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戎嘉余長期從事早、中古生代腕足動物系統分類和群落生態研究(如與王鈺院士合作的廣西早泥盆世鬱江期腕足動物群),多次作全球腕足類動物地理學的總結。闡述晚奧陶世赫南特期腕足動物群落分布及環境,識別受溫度控制的三大生物地理域;研究晚志留世動物群,劃分出中-澳動物地理區。參與負責國際“無脊椎古生物學論叢”中腕足動物卷3個目的編著,揭示扭月貝族和早期石燕的腕骨構造巨觀演化規律。主要根據腕足類生物地層學,修正我國某些奧陶、志留紀地層對比問題,為確立與全球對比、區測填圖和古地理研究提供依據。還提出華南志留紀海平面的升降規律。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研究經歷
戎嘉余,1941年12月7日出生於上海,1958年高考填報志願前,他的哥哥戎嘉樹(早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長期從事花崗岩研究)從前蘇聯考察地質歸來回到上海,與他一席長談影響到他的一生。戎嘉余朦朧地意識到地質工作對於祖國經濟建設的重要性,野外工作的艱辛與樂趣。他決定報考地質院校,填報的第一志願就是北京地質學院地質測量與找礦系。從跨進學院大門,開始了他的地質生涯,從而注定了要與大山打交道。 在北京地質學院,老師們教給他許多知識,最重要的是怎樣培養成一個有建設時期游擊隊員素質的大學生:一方面要學習地質知識,有獨立工作和單獨在野外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進行思想和意志品質的磨練和考驗,在艱苦的環境中有不怕困難、能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還在他上一年級的時候,在測量學陳老師和普通地質學豐茂盛老師的帶領下,他和同學們一起參加了香山測量和周口店地質填圖實習,學到了不少基礎知識,順利地完成了任務。老師們循循善誘的教導和以身作則的榜樣使他懂得了野外實踐的重要性。
戎嘉余在北京地質學院學習期間,正是國家遇到三年困難時期,但學校的環境與氛圍,高元貴院長等校領導的關懷愛護,老師的教書育人,班集體的互助友愛,使他開始認識到愛祖國、愛集體、愛地質事業的真諦,這對他世界觀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著名的地質古生物學家楊遵儀、王鴻禎、郝詒純等老師們對教育的忠誠、對學生的真心愛護、對地質事業的執著追求,給他留下了畢生難忘的印象。楊式溥、何心一等眾多老師的求實、求真、注重實踐的作風和其他優秀品質給他的成長打下了深深的烙印。60年代初,楊遵儀老師雖已年過半百,仍帶領學生到貴州進行野外考察,與學生一起爬山
趕路,一起採集化石,不怕苦、不怕累;每當發現好化石時,楊先生那發自內心的喜悅心情溢於言表,使初出茅廬的學生深受鼓舞。野外實習,不僅教給戎嘉余許多在課堂上難以學到的知識,更培養了他對化石的興趣和愛好。四年大學生活使他懂得了:要做一名地質工作者,尤需培養非凡的素質,才能戰勝任何困難,做好工作。在四年的時間裡,戎嘉余和同學們共參加過三次野外實習,每次約3個月。1959年夏,他還是一年級的學生,在黃文文、李福綿等高年級學長的帶領下,赴鄂西北山區進行區域地質填圖實習。他們自帶乾糧和行李,爬山涉水、日曬雨淋,曾一天走過50多公里路,第一次真正體會到做一個地質工作者的艱辛和樂趣。從二年級起,他開始學習古生物,被安排到被譽為“地層古生物寶庫”的貴州省進行野外實習。在楊遵儀、楊式溥、何心一、張誠立、劉淑梅等許多老師的實地指導下,在高年級同學(如周志強、史倫祥、何卓生等)的熱心幫助下,在考察古生代地層的實踐中,他學到了野外工作的一些初步知識和基本方法,逐漸懂得了地質工作一旦離開了野外實踐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的道理。這些都成為他後來工作的基礎。1961年,他和楊家馬錄(當時的研究生)一起帶隊與低年級同學赴黔東、湘西進行寒武紀生物地層野外實習,第一次自己測制剖面,採集和鑑定化石,編寫論文報告。在楊遵儀老師的指導下,他於1962年夏的畢業論文答辯會上,作了《黔東、湘西中、上寒武統的三葉蟲化石群》的論文答辯,使他在地質古生物學基礎研究的整個過程中受到了第一次系統鍛鍊。
職業成就
戎嘉余長期致力於地質歷史時期(早、中古生代)腕足動物的系統分類研究,
建立了中國該時期的化石序列,揭示了各動物群的多樣性和特殊性,為基礎薄弱的早古生代腕足動物研究作出了貢獻。率先在國內開展早、中古生代腕足動物的群落生態研究,用它和生物古地理相結合的方法,多次進行全球腕足動物化石群的總結,識別出晚奧陶世三大生物地理域、中晚志留世生物地理區等。應邀完成世界權威論著《無脊椎古生物學論叢》中腕足動物卷三個目級分類單元的編寫,創立了扭月貝目的分類原則,闡明其宏演化的趨勢;在中國東部奧陶紀地層中發現全球最早的石燕化石,首次揭示其腕骨構造的演化和石燕類散布的規律,被世界權威認為是研究石燕類起源和腕足動物腕螺的一流經典成果;70年代率先與合作者提出中國志留系對比的新觀點,澄清了長期難以正確對比的混亂局面,為確立與全球對比、區測填圖和古地理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他常年追蹤古生物學研究的前沿,最早開展華南志留紀海平面升降研究,積極組織並主持《理論古生物學文集》的編寫,主持“華南古生代三次大滅絕後的生物復甦”等項目,為推動中國古生物學科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2000年,以他為首席科學家提出的研究項目“重大地史時期生物的起源、輻射、滅絕和復甦”,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被國家科技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批准立項,並於2000年4月正式啟動,這是迄今中國在地層古生物學領域資助強度最大的項目。
門類古生物學
三十多年來,他全面研究了中國許多地區奧陶紀—泥盆紀腕足動物的系統分類,以第一(部分第二)作者描述並厘定了逾500種腕足動物化石,其中168個新種、34個新屬(或亞屬)、5個新科(或亞科),建立了較完整的化石綜合序列,不僅大大改觀了基礎薄弱的中國早中古生代腕足動物的研究面貌,而且也系統地揭示了中國各區腕足動物的多樣性和特殊性,為深入探討中國該門類化石的生態環境演變規律和在世界生物地理區系中的位置奠定了可靠的基礎。1986年與王鈺院士合作的《廣西泥盆紀鬱江期腕足動物》一書,對東亞著名的“東京石燕動物群”中兩萬餘枚標本進行了系統全面的分類研究,在精心製作出千餘個系統切面的基礎上識別出36屬、69種,並首次闡述了該動物群的生態群落及其演替,根據不同數理公式得出的結果探討了它在研究全球泥盆紀古生物地理區系中的意義,榮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989)、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990)。由於在腕足動物研究中做出了成績,他被主編AlwynWilliams教授等邀請參加並完成了《世界無脊椎古生物學論叢》(Treatise)《腕足動物卷》中三個目(扭月貝目、五房貝目、無窗貝目)的編寫,並被視為中國腕足動物學科的一位帶頭人(摘自Williams教授1996年10月14日給他的信)。
生態學和地理學
他深刻地意識到地層中化石群的背後隱伏著生態系統,若單純研究化石還不足以揭示其與周圍環境的關係。為此,自20世紀80年代初始,他在國內最早開展奧陶—泥盆紀腕足動物群落生態研究,識別以腕足動物占優勢的一系列海洋底棲群落,並探討其分布型式和環境控制因素。他強調群落生態與生物古地理相結合,多次進行全球奧陶紀、志留紀腕足動物的總結。1988年他從群落生態角度出發提出全球晚奧陶世動物群主要生活於內陸棚或陸表海底域並據此新建受溫度控制的三大生物地理域,被認為是對全球晚奧陶世腕足動物最深入的總結。他還首次提出中晚奧陶世廣布全球的葉月貝動物群除主要分布在較深水域外並向淺水域散布的新認識。根據對亞澳中晚志留世小萊采貝和圖瓦貝動物群的深入研究,新建中澳和蒙古—鄂霍茨克動物地理區等,相關論文在國際核心刊物上發表後均獲好評。他與穆恩之、王鈺院士等合著的《中國志留、泥盆紀地層和群落生態》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989)。
古生物宏演化
近十年來他用新的古生物學思想和理論探討了腕足動物的宏演化。1994年在浙贛邊區上奧陶統中發現全球已知最早的石燕化石,改變了石燕目源於早志留世的傳統結論,使其起源時間提前約300萬年,引起國外同行的關注。1996年他與詹仁斌一起採用精細的系統切面方法繼續研究早期石燕的腕骨構造,首次闡明側展腕螺的起源、腕骨構造的演化和早期石燕的散布規律,論文發表後,國際《腕足動物論叢》新卷主編Williams教授稱讚它是一項有關石燕起源的一流科學成果,無疑將被認為是研究腕足動物腕螺構造的一部經典(摘自主編1997年1月28日給他的信);1994年他與英國學者RobinCocks教授提出扭月貝超科分類原則,發現副鉸齒的起源過程與演化趨勢,被《腕足動物論叢》新卷扭月貝目採納。
地層學
從事奧陶紀、志留紀地層研究三十餘年。20世紀70年代末根據奧陶系赫南特貝動物群的深入研究及其與筆石帶的對比關係解決了爭論已久的觀音橋層的時代問題,確定了中國奧陶—志留系的界線。根據腕足動物等新證據,率先於20世紀70年代開始與合作者提出華南志留紀地層對比的新認識,並不斷精確對比結果。將長期置於上志留統的鄂西紗帽組和黔北韓家店組改歸下志留統,提出華南絕大部分地區缺失中晚志留世地層的新觀點,將劃歸中志留統的滇東關底組和妙高組改歸上統,從而澄清中國志留紀地層長期難以正確對比的混亂局面,為確立與全球對比、區測填圖和古地理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據。80年代後期被推薦為國際地層委員會志留系分會選舉委員(中國僅一名),2000年7月又被推選為該委員會主席。
其他
針對國外出現許多古生物學新理論、新假說而國內了解者不多的情況,積極組織並與方宗傑等主編《理論古生物學文集》(1990)一書,受到尤其是青年古生物學者的歡迎,為推動中國古生物學科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大滅絕後的生物復甦”項目從1995年起,用中國完整而系統的材料揭示不同時期古生物及生態系復甦的規律,初步的研究成果已顯示該項研究的潛在科學意義。他還注重古生物學在地質學中的套用,最早在國內探討華南志留紀海平面的變化(1984.1997),提出華南晚奧陶世沉積相、生物相和環境模式(1987),記載中國前第四紀的岩岸地質證據(1996),受到行家的好評。
辛勤的汗水培育出累累碩果,戎嘉余院士迄今已單獨或合作發表論文110篇(其中第1作者51篇,在國外發表46篇)。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一次、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和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各一次等獎勵。被原國家教委、國家人事部表彰為“有突出貢獻的回國留學人員”(1991年)、國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995年)稱號。先後被評選為南京市勞動模範(1995年)、江蘇省優秀科技工作者並獲省立功獎章(1995年)、江蘇省勞動模範(1996年)。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他多次應邀赴國外進行合作,取得系列成果,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多次應邀做大會主題報告,備受國際古生物學界的矚目,被推選為國際地層委員會志留系分會副主席、主席,國際古生物協會機關刊物《Lethaia》編委,英國古生物協會的海外代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