殿又重修,現存大殿面寬五間,進深六椽,單檐五脊頂。殿內中柱一列,直通平梁以下,大梁分前後兩段,穿插相構,無通長梁袱之制。當地稱為無梁殿。雖經歷代重修,仍具宋、金時期的形制。殿內後壁上鑲有至元時創修舞台石碑一通,文意簡練,記事清晰。
該廟原在縣城以南50華里的稷王山上,是相傳的后稷教民稼穡之地。舊時,每年夏曆四月十七日,四方人士必聚此舉行隆重祭典。明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遷至今地。現在的廟宇為清代遺物,主體建築有獻殿、正殿,鍾、鼓二樓左右分峙。廟以木、石雕刻見稱,其中的廊柱、欄板裝飾以及山水人物、耕耘碾打等農事活動圖景藝術尤精。
修建年代
稷王廟,系專祀農聖后稷之古建,乃為元代創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重建,占地面積15.1畝。據清代道光二十三年碑文記載,原廟於道光十年失火焚盡,至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由稷山縣知事李景椿倡導募捐重建。樓前獻殿八間,進深10米,東西寬14米。系單檐硬山頂,琉璃彩瓦裝飾。在獻殿東西兩山牆上嵌有巨幅石刻,均高2米,寬8米。西山牆為道光23年,稷山知事李景椿為重建后稷廟告成因賦七古一章,全文共四百祭字,文秀字勁;東山牆為稷山八景,詩圖並茂。前後檐下立欄花板上為木質浮雕之農事活動圖,處耕播種至收割碾打等。獻殿兩翼建鐘鼓二樓,長寬各四米,均為樓閣式重檐什字歇山頂,繁昂復斗,飛檐翹角,雕樑畫棟,琉璃彩瓦。目下廟內有姜原殿三間系單檐硬山頂,素筒瓦復頂,唯琉璃飾似為明代遺物。殿前有卷棚式四柱亭一間,亭前延南為泮池,上建一單孔石橋,長20米、寬2米,橋欄以20塊石雕構成,上雕八仙人物及花卉,圖案。過橋攀石階而上為后稷樓,系樓閣工重檐什字歇山頂,樓高30多米,上復琉璃彩瓦,脊飾螭吻,仙人,天馬神獸等。樓東西長20米,南北長19米,四面有3米寬的迴廊,二十根石雕術擎立其間,殿前有兩根浮雕盤龍石柱,工藝精湛。迴廊外圍以52塊雕花石板成屏形欄桿。拾階登樓,樓上四周設木質欄桿,稷山全縣景歷歷在目。
廟宇傳說
研究華夏文明史,勢必從農耕文明起,也必然要把關注的目光投向后稷及相關的原始文化遺存。后稷,中華民族史上一位人神疊合的人物;一位被推為穀神,在原始農業發展中“功崇平地,德大配天”的人物。由於他的出現,被稱為“社”的土地,從此因時適季,荒蠻中有了繁衍不絕的五彩希望;五穀之一的“稷”,從此作為糧食指代,和“社”一起,成為歷代統治者的重要砝碼。
關於后稷,史官司馬遷在《史記·周本紀》是這樣記載的:“后稷,母姜嫄。出野。見巨人跡。踐之而孕。期而生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過者。避不踐。棄渠中冰上。飛鳥以翼復薦之。姜嫄以為神。遂收養之。因名棄。兒時好種樹麻菽。及成人。遂好耕農。相地之宜者稼穡焉。民皆則之。堯以為農師。天下得其利。”
后稷時代正處於從漁獵遊牧的母系氏族社會向以農業為主的父系氏族社會的過渡。作為“農師”的后稷,其最大的貢獻就在於,使人類或遊牧或游耕的腳步從此安定下來,由此,植下人類生命之根,播下華夏文明之種,文明得以積累和發展。早期傳說中,在黃土區活動著一個擅長農耕的周部族,他們的始祖就是后稷。
再向上追溯,后稷的母親姜嫄,原為炎帝後代有邰氏的女兒,後來成為黃帝曾孫帝嚳的元妃。由此看來,無論從民族家譜還是農耕文明繁衍史上看,后稷都屬於始祖人物。他從神話和傳說的迷霧中走來,漸行漸遠的沿途,卻留下一處處越來越真實清晰的印記。稷王山、稷王廟、稷亭、聞喜縣的姜嫄墓、后稷被丟棄的冰池村,新絳縣陽王鎮稷益廟、紀念后稷裔孫古公父的古堆泉、古水等等,這些活化石般的物存依黃河支脈的汾水流域而布,與“后稷教民稼穡於大河之東”的傳說有著驚人的巧合,或者恰恰說明,這正是周人長期活動並紀念他們先祖后稷的遺蹟,或依照原始文化依存搭建的精神高台。而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作為中心或源頭的稷山及其稷王廟。
廟宇文化
粗看起來,這只是歲月經過這片飄溢著五穀馨香的地域時,因為環境、氣候適宜隨意撒落的一處被稱為“廟”的普通作物。格局上看無異於一般廟宇:鐘鼓二樓、獻殿、正殿。只是正殿之後經由一座泮池相擁的小橋連著一個姜嫄殿,表示,一段歷史如果有橋相接,可以通往更遙遠的歷史。在這普通之中細細品味,能感受到耐人回味的多重景深。首先看到的是綿延幽長的光陰中起起伏伏、明明滅滅的歷史,以及歷史長河中那些為后稷文明擺渡的大大小小的橋,忽隱忽現的身影。據康熙版《平陽府志》刻本知,后稷廟一在縣南五十里稷神山頂;一在縣治西南,元至正五年(1345)創建。可以想見,當年稷王山上下,人流如織,香火裊裊的熱鬧場面。如今,經歷了歲月的水漫火侵土掩,稷王山上的廟宇僅留下山頂的稷王塔和山腰的姜塔,遠遠望去,似懸在時空深處的兩個巨大的驚嘆號,讓人感嘆歲月的幽遠與光陰的迅疾!稷王山上那些栩栩如生、晶瑩剔透的“五穀石”,猶如上古時后稷留下的文字和秘語,等著後人破譯。
立在我們面前廟宇在幾度興衰後也已是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間的產物。元代建設者的身影早已有些遙遠,但元時濃郁的香火,后稷的熱浪仍能感覺到。同樣從康熙版《平陽府志》刻本知,稷王廟“萬泉、安邑、夏縣、聞喜等縣皆有,並春秋致祭”。可見,在元時,不僅在稷山,在整個后稷的原始活動區域;不僅在官方限定的農曆四月十七,在春秋,甚至每一個需要放歸魂靈的日子,人們都會置身於心目中的精神高地,虔誠地點燃同一個信念。
廟中最早的碑碣為明萬曆年間,碑文中沒有記錄該廟的創建事件;但已足以證明,明代,同樣是傳遞后稷文明不可或缺的驛站。獻殿兩側山牆各有一石刻。其中西壁牆上是清代稷山知縣李景椿為重建稷王廟撰寫的《稷王廟告成因賦七古一首》。在秀雅的文詞、遒勁的字型中,可以感受到這位父母官在承建了民意安放之所時的愜意。獻殿的東壁上有“稷峰疊翠、姑射晴嵐、甘泉春色、羲陵曉照、玉壁秋風”等稷山八景圖,以空間形式,書寫著這個農耕文明發祥地上曾經絢爛的時間;以藝術的形式表現著曾經輝煌奪目的藝術。正殿前後石柱上分別雕刻一頌聯:思文配乎天樹八百年王業之本,率育命自帝開億萬世粒食之源;稼穡勞後躬播種功能垂百代,民人飽聖德崇隆祠宇聳千秋。一筆一划見手下功力,一詞一句顯深遠內涵,表現出形式與內容的完美和諧統一。
東西牆壁石刻,加之正殿上石刻對聯,七十六塊欄桿的內容和迴廊四周的二十根大石柱,組成稷王廟“三絕”之一——精湛的石雕。其中最攝人心魄的是主樓正門前的兩根蟠龍石柱。一柱為火焰熊熊,朱雀穿躍的火龍柱,一柱為雲騰浪涌,魚躍龍飛的水柱。以鬼斧神工之藝術,展示著古老中華民族龍圖騰的文化內涵。
百年前的斧鑿聲聲,貫通數千年歲月長廊,使中華文明有了抑揚頓挫的鏇律。稷王廟的第二絕是,壯美的琉璃。進入稷王廟,抬眼望各個建築之頂而去,望見的,是一個流光溢彩的藝術世界。那鋪頂的彩瓦,脊飾上的花卉、天馬、神獸、人物,還有主脊兩端高大的螭吻等。一時讓人忘了是騁目於古老的中國文化,還是神遊於美輪美奐的藝術殿堂!
稷王廟最值得注目的一“絕”還有奇妙的木刻。絕就絕在其以靜止的手法展示了行走的歷史,以無聲的筆調描繪了有聲有色的世界。這是一幅靈動而有生命的立體畫。畫上,有手持谷穗的稷王、耕耘播種的農夫、默默辛勞的牛馬、碾滾的碌碡、揚谷的扇車等,畫上人物,既是昨日開啟農耕文明的后稷及周部族,也是今日沿著后稷鋪就的農耕文明線春播、夏管、秋收、冬藏的眾百姓。因而,這幅畫,與其說“掛”在獻殿前檐板上,不如說掛在一個民族信念的和弦上,一動,就有古今共振的樂章。同時被高高掛起的,還有一個亘古不變的話題。
這個話題,數千年前已被后稷精耕細作,而今,已越來越多地被全球化反芻和回味,這就是——“社”與“稷”,“土地”與“糧食”。
現今狀況
稷王廟,系琉璃,木刻和石雕三者藝術匯為一體之“三絕”古建群,確屬壯美罕見。1996年元月由山西省人民政府[晉政發(1996)7號]正式公布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稷王廟“無梁殿”,因整個建築沒有通長大梁承托而得名。此廟位於萬榮縣西北隅的南張鄉太趙村,原廟宇宏偉壯觀,頗具規模,可惜抗日戰爭中被日本侵略軍燒毀,保存下來的僅有正殿(即無梁殿)和民國10年(1921)重修的舞台。
走進稷王廟正殿舉目瞻仰,整個大殿好似一把撐開的大傘。它面闊五間,進深六椽。房屋四檐整齊,四周廊下全用斗拱承托,檐五脊頂。殿內中柱一列,直通平梁以下。平梁分前後兩段,穿插相構,兩根斜撐術集結屋頂,重力四散下層。方形間架,互相牽依;頂脊小而靈巧,因而房屋坡度很大,形似扇面,整個屋頂部分不及殿長的五分之一。這種別具一格的建築結構和特殊的民族風格,在研究我國古代建築中具有一定參考價值。該殿始建年代無考,唯有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重修字樣還可辨認。從現存形制看,其斗拱結構和一部分石柱礎上還保留著金代的特點,“無梁殿”確屬金代建築物無疑。
廟內民國10年重修的那座舞台,始建於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這是由“無梁殿”內北牆上鑲嵌的一塊石碑得到印證的。此碑高0.31米,寬0.37米,正書無額,系至元八年三月初三立。碑文為:“今有本廟自建修年深,雖經兵革,殿宇而在,現有舞基不曾興蓋。今有本村等謹發虔心,施其寶鈔二百貫文,創建修蓋舞廳一座,刻立斯石矣。”至元八年為元世祖忽必烈取得全國政權後的第一年。據此碑文,可知元朝初期戲劇登台表演已很普遍。它對了解和研究中國戲劇發展史提供了實物資料,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
稷王廟“無梁殿”距今已有八百餘年的歷史,金代建築亦不多見,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運城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 | 運城位於山西省西南端,總面積14236.5平方公里。黃河中游北幹流以東,與河南,陝西隔河相望,北靠臨汾,東鄰晉東南。古稱“河東”,河東大地外濱澎湃的黃河,內有綿延的中條山,自古就有“表里山河”的美譽,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之一。 運城地區歷史悠久,山川壯麗,文物古蹟星羅棋布,風光名勝遍布各地,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歷山,孤峰山,呂梁山,五老山,尤門天險,王官峪瀑布,閆家池峪谷瀑布和溫泉等自然景觀;有著名流口大禹渡,津渡和風陵渡。有聞名華夏的古文化遺址和古建築,如:南海峪岩洞遺址,西候渡遺址,禹王城遺址,司馬光祖墓,晉文墓,晉南雲墓,關帝廟,永樂官,普救寺,飛雲樓等。這些自然景觀和古文化具有極高的觀賞,遊覽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河東先後培育出商代中興賢相傅說,春秋霸主晉文公,戰國縱橫家張儀,蜀漢名將關羽,晉代文學家郭璞,隋代哲學家、教育家王通,唐文學家王勃、柳宗元、唐代名相裴度、名將薛仁貴、宋代名相、史學家司馬光等等。 |
景點 | 廣仁王廟 | 合河遺址 | 黃河大禹渡 | 開元黃河大鐵牛| 蒲津渡 | 茅津渡 | 普救寺 | 棲岩寺塔 | 芮城古文化遺址群 | 芮城永樂宮 | 風陵渡 | 聖壽寺舍利塔 | 萬固寺 | 五老峰 | 西侯度遺址 | 洞賓故里 | 九峰山 | 王官谷| 白胎寺 | 碧落碑 | 東嶽廟 | 法王廟 | 飛雲樓 | 福勝寺 | 古城新絳 | 稷王廟 | 稷益廟 | 絳守居園池 | 絳州大堂 | 絳州三樓 | 青龍寺 | 秋風樓 | 薛仁貴寒窯 | 禹門口 | 常平關帝廟 | 池神廟 | 春秋樓 | 堆雲洞 | 泛舟禪師塔 | 解州關帝廟 | 歷史古都夏縣 | 臨猗雙塔 | 裴祠石刻 | 司馬光墓 | 太平興國寺塔 | 聞喜文廟 | 夏縣溫泉 | 禹王城址 | 運城鹽池 | 中國宰相村 | 柳氏民居 | 運城濕地自然保護區 | 東下馮遺址 |龍門激浪 | 蒲州故城遺址 | 馬村磚雕墓 | 太陰寺 | 鸛雀樓 |中條山國家森林公園 | 運城天鵝自然保護區 | 鶯鶯塔 | 中國死海 | 堆雲洞 |西侯度遺址| 福勝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