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中國科學院院士地圖學家]

高俊[中國科學院院士地圖學家]
高俊[中國科學院院士地圖學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高俊,1933年9月出生,漢族,原籍北京市。現任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教授,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學科博士生導師。兼任總參作戰部測繪數字信息工程專家組成員,全軍指揮自動化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科技名詞審定委員會測繪學名詞委員會副主任。1988年9月授少將軍銜。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高俊高俊
1933年9月出生。

1955年畢業於解放軍測繪學院。

1987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

1988年9月授少將軍銜。
1990年和1993年在中國地質科學院先後獲碩士和博士學位,
1994年至1995年在北京大學地質系博士後流動站工作,
1996年至2000年在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工作。
1996年破格晉升研究員。

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1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任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多次赴德國維爾茨堡大學和埃朗根大學進行訪問研究。

曾任國務院學科評議組第二、三屆成員,中國測繪學會副理事長及第三、四、五屆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際地圖學協會(ICA)地圖概念工作委員會委員,解放軍測繪學院院長,國家測繪局和總參測繪局科技委委員。

現任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教授,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學科博士生導師。

現兼任總參作戰部測繪數字信息工程專家組成員,全軍指揮自動化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科技名詞審定委員會測繪學名詞委員會副主任。

研究領域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高壓變質、流體作用與造山帶大地構造研究。

(1)中亞型造山帶的造山過程與地殼增生;
(2)高壓-超高壓變質岩的俯衝與折返動力學過程;
(3)俯衝帶深部流體作用特徵;
(4)陸緣增生造山與成礦。

科研項目

曾負責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基金、中德合作和中科院‘百人計畫’等項目。曾任國家重點基礎發展規劃項目(973)‘中國西部中亞型造山與成礦’首席科學家(2002-2006)。

承擔973‘中亞造山帶大陸動力學過程與成礦作用’項目‘陸緣增生過程與成礦物質富集’課題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研究任務。

科研成果

(1)首次發現中國天山造山帶的榴輝岩,對西天山高壓變質帶的研究起到了開拓性作用,將西天山高壓變質帶研究推向國際學術前沿。
(2)詳細研究了天山高壓變質帶的礦物學、岩石學、岩石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的特徵,認為天山高壓變質帶為古生代變質俯衝雜岩帶;研究了高壓變質岩石的變質作用PTDt軌跡特徵,提出高壓變質岩的“早期同俯衝逆沖-晚期同碰撞反逆沖”折返模式。
(3)系統研究了南天山晚古生代蛇綠岩的空間分布、形成時代、地質特徵、地球化學特徵,確認晚古生代蛇綠岩形成於初始不成熟島弧環境。
(4)詳細剖析了造山帶的構造變形特徵,獲得“天山造山帶在中石炭-早二疊世發生大規模推覆作用,早三疊世轉化為大型走滑作用”的新認識。
(5)發現藍片岩向榴輝岩相岩石轉變過程中流體作用記錄的地質實例,對探討洋殼俯衝過程中的流體作用具重要科學意義;榴輝質脈中綠輝石保存平行於C軸低鹽度原生流體包裹體,並證實流體具富Si、Na特徵。
(6)以西天山造山帶為解剖對象,對洋殼俯衝、陸陸碰撞到後碰撞演化的岩石學過程進行了深入研究。識別出洋殼俯衝時流體釋放的地質記錄,包括‘原地(in-situ)’和‘傳輸(transport)’兩種不同成因類型的榴輝岩相脈;確認洋殼俯衝時釋放的流體成分多樣,既有富LILE、貧HFSE元素的富水流體,也有富HFSE(Nb-Ta-Ti)元素的水流體;初步確認流體在俯衝帶深部傳輸過程中微量元素成份的變化特徵,流經的流體能夠從主岩中淋濾出53%~82%的微量元素,而且LILE和LREE的流體遷移效率比HFSE和HREE的高。
(7)系統研究了西天山造山帶花崗岩的地球化學特徵,建立了花崗岩的同俯衝、同碰撞到後碰撞年代學框架,確認西天山古生代以陸緣水平增生為主,後碰撞垂向增生不顯著。
(8)與其他同行一道初步總結出中亞型造山帶的古生代地殼雙向增生和大規模成礦作用特徵。

個人作品

已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SCI論文30餘篇,SCI引用700餘次,多篇第一作者SCI論文的引用次數在所發表刊物同年發表論文引用次數的排名位於前列。

主要貢獻

高俊教授重視從國內外地圖學發展史中總結和探索規律、啟發思路,對歐洲地形圖測繪史,中國明清兩代實測地圖史,世界主要地圖作品分析等方面都有紮實的論證與分析研究。在地圖視覺感受和信息特徵的研究工作中,將地圖讀者與地圖看作是一個信息互動的整體,提出地圖是空間認知工具和圖像思維工具的論點,突破了傳統地圖學僅僅從製圖技術的角度進行理論研究的局限,提高了地圖的認知科學意義,顯示了地圖的不可替代的存在價值。

在此基礎上,當80年代計算機技術與方法廣泛進入各學科領域之後,高俊很快將專家系統、可視化、多媒體等強調人——機結合的前沿技術引進並融合於地圖學之中,為地圖學在數位化時代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和思路。高俊大力推進以計算機為基礎的數字製圖系統的開發,90年代初將虛擬現實與數字地圖技術相結合用於戰場地形環境仿真並取得了重要的實用性成果。高俊認為,從製作傳統地圖到構制適人化的多維地理信息空間,從傳統上作為現實世界的靜態模型的地圖發展成為對現實世界的動態模擬的環境仿真,是地圖學在資訊時代質的飛躍,是地圖學在21世紀“地球數位化”的大趨勢中所面臨的新任務。

高俊教授在地圖學學科建設的論證和實踐中做了大量工作。在解放軍測繪學院建立了全國第一個地圖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建立了第一個戰場環境仿真實驗室,培養了很多業務骨幹和學科帶頭人,為中國地圖科學的發展和軍事測繪教育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