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條件
阜新蒙古劇是在阜新蒙古貞短調民歌(與草原長調民歌相區別)基礎上產生的,是蒙
古民 族的歌、舞、扮、詩、騎、射的綜合藝術。在解放初,阜新地區就形成了蒙古劇的雛型。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蒙古族人口占85%的佛寺鄉,是蒙古劇的發源地。1947—1949年,獲得解放的佛寺村民間藝人編寫和排演了《慰問軍屬》的短歌劇。把蒙古民歌“明月”曲調配用到了劇中,加上對白、對唱、扮演等形式搬上了舞台。此後全縣有許多蒙古族村紛紛組織民間蒙古劇隊改編蒙古民歌排演蒙古劇。到1949年,全縣農村的業餘劇隊發展到了4個。其中,佛寺鄉秧歌隊於1949年春節編演了《新明月》 ,從送郎參軍演到夫妻思念對話及對唱,內容非常感人,這成為了蒙古劇的胚胎。
蒙古貞自古就有“歌的海洋”之美稱,傳說“三人同行二人是“達古沁”(歌手)一人是“胡爾沁”(說書藝人)。這是蒙古劇產於阜新蒙古貞的重要條件之一。到了50年代,人們把民歌體裁搬上了舞台。先後排演了《桃兒》、 《花兒》 、 《羊山打虎》 、《愛社如家》、 《嘎達梅林》 、 《達那巴拉》 、《翻身民兵卻吉扎布》等劇目。這時的劇中音樂主要是引用一種民歌原曲調,無論全劇多少唱段均重複一個曲子。無鏇律變化,無節奏對比。到了60年代出現了新的劇目《興格爾扎布》 、《三英》等劇目。表演形式較前有所改進,內容複雜,情節多變。曲調也有了變化,不限於一個曲目的運用。
代表劇
蒙古劇是蒙古族戲曲劇種之一,了具代表性的是阜新蒙古劇和科爾沁蒙古劇。
阜新蒙古劇
阜新蒙古劇是1984年2月10日經國務院文化部批准認定的中國第九個少數民族劇種。從此,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亦稱蒙古貞)就成為了蒙古劇的發祥地。中國戲曲志編委會以檔案形式正式認定阜新蒙古劇是中國新興的少數民族劇種並寫進了中國戲曲志。指出“蒙古劇的出現,標誌著蒙古族文化藝術的新發展,她不僅填補了蒙古戲曲空白,而且豐富了祖國戲曲藝術。”因此,中國戲曲界對蒙古劇產生了極大的興趣,1985年11月,蒙古劇《烏銀其其格》作為阜新蒙古劇的代表劇目參加了全國少數民族劇種錄相調演,獲得了文化部獎勵。人們說,蒙古劇象一棵璀璨的明珠,以她獨特的蒙古族風格,豐富了祖國燦爛的戲曲藝術寶庫。
阜新蒙古劇是在蒙古貞短調民歌(與草原長調民歌相區別)基礎上產生的,是蒙古民族的歌、舞、扮、詩、騎、射的綜合藝術。早在解放初阜新地區就形成了蒙古劇的雛型。它是在歌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蒙古族人口占85%的佛寺鄉是蒙古劇的發源地。時值1947—1949年間,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46年到達阜新,開闢根據地。解放區逐漸擴大,獲得解放的佛寺村人民民眾,興奮之餘編寫和排演了《慰問軍屬》的短劇(實際是歌劇)。那些民歌藝人和說書藝人把蒙古民歌“明月”曲調配用到了劇中,加上對白、對唱、扮演等形式搬上了舞台。深受人們的喜愛。到1949年農村業餘劇隊發展到了4處。其中,佛寺鄉秧歌隊於1949年春節編演了《新明月》,從送郎參軍演到夫妻思念對話及對唱,內容非常感人,這成為了蒙古劇的胚胎。蒙古貞自古就有“歌的海洋”之美稱,傳說“三人同行必有二人是“達古沁”(歌手)一人是“胡爾沁”(說書藝人)可見民族民間文化發展之一斑。這是蒙古劇產於蒙古貞的重要條件之一。到了五十年代,人們把民歌體裁的故事更多地搬上了舞台,同時配合黨的宣傳工作編導了時代故事體裁的劇目。當時有佛寺、東梁、
大巴、國華、大板、沙拉、泡子、務歡池、哈達戶稍等鄉的15個村的業餘劇團,先後排演了《桃兒》 、《花兒》、《羊山打虎》、《搶妻》、《愛社如家》、 《嘎達梅林》 、《雲良》、《奔布來》、《光榮軍屬》、《達那巴拉》、 《教訓懶漢》 、《翻身民兵卻扎布》、《龍梅》等13個劇目。這時的劇中音樂主要是引用一種民歌原曲調,無論全劇多少唱段均重複一個曲子。無鏇律變化,無節奏對比。到了六十年代出現了新的劇目《興格爾扎布》 、《三英》、《阿拉坦丁合爾》、《第一個春天》、《除害》等劇目。表演形式較前有所改進,內容複雜,情節多變。曲調也有了變化。不限於一個曲目的運用。到1966年蒙古劇這種民族的表演形式也同樣被視為“毒草”掃進了“垃圾堆”。科爾沁蒙古劇
流行於內蒙古科爾沁一帶。音樂、表演尤具特色。由庫倫旗烏蘭牧騎創作並演出的歌舞劇《安代傳奇》被國家文化部認定為新劇種--科爾沁蒙古劇。科爾沁蒙古劇還沒有形成類型化的音樂和固定的表演程式,屬民間歌舞劇型的少數民族劇種。它的劇種發展走向人們正在藝術實踐中研討探索。科爾沁蒙古劇大都直接套用科爾沁蒙古民間音樂的原曲調,包括科爾沁民歌、民間歌舞曲和蒙古族說唱音樂,如烏力格爾、好來寶音樂,或運用這些音樂素材,根據劇中每一角色需要適當編曲。表演趨於生活化,語言多為通俗化、口語化,念白不講韻律。舞美採取實景與虛景互為補充,虛實相生的表現方法。
昭烏達蒙古劇也是具有草原民族歌舞劇的蒙古劇劇種,產生於昭烏達地區(今赤峰地區),代表劇目有《沙格德爾》、《胡其熱台地》等。其中,《沙格德爾》曾獲得唱腔音樂“孔三傳”獎、全國少數民族戲曲劇本銀獎。
發展
1979年,黨的民族文化政策得到重新落實,佛寺、大板、沙拉等鄉相繼恢復了民間蒙古劇隊,
蒙古劇又重新獲得了新生。蒙古劇從此進入了復興時期,劇中音樂也進入了發展階段,不限於幾十個曲子,在主鏇律的基礎上根據人物的性格和唱段的感情色彩,變化無窮。如《烏銀其其格》、《鬧分家》等劇中用了20多支曲子增強了藝術感染力。這個時期先後排演了《王子爭親》、《烏雲其其格》等劇目。1983一1984年,蒙古劇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劇中選用了好來寶、書曲、安代、民樂曲等,優美的民間音樂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民歌聯綴的戲劇音樂體類。語言上採用了蒙古族諺語、格言、成語、典故和歌謠等民間文學的辭彙,形成了獨特的語言風格。創作上不局限歷史體裁和民歌故事體裁,同時還大膽嘗試了新的反映現代農村改革的體裁。如《一筐葡萄》、《兩個兒媳》等。
蒙古劇藝術發展到今天,已趨於完善。樂隊有文場和武場,以高音四胡、低音四胡、馬頭琴為主,配以捧笙木管、九音鑼、橫笛、二胡和提琴。有時也用三弦和烘托氣氛的蟒號。武場有立鼓、大跋、大鑼,配以小鼓、小鉸節奏樂器有叮沙、木魚,有時還用串鈴。音樂發展上,50年代只限於一個曲調的重複;70年發展到了以一首長歌曲調為主題音樂,根據人物感情變化加進了其它各種音樂;80年代發展到了長歌聯綴體型,即劇中選取用不同情緒,不同節奏的民歌的曲牌,同時引進好來寶、書曲、民樂等音樂。
1983年,縣裡的蒙古劇隊參加了縣、市、全國的蒙古劇調演。 《烏雲其其格》等兩個劇目曾三次獲國家一級獎勵。
1984年蒙古劇被國家認定後,正式成立了中國第一支專業蒙古劇隊,組建了蒙古劇創作室。先後創作、排演了新劇目《海公爺》 、《蒙鄉烈火》、 《滿都海皇后》受到觀眾的喜愛。先後到北京、瀋陽、內蒙古的呼和浩特以及昭盟、興安盟等地演出,行程達三萬公里,演出261場次,觀眾達25萬人次。
藝術特色
阜新蒙古劇歷史與文化源遠流長,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以她獨特的蒙古族風格,豐富了中國的文化藝術寶庫。在這組系列介紹文章里,向人們展示了阜新蒙古劇、蒙古語文教育、蒙古貞文化源流及其特點、蒙古貞歷史探源、喇嘛寺廟的建築特色等豐富的蒙古貞歷史與文化。阜新蒙古貞分布於遼寧省西部,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文化交融匯合之地,使蒙古貞文化顯現出其獨特的民族特點和地域特點。
影響
蒙古劇根植於大眾,劇目具有強烈的民族特點,又反映民族風情習俗。蒙古劇有它獨特
的藝術,民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這是蒙古劇生命力所在。此外,蒙古貞有一批優秀的蒙古劇創作隊伍,如圖力古熱、那木汗、丁振陽等都是蒙古貞著名的蒙古劇作家。蒙古劇創作題材已由敘事民歌、神話故事、歷史故事和革命故事題材,發展到了現代生活題材,反映改革開放、歌頌農村改革成果的生動故事題材,深受民眾歡迎。現在,每年的春節和農閒季節蒙古劇隊都送戲下鄉,演出的劇目反映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歌頌農村改革新成果。蒙古劇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以其獨特的蒙古族風格,豐富了祖國燦爛的戲曲藝術寶庫。
反映民族風情習俗
蒙古劇是內蒙古各地及蒙古族聚居區的草原民族歌舞劇劇種。資料顯示,它形成與20世紀30年代。早期主要流行於內蒙古東部蒙古族聚居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內蒙古各專業藝術團體和烏蘭牧騎的傳播,逐漸流行於全自治區。清初,隨著半農半牧經濟在內蒙古地區的發展,蒙漢民族間的經濟和文化交流更加密切,一些漢族地區的古典小說和民間文學被翻譯成蒙古文蒙古語,豐富了蒙古族傳統的“烏力格爾”(蒙古語說書),蒙古民間說唱藝術的表演形式也更加豐富了。在表演方面,蒙古劇形成之初雖然是載歌載舞的形式,但是並無程式化動作,舞蹈動作多源於蒙古族民間舞蹈。舞蹈在蒙古劇中主要用於抒發人物感情,渲染特定的戲劇情境。
民國初年,通遼市科左中旗的蒙古族藝人突破傳統的說唱形式,扮演成敘事民歌或者民間故事中的角色,以第一人稱進行說唱。科右後旗的潮爾奇(說書人)在說唱《蟒格斯故事》時,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誇張地增加表演動作,有時還改換裝束,以伴奏樂器馬頭琴為道具,站起身來模仿人物,這種化妝演
唱,使說唱藝術的戲劇表演內容得到加強。20世紀40年代,蒙古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諾麗格爾瑪》 、《韓秀英》、《達那巴拉》等敘事民歌,相繼被改編成蒙古劇進行演出。1946年,內蒙古文工團成立,團內的蒙古族藝術人員將反映蒙古族人民參加解放戰爭的《血案》、《額爾登格》等新歌劇譯成蒙古語,用蒙古劇形式進行演出,在蒙古族民眾中引起強烈反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內蒙古歌舞團(後合併到內蒙古民族歌舞劇院)於1953年創作演出了小戲《慰問帶》,被中國一些專家認為是一出有鮮明民族特點的蒙古劇。1953年哲里木盟庫倫旗業餘劇團創作演出《漢城烽火》,表現抗美援朝這一重大題材,在唱腔音樂上由專曲專用的單曲體,發展為一個劇種中多首民歌的聯用,並且吸收了說唱音樂和宗教音樂。這說明蒙古劇逐漸走上成熟。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和政府一向重視蒙古劇的發展,多次召開專門會議對蒙古劇創作、表演進行理論性研究。內蒙古民族劇團(後合併到內蒙古民族歌舞劇院)演出的《達那巴拉》 、《拐杖》、《賽烏蘇溝畔》,呼倫貝爾文工團演出的《諾日格爾瑪》,鄂爾多斯市演出的《森吉德瑪》及其他地區演出的《烏銀其其格》、 《韓秀英》都是蒙古族觀眾喜聞樂見的蒙古劇劇目。可以說,蒙古劇根植於大眾,劇目具有強烈的民族特點,又反映民族風情習俗。目前,蒙古劇創作題材已經由敘事民歌、神話故事、歷史故事和革命故事題材,發展到了現代生活題材,反映改革開放、歌頌農村改革成果的生動故事題材,深受民眾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