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豐市

大豐市

大豐區,是江蘇省鹽城市下轄市轄區,地處江蘇省東部、黃海之濱,位於北緯32°56′~33°36′,東經120°13′~120°56′,東臨黃海,西連興化市,南與東台市接壤,北與鹽城市亭湖區交界,擁有112公里長的海岸線,總面積3059平方千米。大豐歷史悠久,成陸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曾以產鹽而名聞遐邇。大豐人文薈萃,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滸》作者施耐庵的故里。

基本信息

大豐概況

大豐市位於中國江蘇省中部,長江以北,黃海之濱。全市總面積2367平方公里,總人口72萬。

大豐市大豐市

大豐歷史悠久,成陸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曾以產而名聞遐邇。大豐人文薈萃,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滸》作者施耐庵的故里。大豐自然條件優越,屬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大豐生態環境優美,是中國第一家“生態建設示範市”和國家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境內建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保護區。 大豐地處中國東部沿海開放帶,屬上海經濟區,受長江三角洲經濟圈輻射,經濟發展的區位優勢十分突出。這裡與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和江蘇省省會城市南京相鄰,鐵路、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南京祿口機場和鹽城機場近在兩側。被中國國家交通部列入“九五”規劃的萬噸級泊位的大豐港現已開工建設,建成後將成為一類口岸,直接通航韓國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大豐素有“金大豐”的美譽。對照《中國小康標準》,大豐已於1997年全面進入小康,現正全力向基本現代化邁進。紡織、機械、食品、輕工、化工是大豐工業經濟的五大傳統行業,有近千家企業,其中森威、大力、全豐、銀都、豐山等三十多家企業屬國家大中型企業,微小型空壓機、腳踏車飛輪、旋耕條播機、床上用品、布絨玩具龍蝦等十多隻產品產銷和出口量在中國同行業中名列第一。

目前,大豐市正在著力培植綠色食品、新型材料和生物工程三大新興行業。大豐資源豐富,物產眾多。境內海岸線長達112公里,灘涂面積10萬多公頃,其中已圍墾3萬多公頃,極具開發潛力。盛產糧食、棉花、油料、蠶繭、水果等經濟作物,雞、鴨、鵝、豬、羊等家禽家畜,魚、蝦、蟹、文蛤、鮮蟶等海淡水產品。大豐有6大類100多隻產品遠銷美國、日本、韓國等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使大豐人的生活越來越多姿多彩。

大豐民風淳樸。熱情好客的大豐人民熱忱歡迎世界各地的朋友到大豐旅遊觀光、洽談貿易、投資興業。大豐將給投資者最優惠的政策。讓我們共同邁向嶄新的世紀,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地理氣候

大豐市是淤積平原。地形南寬北窄,呈不規則的三角形,似葫蘆,南北長63公里,東西寬44公里,總面積2367平方公里。地面真高1.9~4.5米,高低相差2.6米。除沿海灘涂外,全市地勢東高(2.8~3.5米)西低(2.4~2.8),南高(3.3~4.5)北低(1.8~2.2)。中部老鬥龍港兩側為槽形窪地,寬3~6公里,自西南向東北縱貫全市,地面真高一般在2.2~2.8米之間。東南部川東港以南地區為高亢地,地面真高在3.5~4.5之間。

大豐市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寒暑顯著,陽光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氣溫14 ℃,無霜期 213 天,常年降水量 1058.4 毫米,日照 2255.6 小時。

自然資源

大豐市地處沿海,資源豐富,尤其是有得天獨厚的灘涂資源。

大豐市大豐市

土地資源

全市耕地面積127.04萬畝,人均占有耕地1.75畝。還有沿海灘涂116萬畝,東沙島104萬畝(中潮灘以上面積29萬畝),是大豐市最具有發展潛力的後備土地資源。

水資源

年自然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豐水年達2000多毫米,欠水年最少也有500毫米。市境內有川東港、江界河王港河二卯酉河四卯酉河鬥龍港西潮河大豐乾河等入海河流,平均地面年徑流量為5.1億立方米,客水過境量為25億立方米左右。地下淡水資源比較豐富,根據實鑿眼井觀察,160米左右的人畜飲用淡水日涌量約200噸,400米左右的熱淡水(水溫27℃)時涌量約60噸。海水取之不盡,是制及其化工產品和養殖海產品的重要資源。

生物資源

市境物產豐富,品種繁多。植物資源有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地被植物三大類500多種。除有近80種人工培植的藥材以外,還有羅布麻、茵陳、龍膽草、益母草、墨旱蓮、蒼耳子、馬鞭草等野生藥材200多種。陸上脊椎動物100多種。有世界珍惜麋鹿500多頭,有丹頂鶴、天鵝、白尾海雕、牙獐等28種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還有多種候 鳥,其中近年發現的蜂鳥為世界上最小的鳥。近海資源繁豐,潮間帶浮游植物145種,浮遊動物68種,底棲固著性藻類47種,水生動物種有各種魚類20種,其中黃鱔、銀鯧、小帶魚等優勢品種10多種。貝類以文蛤、青蛤、四角蛤、泥螺等為多,年產文蛤、泥螺等達4000噸左右。

礦產資源

已探明和開採的礦種有磚用粘土礦泉水。磚用粘土分布在大沈公路以西,204國道以東10個鎮境內,可開採儲量792.4萬立方米。礦泉水位於小海鎮東郊,為氯化物碳酸鈉型水,出水溫度為37℃左右,礦化度1.75/L,日流量72噸。據石油部門分析,境內油氣遠景良好。

行政人口

全市設有草堰、白駒、劉莊龍堤西團小海、沈灶、大橋、草廟萬盈南陽通商裕華三龍、方強、新豐、大中17個鎮,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港口經濟區,215個村民委員會、1318個村民小組。境內駐有上海市屬上海農場、川東農場、海豐農場,江蘇省屬大中農場方強農場東壩頭農場

境內居民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壯族布依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傣族黎族傈傈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納西族土族布朗族錫伯族等24個,共1549戶1976人。苗族、壯族、侗族、白族、土家族人數在百人以上,其餘的數十人,少的只有1人。

基礎設施

交通通信
交通通信高速發展。交通投資力度不斷加大,交通設施日趨完善,全市新建一級公路30.3公里,等級公路2087.3公里,村村通等級公路。交通運輸持續發展,年末民用擁有各類車輛9836輛,載客汽車524輛,公里客運量434萬人,貨物運輸量達235萬噸。港口貨物吞吐量52萬噸。郵電通訊發展迅速。全年完成電信業務總量2.57億元,比上年增長31.0%,年末電話用戶29.32萬部,行動電話8.68萬部。

市政建設
根據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進一步編制了城市交通、燃氣、人防等專業性規劃,組織實施了城市道路橋樑框架工程、景觀建設工程、城市品位提升工程公共公用事業工程舊城改造工程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工程、城市管理建設工程等七大類七十五項工程,全面開工建設。人民橋與紅旗橋節點改造、健康東路改造、飛達中路、益民橋、恆泰橋、黃海橋等50多個項目相繼竣工交付使用,舊城改造力度進一步加大,依法拆遷15萬平方米,新建房屋25萬平方米。組織了綠化大會戰,市區新增綠地面積23.6萬平方米。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日趨規範,市容市貌得到了極大改善。

人民生活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的提高。全市城鎮在崗職工工資人均15131,比上年增長15.9%,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9514元,比上年增長15.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124元,比上年增長11.2%,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2平方米,每百戶家庭擁有耐用生活消費品:機車72輛,成套家具100套,電冰櫃94台,彩色電視機153台,電腦35台,汽車4輛。

大豐方言

大豐市大豐市
大豐方言稱本上話,屬江淮方言語系,六十年前從蘇南往江北遷移過來的人中以南通海門為主的稱為海門話,屬吳方言語系。但是半個世紀以來,本上話逐步滲入,現今大豐除南陽通商裕華外,已普遍說本上話,公共交際已很少說海門話,老年人之間和農村還有海門話的存在,但已日見衰微了。不管在城鎮還是在農村都有雙語現象,其間有各種過渡詞語和說法,是十分豐富多彩的。

社會經濟

綜合實力

大豐市大豐市

2007年全市實現GDP175億元,比上年增長16%;完成財政收入11.5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6.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1.3%和35.7%;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0億元,其中工業投入70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5%和48%;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3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006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8%和14.4%。

農村經濟
農業結構調整繼續推進,農業投入不斷加大,農村的各項優惠政策全部落實到位。2006年全市實現農業總產值91.5億元,比上年增長7.9%,全年農作物種植業種植面積356.49萬畝,生產糧食58.01萬噸、棉花5.16萬噸、油料產量5.81萬噸,特種經濟作物面積達99.02萬畝。
牧業生產有所下降。全年生豬飼養量82.37萬頭,比上年下降9.7%,其中存、出欄量為26.6萬頭,55.77萬頭,分別比上年下降10.7%和9.2%;家禽飼養量2476萬羽,比上年下降12.4%,其中存、出欄量為632萬羽、1844萬羽,分別比上年下降26%和6.5%。
漁業生產穩中求進。海水養殖面積進一步擴大達41.3萬畝,比上年增長2.7%,全年水產品總產量13.34萬噸,比上年增長1.1%,其中海水產品6.01萬噸,比上年增長1.9%,淡水產品7.33萬噸,與上年持平。

工業經濟
工業生產快速發展。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35.5億元,比上年增長24.9%,其中規模工業完成產值137.9億元,比上年增長31.30%,增速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在規模企業中私營工業完成產值64.1億元,比上年增長39.2%,私營工業占全市工業的比重達61.0%,已成為規模工業經濟的主力軍。
工業經濟效益大幅提高。全市規模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6.34億元,同比增長26.7%,實現利稅9.0億元,同比增長34.3%,其中利潤4.08億元,同比增長35.1%,虧損企業由上年的17家下降到15家,下降11.8%。
重點企業貢獻巨大。全市重點企業27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8.3億元,占全市規模工業的45%,重點企業的平均增速比全市規模工業高2.4個百分點,重點企業實現利稅3.5億元,占全市規模企業的54.5%,重點企業對全市工業的貢獻越來越顯著。

鹽城市縣級行政區劃

行政單位地名
市轄區鹽都區亭湖區
縣級市東台市大豐市建湖縣射陽縣阜寧縣濱海縣響水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