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陽縣

昔陽縣

昔陽縣,隸屬於山西省晉中市,位於山西省東境中部,處於東經113°20′-114°08′,北緯37°20′-37°43′之間。縣境東與河北省贊皇縣、內邱縣、井陘縣、邢台市接壤,西與壽陽縣為鄰,南與和順縣毗連,北與平定縣相銜。東西長70千米,南北寬41千米。昔陽縣,下轄5個鎮、7個鄉,總面積1952平方千米,總人口229055人(2012年)。2012年,昔陽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11024萬元,同比增長7.3%。昔陽縣有馬嶺關古長城遺址、石馬寺、關山水庫、虎頭山國家森林公園等名勝古蹟。昔陽縣位於大太原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交匯區,境內公路四通八達,是全國農村公路建設示範縣。2018年9月7日,山西省政府正式批准昔陽縣退出“省定貧困縣”並向社會公告。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昔陽縣 昔陽縣
昔陽歷史悠久 ,早在 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開拓耕耘,夏朝屬河西,商朝屬微,周屬肥子國。

春秋時為東山皋落氏之國,秦時屬上黨,東漢建安末年(219年)為樂平郡。

隋大業初年改為樂平縣。後幾經演變,到辛亥革命後的1912年,定名為樂平縣。民國三年(1914年)改為昔陽縣。1938年5月,昔陽分東西兩縣。1945年8月22日縣城解放,9月1日昔東、昔西久分重合,成立昔陽縣人民政府,上屬太行區第二專員公署。

1949年5月太行區調整區劃,昔陽縣改歸左權專區轄。8月太行區撤銷,左權專區並歸榆次專區,遂為榆次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後專署兩次易稱,昔陽縣歸屬未變。

1958年11月,劃歸陽泉市轄,改稱昔陽縣人民公社聯社。

1959年3月易名為昔陽協作區,5月又稱昔陽郊區。6月復縣歸晉中專署轄,屬於晉中專區,至今隸屬關係未變。

地理環境

地貌

全縣面積1954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0.02%,全省總面積的1.25%,全市總面積的11.9%,居全市第4位。昔陽屬太行山系,為典型的中低山土石山區地貌。山地丘陵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94%(其中土石山區占70%,黃土丘陵占24%,河川谷地占6%),大部分海拔在900米—1300米之間。最高點為東南部的牡羊山1833米,最低點為松溪河出境處,海拔只有560米。整個地勢西高東低,山多川少,溝壑縱橫,崎嶇不平。東部溝谷深切,山石矗立,基石裸露;中部切割較淺,山勢緩和,粗骨土、岩石半分化物、黃土復蓋地表,是本縣主要產糧區;西部地處沁水凹陷帶,丘多坡緩,天然次生植被保存良好,為本縣重要林區。

河流

主要有汾河海河、南運河水系,境內共有大小河流10餘條,其中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有5條,大於1000平方公里的有1條,主要河流有3條,分別是松溪河、瀟河、清漳河。最長的河流和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是松溪河,屬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境內流長73.25公里,總流域面積1473.2平方公里,占全縣面積的75.6%。瀟河屬黃河流域汾河水系,境內流長22.5公里,流域面積356.8平方公里。清漳河屬海河流域南運河水系,境內流長19.75公里,流域面積76平方公里。

氣候

昔陽地處溫帶、暖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一年四季分明,春季溫度回升快,不穩定,日照充足,少雨多風;夏季雨水集中,有乾旱、風、雹災害;秋季多晴朗天氣,常有大風、霜凍;冬季寒冷,風多雪少。

年平均氣溫9.3℃。冬季平均氣溫-6.2℃,最低溫度在1月份;夏季平均氣溫23.9℃,最高溫度在7月份。氣候愛地形影響,區域差異明顯,東部東冶頭、孔氏二鄉鎮年均氣溫10℃,王寨村一帶達11.4℃;西部沾尚、西寨兩鄉鎮及皋落鎮東南高地年均氣溫8℃以下,牡羊山僅為2.9℃。

無霜期年均162天,最長是孔氏鄉,有174天;最短是皋落鎮東南牡羊山一帶,僅110天左右。

平均降水量為571.9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份,兩月降雨平均342.9毫米,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60 %。12月、1月、2月為全年降水量最少月份,3個月總降水量平均為14.4毫米,累年平均雨日為92天,7-8月占31天。北界都一帶為全縣降水量最少區帶,年降水量在480毫米以下,皋落鎮東南牡羊山一帶為全縣降水量最多地帶,達700毫米以上。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昔陽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礦產51種,開發利用的礦種14種。其中煤炭資源是我縣的最主要資源之一,全縣含煤岩系總面積為726平方公里,約占全縣國土總面積的37.7%,現勘查面積達到553.08平方公里,占全縣含煤面積的72%。預測全縣煤炭資源量為73.3億噸,現已探明儲量21.42億噸,是全國重點產煤大縣。

鋁釩土探明儲量為3169.45萬噸,主要是李家莊和韓家溝兩個礦區,均為中型高、高、低的鋁土礦床,多為Ⅱ級和Ⅲ級品,少數為Ⅰ級。

白雲岩分布在縣區東部,面積550平方公里,占全縣面積1/4左右,資源量豐富,具有可觀經濟價值。含鉀岩石地層在東冶頭—皋落一帶廣泛分布,含鉀9.24%,其層位、厚度、品位穩定,資源量達7億噸以上。

鋅礦有方台鋅礦區,儲量1.43萬噸。鈷、鎳、銀為方台鋅礦區中伴生金屬礦產,資源儲量可觀,開發前景誘人。

鐵、銅、鉛、硫鐵、錳鐵、磷等也都有綜合開發價值。石灰岩大理岩玄武岩、電石灰岩、英砂岩、耐火粘土等儲量也極為豐富,開發潛力巨大。

水資源

昔陽縣是全省水資源貧乏縣份之一。全縣水資源總量只有1.366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總量是0.7999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是0.943立方米,重複量是0.3679億立方米,但利用量只有0.6614億立方米,占水資源總量的48.42%,且多是地下水,不易開採。

人均占有量是560立方米,略低於晉中市平均水平,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5,只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4.8%。

由於地質構造、地形、氣候等因素,昔陽縣水資源分區明顯。沾尚鎮、西寨鄉、大寨鎮洪水片、樂平鎮巴洲片,地表水相對豐富,孔氏鄉、東冶頭鎮、閆莊鄉、皋落鎮,淺中層水相對豐富,樂平鎮、大寨鎮、趙壁鄉、東冶頭鎮等鄉鎮石灰岩岩溶地下水豐富,面積大,但埋藏深,開採難。

全縣已建成20座水庫,其中中型水庫有郭莊水庫、水峪水庫兩座,總庫容量達3372萬立方米,每年調蓄水量約300萬立方米。可灌溉農田10000畝。

泉水主要有3處,分別是東冶頭鎮水磨頭泉水、趙壁鄉水磨溝泉水和閆莊鄉楊趙河泉水。泉流量為466—1148立方米/天。

礦泉水主要有3處,分別是李家莊北渡海礦泉水、大寨鎮南冶頭礦泉水、界都鄉崔家莊礦泉水。南冶頭礦泉水經鑑定屬鍶型礦泉水,鍶含量0.539毫克/噸,泉流量125—138立方米/天。目前尚未開發利用。

土地資源

全縣農業用地為1489053.5畝,除去田坎、地埂、田間小路等輔助用地外,淨耕地為438250.2畝,占土地總面積的14.95%。

2012年全縣實際建設用地淨增595.8畝,其中占用耕地202.2畝,整改、復墾、開發新增耕地226.05畝。

全縣耕地中水澆地面積為4686.6畝,占總耕地1.07%,旱地432259.1畝,占總耕地98.63%。

全縣林業面積約為889959.2畝,占土地總面積的30.37%。其中有林地364063.6畝,占林地面積的40.91%,灌木林地為345530.9畝,占林地面積的38.83%,疏林地為90934.1畝,占林地面積的10.21%,其它林地總面積89430.6畝,占林地面積10.05%。

2012年末,全縣森林面積60.358萬畝,森林復蓋率為20.6%。

天然林地分布範圍廣,分散在東、東南、西面的6個鄉鎮,比較集中的是西部的沾尚鎮、西寨鄉,東部的皋落鎮、孔氏鄉,占全縣天然林地面積67%以上。林相不整齊,鬱閉度大部分在0.4—0.6之間,0.7以上的很少。

全縣牧草地面積約為68478.3畝,占土地總面積的2.34%,其中天然牧草地的面積為62478.3畝,占草地面積的91.24%,人工草地和人工改良草地為6000畝,占草地面積的8.76%。

全縣交通用地約6861.3畝,占土地總面積的0.23%,主要為公路幹線、縣鄉公路和農村道路等所占。

水域面積(其中陸地水域面積為3030.3畝,水利設施用地為851畝)約為3881.3畝,占土地總面積的0.13%。

省級森林公園1個(大寨森林公園,位於大寨村虎頭山,公園北臨蒙山,東至虹橋關,南於鳳居人主山接壤,西連安家莊天齊廟嶺,由大寨旅遊區和蒙山風景區組成,總面積為11898.6畝。園區內有各類針葉樹林2071.8畝,各類闊葉樹林4934.9畝,樹種58種,森林復蓋率52.6%。)

植物資源

全縣共有高等植物250多種,其中草本植物200餘種(中草藥材120餘種,牧草64種),約占4/5,木本植物50餘種,占1/5。此外還有沙棘、油榛等山果和猴頭、木耳、蘑菇等食用菌類。

森林資源

全縣主要森林按優勢樹種劃分,各種樹種所占比例:油松林26.6%,櫟類林占17.24%,楊樹占13.3%,其它樹種占42.86%。人工林以楊樹、油松為主,其次是刺槐、白榆等。

牧草資源

昔陽的天然牧草主要分布在趙壁鄉、沾尚鎮、西寨鄉、孔氏鄉。四鄉鎮牧草面積約占全縣牧草面積的57.14%,鮮草產量約占全縣鮮草總產量的56.55%。成片的草場牧地以牡羊草、苔草、蒿草、鹼草、野菊為多,間有禾草、胡枝子、披尖草、早熟禾、二色棘豆等,種類以牡羊草、羊鬍子草、狗尾草、蒿類及禾草類為主。

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穀子、高粱、豆類和薯類,產區主要分布在皋落鎮、趙壁鄉、閆莊鄉、界都鄉等。主要經濟作物有胡麻、藥材、蔬菜等,產區主要分布在沾尚鎮、西寨鄉。

生物資源

境內已發現陸棲脊椎動物27目192種,其中鳥類138種,哺乳類37種,爬行類12種,兩棲類5種。其中豹、麝、金雕、鳶、蒼鷹等野生動物屬國家級保護動物。

獸類絕大多數為北方種,且以鼠形嚙齒類動物為主,大型動物很少。鳥類種類繁多,常見的有麻雀、燕子、灰喜鵲等。兩棲與爬行類主要有蛇、壁虎、蜥蜴、青蛙等。魚類主要有蛇魚、綿魚、鏈魚、鯉魚、草魚、紅鱒魚等。

昆蟲總計6目96科582種。主要有蜜蜂、蚯蚓、寄生蜂、食蚜蠅、椿橡、蜻蜓、蜘蛛等。

基本概況

昔陽縣 位於山西省晉中市東部,太行山中脊西麓。地處溫帶、暖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平均海拔800-1500米,最高處牡羊山海拔1883米,最低處孔氏鄉田家灣海拔560米。一年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9.4℃,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無霜期為120至170天。境內林木豐茂,牧坡廣闊,土地肥沃,發展農業生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四界山環,東瞰邢趙,西屏汾晉,南通遼沁,北控平定,總面積195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8萬畝。人口23.8萬,其中農業人口21萬。全縣轄5鎮7鄉,335個行政村。

昔陽,春秋時稱“肥國”,西漢建立沾縣,東漢建安末設樂平郡,隋大業二年置樂平縣。以後幾經演變直至民國元年,定為樂平縣。1914年改為昔陽縣至今。該縣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道路崎嶇,水源貧乏,丘陵居多,僅在河谷兩岸有小片平川。東西兩側地勢較高,大部海拔在1200米以上,以西部的老廟山為最高,海拔1698米,是該縣清河的發源地。境內主要關隘有東北部的九龍關和東南部的馬嶺關等。均地處兩例高峻、中間低凹,形勢險要地帶,分別為通往河北井陘、邢台的交通要塞。該縣河流呈放射狀分布,向東流的松溪河,是昔陽最大河流;向南流的為清漳河;向西流的為瀟河。主要農作物有穀子、玉米、高粱、豆類、麻類、棉花等。礦藏資源有煤、鐵、鋁、銅、鉛、硫磺、雲母、鋁土礦等十幾種。其中以煤最為豐富。煤田面積達150多平方公里,儲量約14億噸。工業有煤炭、水泥、化工、製藥、機械、冶金、食品、服裝等行業。交通以公路為主、陽泉至黎城幹線公路縱貫縣境,並有以縣城為中心的數十條縣級公路與鄉鎮級公路聯繫著全縣各鄉鎮和絕大部分村莊。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昔陽大寨享譽全中國。“農業學大寨”是當時很紅的一句口號。層層疊疊的梯田,氣勢恢宏的北方民居,熱情善良的人兒,它給人的感覺非南方的湖光山色可比擬。

境內古蹟有石馬寺,在縣城西南15公里的石馬村處,是一座石刻造像與廟堂建築相結合的佛教寺宇,在小型摩崖造像中依崖建寺宇者,為稀有之例。

行政區劃

昔陽縣 昔陽縣

春秋時期,境域屬晉,戰國歸趙,秦屬上黨郡。東漢建安末年(220年)為樂平郡,隋大業初年改為樂平縣。後幾經演變,到民國元年(1912年),定名為樂平縣。民國三年(1914年)改為昔陽縣。1938年5月,昔陽分東西兩縣。1945年8月縣城解放,復稱昔陽縣。1958年11月,劃歸陽泉市轄,改稱昔陽人民公社聯社,次年3月易名為昔陽協作區,5月又稱昔陽郊區。1960年恢復昔陽縣,屬於晉中專區(晉中地區、晉中市)。

建國初為區、村建制,全縣共分14區。1953年,改為七個區,80個鄉。同年4月取消區級建制,全縣500個自然村劃為46鄉。

1958年8月實行人民公社制,全縣設7個公社,轄344個管區。1962年調整為20個人民公社,轄415個生產大隊。

1984年,改為16鄉4鎮,423個行政村。1996年全縣調整為421個行政村。

昔陽轄4鎮,16鄉,421個行政村。4個鎮為城關鎮、東冶頭鎮、皋落鎮、沾尚鎮。16鄉為大寨鄉、李家莊鄉、安坪鄉、巴洲鄉、鳳居鄉、趙壁鄉、牡羊峪鄉、丁峪鄉、王寨鄉、西寨鄉、界都鄉、瓦邱鄉、洪水鄉,閆莊鄉、杜莊鄉、三都鄉。其中城關鎮轄25個村,東冶頭鎮轄35個村,皋落鎮轄20個村,沾尚鎮35個村,大寨鄉23個村,李家莊鄉16個村,巴洲24個村,安坪26個村,洪水28個村,杜莊鄉24個村,三都鄉18個村,鳳居鄉16個村,趙壁鄉11個村,牡羊峪村19個村,閆莊鄉18個村,界都鄉17個村,瓦邱鄉10個村,丁峪鄉15個村,王寨鄉11個村,西寨鄉30個村。1999年末,全縣總人口236113人,其中非農人口29060人,鄉村人口207053人。

2000年,昔陽縣轄4個鎮、16個鄉:城關鎮、東冶頭鎮、皋落鎮、沾尚鎮、界都鄉、王寨鄉、丁峪鄉、洪水鄉、杜莊鄉、閻莊鄉、三都鄉、趙壁鄉、鳳居鄉、瓦邱鄉、李家莊鄉、西寨鄉、安坪鄉、牡羊峪鄉、大寨鄉、巴洲鄉。總人口221361人,各鄉鎮人口:城關鎮48740皋落鎮11664東冶頭鎮14038沾尚鎮8614大寨鄉13366洪水鄉12161李家莊鄉16459安坪鄉9802巴洲鄉7614杜莊鄉7937三都鄉9419牡羊峪鄉8965趙壁鄉6546風居鄉7871界都鄉8470閆莊鄉8757瓦邱鄉4352丁峪鄉6043王寨鄉5928西寨鄉4615(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2001年,昔陽縣鄉鎮區劃調整(本站目前缺資料)。

經濟

綜述

昔陽縣 昔陽縣

2012年,昔陽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11024萬元,同比增長7.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7145萬元,同比增長8.1%;第二產業增加值309868萬元,同比增長6.0%;第三產業增加值164011萬元,同比增長5.8%。三次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依次為7.3%、60.6%、32.1%。與2011年相比,第一產業比重下降1.0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提高3.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下降2.5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2325元,按2012年平均匯率計算達到3544美元。

固定資產投資

2012年,昔陽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96043萬元,同比增長36.1%。按性質分,基本建設投資完成441033萬元,同比增長49.7%;更新改造投資完成80015萬元,同比下降30.3%;其他投資完成37163萬元,同比增長104.2%;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37832萬元,同比增長263.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完成34390萬元,同比增長688.9%;第二產業投資完成397087萬元,同比增長9.5%,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6.6%;第三產業投資完成164566萬元,同比增長131.7%,其中,住宅投資完成96197萬元,同比增長202.0%。

第一產業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村的秋色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村的秋色

2012年,昔陽縣農業總產值達68559萬元,同比增長13.0%。其中,農業44082.3萬元,同比增長23.9%;牧業20393.7萬元,同比下降4.9%;林業3004.5萬元,同比增長16.5%;漁業148.5萬元,同比增長14.4%;農林牧漁服務業930萬元,同比增長3.3%。全年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為355343畝,同比增長0.5%。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36827畝,同比增長0.3%,其中:玉米播種面積為295941畝,同比增長1.2 %。蔬菜種植面積17002畝,比2011年增加1171畝,同比增長7.4%。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49823噸,比2011年增加22624噸,同比增長17.8%。蔬菜總產量32945.3噸,比2011年減少6042.6噸,同比下降15.5%。全年全縣肉類總產量8820.6噸,比2011年減少1366.4噸,同比下降13.4%;奶類產量4659.6噸,同比下降3.9 %;禽蛋產量2557.6噸,同比下降22.9 %;年末大牲畜存欄6755頭,同比下降13.1%;豬存欄69370頭,同比下降3.3%;羊存欄54542隻,同比增長23.4%。

第二產業

2012年,昔陽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1家,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559231萬元,完成工業增加值264355萬元(12月月報數),同比增長9.8%。分行業看,煤炭行業完成增加值258164萬元,同比增長10.4%;天然氣開採業完成增加值2622萬元,同比增長4.9%;化工行業完成增加值1616萬元,同比下降33.5%;電力行業完成增加值1953萬元,同比增長3.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16657萬元,同比增長7.3%,實現利稅109583萬元,同比增長18.4%,實現利潤39113萬元,淨增12623萬元,同比增長47.7%。

2012年,昔陽縣建築業實現總產值29212萬元。其中建築工程總產值28451萬元,安裝工程總產值661萬元,其他產值100萬元。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2232.7萬元。

第三產業

2012年,昔陽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4902萬元,同比增長15.5%。其中:城鎮零售額95437萬元,同比增長16.8%;鄉村零售額69465萬元,同比增長13.8%。分行業看:批零貿易業完成157596萬元,同比增長14.9%;住宿餐飲業完成7306萬元,同比增長31.7%。

財政金融

2012年,昔陽縣財政總收入127158萬元(含兩權收入),同比增長26.7 %,增收絕對額為26806萬元。一般預算收入為41657萬元,同比增長23.9 %,增收8042萬元。分部門看,國稅部門完成78517萬元,同比增長34.5%,增收20127萬元;地稅部門完成38008萬元,同比增長23.3%,增收7189萬元;財政部門完成10633萬元,同比下降4.6%,減收510萬元。分稅種看,增值稅完成10009萬元,同比下降82.6%;企業所得稅完成3201萬元,同比下降58.5%;營業稅完成8532萬元,同比下降11.7%;資源稅收完成1914萬元,同比下降34.5 %。全縣財政總支出完成115532萬元,同比增長25.8%。一般預算支出執行96803萬元,同比增長18.9%。

2012年末,昔陽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946150萬元,同比增長15.5%,其中:單位存款餘額244879萬元,同比增長7.0%;個人儲蓄存款餘額638957萬元,同比增長15.5%;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08459萬元,同比增長7.6%。

交通

交通以公路為主、陽泉至黎城幹線公路縱貫縣境,並有以縣城為中心的數十條縣級公路與鄉鎮級公路聯繫著全縣各鄉鎮和絕大部分村莊。

2012年,昔陽縣公路通車裡程為1706公里,公路密度為87.3公里/百平方公里。

2012年,昔陽縣民用汽車擁有量為14855輛,比上年增加了561輛,同比增長3.9%,其中:載客汽車12179輛,比上年增加了1770輛,同比增長17.0%;載貨汽車2513輛,比上年減少了161輛,同比下降6.0%;其他汽車163輛,比上年減少了1048輛,同比下降86.5%。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2年,昔陽縣共有普通中學17所,在校生9251人;職業中學1所,在校生2451人;國小72所,在校生13448人;幼稚園24所,在園幼兒6045人。

衛生事業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村虎頭山層林盡染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村虎頭山層林盡染

截至2012年,昔陽縣共有衛生機構386個,其中縣、中醫院各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個,鄉衛生院20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衛生監督所1個,醫修站1個,新農合管理中心1個,衛校1個。全縣衛生機構擁有床位739張,執業(助理)醫師296人。179945人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率99.8%;35621人參加城鎮醫療保險,參合率98%。

文化事業

截至2013年,昔陽縣有露天戲台350多個、鄉鎮文化站13個、村文化室365個、文化個體戶230多戶,縣城有松溪公園、電影院、圖書館、閱覽室、體育場等十幾個文化活動場所,基本形成了以縣圖書館為龍頭,鄉文化站為紐帶,農村文化室、文化專業戶為基礎的三級文化網路。特別是“春芽書屋”被山西省教委命名為“山西省德育基地”,被省關工委與省文化廳命名為農村開展讀書活動的示範點,全國婦聯將其確定為“婦女兒童讀書站”。全縣擁有文藝協會6個,專業文藝演出團體5個,從業人員近600人。半專業的民間表演團體20多個,農民鑼鼓隊320多支,基本上村村都有業餘文藝宣傳隊。文化藝術精品層出不窮。策劃編排了大型歌舞劇《歲月如歌》、民間藝術情景劇《唱的幸福落滿坡》等一批文藝作品,湧現出史掌元、喬萬英、張勝利、梁拉成等一批文化拔尖人才,組織編寫了《文化昔陽建設叢書》、《昔陽風光攝影集》、《昔陽文化集萃》,編輯出版了《昔陽古詩今譯》。僅2012年就有12件文藝作品獲國家級大獎,16件文藝作品分別獲得省市獎項。

社會保障

2012年,昔陽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134279人,其中,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7500人,參加農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26779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15499人。全年全縣給城鄉16296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補助金總計2581.3萬元,其中,城市發放生活補助金1081.2萬元,農村發放生活補助金1500.1萬元。

歷史文化

文化綜述

上世紀50年代,昔陽縣曾經是全國文化先進縣,素有“虎頭山下多英傑”的稱譽,以全國著名農民作曲家史掌元、農民漫畫家高毛孩、農民詩人李居鵬、農民劇作家李濟勝為代表的一大批“泥腿子”文化人撐起了昔陽縣文化繁榮的一片藍天。

名優特產

昔陽大曲原名為“躍進大曲”,產於昔陽縣酒廠。此酒於1980年、1984年、1988年連獲三屆山西省優質產品獎,產品遠銷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內蒙等省、市、自治區。

“抿圪抖”也叫“抿蝌蚪”,是昔陽民間古老的一種麵食。

昔陽吊爐小燒餅,俗稱燒餅,是昔陽傳統食品。產生於金元時期,迄今有八百餘年歷史。

風景名勝

昔陽,是陳永貴故里,二月河的家鄉,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悠久燦爛的歷史,給昔陽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留下了獨有的文化遺產。這裡有馬嶺關古長城遺址、石馬寺、關山水庫、虎頭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秀麗的黃庵腦,有奇峰錯列、幽谷盈香的太行大峽谷,有聞名全國的大寨村,更有太行小江南——水磨頭漁鄉,晉商故居——毛家大院和大寨二村——井溝村。華夏第一村——大寨大寨,是全國著名的紅色旅遊景區和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大寨投資2億元,建設了大寨展覽館、大寨民俗館、民族林、文化園等一系列旅遊項目。大寨年接待遊客4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000萬元。千年古剎——石馬寺石馬寺石窟始建於北魏,是一座 集石窟造像與寺廟殿堂為一體的宗教建築群,已有1470年的歷史,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避暑勝地——龍巖大峽谷龍巖大峽谷位於昔陽縣孔氏鄉境內,面積47平方公里。景區內峽谷成群、崖壁峭立、溝谷蜿蜒,瀑布廣布,現已投入資金2000萬元,完成了景區旅遊道路、農家樂賓館等工程。建成後,將成為集觀光、休閒、度假、山鄉風情體驗於一體的多功能旅遊勝地華北第一峰——黃庵垴黃庵垴景區地處太行山中段,風景秀麗,景色怡人,有大天梯、藏龍洞、一線天等景點。太行漁鄉——水磨頭水磨頭漁鄉景區位於東冶頭鎮水磨頭村,有松溪河畔漂流、河灣水庫垂釣、鑽珠峰頂攬勝、冷泉池塘賞魚、桃花洞中探奇、農家小院懷舊六大景點。

昔陽縣有馬嶺關古長城遺址、石馬寺、關山水庫、虎頭山國家森林公園、黃庵腦、水磨頭漁鄉、晉商故居—毛家大院和大寨二村—井溝村等名勝古蹟。

大寨

大寨,是全國著名的紅色旅遊景區和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石馬寺

石馬寺位於山西省昔陽縣西南15公里處的石馬村。石馬寺最早叫落鷹寺,北魏石窟建成後,取名石佛寺,到唐朝傳說李世民賜石馬一對,易名石馬寺。北宋熙寧年間,圍像建廊築寺,後經元、明、清歷代多次擴建。石馬寺已有1470年的歷史,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巖大峽谷

龍巖大峽谷旅遊區位於太行山中段主脊西側,山西省昔陽縣東南部孔氏鄉境內,東鄰河北省贊皇縣嶂石岩國家風景名勝區,西距大寨森林公園76公里,旅遊區總面積140平方公里。

黃庵垴

黃庵垴嶂石岩風景區位於山西省昔陽縣皋落鎮南岩村,是晉冀分水嶺,海拔1774米。黃庵垴嶂石岩風景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與國家地質公園。

著名人物

陳永貴

陳永貴 (1915年2月14日-1986年3月26日),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陳永貴出身貧農,1948年陳永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2年,陳永貴接替“主動讓賢”的原書記賈進才出任中國共產黨山西省昔陽縣大寨村的支部書記,在環境非常惡劣的的大寨村,他帶領農民艱苦創業,從山下用扁擔挑土上山造田,改善了當地人民的生活。他的事跡被中央政(中國)府肯定,毛澤東號召全國要“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因此成為全國的榜樣。中國改革開放以後,他辭去國務院副總理職務,之後在北京東郊農場擔任顧問。後來在北京逝世。按其遺囑,骨灰安放回大寨。

郭鳳蓮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村黨總支書記,郭鳳蓮是傳奇式人物。1946年生於昔陽縣離大寨不遠的武家坪村,三歲失去了母親,寄居在大寨村的姥姥家。1962年完小畢業後在大寨務農。1963年參加了大寨的抗災自救,同當時的“鐵姑娘”們一道投入到了“先治坡後治窩”的勞動。成了那個特定歷史時期中的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曾受到毛澤東、周恩來、李先念、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熱情接見和讚揚。也正是如此,郭鳳蓮頭的的光環越來越耀眼。從1968年至1978年的十年間,她雖然在大寨工作,但身兼數職,大寨公社黨委副書記,革委會副主任,中共昔陽縣委委員,中共昔陽縣委副書記,山西省革委會副主任,1977年當選為中共十一大代表,中央候補委員,1978年當選為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委員。2003年、2008年任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2009年1月18日,榮獲第七屆中國十大女傑榮譽稱號。

焦煥成

焦煥成,男,漢族,1949年10月生,山西昔陽縣人。1964年2月參加工作,196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生學歷。國務院副秘書長、機關黨組副書記,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正部長級)。 1983.02——1994.05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工作,先後任服務司副司長、司長 。1994.05——1997.05 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1997.05——2002.07 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 。

2002.07——2007.09 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 、黨組書記。

2007.09—— 國務院副秘書長、機關黨組副書記,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 。黨的十五大、十六大代表 ,中共第十六屆中央紀委委員,第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

史掌元

史掌元(1920年-2012年2月),山西省昔陽界都鄉里安陽溝村人,農民作曲家,一生創作歌曲數量達2000餘首。史掌元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山西省音樂家協會理事、副主席、名譽主席。

名優特產

昔陽大曲原名為“躍進大曲”,產於昔陽縣酒廠。此酒於1980年、1984年、1988年連獲三屆山西省優質產品獎,產品遠銷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內蒙等省、市、自治區。昔陽縣在清代就已有酒坊釀出佳酒。

此酒原料選用本縣特產高粱,皮薄肉厚,質地純正,使酒味芳香、淨爽。以小麥、大麥和豌豆製成的高溫大曲為糖化發酵劑,工藝採用經過改革的傳統“老五甑(音“zèng”)”,經泥池發酵,分層蒸餾,量質摘灑。適當陳貯,精心勾兌等方法精釀而成。昔陽大麯酒質無色透明清亮,窖香濃郁,醇和味正,綿甜甘冽,回味悠長。

基礎建設

一是集中反映在市政建設上,完成了頤民公園、厚基偉業商貿大廈等一批標誌性建築,實施了環城綠化、背街小巷硬化等十二項提升縣城品位的重點工程,開工了氣勢恢宏的松溪河綜合治理項目。二是道路建設總投資2.2億元,完成了207國道改擴建、昔九路大修和冶趙線改造等重點工程,實現了全縣縣鄉油路的循環互通。三是水利建設投資6000萬元,實施了趙壁川供水管道改造、關山水庫人畜飲水水質淨化等39項重點工程,243個行政村實現了自來水標準化入戶。四是電力建設投資2億元,完成了220千伏輸變電站和電網增容改造工程,年新增用電量在全市繼續領先。五是通訊實現了全縣兩人1部電話(手機),僅行動電話一年新增2.4萬部,增幅位居全市第一。

山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全省轄11個地級市,以及2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85個縣。
 太原市杏花嶺區 | 小店區 | 迎澤區 | 尖草坪區 | 萬柏林區 | 晉源區 | 古交市 | 陽曲縣 | 清徐縣 | 婁煩縣
大同市城區 | 礦區 | 南郊區 | 新榮區 | 大同縣 | 天鎮縣 | 靈丘縣 | 陽高縣 | 左雲縣 | 廣靈縣 | 渾源縣
陽泉市城區 | 礦區 | 郊區 | 平定縣 | 盂縣
長治市城區 | 郊區 | 潞城市 | 長治縣 | 長子縣 | 平順縣 | 襄垣縣 | 沁源縣 | 屯留縣 | 黎城縣 | 武鄉縣 | 沁縣 | 壺關縣
晉城市城區 | 高平市 | 澤州縣 | 陵川縣 | 陽城縣 | 沁水縣
朔州市朔城區 | 平魯區 | 山陰縣 | 右玉縣 | 應縣 | 懷仁縣
晉中市榆次區 | 介休市 | 昔陽縣 | 靈石縣 | 祁縣 | 左權縣 | 壽陽縣 | 太谷縣 | 和順縣 | 平遙縣 | 榆社縣
運城市鹽湖區 | 河津市 | 永濟市 | 聞喜縣 | 新絳縣 | 平陸縣 | 垣曲縣 | 絳縣 | 稷山縣 | 芮城縣 | 夏縣 | 萬榮縣 | 臨猗縣
忻州市忻府區 | 原平市 | 代縣 | 神池縣 | 五寨縣 | 五台縣 | 偏關縣 | 寧武縣 | 靜樂縣 | 繁峙縣 | 河曲縣 | 保德縣 | 定襄縣 | 岢嵐縣
臨汾市堯都區 | 侯馬市 | 霍州市 | 汾西縣 | 吉縣 | 安澤縣 | 大寧縣 | 浮山縣 | 古縣 | 隰縣 | 襄汾縣 | 翼城縣 | 永和縣 | 鄉寧縣 | 曲沃縣 | 洪洞縣 | 蒲縣
呂梁市離石區 | 孝義市 | 汾陽市 | 文水縣 | 中陽縣 | 興縣 | 臨縣 | 方山縣 | 柳林縣 | 嵐縣 | 交口縣 | 交城縣 | 石樓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