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印書館

商務印書館

商務印書館成立於1897年,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現代出版機構它的創立標誌著中國現代出版業的開始,與北京大學同時被譽為中國近代文化的雙子星。

基本信息

概述

商務印書館 商務印書館

建立初期

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現位於北京王府井大街、燈市口以北的原中國文聯大樓內。商務印書館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出版機構之一,它開辦於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當時的上海,西方的 印刷技術已很普及,曾在報館當排字工人的夏瑞芳、 鮑鹹昌等幾個人,於1897年以集資入股形式,成立了“商務印書館”,主要印刷學校所用的課本。清末民初,教育變革之風漸起,我國南方諸省率先興起辦新 學堂、改革蒙學讀物之風,商務印書館抓住時機,誠聘教育革新家蔡元培先生為編譯所所長,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編輯出版了我國最早的蒙學課本《最新國文教科書》,以及算術、歷史、地理等新教科讀本,受到各地新學堂的歡迎,銷量很大,影響甚廣。商務印書館也因此一炮打響,奠定了它以後的出版特色及出版地位。

發展年代

商務印書館集編譯、出版、發行為一體,在其百年歷史上,留下了輝煌的足跡。三四十年代,商務印書館鼎盛時期,在全國各重要城市及海外 新加坡吉隆坡等地,設有80多處分館。它在 上海的大本營,不僅有人才濟濟的編譯所和設備先進的印刷廠,而且其附設的“東方圖書館”中,中外藏書極其豐富,當時寓居上海的知名作家 魯迅鄭振鐸茅盾等,都與其有過很深的關係。它設於北京琉璃廠街上的分館,也是京城文化界人士常光顧的重要場所。商務印書館以編譯介紹國外重要學術著作而聞名海內外。清末,他們就出版了我國著名思想家 嚴復翻譯的 《天演論》  ,推動了哲學界的變革維新,引起廣泛的社會反響。此後,相繼推出嚴復的一系列譯著,介紹西方先進的學術思想,影響很大。30年代,他們出版的《漢譯世界名著叢書》,印行兩百餘種,其規模之大,品種之全為全國首屈一指。在工具書的編纂出版方面,商務印書館數十年來,成績卓著,在全國可謂獨一無二。他們於解放前出版的 《辭源》《新華字典》等辭書,經多次修訂,已成為全國最有影響的工具書。解放後,出版的 《現代漢語詞典》《新華詞典》、《 大俄漢詞典》、《現代 日漢大辭典》、 《新漢德詞典》等數百種辭書,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評,成為我國最權威的辭書。

現狀

商務印書館 香港商務印書館

新中國成立後,商務積極完成公私合營改造,並1954年遷至北京,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開始了新的奮鬥歷程。1958年,全國出版社業務分工,商務承擔了翻譯出版國外哲學社會科學和編纂出版中外語文辭書等出版任務,逐漸形成了以“漢譯世界學術名著”“世界名人傳記”為代表的翻譯作品,和《辭源》 《新華字典》 《現代漢語詞典》《英華大詞典》等為代表的中外文語文辭書為主要支柱的出版格局。

改革開放以來,以開啟民智、昌明教育為宗旨,秉承普及知識、傳播文化、扶助學術的出版理念,商務不追風,不逐利,踏踏實實為海內外讀者服務、為廣大學人服務,出版規模不斷擴大。 商務年出圖書800種左右,其中新書350種左右,重印書450種左右;此外還出版《英語世界》《漢語世界》雜誌及《中國語文》《方言》等重要學術期刊20種,以及部分音像製品。據近幾年開捲圖書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在全國圖書零售市場上,商務出版的中外語文辭書處於絕對領先地位。2005年全年出版碼洋5.4億元,利潤超過5000萬元。各項指標在全國綜合性出版社中均位居前列。

商務之最

商務印書館 台灣商務印書館

* 出版第一部語法學學術專著——《馬氏文通》(1898);
* 出版第一部中英文對照排版印刷的英語教科書《華英初階》(1898);
* 出版大陸第一部英漢字典——《商務書館華英字典》(1899);
* 第一個使用紙型印書(1900);
* 第一個系統地介紹西方學術論著(1902);
* 第一個使用著作權印花(1903);
* 第一個作為文化企業引進外資(1903);
* 第一個作為民間企業聘請外國專家和技師(1903);
* 第一個系統地編印出版《最新教科書》近現代中國小教科書(1904);
* 第一個創辦《東方雜誌》等一系列現代意義的雜誌(1904);
* 第一個採用珂羅版印刷(1907);
* 出版第一部由中國學者自己編纂的雙語辭典《英華大辭典》(1908);
* 第一個採用電鍍銅版印刷(1912);
* 第一個使用自動鑄字機(1913);
* 第一個採用膠版彩色印刷(1915);
* 出版我國第一部以語詞為主、兼及百科的大型現代語文辭書《辭源》(1915);
* 出版我國第一部專科辭典《植物學大辭典》(1917);
* 成立我國第一個中資電影機構——活動影戲部(1918);
* 生產製造我國第一部漢字打字機(1919);
* 製作我國第一部動畫廣告片《舒震東華文打字機》(1919)。

主要貢獻

第一個建立編輯部

商務印書館初創時是印刷廠,兼出一些書,也同樣沒有編輯部,由創業人之一 鮑鹹恩先生兼做文字工作。經理 夏瑞芳經常向人請教,怎樣使出版業務發展,知道要有一批學者。當時與商務印書館有業務往來的南洋公學譯書院,其院長兼代校長、維新人士張元濟苦於公學學監、美國人福開森事事 牽肘使得無法辦事。夏瑞芳與張元濟在兩年多的業務交往中建立了個人感情,1900年夏先資助張辦《外交報》,次年夏建議張對商務投資,進而順理成章地1902年張辭南洋公學職進商務。

最早推出近代國小教科書

商務印書館 商務印書館
最早是1902年6月由杜亞泉編寫的《文學初階》,共6冊供3年用。它全部用兒童身邊常見的淺近事物做認字課文和內容。如第一課,生字為“大小牛羊”4字,再組成:“大牛、小羊、大小、牛羊”4詞作課文。八十課後出現簡單句,如“牛負車、牛耕田、桃開花、竹生筍”。第三冊開始穿插各科淺近知識,倫理修身,激勵發憤讀書學藝以振興中國。後續各冊有聲光化學,中外史地人物。對道光以還割地“賠款”多有議論。這是第一本同科舉教育割斷而講究國民素質教育的課本。1904年2月商務印書館又推出國小《最新國文教科書》。這套課本由張元濟、高夢旦、蔣維喬、莊俞共同編寫,一反歷來啟蒙讀本由一人寫的作法。很多關於它編寫認真的佳話至今流傳。這本書編寫認真,影響十分深遠:蔡元培當時是旁觀者,他嘆為觀止,說這本書的認真,改變了整個出版業編書草率的風氣。這套課本開創了沿用至今的用楷體字排課文和每課都在一個展開面上,並附豐富的插圖的作法。這套課本出版後,一直受到學生和家長、老師的歡迎。

第一部近代詞書

《辭源》。我國的詞書起源很早,但千餘年來一直分為3個互不照應的體系:《爾雅》、《說文》和韻書——名物、文字和語音。而且主要環繞四書五經,脫離人們生活。《康熙字典》雖在-一定程度上將字的音、形、義結合解釋,但它僅顧及字而還不懂複音詞,只收列極少一部分複音詞作為字(單音詞)的義項無規律地安排在某個單字下;而且主要是專有名詞。如“倉山”在“倉”字下:“河津”(龍門)在“津”字下,“天一星”在“一”字下。晚清複音詞隨著西學進入大量產生,沒有一本詞書蒐集、解釋,閱讀書報常生誤會。商務印書館編譯所高夢旦、陸爾奎有鑒於此,發憤編纂一部集辭彙、單字、語音、釋義於一書,熔舊學新知於一爐而檢索方便的詞書。陸、高二位於1908年開始與20多位編輯編寫4年後完稿,發現詞書釋義中引文有因循類書而脫漏、多字——自古詞書引文衍奪是常事,《康熙字典》這類問題僅影響字義的就有2600多條。他們硬是再添人全部重查原書,又花了3年時間才發排,於1915年出版。正是由於認真,後來中華書局 《辭海》出版,雖後來居上,並不能壓倒它,80多年經過修訂,現在還在發行。

《辭源》在詞書編纂上至少在3個方面具有開創性。首先收錄了大量近現代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套用技術辭彙。其次規定了這些複音詞以第一字列於該單字後,便於檢索。第三,單字義項嚴格以單音詞所含意義為限,即嚴格以詞為單位釋義。第二、三兩個原則至今為所有漢語和漢外詞典所遵循。

分支機構

香港商務印書館

成立於1914年,一直致力推動中國文化和教育,主要出版歷史文化畫冊、經典著作、語言學習及語文工具書和 教科書等。2007年10月22日,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舉行110周年館慶酒會。

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是由北京商務印書館、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商務印書館新加坡分館、商務印書館馬來西亞有限公司於1993年共同投資的國內首家綜合性合資出版機構。
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致力於促進和加強中外經濟合作與文化交流,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出版面向海內外的語言工具書,知識性叢書、華人學校教科書以及弘揚中華文化的書籍;經營中外文學書刊和與文教有關的聲像製品(包括電子出版物)的出版、發行、印刷和銷售。近年來,公司先後出版了《 最新高級英漢詞典》、《 新編漢語教程》等精品圖書和“中華文明系列”光碟以及《〈英語世界〉100期精華》、《全唐詩》和《百衲本二十四史》光碟等電子出版物,深受中國大陸和海外華人讀者的歡迎。 

台灣商務印書館

商務印書館首先在1947年派員到臺北籌設分館,10月購得現址臺北市重慶南路一段37號三層磚木造房屋一幢,積極營修,於次年年初開業。1964年,台灣商務印書館推舉王雲五先生擔任董事長,此後台展開另一階段積極的出版事業。 2007年,台灣商務印書館屆滿60週年,業已出版萬種好書。

成績榮譽

國家圖書獎榮譽獎

 
辭源 (1993年)
新華字典 1998年修訂本 (1999年)

國家圖書獎

 
現代漢語詞典 (1993年)
文字學概要 (1993年)
朱德熙文集 (2000年)

國家辭書獎特別獎

 
新華字典 1998年修訂本 (1999年)

國家辭書獎

 
大俄漢詞典 (1995年)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1995年)
現代漢語詞典 修訂本 (1997年)
漢語波斯語詞典 (1999年)
新捷漢詞典 (1999年)
古今漢語詞典 (2001年)
新時代漢英大詞典 (2001年)
新時代漢英詞典 (2003年)
新華詞典 (2001年修訂版) (2003年)

中國圖書獎

精選英漢漢英詞典 (1987年)
漢語成語考釋詞典 (1990年)
“中國文化史知識叢書” (1992年)
理論地理學 (1993年)
涼山彝家的巨變 (1996年)
挑戰風險 (1998年)
現代漢語八百詞 增訂版 (2000年)
近代漢語探源 (2002年)

“五個一工程”獎

中國自然地理知識叢書”共11種 (1996年)
1997中國區域發展報告 (1999年)

全國優秀外國文學圖書獎

 
鳳凰的再生 (2001年)
歐洲文學史 (2003年)

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

 
哥德爾、艾舍爾、巴赫--集異壁之大成(2001年)

全國優秀文教類暢銷書

 
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 (2002年)
牛津中階英漢雙解詞典 (2002年)
新華成語詞典 (2002年)
漢語成語小詞典 修訂本 (2003年)
新華新詞語詞典 (2003年)
新華同義詞詞典 (2003年)

期刊獎

 
英語世界 (1997年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
英語世界 (1999年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
英語世界 (2003年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

北京地區出版社名錄

所在省區 出版社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 黨建讀物出版社 |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 軍事科學出版社 | 企業管理出版社 | 經濟科學出版社 | 印刷工業出版社 | 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經濟管理出版社 | 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 中國戲劇出版社 | 人民軍醫出版社 | 金盾出版社 | 藍天出版社 |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 煤炭工業出版社 | 線裝書局 |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 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 現代出版社 | 中國藏學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世界知識出版社 | 中國婦女出版社 | 中國青年出版社 | 中醫古籍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外國文學出版社 | 語文出版社 | 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 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 連環畫出版社 | 人民美術出版社 | 團結出版社 | 中國紡織出版社 |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海豚出版社 | 解放軍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 中國方正出版社 | 當代中國出版社 | 中國文史出版社 | 新華出版社 | 中國文學出版社 |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 中國物資出版社 |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 中國地圖出版社 | 中國稅務出版社 | 文化藝術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人民郵電出版社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 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 地震出版社 | 國防工業出版社 | 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 | 氣象出版社 | 西苑出版社 | 原子能出版社 | 國家行政學院音像出版社 |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 中國畫報出版社 |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 中國宇航出版社 | 中國世界語出版社 |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 化學工業出版社 | 農村讀物出版社 | 中共黨史出版社 | 中國民航出版社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航空工業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軍事誼文出版社 |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 同心出版社 | 中國工人出版社 |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萬國學術出版社 |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 |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 人民法院出版社 | 榮寶齋出版社|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 中國ISBN中心 | 北京出版社 | 測繪出版社 | 華齡出版社 | 今日中國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中國電力出版社 | 中國計畫出版社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 中國物價出版社 |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 中國言實出版社 | 經濟日報出版社 | 中國人口出版社 | 中國金融出版社 | 中國盲文出版社 | 人民衛生出版社 | 中國檢察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 地質出版社 | 海洋出版社 | 崑崙出版社 | 人民音樂出版社 | 學苑出版社 | 時事出版社 | 中國大地出版社 |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五洲傳播出版社 | 當代世界出版社 | 科學普及出版社 | 朝華出版社 | 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 |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中國農業出版社 | 中國城市出版社 | 石油工業出版社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 中國電影出版社 | 中國計量出版社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群言出版社 | 朝花少年兒童出版社 | 中國和平出版社 | 中國攝影出版社 | 商務印書館 | 東方出版社 | 華藝出版社 | 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 紅旗出版社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龍門書局 | 冶金工業出版社 | 中國旅遊出版社 | 紫禁城出版社 | 長虹出版公司 | 華文出版社 | 警官教育出版社 | 中國標準出版社 | 中國發展出版社 | 中國經濟出版社 |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 長城出版社 | 外文出版社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中國致公出版社 | 中國鐵道出版社 | 中國商業出版社 | 中國工商出版社 | 中國書籍出版社 | 人民體育出版社 |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 兵器工業出版社 | 國防大學出版社 | 華樂出版社 | 開明出版社 | 清華大學出版社 | 新時代出版社 | 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 專利文獻出版社 | 海潮出版社 | 星球地圖出版社 | 電子工業出版社 |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知識出版社 | 中國三峽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旅遊教育出版社 | 人民日報出版社 | 中國華僑出版社 | 中國人事出版社 | 華夏出版社 | 京華出版社 |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 方誌出版社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 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 中國石化出版社 | 台海出版社 | 人民文學出版社 | 民族出版社 | 北京教育出版社 | 文津出版社 | 科學出版社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 長征出版社 | 華語教學出版社 | 人民中國出版社 | 中國檔案出版社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中國林業出版社 | 中國統計出版社 | 中央文獻出版社 | 大眾文藝出版社 |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 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 | 中央編譯出版社 | 學習出版社 | 中國書店出版社 | 民眾出版社 | 中華書局 | 光明日報出版社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