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陽腔,亦稱“弋腔”,俗名“高腔”,是元末明初時宋元南戲流傳到江西弋陽一帶,與當
地語言、民間藝術相融合而產生的。弋陽腔是明代戲曲中的四大聲腔之一,形成於江西東部一帶。其特點表現為:保留了徒歌與幫腔,出現了滾調,曲牌聯套具有民間音樂的靈活性和隨意性。明代以來,弋陽腔流傳到全國許多地方,並與當地的方言上語、民間腔調相結合,形成了川劇、湘劇、贛劇、婺劇、潮劇,安徽的四平腔、福建的閩劇、江蘇的淮劇等許多新的地方劇種。簡介
弋陽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在中國戲曲史上,曾
與海鹽 腔、崑山腔、餘姚腔齊名,被稱為“四大聲腔”。弋陽腔是南宋末年,興起於浙江的南戲經信江傳入江西,在弋陽地區結合當地方言和民間音樂以及地域民俗相融合、“輾轉改益”滋生出的一種全新的地方腔調,因發源地而得名“弋陽腔”。弋陽腔以弋陽為中心,主要在江西省內的貴溪、萬年、樂平、鄱陽、浮梁、上饒等一些地區傳承延續,明代前中期曾流布及於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湖南、湖北、雲南、貴州及北京等地。
弋陽腔屬於南戲範疇。是在南戲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劇種。據清代乾隆版《弋陽縣誌》載:"考祝允明《猥談》,南戲出於宣和之後,南渡之際,謂之溫州雜劇,今遂遍滿四方,輾轉改益,如餘姚腔、海鹽控、弋陽腔、崑山腔"。
發展
元末明初,在江西贛東北的弋陽一帶,盛傳著一支以徒歌加幫腔為演唱風格的古老戲曲聲腔。
數百年來,這支古老的聲腔一直以其激越、高亢的鏇律迴蕩在中國戲曲界的上空,打動著千千萬萬弋陽腔愛好者的心多年來,這支聲腔也深為弋陽民間藝人所傳唱,流傳至今。悠悠信江,汲取了上千年傳統文化的靈氣,積澱了數百年民間藝術的精華,才鑄就了弋陽腔這一千古絕唱。戈陽腔最初是流行於江西戈陽一帶的南戲聲腔。在元末明初,它已流傳到徽州、福建等地。明永樂年間,還傳到了雲貴一帶(明·魏良輔《南詞引正》 ),當時,它的勢力可與浙江的海鹽腔相抗衡。
明代的戈陽腔,除了單個的只曲以外,一般由各個曲牌聯成各種形式的套曲和集曲。其聯綴方式與南戲無大差別,但是其唱腔由於吸收了本地的民間音樂而有不同的風格與特色,並且根據內容的要求,還運用了滾調與幫腔的手法。其伴奏樂隊只有鑼與鼓等打擊樂器,所謂“其節以鼓,其調喧”。
明嘉靖年間,流傳到各地的弋陽腔已經與各地的民間音樂、地方語言相結合,出現了樂平(江西)、為徽、青陽(皆安徽)等聲腔。到萬曆年間,又出現了義烏(浙江)、潮調(廣東潮州)、調腔(浙東)等聲腔,稍晚又出現了石台腔與太平腔(皆安徽)( 《度曲須知》 、《曲律》)。其中,青陽腔的產地本屬安徽池州府,當地原來盛行浙江的餘姚腔,所以青陽腔在形成過程中可能吸收了餘姚腔的成汾。當時,它與崑腔齊名,一時四方傳唱,有“時調青昆”之稱。後起的石台腔與太平腔,王驥德《曲律》說:“其聲淫哇妖靡,不分調名,亦無板眼”,這顯然是看不起民間新興的戲曲聲腔,但所謂“不分調名,亦無板眼”的話,卻告訴我們這兩種戈陽腔系統的戲曲,其節奏可能比較自由,並善於伸縮。
弋陽腔在發展中,到明末清初又稱為高腔。高腔在清康熙年間,已經傳到北京,又稱京腔。
據《都門紀略》載說:“我朝開國伊始,都人盡尚高腔,延及乾隆間,六大名班,九門輪轉,稱極盛焉。”可見當時戈陽腔在北京極其盛行,而且它的足跡已經遍及廣東、湖南、四川、湖北、山西、山東、河南、雲南、貴州、浙江、安徽、福建等省,成為一個極重要的劇種了。明清時代弋陽腔的創作,有一部分直接來自宋元的南戲,如《琵琶記》 、《幽閨記》、《白兔記》等等,但弋陽腔藝人又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藝術表現才能進行了加工和創造。還有一部分則是依據歷史故事或說唱、傳說改編創作的,如《易鞋記》 、 《金鐧記》 、 《破窖記》 、 《珍珠記》等等。其中,《易鞋記》通過程鵬舉與白玉娘的愛情故事反映了外患頻仍的明代中葉人民在動亂中的痛苦遭遇; 《金鐧記》則歌頌了楊六郎、焦贊等民族英雄,痛斥了王欽若等民族的敗類;《破窖記》則以相府小姐劉千金與落拓秀才呂蒙正的愛情故事批判了嫌貧愛富的思想,都有一定的意義。但是這些作品中,也都有程度不同的糟粕,例如《破窖記》雖然批評了宰相劉懋的嫌貧愛富,但處處為他開脫,這樣就削弱了作品的社會意義。
明嘉靖以後,弋陽腔仍活躍在弋陽、貴溪、萬年、樂平一帶,但到了明清之間、民國以來,由於國民黨反動統治,農村經濟急劇破產,到解放前夕,名震一時的弋陽腔在僅存的班社裡幾乎成為絕響,眼看這個古老的劇種就要滅亡了。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大力組織弋陽腔的搶救、發掘和整理工作,使弋陽腔從瀕臨絕跡的危境中重獲新生,並日益繁榮壯大。
中國當代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王朝聞先後於1982年9月和1987年6月兩次赴弋陽縣考察弋陽腔,觀看了弋陽腔劇團排演出折子戲《荊釵記見母》後,他讚譽道“該劇具有催人淚下的藝術感染力”。弋陽腔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把“唱”和“念”兩者結合起來,創造了“滾調”,風格粗獷,氣勢豪放。弋陽腔這一變化,有力地突破了傳奇形式的文學體裁唱詞格式和曲牌套音樂結構的嚴格限制,為弋陽腔增添了新的活力。弋陽腔《還魂記》就是當傳統曲牌限制藝術形象塑造時,曲作者在“滾唱”方面的大膽創新。該劇1960年被搬上銀幕後,名聲大噪,從而被譽為“秀、美、嬌、甜”的弋陽雅調。
產地
弋陽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它源於南戲,產生於弋陽,形成於元末明初。
弋陽位於贛東北的信江中游,舊屬廣信府,東漢建安15年(210)開始置縣,地處閩、浙、皖、贛的交通要道,素有江東望鎮之譽。南宋中期,勃興於浙江的南戲,經信江,傳入江西,在弋陽地區以佛道故事為核心,融南曲戲文與當地音樂於其間,“輾轉改益”,於元末明初孳乳出一種新的地方劇種,時稱弋陽腔。與崑山腔、餘姚腔、海鹽腔並稱四大聲腔。
特點
明初葉,弋陽腔的唱腔結構,與海鹽腔、餘姚腔、崑山腔一樣,都來自南戲的曲牌聯套體制,腳
色行當也承南戲,分生、旦、淨、末、醜。其舞台表演,即唱、做、念、打則只用鑼鼓節制、幫襯而無管弦伴奏,所謂“一味鑼鼓了事”(馮夢龍《三遂平妖傳·張譽序》 )。明中葉,弋陽腔系的青陽、太平等腔,發展“滾調”,始突破曲牌聯套的格式,在傳奇體制內發生變革。入清以後,亂彈勃興,出現高、昆、亂“三合班”,在其形成多聲腔劇種的過程中,有個別地區的高腔因受崑腔影響,始採用管、弦並以笛為主伴奏,而多數高腔劇種則仍保持使用鑼鼓節制的傳統。弋陽腔雖幾經嬗變,但各地高腔卻一直保持著共同的特徵與風格。明湯顯祖《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說:“江以西弋陽,其節以鼓其調。”明王驥德《曲律》說:“今至‘弋陽’、‘太平’之袞唱,而謂之流水板。”清李漁《閒情偶寄》說:“‘弋陽’、‘四平’等腔,字多音少,一泄而盡。又有一人啟口,數人接腔者,名為一人,實出眾口。”清王正祥《新定十二律京腔譜·總論》說:“嘗閱樂志之書,有唱、和、嘆之三義。一人發其聲曰唱;眾人成其聲曰和;字句聯絡,純如繹如,而相雜於唱、和之間者,曰嘆,兼此三者,乃成弋曲。由此觀之,則唱者,即起調之謂也;和者,即世俗所謂接腔也;嘆者,即今之有滾白也。”根據上述引證對照今天的高腔,說明弋陽腔的傳統特徵,如徒歌(乾唱)、幫腔(接腔)和滾調(滾唱、滾白)仍保留至今。
江西弋陽腔,繼承著南戲的優秀傳統,沿著民間戲曲的發展道路,以其獨特的藝術風貌,自成一派。其曲調多半是出於宋人詞曲和里巷歌謠,用不同的曲牌聯綴成套,保持著中國古代摯宸恍∏鷶的本色。本無宮調,亦罕節奏,畸農市女,順口而歌。它的曲牌,來源於撃媳貝實鰏的兩個方面:出自南戲的曲牌有鷓鴣天、皂羅袍、泣顏回、駐雲飛、香羅帶、紅衲襖、山坡羊、步步嬌等;出自北曲的有新水令、端正好、點絳唇、寄生草、朝天子、醉太平、快活林、清江引等。它們雖為套曲,但可隨心入腔。它的劇目多脫胎於目連戲文,復受話本、小說的影響,並集以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為其題材內容,從而創造了一種連台大戲的演出方法。大戲劇目有:《目連傳》、《東遊記》、《西遊記》、《南遊記》、《北遊記》、《封神榜》和《許真君》等十二本,每本可以連續演出七天。
贛劇中的弋陽腔,它的曲調雖有摴靄讛因素,但無後期青陽腔階段的摴齙鰏形式,因此,始終持著湯顯祖時代撈浣諞怨模,淶饜鷶的古樸風貌。其劇目,亦大都是明朝初期弋陽腔摾肪鐢的舊目。贛劇弋陽腔是明代弋陽腔留在贛東北地區的嫡派後裔。
劇目來源
明代弋陽腔及其流變的青陽、徽州、四平、太平諸腔的演出劇目,現存120種左右。這些劇目題
材廣泛,內容豐富,具有民間文學的創作傳統。弋陽腔劇目的來源,有相當一部分是繼承了宋元南戲的傳統戲,如《琵琶記》 、《拜月亭記》、 《白兔記》 、《荊釵記》、《殺狗記》、《金印記》、 《繡襦記》等,還有一部分是在長期與海鹽、崑山等腔交流演出中吸收來的,如《玉環記》 、《浣紗記》、《紅拂記》、《玉簪記》、《紅梅記》、 《水滸記》等。對這樣兩類劇目,弋陽腔藝人和民間劇作家,在演出實踐中往往“改調歌之”,以增強作品的鄉土氣息。弋陽腔本身的劇目,大多出自中、下層文人和民間藝人之手,如《破鏡記》作者朱少齋、《白蛇傳》作者鄭國軒、《織錦記》作者顧覺宇等。他們的作品被士大夫出身的文人視為“出自俗吻”“鄙俚不文”,作者的姓名見於著錄的只有25人整本戲刊刻流傳的僅有《高文舉珍珠記》 、 《何文秀玉釵記》 、《袁文正還魂記》、《觀音魚籃記》(《鯉魚記》)、《呂蒙正破窯記》、《薛仁貴白袍記》、《古城記》、《草廬記》、《和戎記》、《易鞋記》、 《劉漢卿白蛇記》 、《蘇英皇后鸚鵡記》、 《韓明十義記》 、《香山記》、《目連救母勸善戲文》等10餘種,此外,就是曲選中的折子戲。由於這些劇作家較接近民眾,所以,他們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勞動人民的愛憎和道德是非觀念。在弋陽腔系劇種中,盛演不衰的代表性劇目,如《織錦記》、《同窗記》、《賣水記》、《破窯記》、《金印記》、《金貂記》等都具有這種特色。流行原因
弋陽腔流行的原因有三點:第一,它繼承和發展了南戲演唱時那種“隨心令”、“順口可歌”的民間藝術創作的傳統。雖也演唱曲牌,但它不像崑山腔那樣格律謹嚴,靈活性很大。第二,弋陽腔可採用方言土語,使它每到一地能與當地語言、語音逐漸結合,而成為地方化的聲腔。第三,弋陽腔對崑曲等傳奇劇本一向採用“改調歌之”移植上演的做法,加入“滾”的表現手法,插入通俗的韻文、散文,使觀眾更易理解。
影響
弋陽腔對中國後來許多地方的戲曲劇種都產生過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據建國後不完全統計,
全國有十四個省、市的三十多個地方戲曲都與弋陽腔有著淵源關係。如:河北的梆子、山西的秦腔、四川的川劇都是弋陽腔的支脈。弋陽腔在演唱形式上與風格上,獨具自己的特色。它以徒歌的形式乾唱,既不用絲竹也不用管樂器伴奏,鑼鼓伴奏只為演唱擊節,同時用以渲染舞台氣氛。弋陽腔中大鼓大鑼的伴奏與其高亢、激越的唱腔曲調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喧鬧、粗獷的音樂風格;弋陽腔還有“一人唱而眾人和之”的特點,也就是眾聲幫腔的形式。這種“一個啟口,數人接腔”的形式,隨著演出的需要而得到不斷的發展,它不僅能渲染舞台氣氛,還可以起到加強詞意表達、幫助刻畫人物、描繪劇中環境、鋪陳戲劇情節等作用,因而成為弋陽腔中的一個重要藝術表現手段,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在2004年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試點工作交流會議上,江西地方戲曲弋陽腔被公布成為該工程第二批試點,從而填補了江西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試點項目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