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江東級護衛艦](/img/c/ca1/nBnauM3X3ETN2czN2IzNxgjM1ITMxEDM3QjMwADMwAzMxAzLyc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20世紀60年代中期,人民海軍已經裝備了01型和65型兩型火炮護衛艦,初步具備了近海活動能力,在火炮艦艇方面和周邊國家水平看齊。但是,此時世界海軍先進國家已經開始了艦艇飛彈化的進程。隨著我國飛彈技術的發展和小型飛彈艦艇的建造。海軍也準備超越世界先進水平,推進中型水面艦艇——驅逐艦和護衛艦的飛彈化。
1965年下半年,海軍提出要研製一型飛彈護衛艦。1966年。隨著海軍提出的需求,船舶工業部門開始進入相關的前期設計工作,經過與海軍方面偽協調後,1967年1月,設計方上報了《053小型火炮導禪艦戰術技術任務書》。當年便獲得了批准,但由於“文革”的影響。至1970年首艦才開始正式下料施工,該艦的建造也採用當時流行的“三結合”方式,不過在設計和建造方的努力下,該型艦首艦得以在次年10月下水,舷號222(後改為531,“鷹潭”號),實艦與當初的設計基本相同,只是原設計動力部分採用2台柴油機加1台燃氣輪機、3軸推進的方案,實艦則取消了其中的燃氣輪機設定,採用雙軸推進。
![江東級護衛艦](/img/9/125/nBnauM3XxMjM3cDN5IzNxgjM1ITMxEDM3QjMwADMwAzMxAzLyczL3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首艦艦體下水後,相關的艦載裝備——如防空導禪等卻遠未完成,艦體若長期擱置船廠,則必定會落得報廢的結果,為了讓艦艇能夠先形成部分戰計力,避免浪費,研製工作只得分為兩期進行:一期工程要求主機和主炮的基本性能到位,雙37炮暫由老型號代替.尚未完成的電子設備暫且缺裝,艦艇先交付部隊作為一型火炮護衛艦使用;二期工程剛要完成所有設計中應該上艦的裝備。這本來不應是現代軍工部門規範的作法,但在當時我國薄弱的工業基礎下,這種特殊情況成為了普遍存在的情況。
1975年3月,053K型艦首艦完成了第一期工程,交付海軍,但雙100毫米艦炮和艦空飛彈系統的定型卻遲遲不能完成,使這型護衛艦在其服役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只是一型火炮護衛艦。最終,該艦的37炮系統、100炮系統和“紅旗-61”飛彈系統,分別於1982年12月、1983年12月和1986年12月定型,此時,距離一期工程結束已經過了10年了。還好,該型艦的定型時間早於1988年的“3.14”海戰,否則,中國海軍能用火炮來防空了。
基本簡介
“江東”級雖是中國第一型防空型護衛艦,但卻不是個成功的案例。由於種種原因,該艦成軍後前十年竟然沒有自己的主戰裝備。不知何故,總是找不到532艦的資料和線索(求新船廠,1971年10月開工,1977年7月交船,1986年6月退役);而531鷹潭號曾參加過1988年“3.14”海戰,功名卓著。531現已退役陳列於青島海軍博物館。
設計特點
![江東級護衛艦](/img/c/a87/nBnauM3X2YTOxIzNwgzNxgjM1ITMxEDM3QjMwADMwAzMxAzL4czL4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江東級護衛艦採用中央橋樓全封閉設計,不僅使艦隻具備三防能力,而且尤其適合在炎熱的南海海域作戰。
艦體是焊接鋼,艦橋、機庫、煙囪採用輕質鋁合金結構。全艦有兩層全通長甲板,艦橋與兩層甲板等高;主桅桿是塔式桅與桁格桅的混合結構。與過去設計的艦隻相比,江東級護衛艦的上層建築更小;圍壁轉角都採用圓角過渡;側壁都有一定角度的內傾,表明設計者對降低雷達反射截面作了一定的考慮,但對煙囪及排煙似乎沒有什麼降低其紅外輔射的措施。
從煙囪即可確認江東級護衛艦採用了2台式4台柴油機組成CODAD全柴動力裝置,總功率14400馬力。江東級護衛艦具有25節的最大航速。並且在16節巡航速度下其續航力為500海里,這一指標顯然對於中國海軍有重要戰術意義,尤其是在南海。
技術參數
主尺度:長103米,舷寬10.8米,吃水3.1米
排水量:標準排水量1,674噸滿載排水量1,924噸
主機:柴油主機二部(14,000匹馬力)
航速:26節
續航力:4,000里/15節
編制:200名
武器:100毫米雙聯裝艦炮二座(射程22,000米)
37毫米雙聯裝高炮二座(射程8,500米)
雙聯裝紅旗六一型(HQ-61B)防空飛彈發射器二座(射程10,000米)
六二式五聯裝反潛火箭二座(射程1,200米)
船體設計:國防部第七研究院
世界著名護衛艦盤點
護衛艦是以飛彈、艦炮、深水炸彈及反潛魚雷為主要武器的輕型水面戰鬥艦艇。它的主要任務是為艦艇編隊擔負反潛、護航、巡邏、警戒、偵察及登入支援作戰等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