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誤區
在現實的社會中很多人認為,一般儲備幹部都要從基層做起,現在社會上有個說法,儲備幹部就是業務員、打雜的。另外,有人認為企業根本就沒有那么多的管理崗位,很多儲備幹部儲備了幾年還是在原來的崗位,乾原來的活,他們認為企業是把他們當作成本低廉的勞動力來使用。有些企業確實別有用心,但也有不少企業是真正想培養人才,將來可以讓其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為企業獲取更大的效益。如果企業降低要求招收儲備幹部無疑是增加培訓成本,長期來看是不利於企業發展的。實際上,儲備幹部們並非都能成為幹部,只能說比其他人更有成為管理者的可能。就拿保險業來說,因為保險業特殊的行業屬性,在管理層崗位的設定上,不像其他行業“一個蘿蔔一個坑”,而是有能力、有業績達到晉升的標準才能夠成為團隊的管理者。有些人誤認為保險公司招收“儲備幹部”其實就是招一般保險業務員,所以來者不拒。其實不然,如保險公司招收“儲備幹部”的條件並不寬鬆,除了必須大專以上學歷,除了要有同業工作經驗外,還必須有至少兩至三年以上的部門管理經驗,前一年年收入至少4至5萬元以上……保險公司絕對不會招收應屆畢業生為儲備幹部。入職後,儲備幹部所提供的培訓時間是一般業務員的3到5 倍,甚至更長時間,當然福利待遇也會有所不同。如果業績不達標,不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晉升為主任,也會被降為一般業務員。
存在原因
為拓展版圖布局
既然名為儲備幹部,企業必定有拓展計畫,就拿滙豐銀行(HSBC)來說,便是著眼於未來5 年主管空缺而規劃。滙豐銀行訓練暨員工發展部副總裁朱敏傑說,生意大了、人多了,滙豐對主管的需求量也在增加,等到那時再對外招聘就太遲了,滙豐強調“一脈相傳”的企業文化,會希望有一群“喝HSBC奶水長大的人”引領公司發展。引進多元活力
除了替未來做準備,引進有其他工作經驗的儲備幹部,也能為企業帶進新活力。屈臣氏人力資源部總監認為,零售是一個很有彈性的行業,消費者的喜好、消費方式一直在變,假如店長都是從內部員工升任,其過去的成功經驗反而可能局限了發展。指出,擁有不同行業經驗的儲備幹部,往往能提出超脫舊有做法的新觀點,當公司推行新的想法時,他們接受度也比較高,無形中影響其他老員工。
學校無相關課程
有些行業持續招募儲備幹部,與專業難以養成有關,例如量販賣場、便利商店等流通業,尋遍國內各系所也找不到相關訓練課程,業者唯有自行養人才。企業對儲備幹部的條件限制各有不同,雖然部分公司會對應徵者的學歷設限,但多數歡迎新人嘗試。企業招聘儲備幹部的政策也不盡相同,有些人一出手便是幾百人,有些採取精兵主義,每年的儲備幹部名額限制在15位以下,像IKEA、滙豐銀行、都只招募10-12位,原因是投注的訓練資源龐大,擔心儲備幹部人數太多會照顧不來。
以IKEA為例,不僅為每位儲備幹部安排不同進度的訓練與實習,還指派一位Coach(教練)、Mentor(導師)指導業務技巧、解決學習遇到的疑難雜症,並且安排一位人力資源經理做輔導,連儲備幹部的精神層面都照顧到。
滙豐每年只錄取10位儲備幹部,2年培訓投資的每個人身上的經費高達1、2百萬元,因此培訓期間若有人進度落後,訓練部門就要加強輔導,希望這10個人可以團進團出,因為畢竟滙豐投下相當多的時間與心力。
面臨挑戰
外界高標準要求
雖然儲備幹部能得到較多學習資源與升遷機會,但並非如外界想像的,是“搭著直升機上升”,儲備幹部等於是將原本需要花好幾年才能學會的東西,壓縮到訓練期間完成,他們面對的壓力與挑戰比一般職員高。例如這種說法是經常見的“有很多挑戰,是你平平順順走不需要遇到的。同事會覺得你做好是應該,做不好要吊起來打。”放下面子從頭學起
多數的儲備幹部訓練,都有基層實習的部分,讓儲備幹部熟悉公司的實際運作,但有些工作瑣碎、低階,往往讓原本設定自己要坐辦公桌的儲備幹部難以調適。 別人的詫異眼光與自我對工作落差的認知,就成了儲備幹部必須要有的心理調適。
IKEA創辦人英格瓦坎普拉在《四海一家IKEA》書中,有這么一段話:“讓我們繼續當一群樂觀的瘋子,一群頑固、堅持、拒絕接受“不可能”為答案的。”選擇儲備幹部的人當然不是瘋子,事實上他們需要更多的毅力,一種追求卓越的偏執,和接受挑戰的勇氣,最後才能度過重重關卡領取桂冠,開展另一段精采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