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提線木偶戲

壯族提線木偶戲

壯族提線木偶戲是廣西靖西縣一種土言土語、土曲土調的古老民間戲曲藝術,以題材、表演、唱腔、演出習俗等特色,深受壯族民眾的喜愛,被譽為“南國民間藝術奇葩”,流傳於靖西、德保、天等一帶。靖西提線木偶戲,亦稱壯族吊線木偶戲,壯語簡稱為“木雕戲”,當地人又稱“土戲”,屬南路壯戲主要戲種之一。

遺產信息

靖西壯族傳統提線木偶戲靖西壯族傳統提線木偶戲
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靖西縣
遺產名稱:壯族提線木偶戲
所屬性質: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遺產編號:139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靖西縣
申報日期:2010年遺產級別:自治區/省

簡介

壯族提線木偶戲在靖西縣的壯族民眾當中多稱為“木雕戲”、“土戲”,由於表演師在演唱時多用“呀哈嗨”為襯腔,故又稱“呀嗨戲”。靖西壯族提線木偶戲的提線木偶臉譜一般用秋後砍伐的柚木或銀木雕成,塗上褐石,根據要體現的人物個性用墨描繪五官,架肩配衣服,並在衣服雙袖、雙肩和背部繫上細繩,細繩上端連線掛鈎把手,由表演師操縱動作唱演。

來歷

靖西壯族提線木偶戲的來歷有三種傳說。其一是,南宋張天宗部下抗元失敗來到那鑒(今靖西舊州街)定居,由江西籍士兵所傳授(據《夢梁錄》一書介紹,那時江西已有了“傀儡戲”)。後來,靖西本土藝人將壯話、本地曲調套上去,即成為“土戲”。其二是,在清代中葉時,在曼巷(今靖西新靖鎮亮表村大晚屯)有一個叫岑公繼柳的人,年輕時候在越南老街看到從中國雲南請來的木偶戲演出,回鄉後即仿演起“土戲”來。岑公繼柳成為靖西“土戲”的第一代表演師,後本村黃公花、黃志原、黃永吉、黃英武、黃登偉和黃滿珍、農英等相繼傳承為第二至第七代表演師,已流傳200多年。其三是,100多年前,在今靖西同德鄉足表村一帶,由廖瑞麟、張公孟炳為第一代表演師把木偶作為“演員”擺在凳子上開始演板凳戲,後第二、第三、第四代表演師廖紹文、廖植璜、馮正明改用提線木偶表演。
靖西壯族提線木偶戲的來歷,究竟真正源於以上哪種傳說,難於定論,但把它們看作是提線木偶戲流傳的多個支派是可以肯定的。壯族提線木偶戲在靖西發源已久,流傳甚廣。從民國10年1921年起,即從曼巷黃英武表演師以後,提線木偶戲在靖西發展繁榮,業餘戲組不斷出現,後來業餘戲組一度發展到了30餘個。他們不但在本地演出,而且常應邀到德保那坡大新雲南富寧和越南高平等地表演。

臉譜

壯族提線木偶戲表演時所用木偶,一般身高在一尺左右。靖西木偶戲的臉譜用銀木或柚木精心雕塑而成,後用褐石作臉的肉色,根據人物的特徵和要求,用墨汁描繪五官。人物有“文武”、“小生”、“青衣”、“花旦”、“閏門旦”、“刀馬旦”、“鬚生”、“紅臉”、“花臉”、“醜生”等,臉譜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忠奸分明,男女老少各有特徵。

唱本

壯族提線木偶戲演出時沒有預編的固定唱本,表演師出演前看小說,記住對話、情節,登台後隨編隨唱,常連演十幾甚至幾十場。戲目大都取材於古典小說《封神演義》、《隋唐演義》、《楊家將》、《白蛇傳》等。近年來陸續有些表演師用現代戲目表演,豐富了壯族提線木偶戲的內容。

曲調

音樂和唱腔有開場曲、高腔調、平調、詩調、採花調、喜調、嘆調、哭調等,有時穿插巫倫調、下甲山歌。其唱詞語言用壯族民間詩韻格律,屬板腔板體和聯曲體結合形式。演唱時多用幫腔來烘托氣氛。語言為壯語,兼有漢語。道白有口語白和韻白之分。伴奏樂器有京胡二胡三弦秦琴、木葉、鑼、鈸、木魚等。

服飾

在服裝方面,文生多穿白穿花,但沒有龍鳳彩畫圖案。武將戴盔披甲。一般角色則著與本民族相似的一般服裝。正面人物穿較華麗的衣服,反面人物則穿舊的衣服,並且戴皮帽。

表演

壯族提線木偶戲表演時,在露天空地用木板等圍搭一個舞台,台內掛幕布作為場背景,表演師在幕布後面從上方探出木偶操縱唱演為了表演的生動性,表演師前面另有幕布摭擋,使台下觀眾看不到人,老生、小生、花旦、老旦以及“千軍萬馬”均由表演師一人操作,既有類似旁白的情節敘述,又有現場動作表現,既有唱調,又有對白,遇上打鬥情節,刀來槍往吆喝陣陣。

音樂特色

靖西壯族提線木偶戲服-陳麗琴攝靖西壯族提線木偶戲服-陳麗琴
靖西壯族提線木偶戲的音樂特色鮮明,音樂類型可以劃分為聲樂和棚面(即器樂)兩大類,其中,聲樂又分為唱腔和台白兩類.棚面則有文、武場之分。這兩大類音樂各有其藝術特色。
靖西壯族提線木偶戲的唱腔為聯曲體,由基本唱腔和穿插唱腔兩部分組成。基本唱腔:就是提線木偶戲原來的漢族曲調融合本地民間曲調形成的,是木偶戲的常用唱腔。【平調】、【高調】、【喜調】、【採花調】、【嘆調】、【哭調】和【詩調】即屬此類唱腔。這些唱腔囊括了人物的喜、怒、哀、樂等各類情緒,表現力豐富。

壯族提線木偶戲還與南路壯劇有著親密的血緣關係:木偶戲孕育了南路壯劇的誕生,南路壯劇是在吸收木偶戲音樂及表演程式的基礎上才得以形成、發展。南路壯劇的發展反過來又對木偶戲產生影響,兩者之間存在著雙向交流的關係。

民俗特徵

靖西大部分地方都有請壯族提線木偶戲表演的習慣。北部鄉鎮村屯如今逢潤年鬧春還保持請提線木偶戲助興的習慣,而且一演就是數天。壯族提線木偶戲承載著本民族深厚的民俗文化。從民俗的角度看,它具有地方性、儀式性、實用性、變異性等基本特徵。

衰落

靖西壯族提線木偶戲從誕生至今,在傳播民族文化方面曾經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它曾是缺少電影時代農村民眾重要的精神食糧。文革前和20世紀80年代,壯族提線木偶戲在靖西城鄉曾風行一時。20世紀90年代以來,靖西提線木偶戲卻日漸衰落,演出的劇團越來越少。據相關資料記載,20世紀50年代初,靖西縣城、城郊及化峒、地州、新圩、安德、大道等10多個鄉(鎮)村(街)都組建
靖西壯族傳統提線木偶戲靖西壯族傳統提線木偶戲
有業餘壯劇團,1990年,全縣有30餘個業餘戲班。現在已是今不如昔。靖西現在僅存4個木偶劇團:泗梨木偶戲組、靖西縣博物館民俗演唱隊、新圩木偶劇隊和亮表福巷木偶劇隊。1987年,靖西縣泗梨木偶戲組到湯峒村演出,不僅全村村民傾巢而出觀看演出,而且引來周邊村屯的民眾前來觀看。今年春節前來觀看木偶戲的人多為老年人且寥寥無幾,其他人都去觀看其他文娛節目了。觀眾少,木偶師傅的演出熱情也大大降低了,演出天數從原來的7天減為3天,晚上演出也因觀眾稀少而取消了。不少村民預言,在不久的將來,該村不再有木偶戲演出。

靖西壯族提線木偶戲的衰落有主、客觀兩方面原因。主觀方面主要是指木偶戲內部。按道理,靖西木偶戲應以展示壯族(尤其是靖西本土)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音樂舞蹈繪畫武術乃至某些宗教活動、風俗禮儀和傳統節日為主,因為這是靖西木偶戲得以產生和發展的深厚基礎,但觀看過演出的觀眾會發現,靖西木偶戲的模仿路走得太漫長,農村觀眾看到的都是《三國演義》《水滸傳》、《隋唐演義》等作品,而少反映本民族特色的劇目,即使是上演民族劇目,所塑造的少數民族人物形象還停留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少數民族人物形象的模式上,缺少當今時代氣息。正是由於木偶戲題材過於陳舊,缺少時代氣息,不符合廣大民眾的審美趣味和欣賞習慣,使得熱衷於靖西木偶戲藝術的觀眾越來越少。客觀方面主要是指當今的民眾有多種需求,他們的審美趣味發生了改變。靖西多山,在沒有實施公路大會戰之前,大部分村屯交通閉塞,村民因缺少傳媒渠道,獲得外部信息很少,娛樂活動也少,觀看木偶戲表演是他們重要的娛樂活動之一。近年來,隨著“村村通公路、通廣播電視”等目標的實現,尋常百姓家也有電視機、影碟機等,部分村屯春節還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這些充滿現代氣息的娛樂節目和娛樂活動吸引住他們的眼球,缺少時代氣息的木偶戲自然遭到年輕一代的冷落。

挽救

靖西木偶戲不論在文學還是在藝術方面都具有較高的價值,作為南路壯劇的代表,它的衰落將是不可估量的損失。為大力保護和弘揚木偶戲這一民間藝術,搶救靖西木偶戲刻不容緩。

對壯族提線木偶戲進行挽救要做到以下七點:一是深刻認識保護的重要性,重新培植其生存土壤;二是出台相應的法規,用法律法規的權威推動對靖西提線木偶戲的保護;三是加快對靖西提線木偶戲普查記錄的步伐,保證普查記錄的效果;四是用市場化的方式解決其生存問題;五是抓好傳承工作,讓靖西提線木偶戲在傳承中更新自我,發展自我。六是在內容、木偶製作工藝、表演形式等方面進行創新,走創新之路,使之適應當今時代的發展;七是鼓勵專家以及各種層次文化人對靖西提線木偶戲保護的介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