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顯謨

朱顯謨

朱顯謨(1915年12月4日—2017年10月11日),男,上海崇明人,土壤學與水土保持專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 1940年朱顯謨從國立中央大學農業化學系畢業後進入江西省地質調查所,後轉入重慶北碚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1949年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任職;1959年前往中國科學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工作;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8年轉為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2017年10月11日在陝西省人民醫院逝世,享年102歲 。 朱顯謨主要從事土壤、土壤侵蝕、水土保持和國土整治研究 。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朱顯謨 朱顯謨

1915年12月4日,朱顯謨出生於上海崇明,高中畢業後,同時考上國立中央大學農業化學系和浙江農業大學農學系,後擇定在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南京大學)就讀。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上海又爆發了八一三事變,朱顯謨被阻在家,後得知中央大學內遷,蒙中央大學教授范存忠的資助,同行輾轉到了重慶學習。

1940年,大學畢業後,進入江西省地質調查所,後轉入重慶北碚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

1947年,應北平地質所所長的邀請離贛赴平,後曾暫留中央地質所工作。同年秋天,朱顯謨前往黃泛區調查,完成中牟幅五萬分之一土壤圖。

1948年,朱顯謨又去鄂南、贛南一帶調查,秋季配合農林部增產計畫赴鎮江調查。

朱顯謨 朱顯謨

1949年,全國解放後,朱顯謨在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任職。

1959年,為支援大西北建設,朱顯謨來到楊陵中國科學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1995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工作。

1991年,朱顯謨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地學部)。

1997年4月,朱顯謨在全國第六次水土保持工作會議上發表了《提出黃土高原國土整治28字方略的前前後後》,引起國務院重視 。

1998年,朱顯謨轉為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

2002年5月,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上,朱顯謨聯合劉東生、孫鴻烈、李吉均、趙其國等院士向國家有關部委提出了有關維護加強土壤水庫的建議 。

2017年10月11日上午10:00,朱顯謨在陝西省人民醫院逝世,享年102歲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朱顯謨在重慶北碚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期間,隨指導老師侯光炯先生赴四川銅梁縣調查,後至貴州、廣西、湖南,抵江西泰和地區調查,先後在江西堅持工作六七年之久,對江西的土壤進行了普遍的調查和分析,並作了紅壤改良試驗。在工作中他除完成土壤調查製圖報告外,並撰寫了多篇專題試驗研究論文,其中《江西省土壤志》一篇,對紅壤發生分布提出了新的見解,認為江西紅壤改良的方法中,以“客土”和“燒土”最為顯著。

朱顯謨提出華南紅壤主要是古土壤和紅色風化殼的殘留以及紅色沖積物的堆積而不是現代生物地帶性土壤的觀點。對國內外土壤剖面進行對比研究,明確了灰化土中的A2層不是R2O3的淋溶層而是矽的澱積層。闡明了黃土中土壤和古土壤粘化層的生物起源。對黃土和黃土高原的形成提出了風成沉積的新內容和風成黃土是黃塵自重、凝聚、雨淋三種沉積方式的融合體並賦予黃土高滲透性、高蓄水功能,並被著生生物所鞏固和提高。是“整治黃土高原國土和根治黃河水患的“28字方略”和維護加強以土壤水庫為本的“三庫協防”的提出者 。

•學術論著

截至2017年10月,朱顯謨編著了4部專著,他還參加編寫和審定了中國土壤科學界的重要著作《中國土壤》( 1978年)以及其他一些著作,發表論文 150 余篇。以他為首的水保所科技人員撰寫的《中國黃土區土壤》專文在國際土壤學會主辦的《Geoderma》刊物上發表 。

出版日期名稱作者出版社
2006.07《資深院士回憶錄 第3卷》韓存志主編;朱顯謨等著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89《黃土高原土壤與農業》
1986.08《中國黃土高原土地資源 圖冊》朱顯謨主編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1《陝西土地資源及其合理利用》
1964.08《塿土》朱顯謨著北京:農業出版社
1951.09《黑龍江東部之土壤與農業》曾昭順,朱顯謨中國地質工作計畫指導委員會

•科研成果獎勵

截至2017年10月,朱顯謨先後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科技成果獎、科技進步獎5項 。

時間項目名稱獎勵名稱
1978年對黃土區土壤侵蝕分類系統的研究陝西省科學大會獎
1978年《中國土壤》(參與編寫)全國科學大會獎
1978年《中國土壤》(參與編寫)陝西省科技成果獎
1979年對新疆托木爾峰綜合考察研究(以朱顯謨為主)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二等獎
1987年對陝西省土地類型及其發生演變的研究陝西省科技成果三等獎
1988年《中國土壤圖集》(參與編著)中國科學院十大成果之一
1989年《中國黃土高原土地資源圖片集》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人才培養

•實驗室建設

朱顯謨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創建了土壤地理、土壤侵蝕、土壤肥力等研究室,以及土壤標本陳列室和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 。20世紀60年代,在朱顯謨先生的倡導和組織下,建立了子午嶺科學定位觀測站 。

•指導學生

在朱顯謨的指導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培養出了一支專門從事土壤和土壤侵蝕研究的科技隊伍;20世紀80年代朱顯謨帶的碩士、博士生已成為中國土壤和水土保持學家,如劉保元、劉國彬、吳普特、李勇等 。

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
陝西省勞動模範
陝西省先進工作者
全國水土保持先進工作者
1984年中國科學院首屆竺可楨野外工作獎
1991年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社會任職

朱顯謨先後任陝西省土壤學會理事長,全國土壤學會常務理事,生態學會和自然資源研究會理事,中國科學院農業研究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地理學組成員,黃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員會委員,陝西省第五、六屆人大常委會委員。

人物評價

朱顯謨是中國黃土區土壤及土壤侵蝕學科的開創者和奠基者,畢生致力於黃土高原水土保持與生態建設工作,著作等身,成績卓著。朱顯謨於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了“黃土高原國土整治28字方略”,為了心中“黃河清”的夢想,半個多世紀以來,默默奉獻在廣袤的黃土高原,為中國黃河中游泥沙治理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評)

朱顯謨給我的印象和啟發是在任何困難和艱苦的條件下,都沒有絲毫放鬆自己的科學研究,這往往是一般科學工作者難以做到的。他是一個從不人云亦云的人,他也是一個尊重別人的科學意見的人,這樣的研究應是一個科學家的本色,又是一個科學家難得的品質 。 (劉東生院士評)

人物影響

•朱顯謨院士百歲華誕暨水土保持戰略研究會

2014年9月,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舉行“朱顯謨院士百歲華誕暨水土保持戰略研究會”。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局長李婷出席活動,並宣讀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的賀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孫其信代表學校致辭,孫鴻烈、山侖、孫九林等院士專家出席活動 。

後世紀念

2017年10月12日20:00,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北校區小足球場舉辦了悼念朱顯謨院士活動 。

目前健在的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