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是英國海軍建造的一型戰列艦。 20世紀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各海軍強國圍繞建造無畏艦展開海軍軍備競賽,英國海軍正計畫建造安裝更大口徑主炮和加強裝甲防護的超級無畏級戰列艦。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無論是火力、航速還是防禦裝甲都比之前建造的無畏級戰列艦有顯著的提高。1916年日德蘭海戰中,該級4艘艦(當時伊莉莎白女王號正在船廠維修)被編成第5戰列艦分隊(巴勒姆號充當旗艦),支援擔任前衛的戰列巡洋艦分隊,經受了戰火的考驗,除勇士號外全部受傷,其中,馬來亞號右舷的副炮位被擊中,由於防禦上的弱點引起彈藥火災;厭戰號因操舵裝置失靈掉隊,遭到德國艦隊集中攻擊而被重創。

建造背景

20世紀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各海軍強國圍繞建造無畏艦展開海軍軍備競賽,各國海軍正計畫建造安裝更大口徑主炮和加強裝甲防護的超級無畏級戰列艦,尤其英國、德國之間建造無畏艦的競爭進入狂熱狀態,英國人聲稱德國額外每增加建造一艘主力艦英國就將造兩艘作為回應。

設計與建造

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1912年英、德海軍之間建造無畏艦的軍備競賽進入狂熱狀態,英國人聲稱德國額外每增加建造一艘主力艦英國就將造兩艘作為回應。傳聞德國正計畫建造安裝更大口徑主炮和增加裝甲防護的無畏艦,為鞏固在火力方面的優勢地位,在當時的海軍大臣邱吉爾的極力主張下,英國皇家海軍決定在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安裝15英寸口徑主炮取代原先的13.5英寸口徑主炮。出於保密原因實驗用大炮被稱為“14英寸炮”,為了趕進度15英寸口徑主炮的試製與製造同時進行,幸好火炮性能良好得以及時裝艦。由於主炮重量較大以及威力提升,所以伊莉莎白女王級比英國海軍之前建造的戰列艦減少了一座主炮炮塔,4座雙聯裝主炮炮塔在艦體前後對稱採用背負式布局各布置兩座。減少主炮以及主炮塔數量所節省艦體的空間和裝甲重量,用來加強動力系統,提高防禦裝甲的厚度。伊莉莎白女王級是英國首批全部以燃油鍋爐為動力的戰列艦,不僅有助於航速提高,燃料補給十分簡便,其最高航速已經接近英國海軍早期建造的戰列巡洋艦,由此被稱為“高速戰列艦”。防護方面重點增強要害部位的裝甲。伊莉莎白女王級採用長艏樓船型,16門6英寸口徑副炮安裝在艦體艏樓和艦體後部,伊莉莎白女王號試航時發現艦體後部兩舷的4門副炮位置較低(炮位比其他副炮降低一層甲板),高速航行時因受到海浪的影響無法使用,隨即撤裝。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無論是火力、航速還是防禦裝甲都比之前建造的無畏級戰列艦有顯著的提高。

伊莉莎白女王級首艦伊莉莎白女王號1912年10月21日開工。同級艦5艘:伊莉莎白女王號(HMS Queen Elizabeth)、厭戰號(HMS Warspite)、巴勒姆號(HMS Barham)、勇士號(HMS Valiant)、馬來亞號(HMS Malaya)。馬來亞號的建造經費來自大英國協自治領馬來亞的貢獻。

服役經歷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伊莉莎白女王號1915年1月竣工後被派往地中海支援進攻達達尼爾海峽的戰役。1916年日德蘭海戰中,該級4艘艦(當時伊莉莎白女王號正在船廠維修)被編成第5戰列艦分隊(巴勒姆號充當旗艦),支援擔任前衛的戰列巡洋艦分隊,經受了戰火的考驗,除勇士號外全部受傷,其中,馬來亞號右舷的副炮位被擊中,由於防禦上的弱點引起彈藥火災;厭戰號因操舵裝置失靈掉隊,遭到德國艦隊集中攻擊而被重創。1916年11月伊莉莎白女王號戰列艦接替鐵公爵號戰列艦成為英國海軍大洋艦隊旗艦。

馬來亞號戰列艦/HMS Malaya馬來亞號戰列艦/HMS Malaya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進行了兩次較大規模的現代化改裝。

第一次大規模改裝各艦依次從1924年開始至1933年結束,包括艦體兩舷增加防魚雷凸出隔艙,提高艦體水下防禦能力同時提供了額外的浮力;將前煙囪向後曲折與後煙囪合併成一體,減少前煙囪靠近艦橋、桅樓帶來排煙的影響;在前部三腳桅擴建桅樓與艦橋設施;安裝高射炮,加裝水上飛機。

勇士號戰列艦/HMS Valiant勇士號戰列艦/HMS Valiant

該級4艘艦(巴勒姆號除外)第二次大規模改裝依次從1934年開始至1941年,

各艦由於現代化改裝項目各異,呈現不同的面貌。其中厭戰號、勇士號、伊莉莎白女王號的現代化改裝進行的比較徹底,除了在艦體中部設立水上飛機機庫和彈射器等航空設施以及加強防空火力等改裝項目以外,還包括,換裝新型鍋爐、主機,改用一個新的煙囪;增大主炮仰角提高射程;針對隨著主炮仰角增大,炮彈下落角度加大以及空中轟炸的威脅,加強水平裝甲;改建大型箱形艦橋。改裝工程實施較晚的勇士號、伊莉莎白女王號還拆除舊式6英寸口徑副炮改裝新型高平兩用火炮。

第二次世界大戰

厭戰號戰列艦/HMS Warspite厭戰號戰列艦/HMS Warspite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該級艦被廣泛使用,戰爭前期該級艦長期在地中海海域作戰。

尤其是厭戰號戰列艦多次受創傷而最終安然無恙,成為二戰中英國皇家海軍的傳奇戰艦。1940年4月,厭戰號調回英國參加挪威戰役,在納爾維克由厭戰號和驅逐艦組成的英國艦隊殲滅了一支德國驅逐艦分艦隊。1940年7月在地中海卡拉布里亞海戰中,厭戰號命中26400碼外的義大利戰列艦,這是經確認的戰列艦炮擊命中敵艦最遠距離的紀錄。1941年3月馬塔潘角海戰中,厭戰號、勇士號、巴勒姆號為首的英國艦隊夜戰中擊沉了義大利3艘重巡洋艦。巴勒姆號戰列艦1941年11月在地中海被德國潛艇發射3枚魚雷擊中沉沒。1941年12月,伊莉莎白女王號和勇士號在亞歷山大港內遭到義大利海軍蛙人襲擊坐沉,打撈修復後於1943年加入英國遠東艦隊參加對日本作戰。1943年厭戰號參加了在西西里島與義大利本土的登入戰役,1943年9月在薩勒莫登入戰中被3枚滑翔炸彈擊中嚴重受損。1944年6月,厭戰號、馬來亞號參加了諾曼第登入戰役。

戰爭結束之後,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於1947年-1948年相繼退役解體。

各艦概況

伊莉莎白號

厭戰號戰列艦/HMS Warspite厭戰號戰列艦/HMS Warspite

1912.10.21開工,1913.10.16下水,1915.1完工。建造船廠:朴次茅斯船廠。造價約240萬英鎊。1926年-1927年進行現代化改裝。1937.8.6-1940.10進行第二次大規模現代化改裝。1941.12.19在埃及亞歷山大港內被炸沉(擱淺),1942.2打撈,1943.6在美國波士頓海軍船廠修復。1946.8退役,1948年出售解體。

厭戰號

1912.10.31開工,1913.11.26下水,1915.3完工。建造船廠:達文波特海軍船廠。1916.5.31參加日德蘭海戰,被13發德艦主炮大口徑炮彈擊中,嚴重受損,1916.7在羅塞斯修理完畢。1924年-1926年進行現代化改裝。1934.3-1937.3進行第二次大規模現代化改裝。1941.5.22在克里特島被一枚500磅炸彈擊中,嚴重受損。1941.8.11-1941.12.28在美國布雷默頓船廠維修。1942.1編入皇家海軍東方艦隊擔任旗艦,1943.4.17回到地中海艦隊。1943.9.16在薩勒莫登入戰役中被三枚滑翔炸彈擊中,嚴重受損。1945.6.13在朴次茅斯被一枚磁性水雷炸傷。1946年退役,1947年出售解體。巴勒姆號戰列艦/HMSBarham

巴勒姆號

1913.2.24開工,1914.10.13下水,1915.11.5完工。建造船廠:約翰·布朗船廠。1916.5.31參加日德蘭海戰,受損,1916.7修理完畢。1930年-1933年進行現代化改裝。1941.11.25被德國U331號潛艇發射的3枚魚雷擊中,傾復沉沒過程中發生爆炸,861人陣亡。

勇士號

1913.1.31開工,1914.11.4下水,1916.2完工。建造船廠:法爾費德船廠。1916.5.31參加日德蘭海戰。1929年-1930年進行現代化改裝。1937.3-1939.10進行第二次大規模現代化改裝。1941.12.19在埃及亞歷山大港內被炸沉(擱淺),1941.12打撈,1943.5在南非西蒙斯頓修復。1945.7退役,1948.3.19出售解體。

馬來亞號

馬來亞號:1913.10.20開工,1915.3.18下水,1916.2完工。建造船廠:阿姆斯特朗船廠。1916.5.31參加日德蘭海戰,受損。1916.6.24修理完畢。1927年-1929年進行現代化改裝,1934.10-1936.12進行第二次現代化改裝。1945.12退役,1948.2.20齣售解體。

性能數據

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正常排水量:29150噸/滿載排水量:33020噸;1937年改裝後正常排水量:32468噸/滿載排水量:36300噸。

尺寸:長195米/寬27.6米(改裝後31.7米)/吃水9.2米

動力:24台鍋爐(改裝後8台),主機功率75000馬力(改裝後85000馬力),4軸.

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航速:25節,改裝後航速:24節-23.5節;續航力:8,600海里/12.5節

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武備:8門雙聯裝15英寸/42倍口徑主炮,12門6英寸/45倍口徑副炮,2門76毫米炮(1934年改裝中馬來亞號、厭戰號加裝雙聯裝4英寸口徑高射炮4座,加裝八聯裝40毫米高射炮;1937年改裝中勇士號、伊莉莎白女王號拆除副炮改裝雙聯裝4.45英寸口徑高平兩用炮10座,加裝40毫米和20毫米高射炮.),533毫米魚雷發射管4(改裝中拆除)

裝甲:側舷裝甲帶(最大)13英寸,主甲板2.5-5英寸(第二次改裝中在機艙與彈藥庫頂部敷設63毫米~102毫米裝甲),炮塔(正面)13英寸、(頂部)5英寸,炮座10英寸,司令塔11英寸。裝甲總重8100噸。

艦員:925人(改裝後1124人)

二戰著名戰艦

二戰中,海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盟軍和德國在大西洋,和日本在太平洋等區域進行了海上的殊死較量,由此使得許多海戰名垂史冊,同時,也造就了一批揚威二戰的著名戰艦。
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俾斯麥級戰列艦
黎塞留級戰列艦
大和級戰列艦
胡德號戰列巡洋艦
聲望級戰列巡洋艦
金剛級戰列巡洋艦
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
依阿華級戰列
長門級戰列艦
扶桑級戰列艦
塞班級輕型航空母艦
獨立級輕型航空母艦
桑加蒙級護航航空母艦
博格級護航航空母艦
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空母艦
科芒斯曼特灣級護航航空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
蒼龍級航空母艦
翔鶴級航空母艦
興登堡級戰列艦
黑天鵝級輕型護衛艦
雲龍級航空母艦
瑞鳳級輕型航空母艦
飛鷹級航空母艦
大鷹級護航航空母艦
巨人級航空母艦
競技神號航空母艦
貝亞恩號航空母艦
懷俄明級戰列艦
紐約級戰列艦
武藏號戰列艦
比睿號戰列艦
喬治五世級戰列艦
納爾遜級戰列艦
獅級戰列艦
敦刻爾克級戰列艦
維內托級戰列艦
甘古特級戰列艦
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
沃克蘭級驅逐艦
鷹級驅逐艦
基林級驅逐艦
鄧拉普級驅逐艦
馬漢級驅逐艦
維托里奧·維內托級戰列艦
奧馬哈級輕型巡洋艦
阿拉斯加級重型巡洋艦
巴爾的摩級重型巡洋艦
紐奧良級重型巡洋艦
北安普敦級重型巡洋艦
彭薩科拉級重型巡洋艦
布魯克林級輕型巡洋艦
克利夫蘭級重型巡洋艦
奧克蘭級輕型巡洋艦
亞特蘭大級輕型巡洋艦
川內級輕型巡洋艦
香取級輕型巡洋艦
愛國丸級特設巡洋艦
長良級輕型巡洋艦
利根級重型巡洋艦
最上級重型巡洋艦
球磨級輕型巡洋艦
阿賀野級輕型巡洋艦
天龍級輕型巡洋艦
妙高級重型巡洋艦
葉級重型巡洋艦
古鷹級重型巡洋艦
天城級戰列巡洋艦
高雄級重型巡洋艦
倫敦級重型巡洋艦
阿爾及爾級重型巡洋艦
肯特級重型巡洋艦
扎拉級重型巡洋艦
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型巡洋艦
塔蘭托級重型巡洋艦
柯尼斯堡級輕型巡洋艦
德意志級巡洋艦
歐根親王號重型巡洋艦
克什米爾號驅逐艦
威克斯級驅逐艦
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
莫加多爾級驅逐艦
海軍上將級驅逐艦
吹雪級驅逐艦
劍崎級潛水母艦
格拉夫·齊柏林號航空母艦
安德烈亞·多里亞級戰列艦
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
舍爾海軍上將號袖珍戰列艦
千歲級輕型航空母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