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趙會盟
據《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秦昭襄王時(公元前282一公元前280年),秦國三次發兵攻趙,趙國失利而不屈服。秦為征服趙,又開始政治與外交上的鬥爭。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派人告訴趙惠文王,為使兩國和好,雙方可在澠池會盟。陪同趙王前往的是趙國上大夫藺相如。秦王與趙王會飲時,脅迫趙王鼓瑟,並令史官記入秦史,使趙王感到無比難堪。這時,藺相如正氣凜然地強請秦王擊缶,亦令趙國史官記人趙史。秦國官員不服,脅令趙國割15城給秦王祝壽,藺相如也迫請秦國割都城鹹陽給趙王祝壽。如此針鋒相對,舌槍唇劍,直到宴會終了,秦王也未能撈到絲毫便宜,只得與趙王言歸於好。
為表示偃旗息鼓,停止戰爭,雙方士兵捧土埋藏兵器以示友好,遂成會盟高台。
葵丘會盟
周惠王想廢掉太子鄭,立自己愛妃生的兒子豐子帶為太子。
齊桓公為了保全太子的地位,以諸侯要拜見太子為藉口,在公元前655年5月,聯合八國諸侯在首止開大會,太子鄭在首止和諸侯見了面,一起住了幾個月。周惠王覺得太子鄭不聽使喚,但又無力和齊桓公抗爭,就偷偷派人去勸告鄭國不要參加結盟。鄭國聽了周王的話,離開了首止,剩下的七個諸侯共同締結了共輔太子的盟約。後來,齊國又去攻打鄭國,鄭國也參加了盟約。不久,周惠王死了,太子鄭即位為周襄王。周襄王對齊桓公十分感激,派人給他送了祭肉、珍貴的弓箭和車子。齊桓公利用這個機會,於公元前651年在葵丘(今河南蘭考、民權境內)會合諸侯,招待周王的使者。史書記載說,春秋五霸,以齊桓公最盛;齊桓公九合諸侯,以葵丘之會最盛。在葵丘之會上,齊桓公代表諸侯各國宣讀了共同遵守的盟約。其主要內容是:不準把水禍引向別國;不準因別國災荒而不賣給糧食;不準更換太子;不準以妾代妻;不準讓婦女參與國家大事。這些內容,有些是各國在經濟上互相協作的要求,有的是維護宗法統治秩序的需要。條約規定,“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通過葵丘的盛會,齊桓公終於達到了聯合諸侯,稱霸中原的目的。
孔子評價說:“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統一天下,老百姓到現在還受到他們的恩賜啊!沒有管仲,都要撥散頭髮,衣襟開向左邊,變成蠻族統治下的人民了。”桓管幾十年的活動,順應了當時王室衰微,大國崛起的形勢,採取了一系列符合當時形勢的對內對外政策,對齊國的社會發展,對捍衛中原先進文化免受戎狄等落後民族的破壞,建立了一定的功績。
踐土會盟
城濮之戰後,晉軍在楚軍營地住了三天,吃繳獲的軍糧,到四月八日才班 師回國。四月二十九日,晉軍到達衡雍,在踐土為周襄王造了一座行官。在城濮之戰前的三個月,鄭文公曾到楚國去把鄭國軍隊交給楚國指揮,現在鄭文公因為楚軍打了敗仗而感到害怕,便派子人九去向晉國求和。晉國的欒枝去鄭國與鄭文公議盟。五月十一日, 晉文公和鄭文公在衡雍訂立了盟約。五月十二日,晉文公把楚國 的俘虜獻給周襄王,有四馬披甲的兵車一百輛,步兵一千人。鄭文公替周襄王主持典禮儀式,用從前周平王接待晉文侯的禮節來接待晉文公。五月十四日,周襄王用甜酒款待晉文公,並勸晉文公進酒。周襄王命令尹氏、王子虎和內史叔興父用策書任命晉文公為諸侯首領,賞賜給他一輛大輅車和整套服飾儀仗,一輛大戎車和整套服飾儀仗,紅色的弓一把,紅色的箭一百支,黑色的弓十把,黑色的箭一千支,黑黍米釀造的香酒一卣,勇士三百人,並說:“周王對叔父說:‘恭敬地服從周王的命令,安撫四方諸侯,監督懲治壞人。’”晉文公辭讓了三次,才接受了王命,說:“重耳再拜叩首,接受並發揚周天子偉大、光明、美善的命令。”晉文公接受策書遲出,前後三次朝見了周襄王。黃池會盟
公元前482年,魯國國主魯哀公,晉國國主晉定公在黃池(今河南封丘縣西南)約會夫差,舉行會盟大典。夫差異常興奮,因為魯國與晉國都是老牌的諸侯國,在諸侯國中頗有影響,如今對方邀請自己會盟,對於吳國在諸侯心目中的地位是大有裨益的。
於是調集中國可用之精兵,甲冑鮮明的朝黃池浩浩蕩蕩的出發去了。勾踐得知訊息後,秘密在吳越邊境集結了三萬精兵,準備乘吳軍精銳盡出,姑蘇只剩老弱殘兵之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攻進吳國國都。夫差與魯哀公、晉定公,並排站在封禪台上,檢閱三軍,吳軍精銳盡出,聲勢壯大,夫差所到之處,三軍將士必齊聲鼓譟。魯、晉二公深畏服之。夫差志得意滿。又與二公圍獵,頗多斬獲。二公贊曰:”真上馬可治軍,下馬可治國之君也。“夫差聽到他一生中對於自己最高的評價,頓時有飛升的感覺一般,騰雲駕霧。兩個月後,夫差帥大軍回到吳國,姑蘇城已空無一人。
徐州會盟
琅琊作為繼會稽(今紹興)之後越國的國都,是在越王勾踐二十五年(公元前472年)的時候。當時,越國趁吳王率軍攻打晉國之機,出兵截斷了吳國的後路,從而滅掉了吳國,疆域北擴到了琅琊地區。為了進一步稱霸中原,越王便在徐州與諸侯會盟,與秦、晉、齊、楚諸國共同尊輔周室,被周元王封為“越伯”。兩年後的一個冬天,越王勾踐臥病不起,死於琅琊。琅琊作為越國國都,一共延續了二百多年,最後被楚國吞併。
吳王闔閭在孫武伍子胥的幫助下,看到了爭霸的希望,但在會稽山下,功敗垂成,被越國射死,其子夫差時刻不忘復仇,終於在夫椒大敗勾踐,使得飛揚一時的越王成為自己的馬夫。正當夫差黃池縱橫天下之時,國都姑蘇卻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傾中國之兵逐鹿中原的夫差永遠也不會想到那個曾經吃過自己糞便,當過自己馬夫的勾踐能夠在瞬息間集齊五萬甲兵,揮師伐吳。慌了神的夫差慌忙趕回姑蘇,與越軍對峙與笠澤,帶著驕縱之意的吳軍絲毫不將越軍放在眼裡,但越軍在勾踐范蠡的訓練下,早已脫胎換骨,訓練有素,乘著夜色,越軍潛水渡河,拂曉時分如天兵般出現在吳軍的面前,吳軍大亂,死傷無數,元氣大傷,三年後,越軍圍困姑蘇,夫差自裁。
至此,年逾五十的勾踐,終於當上了春秋歷史上最後一代霸主,會盟與徐州,但此時,歷經200餘年的春秋時代也走到了尾聲。
八百諸侯會盟津
商朝末年, 紂王無道,終日沉湎於酒色之中;他拒納忠言,濫施酷刑,還自恃大國而發動了曠日持久的征伐東夷的戰爭,使本已十分尖銳的各種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的鬥爭進一步加劇。激化了的內外矛盾,為西周的崛起提供了良機。周本為殷商的附屬小國,經過文王姬昌和武王姬發兩代的苦心經營,國力日漸強盛起來,眾多諸侯前來歸附。文王為報殺父之仇,曾暗下決心,意欲攻滅殷商,但鑒於殷商已有500餘年的統治根基,仍有強大的實力,未敢發動對商的戰略決戰,只是不斷蓄積力量,採取一些實際步驟,如西擊犬戎、密須,消除後顧之憂;東攻邗、黎、崇國,掃除了伐紂滅商道路上的障礙。
公元前1046年,文王去世,子武王繼位。次年夏,武王率大軍自鎬京出發東進,不日來到黃河南岸的盟津(今洛陽市孟津東北),鄰近部落方國前來參加會盟,助威者達“八百諸侯”。武王動員說,自己的祖先對上天功德無量,因此上天命先王(文王)滅掉殘暴的殷商,拯救萬民,不幸先王早逝,將重任託付於我。為實現先王遺志,大家都要全力協助,共同完成先祖的功業!遂下令將士登上船隻,向黃河對岸進發。頃刻間,千舟競發,浪花飛濺,各路大軍迅速到達黃河北岸。但是,還未登入,武王就急令返回南岸。何以如此.原來這是武王預先安排的一次重大的渡河實戰演習,藉此試探商王朝的應變能力以及諸侯國的軍事實力。他看到商軍已有戒備,認為滅商的時機還不成熟,因而引兵西還。此次盟津軍事行動,史稱,“盟津觀兵”。
通過盟津觀兵,不期而會“八百諸侯”,奠定了武王牢固的盟主地位,說明周有能力組織強大的軍事力量發動滅商的戰爭。
盟津觀兵兩年以後,商王朝統治集團內部分崩離析,曾想挽回商朝覆滅命運的忠臣賢王悉遭厄運,王子比干被殺,箕子被囚,微子逃亡,少師、太師奔周,紂王身邊只剩下一些奸佞小人。王室內人心惶惶,無人再敢出來規勸紂王。周武王認為伐紂滅商的時機已經到來。
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43年),武王親率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東向伐紂。出發前遍告諸侯重新會師於盟津,共同與商軍決戰。從鎬京出發的大軍,經渭河人黃河,浩浩蕩蕩,順利抵達盟津渡口。在這裡,武王第二次大會諸侯。這次會合後的聯軍,既有同姓諸侯,也有西方和南方的羌、微、造、彭、濮、庸、蜀等部落方國的部隊。武王召開誓師大會,向聯軍發布了誓師令(《壚.泰誓》),歷數紂王“自絕於天”的種種罪行,宣布執行上天的旨意——懲罰紂王,伐商聯軍士氣旺盛,同仇敵愾,自盟津渡河後,乘虛而入,直奔殷都朝歌。
盟津會師,敲響了商紂的喪鐘。之後,經過了決定性的戰役——牧野之戰,聯軍徹底打敗廠商朝軍隊,攻入了殷商國都朝歌,紂王走投無路,焚火而死,商朝滅亡,周朝建立。
歷史古蹟
古秦趙會盟台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城西南1公里處,在澠水、羊河匯流的台地上,距義煤集團本部不到10公里,位於解放軍駐澠池某部軍營門口。“盟台夕照”是澠池八景之首。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會盟台飽經滄桑,歷代不斷予以修葺、重建。明萬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知縣王之都建亭於台上,後毀於兵燹;清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知縣甘揚聲重建碑亭,後又遭損毀。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和章士釗等倡儀重修,由陸軍軍醫監郭昌錦主持,動用建立陸軍休養院的經費,歷時4年落成。台呈梯形立體,四面各砌石階,頂部豎一碑塔,呈四稜錐形,高2米,每面寬38厘米,東面鐫刻蒲城寇遐隸書“古秦趙會盟台”六個大字,其餘三面鐫刻的是章士釗所書本人填寫的《唐多令.景藺》詞一首以及衛立煌、郭昌錦撰寫的《重修秦趙會盟台記》和《重建秦趙會盟台記》。“文化大革命”中,會盟台遭受破壞,護台基石和四面台階被全部拆除,唯存台頂碑塔。現存的會盟台是1985年澠池縣人民政府在原存遺蹟的基礎上重新修建的。地平至亭頂高22米,其中台高14米。東西兩面各砌台階52級。台上亭高8米,系雙層八角挑檐尖頂式仿古建築。亭正中豎一四方碑碣,西面為“重修古秦趙台碑記”,東、南、北三面分別為中國著名書法家舒同、楚圖南、肖勞的題詞。會盟台的修建,使古台重放異彩,再現丰姿。
戚城----古代諸侯會盟次數最多處
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局面。 特別是周朝實行分封制,在中國封了許多侯國、食邑,它們之間相互兼併,爭霸圖雄,打打談談,談談打打, 長此反覆,把歷史推向戰國時期。在這種特定歷史條件下,戚城為時人所睹目。
戚城,位於濮陽市區。城垣呈長方形,周長1.5公里,城牆最高處8.3米,東、西、南三面有城門遺蹟。城東36米、80米處有兩個土丘,傳為會盟台和孔悝墓。這座古城在春秋戰國之際,時而歸晉,時而附衛,爭奪不休,它又是東晉諸國的西部門戶,直接威脅著東方小國的安全,因此有許多國家在這裡會盟談判。據《春秋》和《左傳》記載,各國諸侯或使者從公元前 626年至公元前531年,95年間曾在這裡會盟8次,參加者有衛、晉、宋、魯、陳、鄭、齊、曹、邾、藤、薛、吳、曾、莒等15國,可說是古代“東方聯合國”。
相關典籍
參考文集
1、《中國大百科全書》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中國古代典籍一百種簡介》 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3、《春秋左氏傳註疏》 吉林出版社 1901年1月
4、《左傳--中華經典藏書》 劉利等 澤注 中華書局 2007年3月
5、《史記》 [西漢]司馬遷 撰 中華書局 1982年11月
6、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