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級戰列艦

俾斯麥級戰列艦

俾斯麥級戰列艦 (德文:Schlachtschiff Bismarck,英文:Bismarck class battleship),是納粹德國建成的最大的主力艦,超越了英國皇家海軍旗艦胡德號戰列巡洋艦,成為當時世界上噸位最大的戰艦。 俾斯麥級戰列艦主尺度為250.5米×36米×9.1米,標準排水量為41700噸和42300噸,滿載排水量49400噸和52900噸,艦員編制2092人和2608人,動力為3台蒸汽輪機,三軸推進,最大航速30節,最大續航力8500-9000海里,主甲板裝甲厚80至120mm,主要武器為4座雙聯裝380毫米艦炮。 俾斯麥級戰列艦共建造服役2艘都在二戰期間被擊沉,首艦俾斯麥號戰列艦於1936年7月1日在德國布隆·福斯造船廠開工建造,1939年2月14日下水,1940年8月24日服役,以普魯士王國首相和德意志帝國總理、人稱“鐵血宰相”的奧托·馮·俾斯麥命名。2號艦提爾皮茨號戰列艦於1936年11月2日在德國威廉海軍造船廠開工,1939年4月1日下水,1941年2月25日服役,以德意志帝國海軍元帥、人稱“德國海軍之父”的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命名。

基本信息

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 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

1919年,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英國人一舉清除了老對手德國的海上艦隊,還強迫德國簽署了苛刻的《凡爾賽和約》,並在《和約》中明確規定,戰敗的德國不準再擁有無畏級戰列艦,僅允許保留8艘舊戰列艦用於訓練及海岸防禦,替代艦必須在被替代艦下水20年後才可動工建造,並規定其最大排水量不得超過10160噸,主炮口徑不得超過280毫米。

20世紀20年代初,在民族復興思想支配下忍受著戰敗恥辱的德國,手中僅有幾艘不堪使用的陳舊戰列艦,建造新戰列艦的意願愈加強烈。由於受到《和約》的限制,德國仔細研究了和約的規定,在條約限制下充分發揮了當時的技術優勢,結合海軍的戰術需求精心設計建造了3艘德意志級裝甲艦(被其他國家稱為袖珍戰列艦)。德意志級雖然艦型噸位稍小但速度比傳統的戰列艦快,防禦能力和火力又比巡洋艦強,讓對手強的追不上,弱的打不過,是一種投機取巧設計,這種設計也讓德意志級在二戰初期的大西洋打出一片“天地”。隨後德國又準備設計建造2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其設計思想延續了德意志級的路線,並做了更多改進。在二戰中,沙恩霍斯特級憑藉其航速高、裝甲也夠用的條件,敢於和一些英國戰列艦打接觸戰,把“打不過就跑”的戰術思想發揮得淋漓盡致。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的設計建造標誌著德國海軍新式戰列艦的設計建造水平已經開始走向成熟,為俾斯麥級戰列艦的建造打好了基礎。      

Big 7戰列艦 Big 7戰列艦

20世紀30年代初,《華盛頓海軍條約》即將到期,世界局勢緊張,各國都不打算繼續簽約,並於不久之後 一個接一個地拿出新戰列艦建造方案。德國當時雖然已經有了德意志級,並開始沙恩霍斯特級的設計,但這都明顯不是世界各國即將建造的新戰列艦的對手。1932年,德國為了使新式戰列艦的數量達到替換所有一戰後根據《凡爾賽和約》得以留下的老戰列艦的水平,並為對抗蘇聯的造艦計畫,海軍開始對建造3.5萬噸的大型戰列艦的設計進行理論性研究,並對其武備、裝甲和航速進行了可行性論證。1934年,德國在進行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設計的同時,也開始了新一級大型戰列艦的設計準備工作。1935年,德國宣布廢除禁止其建造軍艦的《凡爾賽條約》,並向英國提出限制德國海軍總噸位為英國海軍的35%,英國欣然接受並與之簽訂《英德海軍協定》,這為德國建造大型戰艦鋪平了道路,德國馬上決定開始準備建造謀劃已久的新型戰列艦俾斯麥級。      

建造沿革

巴伐利亞級戰列艦 巴伐利亞級戰列艦
俾斯麥號建造下水 俾斯麥號建造下水

1930年,俾斯麥級戰列艦最初開始構想設計時,是德國一戰戰敗後時隔二十年首次設計建造正規戰列艦。因此面臨著非常大的困難,由於條約和戰敗的影響,德國的造船工業在1920年代至1930年代可以說是完全重新開始,所以在設計上所能參考的只有一戰時期的德國海軍艦艇。作為德國海軍重新起步的標誌,埃姆登級輕巡洋艦和萊比錫級輕巡洋艦是代表,套用了大量的新技術,新的建造思路。但是,這時期的德國海軍嚴重缺乏大型艦艇的建造和設計經驗,而且所能參考到的對象也已經落後了不止一個時代,由於“海軍假日”時期德國不能建造新艦,錯過了最重要的技術積累時期。實際上海軍假日時代的Big 7戰列艦為各海軍大國後續的戰列艦的建造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比如美國海軍的南達科他級,日本海軍的大和級,英國海軍的前衛級。更為重要的是,各海軍大國根據一戰的經驗,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吸取教訓,改進設計思路,比較典型的就是英國接收德意志帝國海軍艦艇進行的實驗,日本海軍和美國海軍則是利用條約中拆毀的舊艦進行實驗,這同樣也為後來戰艦的建造積累了大量的經驗。而德國既無參考對象,也缺乏相關數據,為了保證研發和建造進度,都是儘量採用現有的技術。所以,俾斯麥級的設計從一開始就有很大的問題,依然停留在一戰時期的戰艦設計思路上,以巴伐利亞級為基準設計了一個放大型。作為一艘標準排水量41000噸的巨艦,只搭載了8門381毫米主炮,而同時期的Big 7全部都是410毫米主炮,維內托級是九門381毫米主炮,喬治五世親王 級則是10門356毫米主炮。        

1935年,俾斯麥級戰列艦開始制定完整計畫並進入設計圖紙的繪製階段,由於政治上沒有太多限制,新戰列艦的設計完全面向實戰。1936年,《華盛頓海軍條約》到期,英國提出了續約《倫敦海軍條約》,法國和義大利宣布不再參加,其後原先同意的日本也拒絕在條約上籤字。與此同時,英國要求德國將俾斯麥級的排水量限制在35000噸,但德國以其不是《華盛頓海軍條約》簽字國為由斷然拒絕,就在這一片混亂中,希特勒宣布德國不再受這類條約規定的限制。1936年夏天,經過一年設計的俾斯麥級戰列艦開始動工建造。        

服役歷程

俾斯麥號艦徽 俾斯麥號艦徽

1936年7月1日,俾斯麥級戰列艦首艦“俾斯麥”號在Blohm&Voss造船公司位於漢堡的布隆·福斯造船廠的9號船台上鋪設龍骨,正式開工建造,建造編號為BV509。船體的建造工作於1938年9月完成,並開始轉移到下水道上。1939年2月14日,“俾斯麥”號舉行了下水儀式。“俾斯麥”號是德國第四艘以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曾任普魯士王國首相兼外交大臣,德意志帝國總理,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稱為“鐵血首相”)的名字命名的軍艦,第一艘在1877年,是一艘小型的海防艦;第二艘在1897年,是一艘巡洋艦;第三艘在一戰期間,沒有建成。“俾斯麥”號的下水儀式非常隆重,時任德國元首希特勒及大小官員數千人參加,並請來了俾斯麥的孫女多蘿西亞·馮·洛伊文費爾德女士,由她親自將她的祖父的名字命名給新戰列艦。當天13點30分,“俾斯麥”號順利下水。“俾斯麥”號下水後經過18個月的舾裝,於1940年8月24日正式加入海軍現役。1940年9月15日前往基爾灣開始服役後的測試工作,不久返回B&V造船廠進行最後的設備調整。1941年3月6日起到波羅的海進行訓練工作,並開始形成戰鬥力。隨後一直在波羅的海停留,直到1941年5月參加“萊茵演習”作戰為止。    

提爾皮茨號建造 提爾皮茨號建造

1936年10月30日,俾斯麥級戰列艦2號艦由德國威廉海軍造船廠建造,並以人稱“德國海軍之父”的,曾任 德意志帝國海軍元帥的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Tirpitz)命名。1936年11月2日,“提爾皮茨”號開始在威廉海軍造船廠的2號船台上鋪設龍骨正式開工建造,建造編號為S128。“提爾皮茨”號於1939年4月1日下水,下水儀式同樣隆重非凡,元首希特勒及德國海軍總司令雷德爾元帥等大批高官參加,並且也效仿“俾斯麥”號,請來了提爾皮茨的女兒法勞·馮·哈塞爾女士參加下水典禮。“提爾皮茨”號在舾裝期間,二戰爆發,威廉造船廠不斷被英機轟炸,使得“提爾皮茨”號的舾裝工作受到很大影響,使其服役期推遲了4個月,於1941年2月25日正式服役。1941年3月16日開始到波羅的海進行5個月的測試和訓練。“俾斯麥”號沉沒時,“提爾皮茨”號尚未完成訓練和調試工作。      

技術特點

設計特點

俾斯麥號戰列艦 俾斯麥號戰列艦

俾斯麥級最初的設計指標是標準排水量35000噸,艦長250米,寬38米,吃水10米,四座雙聯裝381毫米主炮,渦輪-電力裝置,最大航速30節,最大續航力8000海里/19節,這些都是根據德國的實際情況決定的。首先,當時連線波羅的海和北海的基爾運河規定對船隻的限制是長度不得超過250米,寬不超過38米,吃水不超過10米。

其次,俾斯麥級的設計用途並非是純粹的艦隊決戰,而是一併考慮了艦隊戰與遠洋巡航作戰,甚或破交作戰(大型海盜船)的需求。然而德國在一戰後,海外殖民地損失殆盡,戰艦在作戰時不像其他國家那樣可以依賴海外殖民地的基地補給,因此其續航能力非常好,可以19節高速戰鬥巡航8000海里,由於意法的主要戰場在地中海區域,因此維內托與黎塞留兩級戰列艦的續航能力相比較都略差。

提爾皮茨號戰列艦 提爾皮茨號戰列艦

再次,鑒於當時世界各國正在設計建造的新戰列艦的最大航速都在30節,考慮到德國海軍艦艇數量少,新型戰列艦必定常常在己方數量劣勢的情況下戰鬥,而在海戰中,在數量劣勢的情況下戰鬥,沒有高的航速是十分危險的,因此必須以高標準設計建造。

最後,俾斯麥級的主炮壽命長,射速也較黎塞留級為高,達到2.3-3發/分鐘。另外一點也是繼承自一戰時德國造艦的傳統,即大量的水密艙設計,至少22個主水密艙加極大數量的次要水密艙可以從小幅度的損傷中較好地保護艦船的核心部位。從這些特點來看,俾斯麥較好地符合了其“具有遠洋破交能力的戰列艦”的設計意圖。(然而根據km的研究顯示,由於錯誤估計了蒸汽輪機的續航能力,俾斯麥不能很好執行破交任務。這導致了後來h39計畫回到了柴油機的路線上。在km的規劃中,俾斯麥的定位是海岸防禦艦隊的組成部分)。        

艦型結構

艦型

俾斯麥號戰列艦三視圖 俾斯麥號戰列艦三視圖

俾斯麥級戰列艦同級艦的性能數據基本上和設計計畫差不多,只是排水量大了很多。俾斯麥級艦體受基爾運河水深限制,適度加寬艦體以減少吃水,長寬比為6.67:1。從縱向俯視圖上看,艦體為紡錘形,中間最粗,向首尾兩端以拋物線形逐漸變細。俾斯麥級的上層建築沿用了沙恩霍斯特級的艦橋,顯得比較緊湊和美觀。另外根據沙恩霍斯特級試航數據採用了非常適合在大西洋惡劣海況使用的大西洋艦艏和一直非常廣泛使用的外張乾舷等,使得沙恩霍斯特級適航性差的問題在俾斯麥級上完全消除,俾斯麥級艦體的穩定性及較高適航性也高於沙恩霍斯特級。它的動力傳動系統基本沿用了一戰德國戰艦設計的3軸2舵標準布局,但3槳不是一戰時處於一條線上的布局,改為2前1後,但舵依然是一戰風格只是舵機改用了電動為主液壓備份(有觀點說就是舵的這個布局葬送了“俾斯麥”號)。      

裝甲

俾斯麥級戰列艦裝甲防護 俾斯麥級戰列艦裝甲防護
俾斯麥級戰列艦防禦剖面圖 俾斯麥級戰列艦防禦剖面圖

俾斯麥級戰列艦採取了介於全面防護和重點防護之間的設計(或稱不夠全面的全面防護),擁有穹

甲(即有明顯弧度並且延伸到舷側的穹頂狀裝甲)和較強的320毫米厚主裝甲帶構成了較強的舷側防護,這種設計實際上是讓穹甲和垂直裝甲共同參與了側舷方向的防護,而非完全沿襲了一戰時的穹甲設計。但是,穹甲的高度有限,重要設備又不敢布置在穹甲之上的部分,因此這種設計浪費了艦內的大量空間和一些噸位。穹甲之上的上部裝甲防禦力不高,在遠距離交戰中穿甲炮彈有可能從上部裝甲區擊穿,更重要的是水線下區域的防禦力也較差。“俾斯麥”號與“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對戰時,被擊中後漏油減速伴有左傾和艏傾,最嚴重時右側螺鏇槳頂端出水空轉。相對於主裝甲區高度接近6m的黎塞留級戰列艦 ,4.8m的俾斯麥級經常和納爾遜級一起被稱為皮帶式主裝甲帶。(俾斯麥級的設計師之一海因里希·施呂特爾對該級艦的防護布置較為不滿,他曾對其妻子吐露他認為其側舷裝甲帶應該延伸至更低處。)總而言之,俾斯麥級的防禦體系在近距離接戰中效果好,但在遠距離炮戰中特別是受到高俯角的穿甲彈攻擊時,防護力較為不足。
俾斯麥級也並不是一艘沒有任何優點的戰艦,其優缺點根本就是相輔相成的。俾斯麥級較薄的上部裝甲經 常遭到批評,但實際上這個設計是與其防護體系緊密相關的,俾斯麥的上部裝甲與其布置在甲板下的50毫米甲板裝甲,以及縱向的艙室裝甲一起構成了第一層防護,雖然較為薄弱,但是這層裝甲與穹甲之間有著很大的空間,這使得高爆類武器或者半穿甲彈在穿透這層防護之後能量大幅度減弱,無法擊破穹甲。考慮到英國人的巡洋艦根本不配置穿甲彈而只配置半穿甲彈和高爆彈,俾斯麥雖然作為戰列艦的防護過低,但卻很好地克制了英系巡洋艦,作為戰列巡洋艦是完全適格的。俾斯麥的水密艙結構設計也很複雜,全艦至少有22個主水密艙,獨立水密艙多達數千個,嚴格來說這也是繼承自一戰時期德國的造艦傳統,雖然過於複雜的結構使得其排水量和製造成本居高不下但此設計在抗沉性方面效果還是不錯的,可以有效保護艦體的核心部位    。

結構艙室

俾斯麥號戰列艦構造圖 俾斯麥號戰列艦構造圖
俾斯麥號戰列艦 俾斯麥號戰列艦

俾斯麥級戰列艦吸取了沙恩霍斯特級的經驗,船體結構的焊接量有很大的增加,達到了95%。俾斯麥級全艦分為22個主水密隔艙段,從第3到第19艙段為主裝甲堡區域,保護了70%的水線長度和85%-90%的浮力以及儲備浮力空間。俾斯麥級巨大的艦體主裝甲堡內縱向和橫向上安裝了多重裝甲和水密隔板。以鍋爐艙段下部艦體為例,除了兩舷各擁有寬度為5.5米的防雷隔離艙外,內部又被分成三個並排布置的水密隔艙,每個隔艙內安放著兩台高壓重油鍋爐,俾斯麥級擁有兩個這樣的艙段,它們中間被一個副炮彈藥庫艙段隔開。在這樣的布置下,一個鍋爐艙進水,戰艦隻會損失六分之一的動力,來自一個舷側方向的攻擊最多只能讓戰艦的兩個鍋爐艙進水,損失三分之一的動力。此外,該艦在主水平裝甲以上的上部艦體內也設定了大量的水密隔艙。加上下部艦體,俾斯麥全艦被細分成數千個大小不一的獨立水密隔艙,就像鍋爐一樣,該艦每個重要的子系統都被以儘可能降低風險的原理分隔放置在這些隔艙內。

俾斯麥級的防雷隔離艙在舯部深5.5米,向艦尾方向逐漸減至5米,向艦首方向逐漸減至4.5米,由22毫米St52船殼、空氣艙、18毫米St52油艙壁、油艙、45毫米Ww主防雷裝甲板、8毫米St52防水背板構成,為兩艙四層鋼板的布置結構。該結構在動力艙段的主防雷裝甲後面沒有設定完整的過濾艙,而在副炮彈藥庫和主炮彈藥庫艙段的主防雷裝甲到彈藥庫壁之間,管線艙和下方的儲藏艙一起形成了完整的過濾艙。整體上看,除了彈藥庫艙段的布置相對還算嚴密以外,與同時期其它國家戰列艦的防雷結構相比較,俾斯麥級的結構要簡單得多,設計要求也不高,僅僅為抵禦250kgTNT的水下爆破。但德國海軍在1944年11月12日關於“提爾皮茨”號損失的222-45號技術報告上指出它的TDS(Torpedo defence system)能抵擋300kg德國“hexanite”烈性炸藥的水下爆破,可以認為這是該級戰艦防雷系統的實際準確防禦水平。

甲板

俾斯麥級戰列艦 俾斯麥級戰列艦

俾斯麥級沒有設定兩用甲板,它們採用了裝甲甲板和水密甲板分離的傳統布局。由 於在艦體橫向上布置了厚重的上部舷側裝甲和上裝甲甲板,俾斯麥級位於機艙和彈藥庫上方的艦體水平結構有三層,第一層由柚木上甲板、50-80毫米Wh裝甲甲板、10毫米St52水密甲板、第一主構造梁構成;第二層由20毫米St52水密甲板(即第二甲板)、第二主構造梁構成;由於在上甲板下方布置了第一主構造梁,並在第二甲板下方布置了第二主構造梁,使該艦擁有雙層艦體上部主構造梁。第三層是該艦上為數不多的創新設計之一,在80-100毫米Wh水平部分裝甲甲板的下方是20毫米的St52水密甲板,再往下並沒有像其它國家的戰列艦一樣布置主構造梁而是水平鋪設了一層構造加強筋,與裝甲甲板一同被作為艦體構造的組成部分,承擔和主構造梁相近的作用。此外,構造加強筋由彈性形變範圍剛好比Wh鋼略大一點的St52鋼製成,可以隨著Wh裝甲板一同發生彈性形變並分擔抗拉峰值受力,再隨著Wh裝甲板一同恢復,以此提高整個水平結構的防禦力,加強這道保護動力艙和彈藥庫的最後防線。        

俾斯麥級艦體質量分配 
部位噸數
艦體艦體結構11691噸,裝甲17450噸,武器裝備5973噸,航空設備83噸,自衛武器8噸
一般裝備普通裝備369.4噸,船員居住設備8.6噸,桅桿和索具30噸
彈藥 彈藥1510.4噸,自衛武器的彈藥25噸
其它一般消耗品155.4噸,人員和個人物品243.6噸
補給用品預備物品194.2噸,飲用水139.2噸,設備用水167噸,鍋爐用水187.5噸
燃料重油3226噸,柴油96.5噸,潤滑油80噸,航空用油17噸

艦炮防護

俾斯麥號戰列艦 俾斯麥號戰列艦
俾斯麥號主炮防護 俾斯麥號主炮防護

德國自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以後首次建造純正的戰列艦,為了降低風險,保證研製進度,儘量採用 現成的技術因此依然採用了約克級的總體設計,原計畫使用350毫米口徑炮,但元首要求使用381毫米口徑炮。因為俾斯麥採用穹甲布局,導致艙室利用率不高,核心艙高度很低。為了完成航速指標必須拉長動力艙段,座圈就會往首尾方向擠,為了保證防雷層深度只能壓縮座圈,使座圈的寬度不足以上3聯裝15寸,且設計俾斯麥級時為了儘快拿出能立即開工的設計,重新設計一個三聯裝15寸炮塔顯然也是不允許的,直接照搬一戰現成的設計就成了最省事的選擇。而且德國人在論證階段有過考慮,三三並不比四二節省多少噸位,四二在精度和減小火力損失上也有自己的優點。因此俾斯麥級最終設計單炮塔是雙聯裝381毫米口徑艦炮,共4座炮塔的戰列艦,主炮塔採用前後對稱呈背負式布局,前後甲板各布置兩座。這種布局在二戰比較少見也常被人詬病,稱採用這種布局不利於減少艦體長度與裝甲帶長度,但這也是出於它自身的特殊原因。

俾斯麥級381毫米主炮塔的炮座露天部分是厚340毫米的KCn/A裝甲鋼圈,炮座在艦內從80毫米上裝甲甲板到100毫米主裝甲甲板之間的部分是厚220毫米的KCn/A裝甲鋼圈,外圍側面受到145毫米-320毫米的KCn/A舷側裝甲和30毫米Wh內部縱向裝甲的保護,總厚度為395-570毫米,防禦能力高於炮座露天部分。主炮塔鏇轉部分的正面是360毫米的KCn/A裝甲板,側面是220毫米的KCn/A裝甲板,背部是320毫米的KCn/A裝甲板,頂部由130-180毫米的Wh裝甲板覆蓋。背部厚達320毫米的KCn/A裝甲是為了對付數量眾多的敵艦從左右舷側方向夾攻而設定的。

提爾皮茨號 提爾皮茨號

俾斯麥級的副炮塔擁有100毫米KCn/A的鏇轉部分正面裝甲和80毫米KCn/A的露天炮座裝甲,能抵擋輕巡洋艦級別的炮彈。第一甲板下面是145毫米KCn/A的上部舷側裝甲帶+30毫米的Wh裝甲座圈,能抵擋重巡洋艦級別的炮彈。彈藥輸送通道通過其中一直延伸到穹甲,副炮彈藥庫位於穹甲下方獨立艙段的中央部分內,受到320毫米主舷側裝甲和100-120毫米穹甲的保護。與主火力系統的防護情況相似,俾斯麥副炮火力系統的防護也是由上至下逐次遞增。俾斯麥級的指揮塔立面裝甲為350毫米KCn/A,頂部220毫米Wh,底部70毫米Wh。同時德國戰列艦指揮塔的防護空間大,可以容納更多的指揮人員和設備。此外該艦在後部艦橋上還擁有一個立面裝甲為150毫米KCn/A的備用指揮塔,在主桅樓頂端還擁有一個立面裝甲為60毫米Wh的裝甲瞭望塔,是大部分其它國家的新式戰列艦所沒有的。該艦安置在三個裝甲塔上方的三個主要探測和火控系統單元也安裝有60-200毫米不等的立面裝甲。        

動力系統

俾斯麥級擁有12個高壓華格納鍋爐,兩兩放置在6個水密隔艙內,蒸汽輸送管道直接穿過同樣位於穹甲下方的副炮彈藥庫艙段通向3個主機艙,每個主機艙內安放著1台渦輪蒸汽輪主機,每4台鍋爐同時向1台渦輪蒸汽輪主機提供動力,主機為3台蒸汽輪機,單機最大輸出功率為45400馬力,3台總功率達136200馬力。每一主機驅動一個螺鏇槳,直徑為4.7米。此外在過渡艙內有蒸汽輸送轉換結構,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交叉提供動力。俾斯麥級的動力系統設計功率為138000馬力,實際穩定輸出功率為150170馬力,極速輸出功率為163026馬力。      

艦載武器

主炮

俾斯麥級戰列艦主炮 俾斯麥級戰列艦主炮

俾斯麥級戰列艦的四座雙聯裝主炮塔,在前甲板和後甲板分別各布置兩座,從前向後依次命名為安東(Anton)、 布魯諾(Bruno)、凱撒(Caesar)和多拉(Dora),四座主炮塔的編號分別用各自命名的第一個字母編為A、B、C、D。8門主炮為SK-C/34型52倍口徑(以美英計算標準則為47倍)380/381毫米炮   ,由德國克虜伯公司於1934年設計,1939年研製成功並定型生產。每座主炮塔重約1100噸,單門火炮全重110700千克,總長度19.63米。俾斯麥級的身管制造採用了與“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相同的三節套管結構工藝,以保證火炮的製造精度,但成本過於高昂,且製造工藝複雜,不便與身管的大批量生產。身管內刻有90條深4.5毫米,寬7.76毫米的膛線,膛線長度為15982毫米,身管長17.86米,膛室容積為31.9升,發射藥為212千克,最大發射膛壓為3200千克/平方厘米,身管壽命約為180~210發。

提爾皮茨號380毫米炮彈 提爾皮茨號380毫米炮彈

俾斯麥級主炮可發射重800千克的被冒穿甲彈和高爆彈,穿甲彈和高爆彈的長度均為1.672米,其穿甲彈採用“高初速輕型彈”,在近交戰距離擁有很好的威力。主炮最大理論射速很高,最小仰角射速為3發/分,最大仰角射速為2.3發/分,達到同期戰列艦的前沿水平,最大射程為36520米/30度,炮口初速為820米/秒,在射程為35000米的距離上可擊穿170毫米的德制水平表面硬化裝甲。主炮俯仰角度為-5.5~+30度,炮塔水平鏇轉速率為5度/秒,高低俯仰速率為6度/秒,射擊時的火炮后座距離為1.05米。裝填角度為+2.5度,裝填機構採用的是半自動裝填方式裝填。俾斯麥級戰列艦的主炮性能一般,威力在二戰新15寸墊底,但射速高,精度高。除了用作常規的平射射擊外,還可以以高仰角對空射擊。“提爾皮茨”號在挪威抵抗英機轟炸時就這樣使用過主炮。        

381毫米炮主炮800千克穿甲彈設計性能參數 
火炮發射仰角/度2.24.98.112.116.822.429.130
射程/米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36520
炮彈飛行速度/米·秒-1727641568511473457462暫缺
侵入目標入射角/度2.45.810.416.423.831.940.3暫缺
381毫米炮主炮800千克穿甲彈威力參數 
射擊距離/米0457210000180002000021000220002500027000
穿甲厚度/毫米742616510419364350333308304       

副炮

俾斯麥級戰列艦副炮 俾斯麥級戰列艦副炮

俾斯麥級戰列艦裝備有6座SK-C/28型55倍口徑150毫米雙聯裝副炮,該炮於1928年設計,1934年研製成功 並定型生產。單門火炮全重9080千克,身管內刻有44條深1.75毫米,寬6.14毫米的膛線,膛線長度為6588毫米,身管長為3000千克/平方厘米,同樣可發射穿甲彈和高爆彈,其中穿甲彈彈重45.3千克,長度為67.9厘米,高爆彈重41千克,長度為65.5厘米,最大射速6~8發/分,最大有效射程23000米/40度,炮口初速為875米/秒。副炮俯仰角度為-10~+40度,炮塔水平鏇轉速率為8度/秒,高低俯仰速率為9度/秒,射擊時的火炮后座距離為37厘米,裝填角度為+2.5度,全艦備彈18000發,每座炮塔各300發。6座150毫米雙聯裝副炮均布置在上層甲板的同一平面上,每舷各3座,其中布置在前部和中部各兩座副炮的射界為150度,布置在後部的副炮射界為135度,6座副炮均可直接向其正前方射擊。6座炮塔的重量不一,其中布置在前部的兩座炮塔各重131.6噸,中部的兩座炮塔因各安裝有一座光學測距儀而各重150.3噸,後部的兩座炮塔最輕,各重97.7噸。該炮並不兼具防空能力,主要用以對付諸如驅逐艦這類裝甲防護較弱的中、輕型水面艦艇。        

高炮

提爾皮茨號的105毫米高射炮 提爾皮茨號的105毫米高射炮
SK-C/33型105毫米雙聯裝高射炮炮彈 SK-C/33型105毫米雙聯裝高射炮炮彈

俾斯麥級戰列艦裝備有4座SK-C/33型和4座SK-C/37型65倍口徑105毫米雙聯裝高射炮,每舷各4座共8座。SK-C/33型與SK-C/37型高炮均由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生產,其中SK-C/33型於1933年設計,1935年研製成功並定型生產,每座炮塔重26.425噸,單門火炮全重為4560千克,總長度6.84米,身管內刻有36條長5531毫米的膛線,身管長6.825米。膛室容積為7.31升,發射藥為6.05千克,最大發射膛壓為2850千克/平方厘米,可發射重15.1千克,長116.4厘米的專用防空高爆炮彈,最大射速為16~18發/分,最大有效射高為17700米/45度,最大仰角時射高為12500米/85度,炮口初速為900米/秒。火炮俯仰角度為-8~+85度,炮塔水平鏇轉速率為8度/秒,高低俯仰速率為10度/秒,4座SK-C/33型高炮均裝備有各自獨立的炮瞄設備。而SK-C/37型則於1937年設計,1939年研製成功並定型生產,其主要參數與SK-C/33型基本相同,只是每座炮塔比SK-C/33型要略輕一些,炮塔水平鏇轉速率提高為8.5度/秒,高低俯仰速率為12度/秒。射擊時需由艦上的4座專用光學測距儀提供目標參數,全艦備彈6720發,每座炮塔840發。由於SK-C/33型及SK-C/37型高射炮的身管制造也均採用了複雜的雙節套管結構工藝,延誤了原定的出廠交付日期,致使“俾斯麥”號戰列艦在剛服役時只安裝了上層建築第一層甲板上前部的4座SK-C/33型高炮。海上訓練結束後,“俾斯麥”號返回碼頭時於上層建築第一層甲板的後部又安裝了4座更新型的SK-C/37型高炮。原本計畫等另外4座SK-C/37型高炮到貨後,再替換下先前已安裝於前部的4座SK-C/33型高炮,但出海後才發現SK-C/33型與SK-C/37型專用的火控系統互不匹配,致使在其後的“萊茵演習”行動中,無法對來襲的英機形成有效的中、近程對空火力。

俾斯麥級防禦火炮 俾斯麥級防禦火炮

俾斯麥級近程防空火力主要由8座SK-C/30型83倍口徑37毫米雙聯裝高射炮和20門(“提爾皮茨”號增至78門)20毫米高射炮構成。其中SK-C/30型高炮於1930年設計,1934年研製成功並定型生產,每座炮塔重3670千克,單門火炮全重243千克,總長度8.2米,身管內刻有16條長2554毫米的膛線,身管長3.071米。膛室容積為0.5升,發射藥為0.365千克,最大發射膛壓為2950千克/平方厘米。射彈重0.745千克,長度為1620毫米,最大射速為80發/分(雙炮160發/分),最大有效射高8500米/45度,最大仰角時射程為6750米/80度,炮口初速為1078米/秒。俯仰角度為-10~+80度,炮塔水平鏇轉速率為4度/秒,高低俯仰速率為3度/秒,全艦共備彈32000發,8座SK-C/30型37毫米高炮均裝備有各自獨立的射擊炮瞄設備。實際上,德國的37毫米高射炮根本不可能達到理論射速的80發/分,因為採用人工裝填方式的問題(同期的博福斯40毫米高炮為4發彈夾供彈,理論射速比它提高了整整一倍),37毫米高炮是二戰最差的高射炮之一。

俾斯麥級防禦火炮 俾斯麥級防禦火炮

俾斯麥級戰的20毫米高炮分為兩座L65 MG-C/38型20毫米四聯裝和12座L65 MG-C/30型20毫米單管裝兩種,其中MG-C/30型於1930年設計,1934年研製成功並定型生產,每座炮全重420千克,單門炮重64千克,總長度2.2525米,身管內刻有8條長720毫米的膛線,身管長為1.3米(即65倍口徑),膛室容積為0.048升,發射藥為0.12千克,最大發射膛壓為2800千克/平方厘米,射彈重0.132千克,長7.85厘米,最大射速為200~280發/分,最大有效射高為4900米/45度,最大仰角時射高為3700米/85度,炮口初速為900米/秒。火炮高低俯仰角為-11~+85度,火炮的水平及俯仰方向的鏇轉均由人工手動操作完成。MG-C/38型與MG-C/30型相比,將單管裝改為了四聯裝,致使火炮增重至2150千克,射速提高到480發/分,四門1920發/分,俯仰角度改為-10~49度,其它技術參數均與MG-C/30型基本相同。由於20毫米高炮大多為單管裝,僅有兩座為四聯裝,且兩型高炮均採用的是彈夾式供彈,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MG-C/30型與MG-C38型的射速僅分別為120發/分和220發/分(除個別特例外,全世界所有火炮的實戰射速都低於理論射速),射擊時還必須由專人在炮位左側用手持式小型光學測距儀為炮手提供目標參數,炮手用常規準星瞄具對目標瞄準,實戰中難以形成足夠密度的近程對空火力。        

火控系統

俾斯麥級戰列艦雷達 俾斯麥級戰列艦雷達

俾斯麥級戰列艦的主炮副炮射擊指揮所為10.5米高的雷達測距儀轉塔,在前後桅樓設有兩處,其中後桅桿上的通常承擔控制後部主副炮對第二個目標的射擊指揮,或者在前桅樓雷達測距儀轉塔被摧毀時,作為全艦火力的射擊指揮備份。雷達測距儀轉塔各安裝有FuMO23雷達和大型光學測距儀,FuMO23雷達的矩形天線高2米,寬4米,工作頻率為368兆赫,波長約為81厘米,最大作用距離約為25千米,81厘米波長測量誤差偏大,但能夠滿足戰列艦在25千米距離上的齊射火控性能,雷達聯合基座能夠鏇轉360度,從戰艦環視海面。FuMO23雷達性能本來完全能夠在天氣惡劣的情況下搜尋水面,但雷達設計沒有採用方位顯示器,即P型顯示器,原因是德國納粹高官們認為這種裝置過於複雜和奢侈。而且德國海軍也沒有打算把這種雷達用在更複雜的探測場合,因此只是將天線與10.5米光學測距儀安裝在一起,僅有距離顯示器,方位依靠天線底座的同步感應器驅動機械方位顯示盤指示,因此這種雷達在對多個目標和曲折的海岸探測時非常繁瑣,而方位雷達僅能針對單個的目標才具備清晰的目標舷角關係,所以該雷達僅僅只能用作火控目標指示。這是“俾斯麥”號設計上的一個重要缺陷,利用P型顯示器至少能夠了解更複雜的海面態勢。

俾斯麥級火控雷達 俾斯麥級火控雷達

俾斯麥級前桅樓柱型裝甲結構一直向下伸延到裝甲甲板下的火控解算艙,後部艦橋正下方的裝甲帶甲板同樣設定了解算艙(所謂的解算艙實際是多炮塔的射擊指揮儀艙)。德國的機電式射擊指揮儀非常龐大和複雜,能夠直接連線主炮塔控制機電氣櫃控制主炮塔,同時解算結果用機電刻度盤顯示在相關指揮艙室。但是其精度和可靠性依舊非常高。除測距儀雷達轉塔安裝了10.5米光學測距儀外,主炮炮塔也安裝了獨立的10.5米測距儀,便於在指揮轉塔失效後,繼續按炮長電話口令進行測距和火控射擊,但此時火控彈著散布要大很多。150毫米副炮炮塔安裝有獨立的6.5米光學測距儀,對空射擊的火控站分別有4處,兩處在主桅樓兩側,有球型防護罩,另兩個沿艦體縱軸線布置在後上層建築頂部,4處對空火控站都裝有4.5米測距儀。按照俾斯麥級的防空武器配置,4處火控站能夠指揮對4個目標的對空火 力。105毫米高炮有隨動系統,可以分別與相應的火控站連線進行自動控制,而其他中小口徑高炮則只能採用電話和人工操作。150毫米副炮參與對空射擊時由炮塔測距儀或前後雷達測距儀轉塔進行火控,在同時發生交戰的情況下,主副炮都無法騰出轉塔進行對空火控。火控和射擊組織的原則是儘可能用儘量多的火炮齊射和儘可能快的發射速度,並用儘可能幾率大的射擊方式,而射擊指揮儀則要在儘可能遠的距離上發現目標和完成測距。首輪齊射組織非常重要,對修正具有決定性作用。在40年代炮瞄雷達出現前,主要依靠對齊射的彈著觀察進行諸元修正。一旦確認準確的方位距離,則所有主炮將一同按準確諸元進行齊射。同時航海長也將採用機動,盡力保證這個較為準確的方位距離在至少兩輪齊射內近似不變         。

性能數據

艦體參數
艦長250.5米
水線長241.5米
艦寬36米
吃水 9.1米(基準) 9.99米(最大) 10.2米(滿載)
標準排水量 41700噸(“俾斯麥”號) 42300噸(“提爾皮茨”號)
滿載排水量 49400噸(“俾斯麥”號) 52900噸(“提爾皮茨”號)
航速 30.12節(“俾斯麥”號) 30.8節(“提爾皮茨”號)
續航力 9125-9280海里/16節(“提爾皮茨”號) 8500-8525海里/19節(“俾斯麥”號) 6640海里/24節 4500海里/28節
艦員編制 2092人(中下級軍官103名,水兵1962名,高級軍官27名,1941年“俾斯麥”號) 2608人(108名軍官,2500名士兵,1943年“提爾皮茨”號)
裝甲防護 上甲板50-80毫米,主甲板80-120毫米,首尾橫向隔壁100-320毫米,防雷裝甲45毫米,尾部主水平裝甲110毫米 舷側145+30毫米(第一至第二甲板)、320+30毫米(第二甲板至穹甲)、320-170毫米(穹甲外邊緣以下) 主炮塔,正面360毫米、側面220毫米、後部320毫米、頂部130毫米、基部340毫米 副炮塔,正面100毫米、側面80毫米、後部40毫米、頂部40毫米 司令塔,正面350毫米、側面350毫米、後部200毫米、頂部220毫米
動力系統 12台華格納式高壓重油鍋爐 3檯布洛姆·福斯(Blohm&Voss)蒸氣渦輪機 最大穩定功率150170匹馬力,極限功率163026匹馬力 3軸推進,載油7400噸
艦載飛機4架阿拉多-196A3型水上飛機,用於偵察、校射與聯絡
武器裝備 4座雙聯裝381毫米主炮  6座雙聯裝150毫米副炮  8座雙聯裝105毫米高射炮  8座雙聯裝37毫米高射炮 12座單管20毫米高射炮 2座四聯裝20毫米高射炮 6座單管20毫米/L65 MG C/30(僅“提爾皮茨”號裝備) 18座四聯裝20毫米/L65 MG C/38(僅“提爾皮茨”號裝備) 2座四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僅“提爾皮茨”號裝備)        

服役動態

俾斯麥號

突破大西洋

俾斯麥號 俾斯麥號

“俾斯麥”號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任務   ,是於1941年5月18日實行的萊茵演習行動(Rheinübung),伴隨的有重 巡洋艦“歐根親王”號。德國另外的主力軍艦,包括兩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因機械故障或戰損而不能參加該行晏斯(Günther Lütjens)海軍上將指揮。德軍的目標包括儘量襲擾盟軍的船舶以使英軍暫緩派出護航運輸隊,令雙方在地中海及北非的勢力暫時平均;轉移地中海的英國皇家海軍力量令隆美爾及其部隊由克里特島入侵利比亞的計畫風險減低。英國海軍部早已懷疑德軍會突破大西洋,而“俾斯麥”號已經出發的訊息亦被Ultra情報機關解密(破解恩尼格瑪密碼訊息)證實,並且瑞典巡洋艦哥得蘭號已發現了“俾斯麥”號的行蹤。在3日後,“俾斯麥”號於接近卑爾根的挪威格里姆斯塔峽灣(Grimstadfjorden)下錨時被噴火式偵察機發現並拍下了照片。皇家海軍的戰列艦及其他軍艦己作好部署,密切留意“俾斯麥”號進入大西洋時將會途經的各條航線。

德軍先取北航向,再取西北航向,成功平安無事地穿過挪威海,向格陵蘭方向前進,駛向冰島與格陵蘭之間的丹麥海峽,即大西洋入口。由於艦隊的航線距離北極圈很近,因此英國航空偵察沒有發現德國人。由於德國人的主要目標是運輸隊,呂特晏斯希望能在濃霧的幫助下悄悄地突入大西洋。1941年5月23日傍晚,德軍被配備有雷達的重巡洋艦薩福克號及諾福克號發現,當時兩艦正在丹麥海峽巡邏,期待德軍的突破。對方艦隻在短暫交火後,英軍巡洋艦自知不是對手,被迫釋放煙霧並退往德軍的射程範圍外,以雷達尾隨德軍。同時,“俾斯麥”號主炮射擊產生的巨大震動導致桅桿上的凝結冰脫落砸壞其雷達,迫使呂特晏斯命令“歐根親王”號行駛至艦隊前方,為艦隊提供前方的雷達搜尋。該決定在之後使英軍分不清德軍艦隻,因為兩艘德艦自身的輪廓十分相似,艦身噴塗的偽裝也一樣。  

丹麥海峽海戰

俾斯麥號戰列艦 俾斯麥號戰列艦

1941年5月24日凌晨5時,德軍艦隊準備離開丹麥海峽,“歐根親王”號的聲吶探測到在左舷處有2艘 未判明艦隻。德艦立即做好了戰鬥準備。英國攔截艦隊包括剛完工的“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及“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由蘭斯洛特·霍蘭海軍中將指揮。英國編隊由“胡德”號打頭陣,“威爾斯親王”號殿後。“胡德”號被視為皇家海軍的主力,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列巡洋艦,但其弱點是甲板裝甲相當薄弱。霍蘭中將命令己方艦首對準德艦,以圖儘快縮短雙方距離。5時49分,霍蘭命令向德軍領頭艦“歐根親王”號開火,因為英國人誤將“歐根親王”號當成了“俾斯麥”號。“胡德”號在5時52分主炮搶先開火,“威爾斯親王”號隨後也向“歐根親王”號開火。直到打了2輪齊射後,霍蘭才發現攻擊的目標是錯誤的,立刻命令將火力轉向“俾斯麥”號,但已浪費了很多時間,並造成了一些混亂。當時雙方距離大約為12.5英里,即10.9海里左右。5時55分,德國編隊開火還擊,集中火力攻擊“胡德”號。由於英艦的錯誤判斷,所以一開始炮擊時並未命中德艦。戰場形勢對呂特晏斯有利——由於英國戰艦艦首正對德艦,“胡德”號和“威爾斯親王”號分別只能使用四門和六門前主炮,而德國軍艦卻能使用全部火力向英國人還擊。此時“俾斯麥”號發射第三次齊射,命中“胡德”號中部,造成救生艇甲板產生火災,並迅速蔓延。霍蘭中將此時意識到攻擊的目標是錯誤的,於是命令左舵二十度,以發揮全部火力攻擊俾斯麥。6時整,“胡德”號剛完成轉向,“俾斯麥”號進行第五次齊射,一發(一說2發)炮彈貫穿了“胡德”號的薄弱的甲板裝甲,引爆副彈藥庫,而後波及主彈藥庫。“胡德”號瞬間折成兩半,迅速沉入海中,包括霍蘭中將在內的1418名官兵陣亡,僅有3人獲救。

俾斯麥號戰鬥 俾斯麥號戰鬥

“威爾斯親王”號自接戰開始有3輪的直擊命中“俾斯麥”號,其中造成水中破壞的是第六輪和第九輪的齊射,而這 關鍵的命中均在“俾斯麥”號艦艏部位的約30毫米厚輕質裝甲處,所以“威爾斯親王”號造成的傷害其實和“俾斯麥”號的水下防禦能力並沒有太直接關係,暴露的反而是艦艏輕質裝甲的設計問題。作為代價“威爾斯親王”號被“俾斯麥”號和“歐根親王”號攜手攻擊,各處遭4發15英寸炮彈(15英寸彈3發命中)及4發8英寸炮彈擊中(8英寸彈5發命中),一度右傾達到20°,最致命的是有一發15英寸炮彈命中了喬治五世級防護最薄弱的艦橋,除艦長與一信號兵外所有艦橋人員陣亡,險些當場失控。由於艦體受重創,數門主炮因故障與戰損而無法發射,在重傷之下失去戰鬥力,被迫退出戰鬥。德國人也為勝利付出了很大代價,“俾斯麥”號艦中彈三發,位於艦艏的二號燃料槽受損破裂;左舷被來自“威爾斯親王”號的一發水中彈命中,導致左舷一座鍋爐被擊毀,2號發電機艙被水淹沒,艦體首傾3°左傾9°,右側螺鏇槳尖出水,航速下降至26節,為日後被圍殲埋下了禍根。  

追擊

英國人很快確定了“俾斯麥”號的位置,並集結了大量的軍艦前來圍擊,包括約翰·托維上將指揮的本土艦隊及詹姆斯·索默維爾中將指揮的地中海H艦隊。1941年5月24日,“俾斯麥”號遭到從勝利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劍魚攻擊機的攻擊,被命中1枚魚雷,造成輕微的損傷。隨後“歐根親王”號繼續前進,進入大西洋,“俾斯麥”號則轉向前往法國聖納澤爾以修理損傷。其後英國人差點失去了同“俾斯麥”號的接觸,但艦長呂欽斯上將的錯誤決定(呂欽斯向本土發電報誇讚自己長達半小時,該電報被英軍截獲)使英軍再次發現了“俾斯麥”號。  

覆滅,自沉還是擊沉?

俾斯麥號被擊沉 俾斯麥號被擊沉

1941年5月26日,“俾斯麥”號再遭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的劍魚攻擊機空襲,被3枚魚雷擊中,其中1枚 擊中艦尾,沉重的結構受到損壞後向下壓迫到舵機,導致“俾斯麥”號的舵角卡死在15度。這使“俾斯麥”號已無法迴避英國艦隊的攻擊(在海流和風的影響下,俾斯麥只能向北北西方向前進,而這是英軍的包圍網中央),速度再度降低,而且很難控制航向。1941年5月27日晨,英軍的主力追擊艦隊首先趕到,“英王喬治五世”號與羅德尼號戰列艦對操縱失靈的“俾斯麥”號進行攻擊。於8點左右“俾斯麥”號進入戰列艦主炮射程,兩艦迅速接近,並用其16英寸及14英寸主炮轟擊“俾斯麥”號。“俾斯麥”號前後火控站先後被擊破,在20分鐘內艦艏的兩門主炮同時被羅德尼的一枚炮彈報廢。“俾斯麥”號被26枚炮彈和1枚魚雷命中,其中最後一枚16英寸炮彈是在大約3000碼的距離發射的。在“俾斯麥”號已無力還擊的情況下,英國多塞特郡號重巡洋艦隨後在近距離發射了3枚魚雷,全部命中。10時36分,“俾斯麥”號沉沒於布雷斯特以西400海里水域。英軍指揮官托維上將在戰鬥後說:“就像一戰時的德意志帝國海軍一樣,“俾斯麥”號進行了一次最勇敢的戰鬥,抵抗著數倍於己的敵人,以至於在她沉沒時她的旗幟還在飛揚。”  

根據“俾斯麥”號上倖存者的回憶以及俾斯麥紀念站上的資料,顯示10點20打開的通海閥,然後10點39船就沉了,如果按照自沉論(核心區域沒受損)“俾斯麥”號這種噸位不在會僅僅19分鐘就沉。德語資料里記載彩虹行動里確認打開通海閥是在11點,然後腓特烈大帝號12點16第一個沉沒,興登堡號17點最後一個沉沒。前後對比“俾斯麥”號從打開通海閥到沉沒只用了19分鐘,明顯船隻已經大量進水。此時打不打開通海閥已經無關緊要,無非就是加快沉船速度而已。          

提爾皮茨號

俾斯麥號和提爾皮茨號 俾斯麥號和提爾皮茨號

1941年9月26日,“提爾皮茨”號在完成了全部訓練和調試後,開始了服役後的第一次作戰任務,封鎖喀朗施塔得港,炮擊了其它一些港口。回港後,“提爾比茲”號加裝了大量的小口徑對空武器和兩座魚雷發射器。1942年年初,“提爾皮茨”號被調往挪威。希特勒對海軍司令雷德爾元帥說“如果每一艘德國軍艦不是在挪威沿海,那它一定是在錯誤的地方。”另一個原因是為了要切斷盟國支持蘇聯的“北方航線”。1月16日,“提爾皮茨”號駛入了位於挪威中部的特隆赫姆港。

提爾皮茨號被錨泊在狹窄的水道中 提爾皮茨號被錨泊在狹窄的水道中

1942年3月6日,“提爾皮茨”號離開阿爾塔峽灣北上,開始截擊北方航線船隊的行動。三月九日返航的“提爾皮茨”號遭到了英軍航母艦載魚雷機攻擊,“提爾皮茨”號躲過魚雷攻擊,兩架魚雷機被艦上火力擊落。3月30日夜至3月31日凌晨,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對“提爾皮茨”號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轟炸,但是這次轟炸並沒有成功。4月27日和4月28日,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對錨泊在特隆赫姆的“提爾皮茨”號實施了大規模空襲,“提爾皮茨”號被錨泊在狹窄的水道中,兩側有高聳的山峰掩護,加之布置得當的防空火力和及時釋放煙霧,當然還包括駐留挪威的德國戰鬥機部隊的聯合夾擊下,英國人無功而返。英國轟炸機還在峽灣中布下水雷,企圖封鎖“提爾皮茨”號。

“提爾皮茨”號 “提爾皮茨”號

1942年6月27日,在史達林、羅斯福的一再要求下,英國組織了規模空前的PQ-17船隊頂著惡劣的天氣從冰島出航。該船隊共由三十四艘貨船組成,載貨量超過二十萬噸。英國人試圖在護送船隊的同時,引誘“提爾皮茨”號出航,徹底消滅這個北方航線上的心腹之患。德國海軍發現了PQ-17,決定出動“提爾皮茨”號。7月5日,包括“提爾皮茨”號戰列艦的水面艦艇部隊從特隆赫姆出發,在獲得“提爾皮茨”號出港的情報後,按照原計畫遠距離掩護的英國本土艦隊卻因為遭遇到大量流冰而難以及時趕到,已知情報顯示解救PQ-17無望的前提下,被迫下令船隊分散。然而,以“提爾皮茨”號為核心的德國艦隊在希特勒的“力求大型軍艦不受損失”的精神指示下返航,失去了護航艦艇保護又被分散的PQ-17船隊遭到了德國潛艇和飛機的雙重獵殺,超過十三萬噸的物資葬身海底。此後不久,為了躲避英國空軍的持續轟炸,以“提爾皮茨”號轉移到阿爾塔峽灣駐泊,並在峽灣兩側的山谷中設定了大量高射炮和發煙裝置。為了消除北方航線上的心腹之患,英國人在飛機進行轟炸依然不能奏效的情況下,決定效法義大利海軍進行水下突襲。英國人開始投入大量精力研製代號為“X”的袖珍潛艇。

提爾皮茨號紀念 提爾皮茨號紀念

1943年9月6日,“提爾皮茨”號和“沙恩霍斯特”號前往斯匹爾根島摧毀盟軍設在該島的氣象站。1943年9月拖拽著X艇的英國潛艇從斯卡帕灣起航,9月23日兩艘X艇接近了“提爾皮茨”號。在通過了鋪設在軍艦周圍的防魚雷網後,兩艘X艇先後在戰艦的下方放置了攜帶的爆破裝置,巨大的爆炸將“提爾皮茨”號震離水面,“提爾皮茨”號遭到了較嚴重的破壞,輪機艙和電機艙進水;光學部件大部分被震壞;B炮塔和D炮塔的轉動機構受損;全艦電器系統癱瘓。該艦在癱瘓了六個月才恢復了戰鬥力。在獲知“提爾皮茨”號修復後,英國海軍立刻制定了代號為“鎢”的作戰行動,力爭徹底消滅這艘北方航線上僅存的大型軍艦。1944年四月初,兩支航空母艦特混編隊從斯卡帕灣起航,4月3日,六艘航空母艦出動了總共41架攻擊機(不包括戰鬥機)前往攻擊“提爾皮茨”號。“提爾皮茨”號被命中大小共15彈,上甲板炸開一個直徑近2米的破洞,還有1枚近失彈炸傷了右側螺鏇槳。“提爾皮茨”號又受到重創。從1944年8月22日起到8月29日,英軍艦載機先後四次對“提爾皮茨”號進行大規模空襲,沒有造成德艦多大的損害。

1944年9月15日,英國皇家空軍重型轟炸機從蘇聯起飛,對“提爾皮茨”號實施了代號為“掃雷器”的轟炸行動。使用了四千磅“地震彈”對“提爾皮茨”號進行編隊轟炸。一枚炸彈命中了船頭對艦體造成了嚴重破壞,船頭被炸出一個14.6米×9.7米的大洞,強烈的震動和衝擊波使儀器設備和各種管線都遭到了破壞,軍艦失去了戰鬥力。不久“提爾皮茨”號恢復自航能力,但僅可以用一軸航行,航速僅十節。1944年9月底,海軍司令部決定終止修復“提爾皮茨”號而將其拖航到特羅姆塞港,作為特羅姆塞港林根峽灣內的浮動炮台以抵禦可能的攻擊行動。10月18日,“提爾皮茨”號在拖輪的牽引下駛入新錨地,特羅姆塞港林根峽灣。

提爾皮茨號沉沒 提爾皮茨號沉沒

1944年10月24日,英國再次動用皇家空軍轟炸機轟炸“提爾皮茨”號。一發炸彈命中了艦尾,將“提爾皮茨”號 主機的變速齒輪艙徹底摧毀,使其完全失去了自航能力。1944年11月12日,英國空軍出動轟炸機攜帶專門設計用來對付大型軍艦的5.5噸的“高腳櫃”超級炸彈。兩枚“高腳櫃”直接命中“提爾皮茨”號的艦體,四枚近失彈在船體附近爆炸,左舷水下部分被一枚近失的“高腳櫃”撕開一個長度接近70米的大口子,艦體持續傾斜,C炮塔的彈藥庫發生爆炸,9時50分左右終於翻沉在林根峽灣哈依島南側海域裡,除去事後從船體內被營救出來水兵以外,一共有902人喪生。至此,為了擊沉這艘納粹德國海軍的超級軍艦,英國人出動了超過六百架次的飛機以及袖珍潛艇。戰後,一家從事廢鋼鐵貿易的公司,在向挪威政府支付了十二萬克朗後獲得了“提爾皮茨”號殘骸的所有權後,將其就地解體。      

總體評價

俾斯麥級戰列艦模型 俾斯麥級戰列艦模型

俾斯麥級戰列艦是納粹德國上台後研製的第二型戰列艦,也是德國海軍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的兩艘軍艦,原 本設計時要求超越英德海軍協定的規格標準排水量達到42000噸,遠遠超過英國海軍條約戰列艦喬治五世級的35000噸。然而1940年,“俾斯麥”號服役時,其標準排水量達41700噸,和其姐妹艦“提爾皮茨”號滿載排水量甚至達到50000噸,是當時大和級戰列艦以外噸位最大的戰列艦,造價比大和級還要貴。    

俾斯麥級戰列艦的設計延續了德意志級裝甲艦的風格,集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優秀性能之大成。其設計目標明確,火力、防護力、航速這三大要素都得到了比較完美的平衡,是世界戰列艦建造史上最成功的一級艦之一,連英國首相邱吉爾也稱俾斯麥級戰列艦是造艦史上的一大傑作。然而由於德國設計師缺乏經驗,俾斯麥級上出現了大量一戰時期戰列艦的設計痕跡,顯得較為落後,例如穹甲防護,垂直的主裝甲帶,薄弱的上裝,戰艦首尾的輕型裝甲帶和(“提爾皮茨”號後來放棄治療增設的)魚雷發射管等。因此,集中了當時德國全部力量的俾斯麥級,由於理念的落後而大大制約了其戰鬥力。 (環球網,三海一核科普網)      

俾斯麥級戰列艦理念落後20年,是被一戰飛機打敗的德國最強戰艦。其之所以無法避免被擊沉的最終命運,主要歸因於連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內在設計缺陷,二是戰術失誤。 (現代艦船) 

軍事大觀

軍事是政治的延續 。 

二戰著名戰艦

二戰中,海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盟軍和德國在大西洋,和日本在太平洋等區域進行了海上的殊死較量,由此使得許多海戰名垂史冊,同時,也造就了一批揚威二戰的著名戰艦。
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俾斯麥級戰列艦
黎塞留級戰列艦
大和級戰列艦
胡德號戰列巡洋艦
聲望級戰列巡洋艦
金剛級戰列巡洋艦
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
依阿華級戰列
長門級戰列艦
扶桑級戰列艦
塞班級輕型航空母艦
獨立級輕型航空母艦
桑加蒙級護航航空母艦
博格級護航航空母艦
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空母艦
科芒斯曼特灣級護航航空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
蒼龍級航空母艦
翔鶴級航空母艦
興登堡級戰列艦
黑天鵝級輕型護衛艦
雲龍級航空母艦
瑞鳳級輕型航空母艦
飛鷹級航空母艦
大鷹級護航航空母艦
巨人級航空母艦
競技神號航空母艦
貝亞恩號航空母艦
懷俄明級戰列艦
紐約級戰列艦
武藏號戰列艦
比睿號戰列艦
喬治五世級戰列艦
納爾遜級戰列艦
獅級戰列艦
敦刻爾克級戰列艦
維內托級戰列艦
甘古特級戰列艦
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
沃克蘭級驅逐艦
鷹級驅逐艦
基林級驅逐艦
鄧拉普級驅逐艦
馬漢級驅逐艦
維托里奧·維內托級戰列艦
奧馬哈級輕型巡洋艦
阿拉斯加級重型巡洋艦
巴爾的摩級重型巡洋艦
紐奧良級重型巡洋艦
北安普敦級重型巡洋艦
彭薩科拉級重型巡洋艦
布魯克林級輕型巡洋艦
克利夫蘭級重型巡洋艦
奧克蘭級輕型巡洋艦
亞特蘭大級輕型巡洋艦
川內級輕型巡洋艦
香取級輕型巡洋艦
愛國丸級特設巡洋艦
長良級輕型巡洋艦
利根級重型巡洋艦
最上級重型巡洋艦
球磨級輕型巡洋艦
阿賀野級輕型巡洋艦
天龍級輕型巡洋艦
妙高級重型巡洋艦
葉級重型巡洋艦
古鷹級重型巡洋艦
天城級戰列巡洋艦
高雄級重型巡洋艦
倫敦級重型巡洋艦
阿爾及爾級重型巡洋艦
肯特級重型巡洋艦
扎拉級重型巡洋艦
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型巡洋艦
塔蘭托級重型巡洋艦
柯尼斯堡級輕型巡洋艦
德意志級巡洋艦
歐根親王號重型巡洋艦
克什米爾號驅逐艦
威克斯級驅逐艦
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
莫加多爾級驅逐艦
海軍上將級驅逐艦
吹雪級驅逐艦
劍崎級潛水母艦
格拉夫·齊柏林號航空母艦
安德烈亞·多里亞級戰列艦
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
舍爾海軍上將號袖珍戰列艦
千歲級輕型航空母艦

中國現役軍艦

驅逐艦現代級驅逐艦 旅海級驅逐艦 旅護級驅逐艦 旅大級驅逐艦
護衛艦江衛Ⅱ級護衛艦 江衛級護衛艦 江湖級護衛艦 江東級護衛艦 江南級護衛艦 成都級護衛艦
潛艇夏級核潛艇 漢級核潛艇 G級潛艇 K級潛艇 武漢級潛艇 明級潛艇 宋級潛艇 R級潛艇 W級潛艇
飛彈艇紅箭級飛彈艇 紅星級飛彈艇 河島級飛彈艇 河馬級飛彈艇 河拉級飛彈艇 黃蜂級飛彈艇 河谷級飛彈艇 P29B飛彈艇
魚雷快艇湖州級魚雷艇 湖川級魚雷艇 P6魚雷艇 P4魚雷艇
護衛艇上海級高速護衛艇 海南級反潛護衛艇 海鳩級反潛護衛艇 海青級反潛護衛艇
登入艦玉亭級坦克登入艦 玉康級坦克登入艦 玉登級中型登入艦 玉島級中型登入艦 玉連級中型登入艦 玉海級中型登入艦 瓊沙級步兵運輸艦 玉南級小型登入艇 玉青級小型登入艇 271機械化登入艇 大沽級氣墊登入艇 德薩拉氣墊登入艇
布掃雷艦wolei級布雷艦 T43級掃雷艦 連雲級掃雷艇 撫順級掃雷艇 延寬級掃雷艇 武昌級掃雷艇 312型遙控掃雷艇
後勤艦船鄭和訓練艦 世昌國防動員艦 南倉級遠洋綜合補給船  福建級遠洋油水補給船 大運級遠洋補給船 大江級遠洋打撈救生船 大志級潛艇支援艦 滬東級潛艇支援艦 大浪級潛艇支援艦 大東級潛艇支援艦 大周級潛艇支援艦 瓊沙級醫院船 遠望級遠洋測量船 向陽紅遠洋調查船 興豐山電子監測船 北調電子監測船 世監級電子監測船 延來級測量船 贛珠級測量船 贛揚級測量船 T43級測量船 綜合試驗艦 延冰級破冰船 延哈級破冰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