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相識胡風
1932年在上海加入左聯,從事宣傳工作,在左聯,梅志結識了胡風,這位有名的評論家令她敬仰。
在胡風的指導下,梅志的文學水平迅速提高,開始嘗試寫作協助他寫作編輯,1934年寫成散文《受傷之夜》,這是梅志的處女作,從此她開始以“梅志”為筆名發表作品。
在梅志的文學創作中,胡風發揮了重要影響。他早年曾留學日本,因在日本從事左翼文藝活動被遣返回國。回到上海後,他先後擔任左聯宣傳部長和行政書記,深得魯迅的信任,在左翼文藝界具有很大的影響。
結為伉儷
1933年胡風在朋友家裡遇見了為商議營救一位左聯盟友而來的梅志。早在見面前,胡風就聽說過這位工作認真的小姑娘,對她很有好感,見面後,梅志的美麗和清純更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據他後來對梅志坦白,這次見面後,他就再也無法忘記梅志那穿著淺藍色旗袍的身影了。後來,胡風和梅志接觸的機會漸漸多起來。他發現梅志不僅美麗而且單純,完全不同於以往接觸的那些世故而又精於算計的女子。胡風深深地喜歡上了梅志,每天除了工作,他想得最多的就是見到梅志。
胡風真摯而又火熱的情感打動了梅志,1933年底,他們結了婚,開始了幸福的生活。那時梅志19歲,胡風31歲。
婚後,梅志一邊學習料理家務,一邊幫胡風抄寫文稿,是胡風事業上的助手。無論是在上海,還是後來輾轉流離於重慶、香港、桂林等地,她都陪伴在胡風身邊,給胡風以極大的支持。
擔任編輯
1944年在重慶加入中華全國抗敵文協,歷任《七月》和《希望》雜誌編輯,重慶希望社發行人、會計、校對,上海全國文協會員,上海作協創作組組員,四川省文化局、博物館資料員,中國作協專業作家。1934年開始發表作品。
堅信無罪
1955年5月《人民日報》發表《關於胡風反黨集團的一些材料》,把胡風等人定為“反黨集團”(後來又定為“反革命集團”),全國上下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批判運動,“胡風分子”相繼被捕。作為胡風的妻子,梅志自然難以倖免。
在看守所,工作人員勸梅志與胡風劃清界限,她相信胡風無罪,堅決表示拒絕。他們的三個孩子都受到嚴重影響,曉谷在高校一度被留職察看,不得重用;曉風因為通不過政治審查不能上大學,只好去農場當了工人;曉山高中畢業後在偏遠的地方插隊,十多年後才考上大學。但是,梅志從來沒有後悔過自己的選擇,她接受了殘酷的審訊,倍受折磨的神經越崩越緊幾乎要崩潰了。
她經常望著牢房裡那堅硬的桌角發獃,心想只要撞過去,一切都可以結束了。但是,她想起年邁的母親、無人照顧的孩子和杳無音信的胡風,咬緊牙關活了下來。
1965年11月,梅志被定為“胡風反革命集團”的骨幹分子,因“寬大處理”免予刑事處分。胡風接受了審判,和梅志一起被發配四川,先後在成都和川西生活了不到兩年。
1967年11月,胡風再次被投入監獄,梅志則被獨自留在川西的勞改茶場,生活非常艱辛。當地紅衛兵對這個“現行反革命”進行了堅決的批鬥,抄走了所有值錢的物品,最後把她送到茶場的勞改隊,讓她和一群刑滿釋放的“女犯”一起生活勞動。胡風因為惡劣的生存環境和難以承受的精神壓力,得了心因性精神病,經常自我恐懼,思維極為混亂。
1973年1月,梅志來到大竹縣第三監獄探獄時,胡風已經完全崩潰了。他看到了梅志,但沒有任何驚喜,目光呆滯,好像面對一位陌生人。梅志這才知道,調她來的目的,是讓她照顧精神失常的胡風。這一年梅志59歲。胡風的情況不容樂觀,由於缺乏有效的治療,病情很不穩定。
1976年,周總理去世,胡風再次陷入精神混亂之中,甚至失去理智差點兒砍傷了梅志。梅志也絕望了,她再次想到了死。但是一想到那些無辜受牽連的人們,她放棄了尋死的念頭。她說:“無論如何,得留著我們這活口,為胡風,為這一案件,為眾多受株連的朋友們申訴,我不能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死去!”梅志堅強地撐到了“四人幫”被粉碎,獄方送胡風到成都接受治療,並讓胡風參與揭發“四人幫”的罪行。希望之中,胡風的情緒慢慢穩定下來。1979年1月,他們被釋放出獄,重新回到了離別十四年的北京。
徹底平反
回到北京,梅志已是66歲的老人了,人生步入晚年。但是晚年並不平靜,她一直為胡風的平反而奔波忙碌。
1985年6月,胡風因為胃癌醫治無效去世。之後,中共中央發布“中辦發1988六號檔案”,從政治、歷史、文學活動及文學思想上為胡風徹底平了反。
這期間,梅志拿起了手中的筆,撰寫了大量文稿:《往事如煙》、《伴囚記》、《在高牆內》、《胡風傳》等,這些著作,以資料的豐富和翔實為研究者提供了便利,影響甚廣。為表彰梅志“為發展我國文化藝術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國務院自1992年10月起為她頒發政府特殊津貼。2001年,梅志當選為第六屆作協代表大會主席團成員。
2004年10月8日,梅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協和醫院逝世,享年90歲。胡風事件中,像梅志這樣受到牽連的女性有許多,她們沒有拋棄不幸的丈夫,而是陪伴著他們度過了漫長的苦難歲月。有人曾把她們比作俄羅斯十二月黨人的妻子:美麗、堅韌而勇敢。
個人經歷
1932年,參加了“左翼作家聯盟”,1932年底,與時任“左聯”宣傳部長的胡風結合。
1934年,用筆名梅志發表了處女作散文《受傷之夜》。
1946年,與胡風一起在上海主辦了“希望社”,並負責發行和財務工作,出版了胡風去解放區時留下的書稿《論現實主義的路》。
1953年,梅志全家遷至北京,她被安排在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組工作。
1955年5月,梅志與胡風同時被捕,從此失去了自由。
1979年1月,梅志和胡風互相攙扶著走出了監獄的高牆。
1980年10月1日,公安部下達了“關於梅志同志‘胡風反革命’問題的平反決定”,正式撤消了1965年11月11日將她定為“胡風反革命分子”的結論和處理決定,“予以平反,恢復名譽,由原單位做好安置和善後工作”,後被安排為中國作協駐會作家。
1980年3月,梅志和胡風回到闊別的北京。創作出回憶文章《四十一年話滄桑》等作品。
1985年6月8日,胡風逝世。梅志以近七十高齡,迎來了創作的又一高峰。她寫作了紀實文學《往事如煙》、《伴囚記》、《在高牆內》三部作品,回憶二人在失去自由二十四年間的生活。
1992年,國務院為表彰梅志為發展我國文化藝術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特頒發政府特殊津貼。
家庭關係
丈夫: 胡風(1902~1985),男,原名張光人,筆名谷非、高荒、張果等。湖北蘄春人。現代文藝理論家、詩人、文學翻譯家。 1920年起就讀於武昌和南京的中學,其間開始接觸“五四”新文學作品。1925年進北京大學預科,一年後改入清華大學英文系。不久輟學,回鄉參加革命活動,後一度任職於國民黨的宣傳、文化部門。
1929年到日本東京,進慶應大學英文科,曾參加日本普羅科學研究所藝術研究會,從事普羅文學活動。1933年因在留日學生中組織抗日文化團體被驅逐出境。回到上海,任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宣傳部長、行政書記,與魯迅常有來往。1934年與梅志結婚。1935年編輯秘密叢刊《木屑文叢》。翌年與人合編《海燕》文學雜誌,寫了《人民大眾向文學要求什麼?》,提出了“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的口號,革命文藝隊伍內部由此開始了一場關於“兩個口號”的論爭。這一時期發表大量文藝理論批評文章,結集出版了《文藝筆談》和《密雲期風習小記》,還出版了詩集《野花與箭》與一些譯作。
抗日戰爭爆發後,胡風主編《七月》雜誌,編輯出版了《七月詩叢》和《七月文叢》,並悉心扶植文學新人,對現代文學史上重要創作流派“七月”派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曾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常委、研究股主任,輾轉於漢口、重慶、香港、桂林等地從事抗戰文藝活動。1945年初主編文學雜誌《希望》,以配合延安的整風運動。胡風期望通過該雜誌,展開真正的爭論,批評黨的官員中的教條主義,但是,他也因此遭到批判,雜誌也被取消。這一時期著有詩集《為祖國而歌》,雜文集《棘原草》,文藝批評論文集《劍·文藝·人民》、《論民族形式問題》、《在混亂裡面》、《逆流的日子》、《為了明天》、《論現實主義的路》,散文集《人環二記》,譯文集《人與文學》等。
1949年起任中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其間寫有抒情長詩《時間開始了》,特寫集《和新人物在一起》,雜文短記《從源頭到洪流》等。1953-1954年,任《人民文學》編委、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
人物評價
胡風的夫人梅志因病醫治無效,2004年10月8日在北京去世,終年90歲。她的女兒曉風說,家屬尊重老人遺願,喪事從簡,不搞遺體告別和追悼會。
梅志以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和傳記作家的身份為我們留下了一大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上世紀30年代,她以我國新生的左翼文藝陣營普通一員的身份走上文藝道路,寫了《小面人求仙記》、《小紅帽脫險記》、《小青蛙苦鬥記》等講給孩子們的故事。“小面人”原本是為了排遣病中大兒子的寂寞,年輕的母親給孩子編的故事,在孩子“後來呢,後來呢”的追問下,故事就越編越長,越講越有趣,不僅孩子聽得入迷,連胡風和朋友們也都感到有趣,鼓勵她寫出來。上個世紀80年代,那些曾引起廣泛影響的童話故事結集為《梅志童話詩集》、《梅志童話選集》出版發行。
1914年農曆四月二十八日梅志生於南昌。她父親是“窮教書匠”,也做過商會職員。為了買書讀,她只好把平時母親給的零花錢一個銅板一個銅板地節省下來。魯迅的《吶喊》、《彷徨》和《語絲》周刊給了她新文學的啟蒙。後來她加入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3年6月遇見了胡風。1934年,梅志把自己融入了胡風的生活之中,從此在顛沛流離的人生路上患難與共。
抗戰期間,梅志全力支持和協助胡風繼承魯迅遺志主辦《七月》和《希望》雜誌,為中國新文藝的成長培養了大批新生力量,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留下了以“七月派”命名的寶貴文學遺產。1955年,在批判“胡風反黨集團”的聲浪中,胡風被捕,開始了漫長的監禁生活。之後,作為胡風的妻子、“集團中的骨幹分子”的梅志,也被“勞動改造”。1965年,胡風被判14年徒刑,剝奪政治權利6年。
“文革”伊始,剛獲假釋的胡風又被發配到四川,為了照顧他的生活,梅志也隨同前往,在高牆之內與胡風一同度過了6年牢獄人生。“文革”結束,胡風得以重見天日,但始終未能完全平反,抱憾去世。1985年胡風彌留之際,梅志老人強忍淚水說:“你放心,誰也不會再來誣衊你,往你臉上抹黑了。我會為你說清的。”這是一個莊嚴的承諾,說這話時,梅志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她以9年的時間,完成了58萬字的《胡風傳》。這本厚厚的浸透著老人心血的《胡風傳》,以平和的語調講述了胡風不平凡的一生,實現了“說清楚”的承諾。1988年,中央在1980年對“胡風集團”作政治平反的基礎上,為胡風全面平反,對胡風的文藝思想作出了新的評價,推動了文藝界對胡風文藝思想的研究。
在《胡風傳》之前出版的《往事如煙———胡風沉冤錄》,平實並真實地記錄了那段風雲變幻的歷史。在另一本《花椒紅了》中,她對往昔的朋友們做了不盡的懷念。
其實早在1945年,胡風的文藝理論就被一些中共作家以至文藝領導者視為異端,有違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精神,因此不時遭到批評。1954年7月,胡風遞交國務院文教委員會轉呈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份《關於解放以來的文藝實踐情況的報告》(後以"三十萬言書"著稱),針對自己及其作家朋友近年來遭受的各種批評和指控進行了辯解和反駁,申明自己對一些文藝理論問題的觀點,提出文藝領導當局及其工作上的一系列問題,並提出一些建議。梅志幫助抄寫了該報告的大部分。1955年2月,當局在全國展開對胡風思想的大規模批判; 5月13日,《人民日報》加編者按(後來公布為毛澤東所寫)發表《關於胡風反黨集團的一些材料》;5月17日凌晨,胡風和梅志在被公安部門抄家後相繼被帶走收容審查,關押在不同的看守所。不久,胡風案就被中共最高當局定性為"反革命集團"--6月10日,《人民日報》加編者按發表《關於胡風反革命集團的第三批材料》,全國由此開始了大規模清查"胡風反革命集團"的運動,逮捕了大批"胡風分子"。胡風案 是中共奪取政權後的首次全國性"文字獄"運動,更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文字獄"集團案。據1980官方複查此案後公布:這個運動共清查了2100多人,逮捕92人,隔離62人,停職反省73人,到1956年初步結案時,正式認定78人為"胡風分子",其中"骨幹分子"23人。實際人數其實大大超過官方統計,而且此後"反右運動"中還有更多得多的人被打成"右派分子"以至以"反革命"判刑,主要就是因為對當局處理此案提了批評意見。此案使中國大陸的獨立作家遭到了毀滅性打擊,作為群體不再存在,至少達20年之久。
梅志作為胡風的妻子,幫助他抄寫了"三十萬言書",被捕後堅稱胡風無罪,拒絕與其"劃清界限",被當局理所當然地被定為"胡風反革命集團骨幹分子",遭長期單獨監禁不予結案。
1961年2月,梅志因八十歲高齡的母親病逝,經女兒張曉風寫信向公安部請求,才獲釋去醫院處理喪事,照料14歲的小兒子,而未被繼續收審。1965年4月,梅志在多次寫信請求後獲準到秦城監獄探望胡風,11月11日獲"不予起訴書",作為 "胡風反革命集團骨幹分子",但因在押期間"表現尚好"而"寬大處理";胡風則在12月26日被作為"反革命集團首犯"判刑14年,但因年老體弱 "監外執行"剩下3年多刑期,四天后獲假釋回家。
1966年2月,胡風被當局強令遣送四川,梅志則被要求一起前往照顧,先在成都郊外一獨立小院中"監外執行",9月又被一起押到蘆山縣勞改農場--苗溪茶場。1967年11月7日,胡風被四川省革命委員會派人帶走收監入獄,梅志則被留在勞改農場,1968年6月被作為反革命分子抄家,1970年8月被安排到刑滿就業隊"勞動鍛鍊"。1970年1月,胡風刑滿八個月後不但未被釋放,反而被四川省革命委員會人保組以"在毛主席像上寫反動詩詞"為由的反革命罪判處無期徒刑,此後被折磨患精神分裂症,多次自殺未果。1973年1月,已近60歲的梅志被送入大竹縣的四川省第三監獄,護理年逾70病情日重已近精神崩潰的胡風。在梅志的耐心安撫和照料下,胡風的病情逐漸穩定,不再惡化,並根據她的建議以寫自傳作為交待材料,為此留下寶貴的歷史資料,成為日後她撰寫《少年胡風》和《胡風傳》的基本素材。
1978年2月,梅志被摘掉"反革命"的帽子,恢復公民權。1979年1月,四川省公安廳撤銷1970年的無期徒刑判決,根據北京法院1965年的判決釋放了胡風,梅志伴隨他到成都安置和治病。1980年3月底,當局又批准梅志陪胡風回北京治病,同年7月安排她回被捕前原工作單位中國作協任駐會作家;10月1日,由公安部下文,正式撤消了1965年11月11日對梅志的處理決定,恢復其名譽。梅志及其子女從此又為胡風恢復名譽事不斷申訴,並恢復了自己的創作,從1982年起在《文匯月刊》、《隨筆》、《兒童文學》等刊物上發表了一些回憶錄、童話和散文。胡風於1985年6月因癌症病逝,1988年6月才獲徹底恢復名譽。梅志於2004年10月8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0歲。
梅志的其它作品還有:《梅志童話詩集》、《聽來的童話》,回憶錄《往事如煙--胡風沉冤錄》、《伴囚記》、《在高牆內》、《我與胡風》,散文集《花椒紅了》,散文合集《長情贊》(胡風、梅志合作)等。
盤點世界知名女作家
本期任務盤點世界知名女性作家,完善詞條正文內容,添加摘要、信息模組、關聯詞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