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食日

世界糧食日

世界糧食日(World Food Day,縮寫為WFD),是世界各國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圍繞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舉行紀念活動的日子。世界糧食紀念日,是在1979年11月舉行的第20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簡稱“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決定:1981年10月16日為首次世界糧食日紀念日。此後每年的這個日子都要為世界糧食日開展各種紀念活動。

基本信息

產生背景

世界糧食日世界糧食日
“民以食為天”,糧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始終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地位。1972年,由於連續兩年氣候異常造成的世界性糧食歉收,加上蘇聯大量搶購穀物,出現了世界性糧食危機。聯合國糧農組織於1973年和1974年相繼召開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糧食會議,以喚起世界,特別是第三世界注意糧食及農業生產問題。敦促各國政府和人民採取行動,增加糧食生產,更合理地進行糧食分配,與飢餓和營養不良作鬥爭。但是,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世界糧食形勢更趨嚴重。關於“世界糧食日”的決議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做出的。

發展歷史

1979年11月,第20屆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決議確定,1981年10月16日(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創建紀念日)是首屆世界糧食日,此後每年的這一天都作為“世界糧食日”。其宗旨在於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

選定10月16日作為世界糧食日是因為糧農組織創建於1945年的這一天。來自全球糧食系統不同部門的參與者利用世界糧食日的機會,共同反思糧食在我們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並探討如何可以做得更好。糧食從生產到擺上餐桌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它涉及到眾多環節和人員,不僅僅是農民和漁民,而且還包括開發和改良技術的科學家;農業投入物的供應商;從事糧食運輸、儲存和加工以及銷售活動的人員。當然,所有的人都是糧食消費者,而且他們食用、獲得和加工糧食的方法,以及孩子的多少都決定了總體糧食需求的性質和規模。

設立宗旨

促進人們重視農業糧食生產,為此激勵國家、雙邊、多邊及非政府各方作出努力;

鼓勵開發中國家開展經濟和技術合作;

鼓勵農村人民,尤其是婦女和最不利群體參與影響其生活條件的決定和活動;

增強公眾對於世界飢餓問題的意識;

促進向開發中國家轉讓技術;

加強國際和國家對戰勝飢餓、營養不良和貧困的聲援,關注糧食和農業發展方面的成就。

產生影響

餐桌上的糧食餐桌上的糧食
在人類居住的地球上,不僅動植物,而且農作物的品種也在日益減少。古代先農們種植過多達數千種的農作物,而只有大約150種被廣泛種植,成為人們主要的食物來源。其中,玉米、小麥、水稻約占60%,而大多數其它農作物品種已處於滅絕的邊緣。隨著農作物品種日趨單一和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長,全世界糧食供應正變得日益脆弱。

自馬爾薩斯於1798年發表《人口論》,提出人口增長將超過生活資料生產的觀點之後,人們對他的預言持不同觀點。1968年,保羅.愛赫利奇發表了《人口炸彈》;1972年,羅馬俱樂部發表了《增長的極限》。這兩部著作都進一步表示擔心說,無限制的人口增長將導致大規模的饑荒。對這種觀點也有人持不同觀點,認為:人不僅僅消費,而且還能生產出比消費多得多的東西。70年代末,美國華盛頓世界觀察研究所的來斯特.布朗爭辯說,世界各地的農場主和農民已經用盡了能夠提高產量的辦法,但稻穀和小麥的產量正開始下降。在亞洲的其它地區,水稻研究人員20多年來也未能大幅度地提高作物產量。

2009年,世界人口正以每年9100萬的速度增長,地球提供給人們“足夠”糧食的局面還能維持多久,許多人正以焦慮的心情在進行研究。許多國家政府對於舉辦“世界糧食日”活動都很重視。有的國家首腦在這一天發表演講,有的國家舉行紀念會或發表紀念文章,有的國家科研機構發表糧食和農業科研成果,舉辦科學討論會等,以提高人們對糧食以及糧食引發的一系列問題的重視和研究。

我國情況

世界糧食日世界糧食日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2008年我國糧食總量已經超過了10000億斤,人均糧食占有水平超過了380公斤,高於世界人均水平的,2013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0193.5萬噸(12038.7億斤),並首次突破了12000億斤大關,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連續10年增產。但糧食問題仍然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因此,開展愛糧節糧、反對浪費宣傳教育活動,是事關國計民生、社會穩定的大事。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推動建設節約型社會,國家糧食局確定“愛糧節糧宣傳周”活動的主題為“糧食與建設節約型社會”。每一位市民要樹立“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觀念,自覺從如今做起,從自身做起,節約每一粒糧食,抵制和反對浪費糧食的行為,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風尚。

國家糧食局將在當天首次向全國糧食幹部職工發起倡議,倡導自願參加24小時飢餓體驗活動,以更好地警醒世人“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

歷屆主題

20世紀80年代

此段時期主要注重農業、農村發展。

1981年糧食第一

1982年糧食第一

1983年糧食安全

1984年婦女參與農業

1985年鄉村貧困

1986年漁民和漁業社區

1987年小農

1988年鄉村青年

1989年糧食與環境

20世紀90年代

此段時期主要注重糧食生產與環境發展的關係。

1990年為未來備糧

1991年生命之樹

1992年糧食與營養

1993年收穫自然多樣性

1994年生命之水

1995年人皆有食

1996年消除飢餓和營養不良

1997年投資糧食安全

1998年婦女養供世界

2008年世界糧食日海報2008年世界糧食日海報
1999年青年消除飢餓

21世紀此段時期注重在保護環境減少糧食產量背景下的糧食供給與食品安全。

2000年沒有飢餓的千年

2001年消除飢餓,減少貧困

2002年水:糧食安全之源

2003年關注我們未來的氣候

2004年生物多樣性促進糧食安全

2005年農業與跨文化對話

2006年投資農業促進糧食安全以惠及全世界

2007年食物權

2008年世界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戰

2009年應對危機,實現糧食安全

2010年團結起來,戰勝飢餓

2011年糧食價格–走出危機走向穩定

2012年辦好農業合作社,糧食安全添保障

2013年發展可持續糧食系統,保障糧食安全和營養。

2014年家庭農業:供養世界,關愛地球。

第33個世界糧食日,國家糧食局在全國糧食幹部職工中發起倡議,參加24小時飢餓體驗活動,以警醒世人“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

2015年主題是“社會保護與農業:打破農村貧困惡性循環”,旨在呼籲各國加大對農村貧困家庭提供社會保障的力度。

2016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氣候在變化,糧食和農業也在變化。

2017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改變移民未來——投資糧食安全,促進農村發展

2018年,第38個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行動造就未來——到2030年能夠實現零飢餓”。

活動標語

節約從糧食開始。

好好節約,天天吃飯。

盤中粒粒皆辛苦!

飽時不忘餓時飢!

愛惜糧食,從娃娃抓起!

愛惜糧食,從我做起!

愛惜糧食,人人有責!

浪費糧食是最大的犯罪!

省下一顆糧食,也許可以救活一個人的生命!

愛惜糧食就是愛惜生命!

生命誠可貴,糧食價更高!

糧食是血汗換來的!

世界是我們的,糧食是世界的!

請記住:糧食來得不容易!

過年不節約,節約要節糧食。

一人節約,全家光榮。

浪費去無蹤,糧食更出眾。

糧食搞上去,浪費降下來。

一寸一千寸金顆金光難糧難陰買食換!

活動內容

(2009年)

飢餓的災民飢餓的災民
確定原因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在挨餓?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自創立以來,不定期地進行了5次“世界糧食調查”。從這些調查的數據得出的結論是:飢餓不但沒有消除,反而在不斷擴大。1946年的“第一次世界糧食調查”,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1935~1939年的70個國家(占世界總人口的90%)為對象,按“每日平均攝取熱量低於2250卡界定營養不良,得出的結論是:世界人口的大約半數處於營養不良狀態。1952年的“第二次世界糧食調查”,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6~1948年的70個國家為對象,所得出的結論是:總的營養水平比戰前降低,除北美、歐洲、大洋洲外的所有地區均未達到基準水平。1963年的“第三次世界糧食調查”,以1957~1959年的80個國家為對象,得出的結論是:開發中國家60%的人口處於營養不良狀態。1977年的第四次世界糧食調查統計分析了1972~1974年的數據,調查範圍擴大到162個國家。結論是全世界有4.55億人處於營養不良狀態,開發中國家人口的1/4都屬於這個範圍,尤其是兒童和婦女的營養不良更加嚴重。從世界性糧食情況惡化的角度來看,這無疑是一個警告。
關注糧食危機關注糧食危機

1986年的第五次世界糧食調查的結果是:112個開發中國家(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除外)1979~1981年有3.35~4.49億人口處於營養不良狀態。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組織80年代初宣稱,世界穀物產量可以養活60億人口。但就在同一時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億左右,可是卻有4.5億人挨餓。1995年,世界人口增長到57億,挨餓人口數字增加到10億。1972年,由於連續兩年氣候異常造成的世界性糧食歉收,加上前蘇聯大量搶購穀物,出現了世界性糧食危機,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於1973年和1974年,相繼召開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糧食會議,以喚起世界、特別是第三世界注意糧食及農業生產問題。但是,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世界糧食形勢反而更趨嚴重。據預測,在80年代世界糧食仍將趨向短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關於世界糧食日的決議,正是在世界糧食供求矛盾日趨尖銳的背景下作出的。

聯合國糧農組織把1996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確定為“同飢餓與營養不良作鬥爭”,1997年定為“投資糧食安全”,目的是動員世界力量,增加農業投入,增強糧食有效供給能力。許多國家政府對於舉辦“世界糧食日”的活動都很重視。有的國家首腦在這一天發表演講,有的國家舉行紀念會和發表紀念文章,有的國家科研機構發表糧食和農業科研成果,舉辦科學討論會等,以提高人們對糧食和農業重要性的認識,從而促進糧食及林業、牧業和漁業的發展。

2009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確定為“應對危機,實現糧食安全”,它強調了全球10.2億人營養不良的嚴重困境以及在當前蕭條的經濟環境下幫助飢餓人口的必要性。

生產影響

20世紀以來,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不斷加快,特別是二戰以來,每37年世界人口就增加一倍,再加上經濟高速增長的需要,糧食供應受到前所未有的沉重壓力。1955-1985年間,世界的糧食產量翻了一番多,但在同一時期耕地面積只增加了15%。這些數據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糧食增產不僅僅由於耕地的增加,更多的是通過對土地的過分使用實現的;二是由於對耕地的過分使用,造成了土壤侵蝕和荒漠化等,最後不得不放棄一部分耕地。

土地的肥力主要是通過土地間歇休閒以再生養分來維持的。由於人口壓力的增加,必須生產更多的糧食,休耕地的面積必須縮減,久而久之使土壤變得越來越貧瘠,甚至完全喪失了生產能力。為了增加土地肥力,施用大量無機化肥是當今世界糧食增產的主要技術手段之一。然而,化肥對環境的危害卻被人們所忽視。農田所施用的任何種類的化肥,都不能全部被植物吸收利用。各種農作物對化肥的平均利用率為:氮40%~50%;磷10%~20%;鉀30%~50%。過剩的化肥對人類生存的環境構成很大的威脅。

1、化肥對水體的污染

化肥對水體的污染化肥對水體的污染
氮、磷等營養物質過多,引起最嚴重的後果之一是水體的富營養化。水體的富營養化是水體衰老的自然過程,但化肥大大加速了這一過程。另一個嚴重後果是污染地下水。化肥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隨土壤中的水流移動,或透過土層進入地下水。

2、化肥對土壤的污染

長期過量而單純地施用化肥,會使土壤酸化或鹼化;另外,製造化肥的礦物原料及化工原料中,有的含有多種重金屬、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害成分,它們隨施肥進入農田,造成土壤污染。例如,施用磷肥不可避免地給土壤帶來鎘、鍶、氟、鈾、鐳、釷等有害物質。施用磷肥過多,會使土壤含鎘量比一般土壤高數十甚至上百倍。有些化肥中還含有有機污染物,如氨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酚,特別是用煉焦廠廢氣生產的氨水,含酚類超過千分之一,施用後造成土壤酚污染。

3、化肥對大氣的污染

化肥對大氣污染主要是氮肥分解成氨氣與反硝化過程中生成的N2O所造成的。氮氧化物氣體進入大氣使大氣質量變壞。特別是氧化二氮氣體在對流層內穩定,可上升至同溫層,在光化學作用下,與臭氧發生雙重反應:

N2O+O3-->NO+O2

NO+02-->NO2+O2

該反應消耗臭氧,破壞臭氧層。有人推測,到2000年時,臭氧將應氮肥的施用而減少2%。

4、近海生物受到化肥威脅

大量化肥的流失為“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條件,已成為海洋赤潮發生的主要誘發原因之一。赤潮的發生,使海域生態系統遭到破壞,魚類、貝類中毒或死亡。

5、化肥也會危害森林

西歐不少國家發現,一些遠離工業區和交通幹線的農業種植區內,大量樹木不斷死亡。調查證實,使用的大量氮肥釋放出的刺激性氨氣,是除酸雨之外造成森林死亡的的另一個“禍首”。

氨氣被植物葉片吸收後就會形成鹼性的氨離子,並在植物體內積累起來,干擾重要的新陳代謝過程,損傷植物葉片細胞,阻礙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長,輕者植物葉片受氨氣的熏灼傷害,重者出現“氨中毒”和大面積葉片枯死。氨氣與氮氧化物共存是,二者對植物的損害具有協同效應,毒性更為強烈。

6、農藥對環境的影響

為了保證糧食生產,防治病蟲害的發生,農藥的使用已十分廣泛。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調查,如果不使用農藥,全世界糧食總收成的一半,將會被各種病、蟲、草害所吞嚼。使用了農藥,卻只挽回15%左右的損失。農藥既有對人類有利的一面,也有給環境帶來污染和危害的一面。

世界上農藥的品種約有500種以上。隨著各種農藥的大量使用,結果往往是害蟲、益蟲一起消滅,而害蟲的抗藥性越來越強,最後只好不斷加大藥量。真正作用與農業害蟲的農藥僅有10-30%左右,進入大氣、水體的部分約為20-30%,殘留在土壤中的約有50-60%。

大量使用農藥,或長期使用同一類農藥,能夠使許多害蟲產生抗藥性,連續使用農藥還會殺死益蟲、益鳥。所以,不合理的使用農藥不但不能徹底解決農業病蟲害問題,相反還會使許多原來危害不大或不難防治的蟲害變得不易防治。這樣就有可能使農藥用量越來越多,形成惡性循環,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污染也將逐漸加重。

7、農業灌溉對土壤的影響

農業灌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眾所周知的。我們來看看灌溉的負面影響。農業灌溉加速了水沖蝕,致使土壤板結,鹽鹼化。

8、農業灌溉對水環境的影響

灌溉水通過對農田土壤的沖蝕、淋溶,將夾帶泥土顆粒、礦物質、鹼分和鹽分、細菌、病毒、農藥和化肥、還有灌區周圍的生活污水等,經排水渠排入河流或湖泊而污染地表水,增加水的礦化度、混濁度、影響水的氣味、PH值、溫度、氮磷等營養物質的含量。灌溉水經土壤入滲後也會使地下水受污染。

9、灌溉水對地質環境的影響

由於灌溉水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地下水,而地下水的補給又很緩慢,深層地下水通常被認為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過量開採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大面積漏斗區,造成地面沉降、塌陷,大量機井報廢,沿海地區海水入侵。

人類為了提高糧食產量絞盡了腦汁。從20世紀70年代起,世界上出現了地膜覆蓋栽培技術,促進了糧食增產。然而卻又引發了稱之為農業生態環境的“白色污染”。如今所用的塑膠薄膜,大多是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為原料的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中極難分解。在土壤中的殘膜碎片,可存在400年之久。太多的殘膜降低了土壤的透氣性及肥力。

一切辦法想盡之後,為了得到生活所必須的糧食,人們不斷燒墾森林,開闢耕地和牧場。世界上大約有2億公頃森林被開墾為耕地,大約3億以上的人以此為生。由森林支撐的大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威脅。

活動安排

日期 活動 地點 時間
10月12日 星期一 10月13日 星期二 “2050年如何養活世界”高級別專家論壇 紅廳 09:30
10月12日 星期一 戰勝飢餓國際聯盟( IAAH )主辦的世界糧食日展覽開幕 中庭 13:00
10月12日 星期一 戰勝飢餓國際聯盟舉辦的“世界糧食日”活動:履行承諾,到2025年消除飢餓和營養不良。 伊朗廳 15:00
10月13日 星期二 10月14日 星期三 千年發展目標高級別外部委員會第4屆會議 墨西哥廳 09:00
10月14日 星期三 世界糧食安全委員會第35屆會議開幕 全會廳 10:00
10月14日,星期三 糧食安全委員會(糧安委)會外活動,題為“民間社會與聯合國論壇:現狀與未來挑戰” 伊朗廳 12:45
10月15日 星期四 啟動第4屆“為糧食賽跑”活動新聞發布會 羅馬Campidoglio,Pietro da Cortona廳 11:30
10月15日 星期四 關於“危機時期再看糧食政治”研討會 奧地利廳 10:00
10月15日 星期四 發布“食物權方法工具箱” 黎巴嫩廳 14:30
10月15日 星期四 希臘非洲基金會主辦的世界糧食日古典音樂會 羅馬Brancaccio歌劇院 19:00
10月16日 星期五 糧農組織親善大使任命儀式 穆罕邁德五世廳 09:00
10月16日 星期五 與阿拉伯國家廣播聯盟(ASBU),國際法語廣播電視理事會(CIRTEF)及地中海視聽經營者常務會議(COPEAM)的合作協定簽字儀式 穆罕邁德五世廳 10:00
10月16日 星期五 世界糧食日正式慶祝儀式 全會廳 10:30
10月16日 星期五 頒發 “糧食安全與氣候變化挑戰徽章”:“青年兒童在行動” 伊朗廳 12:45
10月16日 星期五 千年發展目標/站起來“1.02”行動 中庭 下午
10月16日 星期五 拯救查德湖:受到威脅的水系 德國廳 14:30
10月16日 星期五 “食物權在解決全球糧食危機中的作用”專家會議 奧地利廳 14:30
10月16日 星期五 關於世界糧食日主題的民間社會組織圓桌會議 伊朗廳 14:30
10月16日 星期五 美國駐羅馬聯合國機構使團主辦的 第六屆喬治·麥克高文世界糧食日年度演講:“糧食的未來”及記錄片《新鮮》的放映 綠廳 14:30
10月16日 星期五 糧農組織/羅馬國際電影節主辦的由糧農組織親善大使參與的 “聯合起來,一切皆有可能”紅地毯活動及 記錄片“The cove” (《海灣》)的放映 羅馬音樂廳Sinopoli廳 15:00
10月17日 星期六 世界糧食安全委員會會議閉幕 紅廳 09:30
10月22日 星期四 羅馬聯合國婦女協會主辦的世界糧食日宣傳畫年度競賽頒獎儀式 伊朗廳 10:00
10月24日 星期六 第4屆“為糧食賽跑”及糧農組織職工合作社組織的音樂表演和“食品展銷會” 體育場 (Terme di Caracalla) 18:00
10月25日星期日 第2屆“青年為糧食賽跑” 體育場 (Terme di Caracalla) 9:00
10月29日 星期四 聯合國世界糧食日特別儀式 聯合國託管理事會會議廳 (紐約)

儀式安排

活動日期:2009年10月16日。

具體時間:

10:15來賓聚集全會廳

10:30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總幹事宣布慶祝儀式開始

10:35放映2008年世界糧食日/電視糧食集資主題世界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戰”錄像片

10:40總幹事致詞

10:55總幹事宣讀有關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第一夫人蘇珊娜穆巴拉克閣下的任命並向她頒發世界糧食日紀念章、榮譽證書和徽章

11:00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第一夫人蘇珊娜·穆巴拉克閣下接受任命並作主旨演講

11:15義大利外交部副部長、文森佐·斯科蒂閣下

11:25羅馬教廷常駐糧農組織觀察員RenatoVolante閣下宣讀教皇本篤十六世陛下的致詞

11:35總幹事向聯合國婦女協會主辦的世界糧食日宣傳畫競賽的四名一等獎獲得者頒發2008年世界糧食日獎章

11:45放映關於糧農組織親善大使計畫的錄像片

11:50音樂演出:小提琴手AnylaKraja(鋼琴FabianaBiasini)

11:55總幹事宣布慶祝儀式結束

總幹事致辭

應對危機,實現糧食安全(2009年10月16日,羅馬糧農組織總部全會廳)

2009年世界糧食日宣傳海報(中文版)2009年世界糧食日宣傳海報(中文版)

諸位閣下,各位貴賓,女士們、先生們:

如今的情況表明,全球糧食系統十分脆弱。全世界營養不足人口有史以來第一次超過10億,即增加大約1.05億,這意味著全世界每六個人中間就有一個人每天挨餓。飢餓人口增加,這並非全球歉收的後果,而是如今的世界經濟危機造成貧困者收入和就業機會減少,獲取糧食的能力明顯下降所致。

正因如此,世界糧食日和電視糧食集資活動選擇“應對危機,實現糧食安全”作為主題。

從幾個方面來看,如今的危機史無前例。

首先,這次危機是繼2007-08年全球主糧價格瀑漲之後發生的。

國際糧食商品價格最近的回落趨勢不應視為糧食危機的終結。到2009年7月,在糧農組織監測的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27個國家所有的穀物價格中,80%-90%仍然比糧價飈升前的水平高25%以上。在亞洲和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對31個國家的價格進行了監測,在所有穀物價格中,仍有40%-80%比糧價危機前的水平高出25%以上。在一些國家中,某些產品的價格依然處於2007年達到最高水平,例如,斯里蘭卡、緬甸、肯亞和厄瓜多的大米,布吉納法索、馬里和尼日的小米和高粱,以及玻利維亞和巴基斯坦的小麥等。

而且,生產仍然受到投入物成本上漲的影響,如化肥成本上漲176%,畜飼料成本上漲75%,種子成本上漲70%,農業投資更加困難。

其次,這次危機史無前例,是因為隨著開發中國家在金融和商業上與世界經濟更加融為一體,全球需求或供應以及信貸可供量的下降,都將對開發中國家產生直接影響。

第三,由於這次危機的普遍性,政府和家庭用於對付經濟衝擊的正常機制已經不堪負荷。通貨貶值不再是一種可行的手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告誡我們,外來直接投資將於2009年下降32%。城市地區就業減少,可能迫使求職者返回農村地區。

2008年移民匯款為大約3000億美元,但2009年可能下降5%至8%。向最貧困的71個國家提供的外來援助預計下降25%左右。農村家庭因許多資產已經出售,又不能再借款,已無法靠出售資產來緩衝消費的下降。在此慘澹景象中,國際貿易量又預計下降5%至9%,開發中國家2009年的出口價格預期下跌。

諸位閣下,女士們、先生們,

造成2007-08年第一次危機的結構性因素依然存在。農業生產率低下。糧食最不安全的許多國家人口增長率居高不下。水資源供應和土地權屬提出了重大問題。水災和旱災頻率高於長期平均值。

我們需要立即採取行動。

在短期內,必須建立或改善安全網和社會保護計畫才能惠及最易受害群體。備選手段包括確定對象的糧食分配計畫、現金轉移計畫、學校供膳和母嬰營養計畫以及就業計畫。小農必須獲得優質種子、化肥、農具和農機。這將有助於改善無足夠自產自供糧食而必須從市場上購買才能滿足其糧食需要的多數小農的糧食安全。

在中長期內,必須增加農業投資,因為20年來投資一直不足,這正是在需要增加生產時,開發中國家無力作出適當反應的主要原因。

開發中國家的農業每年需要440億美元的官方發展援助用於幫助農民。

農業占官方發展援助總額的比重從1980年的17%,下降到2006年的3.8%,現為5%左右。農業投資不足是爆發全球糧食危機的根源之一,也是多數開發中國家有效應對危機時遇到的困難之一。

17%的官方發展援助這一投資水平曾在上世紀70年代將亞洲和拉丁美洲挽救於饑荒邊緣。如今需要相同的資源水平來為10億多飢餓民眾提供食糧,並確保到2050年全球人口超過90億時,還能有足夠的糧食。同樣,開發中國家需要按照農業對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就業和出口創收的貢獻,將其國家預算的一定比例用於農業和農村發展投資。

與2007年富國用3650億美元支持農業,全世界每年軍備開支達13400億美元,2008-2009年為支撐金融行業立即投入數萬億美元的情況相比,我們需要投入農業發展的440億美元的官方發展援助實屬很小的數額。

諸位閣下,女士們、先生們,

給人以希望的是已經出現令人鼓舞的信號。首先是缺糧的開發中國家的政策重點轉向增加小農的生產。在拉奎拉八國集團會議上發表的《全球糧食安全聯合聲明》,包括了三年內籌集200億美元的決定,用於執行一項著眼於小農的全面戰略。著眼於小農這一點確實令人欣喜,這是糧農組織多年來的一貫主張,希望這一認捐真正變成實際行動。令人鼓舞的第二個跡象是許多國家在根除飢餓方面取得進展。加納、馬拉威、莫三比克、烏干達、越南、泰國和土耳其國內的營養不足人口大大減少。這意味著我們知道該做什麼和該怎么去做。一般來說,我們有方案、項目和計畫,只是在等待下定政治決心和獲得資源才能去執行。

自2007年12月發起“應對糧價高漲計畫”以來,糧農組織為93個國家的項目籌集了共3.89億美元。大約2.85億美元由歐洲聯盟在糧食基金計畫中提供。

諸位閣下,女士們、先生們,

除官方發展援助之外,我們還要找到創新型供資機制,如移民匯款就應得到國際社會重視。我早先提到2008年匯款總額達3000億美元,而農發基金預測,其中每年有300億到600億美元的匯款是正式和非正式形式的儲蓄和投資,主要用於農村地區,包括非農活動。因此,即便出現削減,也應制定適當的政策和制度機制來加強資源規模如此之大的投資成果,促進糧食安全、農業和農村發展。

包括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在內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應支持並補充此類私營部門投資。鑒於世界一半以上人口都已生活在城市地區,因此有必要建立地方政府之間的夥伴關係。到2020年,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的開發中國家,其人口的75%都將落戶在城市;而預計未來人口超過2000萬的九個大都市中,八個都坐落在這三大洲。

因此,我們要不斷強調在城市內部和城市周邊的都市農業和近郊農業活動,這些活動引發了對土地、水、能源和勞力的競爭,其目的主要是通過園藝、畜牧、飼料和乳業生產、水產養殖和林業的發展來滿足城市人口的需求。

諸位閣下,女士們、先生們,

還有一系列包括治理在內的根本問題亟待解決。世界糧食安全治理體系缺乏效率、協調不力,難以解決糧食危機,難以應對我們未來必然要面對的新挑戰。世界糧食安全委員會的當前改革是個難得的機會,可用以加強糧安委並使之更為高效、實效,成為“全球農業和糧食安全夥伴關係”的基礎。

諸位閣下,女士們、先生們,

危機能帶來機遇,讓我們調整國民經濟並觸發積極且持久的發展進程。

2009年“世界糧食周”和“世界糧食日”,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來一起反思糧食不安全和發展不足的情況,以及背後那些遭受苦難折磨的民眾。我們擁有相應的專門技能來解決飢餓問題。我們也有能力找到資金來解決我們認為重要的問題,全球金融危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我希望在召開的“世界糧食安全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會議”中,能夠就全面、迅速消除全球飢餓達成廣泛一致意見,並同意將發展援助總額中用於農業的份額提高到1980年17%的水平,同時實行世界糧食安全的有效治理。

感謝諸位留意。

國際日

國際日是在一段時間內舉辦活動來喚起國際社會對全球範圍某個問題的興趣或關注,從而推動相關問題的解決。多數這樣的國際活動是由聯合國大會或聯合國專門機構(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設立的。
1月 國際大屠殺紀念日 (1.27) 國際麻風節 (最後一個周日)
2月 國際母語日 (2.21) 反對殖民主義鬥爭日 (2.21) 世界居住條件調查日 ( 最後一天)
3月 國際海豹日 (3.1)
國際勞動婦女節 (3.8)
國際警察日 (3.14)
國際幸福日(3.20)
世界森林日(3.21)
世界兒歌日(3.21)
世界防治結核病日(3.24)
全國愛耳日 (3.3)
保護母親河日 ( 3.9)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3.15)
世界睡眠日(3.21)
世界水日(3.22)
世界戲劇日(3.27)
世界青光眼日 ( 3.6)
世界腎臟日 ( 第2個星期四)
國際航海日 ( 3.17)
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3.21)
世界氣象日(3.23)
4月 國際兒童圖書日(4.2)
世界衛生日(4.7)
非洲環境保護日(4.10)
世界社會工作日(4.15)
國際古蹟遺址日(4.18)
世界防治瘧疾日(4.25)
化學戰受害者紀念日(4.29)
世界自閉症日(4.2)
世界高血壓日(4.7)
世界帕金森病日(4.11)
全球青年服務日
世界地球日(4.22)
世界智慧財產權日(4.26)
全國交通安全反思日(4.30)
巴勒斯坦兒童日(4.5)
反思盧安達大屠殺國際日(4.7)
非洲自由日(4.15)
世界血友病日(4.17)
世界讀書日(4.23)
世界安全生產與健康日(4.28)
世界兒童日(4月第4個周日)
5月 五一國際勞動節(5.1)
五四青年節(5.4)
母親節(第2個周日)
世界電信日(5.17)
世界計量日(5.20)
非洲解放日(5.25)
世界無菸日(5.31)
世界防治哮喘日(第1個周二)
戰勝德國法西斯紀念日(5.9)
國際家庭日(5.15)
國際博物館日(5.18)
世界文化發展日(5.21)
向人體條件挑戰日(5.26)
世界新聞自由日(5.3)
碘缺乏病防治日(5.15)
全國學生營養日(5.20)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5.22)
國際維和人員日(5.29)
6月 世界牛奶日(6.1)
世界環境日(6.5)
世界海洋日(6.8)
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6.17)
聯合國憲章日(6.26)
國際兒童節(6.1)
全國愛眼日(6.6)
世界無童工日(6.12)
世界難民日(6.20)
國際禁毒日(6.26)
受侵略戕害的兒童國際日(6.4)
父親節(6月第3個周日)
世界獻血者日(6.14)
國際奧林匹克日(6.23)
7月 國際建築日(7.1)
中國航海日(7.11)
人類月球日(7.20)
國際體育記者日(7.2)
世界人口日(7.11)
世界肝炎日(7.28)
國際合作節(第1個周六)
曼德拉國際日(7.18)
8月 國際土著人日(8.9)
世界土著人民國際日(8.9)
國際青年日(8.12) 納米比亞日(8.26)
9月 國際掃盲日(9.8)
清潔地球日(第3個周末)
全國愛牙日(9.20)
國際失智症日(9·21)
國際聾人日(第4個周日)
世界預防自殺日(9.10)
國際民主日(9.15)
國際和平日(9.21)
世界無車日(9.22)
國際翻譯日(9.30)
世界急救日(第2個周六)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9.16)
世界停火日(9.21)
世界旅遊日(9.27)
世界海事日(最後1周中的一天)
10月 國際老年人日(10.1)
世界動物日(10.4)
世界精神衛生日(10.10)
世界60億人口日(10.12)
世界標準日(10.14)
世界農村婦女日(10.15)
國際消除貧困日(10.17)
世界傳統醫藥日(10.22)
男性健康日(10.28)
國際音樂日(10.1)
世界教師日(10.5)
世界鎮痛日(10.11)
世界保健日(10.13)
減輕自然災害日(第2個周三)
全球洗手日(10.15)
世界廚師日(10.20)
聯合國日(10.24)
世界勤儉日(10.31)
世界住房日(第1個周一)
世界郵政日(10.9)
世界關節炎日(10.12)
國際標準時間日(10.13)
國際盲人節(10.15)
世界糧食日(10.16)
世界骨質疏鬆日(10.20)
世界發展信息日(10.24)
國際和平與民主自由鬥爭日(10.2)
11月 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日(11.7)
世界糖尿病日(11.14)
世界問候日(11.21)
世界電視日(11.21)
金氏世界紀錄日(11.9)
國際大學生節(11.17)
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11.25)
非洲工業化日(11.20)
世界青年節(11.10)
世界廁所日(11.19)
國際寬容日(11.16)
國際聲援巴勒斯坦人民日(11.29)
12月 世界愛滋病日(12.1)
國際殘疾人日(12.3)
國際民航日(12.7)
國際籃球日(12.21)
南南合作日(12.19)
廢除奴隸制國際日(12.2)
全國法制宣傳日(12.4)
世界人權日(12.10)
世界足球日(12.9)
世界強化免疫日(12.15)
國際志願人員日(12.5)
國際移徙者日(12.18)
國際兒童電視廣播日(第2個周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