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美關係是21世紀最重要且最複雜的雙邊關係,同時也是爭議最多分歧最大的一對關係。之所以最重要,是因為兩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分量極重:之所以最複雜,是因為兩國已經發展出一種全面的相互依賴關係,遠不是“非黑即白”的模式所能概括;之所以爭議最多分歧最大,是因為不同人對中美關係各種關鍵問題往往持有截然相反的立場,也因為雙方社會制度、文化和行為方式的巨大差異而容易誤判對方,彼此讀不懂是不少人對兩國關係的深刻感受。
馬耀邦先生的書無疑能夠為我們正確解讀這一複雜、重要、充滿爭議的關係做出貢獻。
作者簡介
馬耀邦(BenMah),加拿大戰略投資家,政治經濟評論家。馬耀邦先生出生於中國,在加拿大讀書。受愛國華僑父親的影響,自幼對中國事務、中美關係、商業、金融和國際事務有著濃厚的興趣。長期在風起雲湧的金融投資市場摸爬滾打,鍛造了馬耀邦先生廣博的視野和深刻的洞察力。著有《AMERICAANDCHINA——PoliticalandEconomicRelationsinthe21stCentury》(iUniverse,2007);他的政治經濟評論曾被國內多家雜誌、網站轉載。
編輯推薦
一部有助於我們對中美關係的思考回到“現實世界”的書,一部催人思考的書。
媒體評論
一本精彩的書。
——美國廖氏投資集團主席、經濟學家廖子光(HenryC.K.Liu)
此書既具有深刻的洞見,又提供了非常豐富的資訊。作者的洞見建築在廣泛、紮實、多渠道來源的詳盡事實基礎之上。作者對於中美關係的觀察和思考結果不僅對於中美雙邊關係的認知、也對當代全球國際關係的認識有著發人深省的啟示作用。該書將在本世紀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展示其重要意義。
——新法家網站(英文版)總編輯陸壽筠
作為在金融帝國的心臟中博弈取得成功的投資家,作者對美國的了解十分獨到和深刻;這是一本所有關心強國之道的中國人,特別是中國的大學生,必讀的好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韓德強
書摘
第一部分跨國公司與全球化
第一章跨國公司與中國
近兩年來,一篇題為《封殺中國科技研發能力的九大狠著!》的網文在財經界廣為流傳,上面列舉了西方跨國公司利用各種骯髒的招數來阻撓中國高科技發展的事實。看這篇文章,我總是感到傷感。
該文指出,在超級計算機的時代,可以清楚地看到如下一些模式:西方跨國企業提供比你自己開發的電腦更為強大的電腦,其目的是讓你使用現成的先進產品,從而放棄自己開發的努力;或者,他們會在一開始給你免費的軟體,因此再也沒有提升你的軟體產業的必要。在汽車工業中,他們利用合資來摧毀其他國家的國內廠商。在中國,他們設立研發中心吸引優秀的人才,從而剝奪了中國對本土人才的使用,跨國公司還利用產業標準和智慧財產權設定難以克服的障礙,阻礙中國發展自己的先進技術,同時他們還僱傭損害中國國家利益的買辦。
下面這個關於發展商業運輸機的故事或許說明了西方跨國公司在破壞中國製造業上的口是心非:
中國於1970年開始大型噴氣式客機的科研計畫,僅僅落後空中客車兩年。憑藉500名技術員和稍稍多於5億元人民幣的預算——以當時的匯率不超過2億美元——到1978年中國能夠完成設計,並於兩年後試飛——世界上少有國家能實現這一壯舉。——無論是美國的麥道還是波音公司都為中國能以如此低的成本實現這一壯舉而感到震驚;他們不可能以低於500億美元的代價來完成此事!
為了占領中國的民用飛機市場,麥克唐納·道格拉斯說服中國在1992年加入一個合資項目,雙方合作生產為中國國內航線服務的麥道80和麥道90飛機。中國因此放棄了自己的大飛機研製項目。1997年麥道被波音公司兼併後,美國單方面取消了這項合資計畫。
中國開拓製造商業用噴氣飛機的心血和努力付諸東流——到頭來只能為波音生產機翼和尾翼部分以及為空中客車製造零件和維修工具。中國不得不動用國庫幾千億美元以高價從波音和空客購買飛機。波音興高采烈地估計,在未來20年內中國將付出額外的200億美元來購買2400架飛機。
這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
盤點中外政治書籍
我們的生活與政治息息相關,關注中外政治書籍,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