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中

孫大中

孫大中(1932年6月20日—1997年5月1日),出生於山東威海。前寒武紀地質學家、地球化學學家。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2年加入九三學社。九三學社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勤耕耘的收穫凝聚成7部專著(包括合著)、100多篇中英文學術論文,並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和部委科技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共7項。 長期從事前寒武紀地質、地球化學等研究。在對中條山前寒武紀地和深部地質研究中,用綜合年代學方法建立了新型的年代構造格架。還提出火成岩年代--地球化學作為岩石圈“探針”的新方法,並建立了年代地殼結構模式,重新解剖了中條山前寒武紀重大地質事件和銅礦成礦歷史,建立了一個較完整的冀東早前寒武紀地殼演化模式,對部分麻粒岩成因提出新觀點。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孫大中,1932年6月20日出生於威海,幼年時全家遷居天津。解放不久,隨經商的父親到香港,就讀於香港華南中學。返回內地後入南開中學學習,在地理老師和高年級同學的影響下對地質學產生了興趣。

孫大中出生在山東省威海市一個三面環山的小村,家中世代務農,父親後來經商,母親是家庭婦女。孫大中在家鄉度過幼年,後全家遷居天津。新中國成立不久,孫大中隨父親到了香港,就讀於香港華南中學。一年後返回內地,1951年畢業於南開中學,並考入清華大學地質系,院系調整後入北京地質學院。

1951年考入清華大學地質系,1952年院系調整後進北京地質學院。1955年大學畢業,在合肥工業大學地質系任教。其間曾先後回母校和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分別師從前蘇聯專家拉迪什教授和郭承基教授進修地球化學和稀有元素礦物地球化學。

1952年,他參加了高振西先生率領的野外實習隊,跑遍了長江中下游的重要礦區,既實習又為籌建北京地質學院地質陳列館採集標本。野外工作結束時正值學校放暑假,由於他寫得一手好字,畫得一手好素描,高先生希望他繼續留下來,跟他一起到南京地質博物館做室內工作。他欣然遵命,並十分珍惜這次機會,整天鑽在博物館裡看、畫、記。後來他回憶起這個有意義的暑假時寫道:“一個多月是短暫的,但我一生難忘這個暑假。它使我受到一次由野外到室內、由實踐到理論的絕好的鍛鍊,為我以後在結晶學、礦物學、礦床學和地質學發展史等方面的學習和研究奠定了基礎。”

1954年,他參加了馬杏垣教授領導的中條山科研隊,轉年又為做畢業論文獨自到中條山進行野外工作,這是他一上中條山。三月初的北方大地乍暖還寒,中條山白雪皚皚,天寒地凍。白天他深一腳淺一腳地跋涉在深山,有時跌進雪埋的探槽中。夜晚在小油燈下整理資料,破舊的小賣部的櫃檯就是床鋪。有時清晨醒來,被子上竟蓋了薄薄的一層雪花。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他完成了野外工作,還草測了一份1∶5萬的前寒武紀地質圖,並發現了後經勘探證實為中型礦床的廟疙瘩銅礦。他的畢業論文被學校推薦為“畢業論文樣板”。該論文《山西省中條山前震旦系地層及構造》改寫後(與石世民合作)在《地質學報》上發表。

1955年大學畢業,在合肥工業大學(前身為淮南煤炭專科學校、合肥礦業學院)礦物學教研室任助教。其間曾先後回母校和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師從蘇聯專家拉迪什教授和郭承基教授進修地球化學和稀有元素礦物地球化學。

生前任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副所長,主持廣州分部工作。

山東省威海市人,九三學社成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1955年9月畢業於清華大學地質系、北京地質學院地勘系,1955年9月—1964年1月在合肥工業大學任教,曾任合肥工業大學地質系地球化學實驗室主任,其中:1956年8月—1957年9月在北京地質學院礦物教研室進修地球化學,1958年5月—1959年9月在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礦物室進修稀有元素礦物;

1958年底被破格晉升為講師,並任礦物實驗室主任。

1958年底晉升為講師。1964年調到地質部華北地質科學研究所(現國土資源部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工作。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迫害。平反後任副研究員、研究員、地層構造研究室副主任、早前寒武紀地質研究室主任、同位素地質研究室主任等職。1991年獲地礦部首批由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同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2年底調入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廣州分部(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主持所務工作。1997年5月因病在廣州逝世。

1964年1月—1992年11月調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工作,

1964年調到地質部華北地質科學研究所(現國土資源部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工作。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先後任副研究員、研究員、地層構造研究室副主任、早前寒武紀地質研究室主任、同位素地質研究室主任等職。

1972年,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間,孫大中戴著“特嫌”的帽子,到中條山邊改造邊“用一技之長”,參加了中條山銅礦地質研究工作。他不在乎自己是“黑幾類”,倒慶幸有了工作的機會。他身處逆境心懸科學,一心撲在工作上,成了科研隊實際上的學術帶頭人。這次科研工作使中條山地區前寒武紀地質和銅礦地質的研究取得了新的進展,出版的專著《中條山銅礦地質》獲得了1978年中國科學大會獎。由於歷史的原因,該書以集體署名,但他作為第一作者是當之無愧的。他自尊自重、不卑不亢,踏實工作,樂於助人,也贏得了科研隊全體成員和地質隊、礦山地質人員的讚佩和尊敬。他提出區內主要類型銅礦可歸屬於3個早元古代含銅建造,認為不同建造的礦床雖然原始成礦時代和成礦作用不同,但具有明顯的共性——層控性。經歷區域變質後,特別是1800Ma左右的中條運動構造熱事件的改造,形成了相似的“熱液成礦”的特徵,但沒有改變礦床受原岩建造或岩相、岩性控制的特點。對於著名的銅礦峪“斑岩銅礦”,他提出“並非一次或一種成因的簡單礦床”的觀點。認為主要的原生成礦作用與鉀質火山岩有密切的關係,鉀質酸性火山岩(部分火山侵入岩)形成含鉬的銅礦化,其成礦特點接近於廣義的斑岩銅礦,但具有層控性,且經過變質;而鉀質基性火山岩形成的銅礦化,具有層狀銅礦的特點,也經過變質。二者均可歸入“變質火山氣液銅礦”,在找礦上應遵循地層和岩性雙重控制的原則。

1978年,孫大中得以徹底平反。80年代,孫大中帶隊三進中條山。在前兩次工作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同位素年代學和地球化學研究。他較早地引用國際上先進的單顆粒鋯石UPb稀釋法和高精度離子探針質譜法測年技術來獲得火成岩的結晶年齡、捕獲和繼承鋯石年齡,運用綜合年代學方法建立該地區前寒武紀年代構造格架;提出以火成岩年代地球化學作為岩石圈探針的新方法,以研究年代地殼結構模式。這項科研成果較清楚地闡述了中條山地區前寒武紀重要地質事件,包括銅和鐵的成礦作用的時空演化關係,並填補了全球2400—2000Ma期間岩漿活動記錄的空缺;他將地學研究中三維體系的“深度維”賦予時間的標誌,從而擴展為“四維”體系。《中條山前寒武紀年代構造格架和年代地殼結構》一書是這項科研成果的總結,是國內這一研究領域最早最系統的專著。在此基礎上,他提出地質學、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相結合進行深部地質和大陸地殼動力學研究的新思路,後來華南深部地質的研究工作就是他這一學術思想的體現。

1996年5月,他突然病倒在廣東省基礎研究研討會上,並被宣判為晚期癌症。他很平靜地對妻子說:“是搞科學的,要正確對待疾病。生死是自然規律,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倆說好,誰也不許泄氣,一起與疾病作鬥爭。”他既以堅強的毅力與病魔作頑強的鬥爭,又能把生死置之度外,在有限的時間裡,儘可能做最多的工作。在需要儘快外出做探查確診時,他卻要求妻子給他時間處理工作,沒事似地起早貪黑起草、討論、修改、定稿“珠江三角洲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重大工程研究”課題的立項書,安排研究生的工作和學習。在醫生囑咐靜養待查期間,他竟是在馬不停蹄、早晚兼程的工作中度過的。即使他的腸梗阻已經嚴重,晚上疼痛不能入睡,他仍堅持參加東深供水工程考察,每到一地他就談可持續發展中水資源水環境的利用保護。考察期間休息半日,安排游深圳野生動物園,他卻到九三學社深圳市委員會作了3個小時的學術報告。在生命的最後日子,孫大中因持續高燒而常昏睡。有一次醒來時他說:“我老是在沙漠中跋涉,找地下水,我要為內蒙古人民解決水資源問題。”

80年代初期孫大中曾多次推薦套用“皮爾斯構造圖解”來探討前寒武紀岩石或地質作用的構造環境。但經過反覆實踐,他發現這種圖解法的局限性和不確定性,於是多次強調要在充分研究地質背景的基礎上套用這個圖解而反對數據加圖解的簡單的遊戲。

1980年3月晉升副研究員,1981年6月任研究室副主任,1987年4月晉升研究員,1987年5月任研究室主任;1992年11月調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工作。

1988年天津“國際元古宙活動帶地球化學和成礦作用討論會”上,與會的國內外學者就這一問題取得共識,並寫進《PrecambrianResearch》雜誌出版的會議專集的前言中《PrecambrianResearch》

1989年,他參加華盛頓第28屆國際地質大會。會議間隙,他不探親訪友,不遊覽名勝,抽空參加了兩個短訓班,其中一個是有關計算機軟體套用的。回國後,他立即與年輕人一起翻譯資料,在課題中研究套用,並召開以年輕人為主的專題討論會,推廣這種新的方法。他走了,他的精神卻深深地印在年輕人的心中。孫大中性格鮮明,表里如一,待人熱情真誠,直言不諱。工作中他節省每一分錢,把有限的經費用到科研上,當需要邀請地質隊或礦山人員協助工作時,他常是自己掏腰包請客。每當分稿費分獎金,他總是多考慮集體,照顧他人。他的品格產生了榜樣的力量。

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2年調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任負責人、學術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等。

從1994年上半年開始,孫大中就多方蒐集資料,召開各種座談會,準備首先在珠江流域或珠江三角洲開展可持續發展研究。他很快在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成立了可持續發展研究室,建議調整和重組科研資源,建立廣東省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為開展可持續發展研究做組織準備。孫大中院士認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有關國計民生的大事,是一項全社會的事業。需要決策層、科學家和公眾共同參與、支持。就可持續發展研究而言,需要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互相結合。”

自1994年到孫大中謝世,孫大中以“可持續發展及在廣東省的可行性”、“加強公益性研究,促進廣東省社會經濟發展”、“可持續發展——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概念”、“可持續發展與廣東省資源環境問題”、“可持續發展工程與能源”等為題在各種場合作報告幾十次,在社會上引起極大的反響,請他作報告的邀請不斷,直到病重他仍堅持踐約。也為了這份放不下的心事,在治病和工作矛盾時他選擇了工作,為此他延誤了確診,錯過了手術治療的機會。

主要成就

研究項目

孫大中 孫大中

長期從事前寒武紀地質、地球化學和有關的研究。他在對中條山前寒武紀地質和深部地質研究中,用綜合年代學方法建立了新型的年代構造格架,提出火成岩年代-地球化學作為岩石圈“探針”的新方法,並建立了年代地殼結構模式,重新解剖了中條山前寒武紀重大地質事件和銅礦成礦歷史,在理論上和方法上都有突破。他對冀東的構造格架、地層劃分、岩石演變和成礦規律進行總結,建立了一個較完整的冀東早前寒武紀地殼演化模式,對部分麻粒岩成因提出新論點。在對華北克拉通的研究中,他提出太古宙地殼成熟度高,富大半徑親石元素和虧損高強場元素,以大面積底板墊托作用形成的高級變質區為主,同時指出元古為垂直增長的網點位置的底板墊托模式,並指出其時空在全球的特殊性。

作為一個前寒武紀地質學家,他較早認識到同位素年代學和同位素地球化學對於研究前寒武紀地質學的重要性,並給予極大的關注和支持。他認為,沒有同位素地質學,特別是先進的同位素測年技術的配合,前寒武紀地質研究不可能深入發展。在他擔任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同位素地質研究室主任期間,從派技術人員到國外學習,引進單顆粒鋯石UPb稀釋法等先進測年方法,到指導申請自然科學基金,甚至把自己項目的經費先拿出來作為試驗啟動資金。應該說,他對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同位素地質研究室的發展功不可沒。他曾為中國引進先進的離子探針質譜儀多方努力,給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學和地球化學研究室以力所能及的支持,促成該學科青年試驗室的建立。他通過長期實踐,對若干測年方法進行分析、對比和評估,從地質學角度探討它們在前寒武紀地質研究中的適用性和套用條件,這對於前寒武紀地質工作者和同位素地質工作者都不無啟示。

論文著作

有7部專著(合著),約120篇中英文學術論文。

1:孫大中、石世民,山西省中條山前震旦系地層及構造,地質學報,1959 ,39(3)。

2:中條山銅礦地質編寫組,中條山銅礦地質,地質出版社,1978。

3:Sun Dazhong,Wu Changhua,The Principal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 racteristics of the Archean Greenstonegneiss Sequence in North China,Spec Pub sAustralia,1981,7.

4:孫大中、吳昌華,中國綠岩帶何在?地質科技通報,1982,7。

5:孫大中主編,冀東早前寒武地質,天津科技出版社,1984。

6:Cheng Yuqi,Sun Dazhong,Wu Jiashan,Evolutionary Megacycles of the Earl y Precambrian ProtoNorth China Platform,Journal of Geodynamics,1984,1.

7:Sun Dazhong,Lu Songnian,A Subdivision of the Precambrian of China, Precambrian Research,1985,28.

8:孫大中、陸松年,華北地台的元古宙構造演化,中國地質科學院院報,1987,16 。

9:胡為興、孫大中,中條山早元古代銅礦成礦作用及演化,地質學報,1987,61( 2)。

11:孫大中,對早前寒武高級變質岩地層劃分和綠岩帶問題的討論,中國變質地質 圖編制與研究論文集,第一輯,地質出版社,1987。

12:孫大中、翟安民,古華北陸台早前寒武紀地殼演化的幾個問題的討論,中國變 質地質圖編制與研究論文集,第一輯,地質出版社,1987。

13:Sun Dazhong,Tectonic and Geochemical Development of Archean and Proterozoic Mobile Belts in Eastern China,Progress in Geosciences of China,(1985—1988)——Papers to 28th IGCGeolPublHouse,1988,3.

14孫大中、王魁元、王俊連、楊春亮、趙福明,冀東太古宙含金岩系的研究,中 國金礦主要類型區域成礦條件文集,2:冀東地區,地質出版社,1989。

15:Sun Dazhong,Hu Weixing,Tang Min,Zhao Fengqing,Condie,KC,Origin of Late Archean and Early Proterozoic Rocks and Associated Mineral Deposits from t he Zhongtiao Mountains,Eastcentral China,Precambrian Research,1990,47,3.

16:孫大中,前寒武紀地質年代學問題的探討,中國區域地質,1990,4。

17:孫大中、胡維興,中條山前寒武紀年代構造格架和年代地殼結構,地質出版社 ,1993。

18:孫大中,可持續發展與廣東省實施的可能性,“建立廣東省發展新優勢研究 會”專題報告,1994。

19:孫大中、朱炳泉、趙振華、李獻華、王江海,大陸地球化學動力學,21世紀初 科學發展趨勢,科學出版社,1996。

20:孫大中,可持續發展——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概念,學術研究,1996,1。

21:孫大中,珠江三角洲資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珠江三角洲經濟,1996, (1~2)。

22:Sun Dazhong,Li Xianhua,Qiu Huaning,Geochronology,Accretion and Tecto nic Framework of Precambrian Continental Crust of Eastern China,Wang Hongzhe n et al(eds):Proc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VSP,1997,1.

23:金文山、孫大中,華南大陸深部地殼結構及其演化,地質出版社,1997。

24:孫大中,中國太古宙,地球化學,1998,4。

地質形成

冀東是中國早前寒武紀地質的典型地區之一,1978—1981年,孫大中領導的課題組開展了“冀東地區前震旦地層劃分、對比及其含礦性研究”的工作。對早前寒武紀地層,特別是深變質地區地層研究方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分別以“綜合地層法”和“構造地層法”建立深、淺變質地層層序,對中國前寒武紀地層學的研究有積極的影響。提出了4群10組的地層劃分方案,為大多數研究者認同;提出八道河群王廠組基性火山岩是該區金礦的主要礦源層,對該區區域成礦預測和找礦工作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恢復該區早前寒武紀地殼演化歷史,提出太古宙早期為陸核,太古宙晚期形成面型結晶基底,早元古代則為裂谷式帶狀下陷的觀點,為他以後認識和總結華北陸台,乃至中國前寒武紀地殼演化的規律打下了基礎。此外,還提出花崗質岩漿侵位也可形成麻粒岩的新觀點;1984年出版的專著《冀東早前寒武地質》,是研究中國前寒武紀高級變質區較早的一部專著,受到國內外同行的重視。

研究成果

孫大中 孫大中

除中條山、冀東兩地外,孫大中研究前寒武紀地質的足跡遍及大江南北。他所涉及的相關領域寬,有長期而系統研究的優勢。他對前寒武紀地質的許多重大問題,諸如前寒武紀時代和地層劃分、綠岩帶問題、長英質片麻岩問題及早期地殼生長和演化問題等都有獨到的見解。

他總結了中國東部前寒武紀大陸地殼的構造格架,認為:華北地塊主要由太古宙基底組成,已發現的最老年齡為3800Ma,最重要的地殼生長期在3000—2800Ma,晚太古代和早元古代分別發生地殼再造,呂梁運動時期最終克拉通化;揚子地塊最老岩石為晚太古代(2800—2500Ma),代表該地塊的陸核,早元古代晚期—中元古代快速生長和廣泛的再造,形成大陸基底;華夏地塊基底岩石為早元古代(—1800Ma),中元古代時大規模地殼生長,可能存在未出露的晚太古代地殼。華夏地塊與揚子地塊在晉寧運動時發生碰撞,大洋和大陸島弧增生到揚子地塊南緣,伴隨有廣泛的地殼重熔和一些地幔物質的加入;華北地塊與揚子地塊的碰撞可能發生在加里東期或印支期。他根據中國的早期地殼富大半徑親石元素和虧損高強場元素等地球化學特點,推斷太古宙地殼為面型板底墊托生長模式,而早元古代為網點型板底墊托模式,即早期地殼以垂直增長為主,與澳大利亞和非洲大陸的生長模式相近。華北克拉通地殼成熟度高,演化時間長而連續。由於生熱元素(K,U,Th)含量高,變質作用和構造活動強烈且又複雜,中國太古宙地殼經歷強烈而滯後的改造,與北半球西部和南半球有明顯的不同;而早元古活動帶獨具特色,其早期在地質和成礦方面與國外太古宙綠岩帶的某些特點相似,但時間滯後;晚期與國外中、晚元古代冒地槽或裂谷的某些特點相似,也形成超大型礦床,但時間又提前了。他針對中國前寒武紀地質和金屬成礦作用的特點,就前寒武紀地質研究和找礦工作戰略問題多次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出建議。

社會任職

孫大中 孫大中

1978年以來,他歷任中國地質學會第33和第34屆理事,中國地質學會前寒武紀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副主任委員、主任委員,國際地科聯地層委員會前寒武紀分會通訊委員、投票委員,國際地質對比計畫(IGCP)217項——“元古地球化學”中國工作組組長、92項——“太古地球化學”中國工作組副組長,太平洋科協中國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科協副主席,廣東省可持續發展研究會第一任會長。

獲獎記錄

所獲獎項
  • ▪ 1978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獲獎)
  • ▪ 1978 中國科學大會獎 (獲獎)

人物評價

孫大中院士長期擔任中國前寒武紀地質專業委員會的領導職務,並在有關的國際組織任職,為促進中國該領域的發展和國際交流作出積極的貢獻。在工作中和國際交往中,他有協作精神,平等待人,也平等待己;不人云亦云,也不強加於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