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廣西桂平市西山龍華寺始於宋朝,清康熙乾隆、同治年間曾三次重修,一九八八年在習仲勛等中央領導關注和廣西區相關領導支持下得以重修,寺宇軒昂,聖像莊嚴,佛法普化,香火甚盛,香客進香,參禪禮拜,佛殿生輝。
龍華古寺,又名上寺,至今已傳四十餘代僧,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為釋巨贊法師、釋覺光法師駐錫,現為廣西佛教協會駐寺,現任住持為釋湛空法師。
古寺背靠姚翁岩飛閣,左旁靈溪,右臨乳泉,下至碧雲天。
寺內塑四大金剛、十八羅漢,主殿為釋迦牟尼佛祖像。
“大雄寶殿”殿額為原國家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所題,殿聯為釋覺光法師墨寶。
殿前為鐘鼓樓,後為千手觀音殿。
“木鳥樹音鹹宣佛教僧寶,靈霞山色盡毗廬遮哪”,是釋覺光法師給龍華寺的贈聯。
古寺重光,晨鐘暮鼓,佛法弘揚。
西山舊八景之一
登上龍華寺的文昌閣,憑欄望遠,不但可以飽覽西山景色,還可以領略潯州古城的大好風光。
每當夕陽西下,華燈初上,更是令人如痴如醉的良辰美景。
龍華晚眺,這便是著名的西山舊八景之一。
寺廟歷史
龍華寺 ,位於廣西自治區桂平市西山半山腰處,坐西向東,依山而建。寺院周圍古木參天,濃蔭蔽日。紅牆黃瓦點綴於蒼松翠柏之間。龍華寺舊稱「龍華古寺」,因其位於洗石庵之上,故又稱「上寺」。
該寺始建於唐末宋初。據《桂平縣寺》載,「宋姚坦,字明白,曹州濟陰人。宋太宗太平興國初年(九七六年),知尋州府,卓有惠政,盜怎民安。公餘游思陵山(西山),嘗與高僧唱和於一石岩下。」俊人名之曰「姚翁岩」,此岩即在龍華寺背後,這是龍華寺以及有僧侶住持的最早記載,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清康熙年間,廣東南華寺石峰韜和尚和普明和尚先後駐錫龍華,開山擴建,使之初具規模。
兩人均為曹洞支脈,自此龍華首開曹洞宗風。
乾隆二十四年,知府胡南藩捐資,住持簡堂和尚率眾重修。
清鹹豐乙卯年為賊寇所毀,癸酉年復修之。
道光年間,龍華寺中興祖師盟初和尚摩藤附葛,開山路,辟岩洞。
「復自吏隱洞上迭六百餘級,以達於岩,即而開拓之。兌四載,岩成。續有布施者,乃於岩口築一小庵,為僧人香火處...架竹引泉,沿崖種樹,可風可茗,而筇屐之客紛然矣。」
小庵內供奉觀音像,「觀音岩」因此而得名。
至今每逢觀音菩薩聖誕日,人們都結隊半夜上山燒香禮佛。
民國十年(一九二一年)十月,孫中山先生遊覽西山,捐贈一筆興寺資費。
一九四二年巨贊法師任龍華寺住持,覺光法師任監院。
在駐錫龍華寺期間,巨贊法師為改革僧制,推進佛教現代化建設,提出了佛弟子必須「走學術化、生產化的道路」的口號;
他主張提高僧眾知識水平,博學慎思,
研究入世出世一切學問,恢復僧眾在學術界的地位;
堅持「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原則,生活上自給自足。
巨贊與覺光二位法師還主持建立了「桂平佛教會」,會址設在龍華寺,會員發展到二百餘人;
把西山腳下的李公祠和水月宮改為居士林,並附設「五明圖書館」;
積極鼓勵和參加抗日救國活動。
巨贊法師用其講學所得經費在山下創辦「女子佛學研究班」,講授文化知識和佛學課程。
上述言行猶如「大獅子吼」,振奮和促進了廣西佛教的改革和現代化。
在龍華寺住持三年之後,巨贊法師因政治原因而避難他鄉,日軍攻陷桂林,逼進桂平時,覺光法師亦返回香港觀宗寺。
一九八六年,由洗石庵住持寬能法師發起,廣西自治區政府拔款十萬元重修龍華寺。
原有的木質結構殿堂已被白蟻蛀空,拆除重建;
大雄寶殿比原殿有所擴大,並在兩側增建偏殿、鐘鼓樓和生活樓;
另外又集資重塑佛像。香港覺光法師得聞古剎重光,特地贈送釋迦佛像一尊。
佛身為脫紗工藝,比例按佛教造像尺寸嚴格製作,配以精緻的蓮台和背光,工藝水平嘆為觀止,現供奉於大雄寶殿。
一九九零年落成典禮上覺光法師同本煥法師尚一同主持開光儀式。
並贈一聯曰:「水鳥樹音,鹹宣佛法僧寶;靈霞山色,盡顯毗盧遮那」;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居士親題「大雄寶殿」匾額相賀,
並贈一聯曰:「勤學五明,弘范三界;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茗山法師亦贈一聯相勉:「兜率宮中常說法,龍華會上願相逢。」
名譽方丈本煥法師,是一九九零年由桂平佛教協會禮請。
由於因緣所致,龍華寺開光以後一直無僧侶常住。
直至一九九五年,寂樂、妙性二位法師受邀主持寺務,接徒納眾,樹規立矩;
並在原有的基礎上,對建築、佛像以及生活設施等進行增補和改進,重修了祖師塔,新建了禪堂、講堂等。經過三四年的努力,使得佛日重輝,法輪再轉。
寂樂法師,字心澄,三十餘歲,原籍黑龍江省五大蓮池市人,一九八八年在江西雲居山真如禪寺出家,禮本智法師剃度;現任龍華寺監院兼任龍華寺都監,兼廣西壯族自治區佛教協會副會長。
妙性法師,字無住,又名寂心,三十餘歲,原籍天津人,大專文化,自幼習武;一九九三年於五台山普化寺禮藏明法師剃度,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及辦公室主任。
寂樂、妙性二位法師同為法眼宗第十代弟子, 法眼宗起源於法眼文益禪師,傳至第七代祥符良慶禪師,便斷了傳承,直至近代虛雲老和尚演續五宗命脈,將處已斷了傳承的雲門、溈仰、法眼三宗承接下來。
傳下來的弟子屬雲門、溈仰較多,佛像源大和尚、寬敬老法師等屬雲門一脈;宣化法師、聖一法師、雲居山一誠法師等屬溈仰一脈,而法眼宗的傳人則不多。
本智法師,字信清,一九五七年在江西雲居山真如寺禮從虛雲老和尚剃度,並得蒙老和尚傳授為法眼宗第九代傳人,本智法師於一九九五年圓寂,曾付法與三人,一為寂樂法師;一為妙性法師(亦為溈仰第十代);一為素間法師,法名寂悟,現居香港,原為香港《內明》雜誌編輯,亦為來果禪師門下現高禪寺方丈德林和尚之法子。
寺院地址
位於廣西桂平市西山名勝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