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情況
種類分析
《大悲咒》按照內容文字的多少,有廣、中、略三種版本的分類。
【伽梵達摩略本】
略本系多是圍繞“伽梵達摩”譯本來抄寫,另外也有單獨類的簡化抄本和注釋本。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伽梵達摩譯
這一最早也最流行的大悲咒版本,雖流行度最高,但也最為凌亂,甚至譯者翻譯原貌都不很清楚,且咒文並不連貫。
真實性的確定:該譯本《大悲心陀羅尼經》最早於《開元釋教錄》有載:“智升”在詢問其他梵僧後,得知該經是有梵本依據的,所以確認為真經。 但本經梵文本已無從查找。 雖然至今各版漢文大藏經中,《大悲心陀羅尼經》獨有“伽梵達摩”譯本;但在經藏以外,學者發現了本經同源梵本的異譯本, 因此可以肯定伽梵達摩譯本的真實性以及《大悲咒》的真實性。
流行本的形成:現今流行的“伽梵達摩”經本,是“伽梵達摩”在“于闐”所翻譯,之後即回國。本經是從於闐通過抄寫而不斷傳到內地,其翻譯並非官方組織的譯經,而是民間的抄寫流傳。本經原梵本已不存在,現今的流行本多以《大正藏》為底本,而《大正藏》此伽梵達摩經本是以《明藏》為底本,但此版本已是極晚期的版本。 本經因傳抄廣泛,導致在抄寫過程形成越來越多的錯誤並不斷演變擴大。在這個變化過程中,有些地方的改變已完全影響了原來的梵文音貌。這些變化並非某梵本的出現被修改,而是原譯本不斷傳抄而形成。所以不存在早期本的缺失或遺漏,而早期的版本才是真實狀況。
變化的形式:從伽梵達摩各抄本的差異變化發現,人為抄寫,即使是短時期的同類抄本也有很大變化,何況一篇經咒長期不斷傳抄,並且是廣泛的繁衍傳承,故其變化極其錯綜複雜。而事實上,《大悲咒》的錯誤不僅是傳抄的問題,有很大一部分是聽聞上的錯誤所致; 除了文字的不斷變化,《大悲咒》也發生了一些形態上的變化:在傳抄時出現了各種圍繞咒文的簡化抄注本, 由於此類抄本的方便實用,故比經本傳抄量更大,而《大悲咒》本身也不排除受到這種變化的影響。
衍生的疑點:後期出現的各種簡化單行本,《大正藏》有兩個本子(No.1064、 No.1113B )署名“不空”譯, 但卻存在一些疑點。 經考據為傳抄時錯誤託名; 或為“不空”注釋; 或是對“不空”中本《大悲咒》的錯誤領會所致。 這類單行本實際都是“伽梵達摩”經本在民間抄寫的簡化,皆為後期衍生品,“伽梵達摩”是最初的唯一譯者。“不空”與《大悲咒》的確切關係是:“不空”翻譯了中本《大悲咒》;且只對“伽梵達摩”譯本進行注釋;“不空”並沒有重新翻譯過這部經。
【中本與廣本】
中本系只有幾個版本且差異不大,皆是沒有經文聯繫的咒文本。內容多於“伽梵達摩”本,此處列舉三本:
①不空譯本《聖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 此一譯本較“金剛智”的“新譯”本,其內容略有減少,但較“伽梵達摩”的譯本仍多出很多內容。
②慈賢譯本《大悲心陀羅尼》 與上述的“不空”本基本相同而有若干增補,不知是“慈賢”所增、梵本即有,還是“不空”遺漏。但二者為同本。
③行琳集本《聖觀自在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 是依據上述“不空”本又作了修訂,其中大的差異處似為依據“金剛智”的儀軌本。
廣本漢文本系與其經文內容無關聯,只有“金剛智”的“新譯”名稱能對應上,其餘版本只是內容與“金剛智”本有關聯:
①金剛智新譯本《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咒》 為單譯的咒本,名稱與“伽梵達摩”所譯的《大悲咒》完全一致,但內容卻多出不少。經考據,該咒本是“金剛智”針對“伽梵達摩”譯本所作的“新譯”。 可見“金剛智”對“伽梵達摩”的咒文翻譯部分不完全認同,其所依據應另有梵本。同時該異譯本與藏文本系的《大悲咒》有很多共同點,可見“伽梵達摩”所譯《大悲咒》的完整性值得懷疑。
②金剛智儀軌本《金剛頂瑜伽青頸大悲王觀自在念誦儀軌》 其中所載的《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你攞建他陀羅尼》與上述咒本有些不同,但該譯本卻與其他本較為一致,此中誰是誰非暫無法確認。
③不空注釋本《青頸觀自在菩薩心陀羅尼經》 此注釋本與“金剛智”的新譯本相似,咒文稱《青頸觀自在菩薩心陀羅尼》,而不是《大悲心陀羅尼》。
④行琳集本《青頸大悲觀自在菩薩陀羅尼》 該咒本內容是依據上述不空本為底本,由此也可證明上述經本的真實性。
廣本藏文本系有很多與漢譯本相一致的經文,而且從不同角度傳播。其中有藏文本亦有漢譯本,有對應經文相聯繫也有單獨咒本,內容都很一致。
①《聖青頸陀羅尼》 與漢文本更接近些,或可說該本更早/地域更接近些。
②《千手千眼聖觀自在菩薩儀軌細釋》
③《聖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無礙大悲心廣大正圓滿陀羅尼》 是唐代“法成”由漢文轉譯成藏文,但其咒文部分並沒有按照漢文本轉譯,而明顯依據了上述兩種藏文本。
④“釋迦智”譯《攝聖觀自在大悲尊陀羅尼利益經》 與早期藏文本差異較大,與最晚的梵文本較接近。 本經所對應的《大悲咒》比“伽梵達摩”所譯《大悲咒》,內容多出很多。
廣本敦煌抄本中多有一類“伽梵達摩”經本,抄寫時將原譯的咒文部分替換為具有敦煌音譯特色的譯文,這類譯文的發音及用字都與內地的其他常見譯文不同,且多見於敦煌抄本中,也有一些藏文音譯特色。這一本系的《大悲咒》,其內容上有與藏文本系和漢文本系相同之處,還有些更似漢藏差異的折中或過渡,以及具有一些獨自的特點,這些不共特點又恰好與中本和略本有一定共性。所以類似一個大網路,將各個不同版本間的差異與共性交織在了一起。
時地分析
流傳時間:
①“伽梵達摩”譯本最早載於《開元釋教錄》(730年),且此時流行已久,故譯經必早於公元730年。“金剛智”(670-741)新譯晚於“伽梵達摩”。“不空”(705-774)譯本則再晚些。以上三種唐譯本,時間稍有先後,但屬同時代。
②“法成”(-848-)由漢譯藏本No.691,其咒文直接參考更早的藏文No.697、690兩本,其中No.697與漢文本更接近。“釋迦智”(993-1075)譯藏文No.723再晚些,該本與上述兩藏文本差異較大,而更接近最晚的梵文本,故時間在這二者間。
③敦煌抄本多基於“伽梵達摩”經本而修改,一般為唐代抄本;其內容多處於漢譯/藏文No.697、690與藏文No.723間的過渡狀態,故時間即在此中間階段。
④其餘多是以上諸本的重譯或整理。至於梵文各抄本則晚於宋代。
⑤故大體時間順序為:
•1.唐譯本/藏文No.697本;
•2.藏文No.690本;
•3.敦煌本;
•4.藏文No.723本/西夏譯本/明清譯本;
•5.梵文本。
流傳地域:
①“伽梵達摩”為“西印度”人,而其譯經地“于闐”的文化交融與“北印度”關聯較大,其所依經本應反映“西/北印度”的特徵;而“不空”、“慈賢”中本與該本有很大關聯。故中略本即是“西/北印度”抄本的反映。
②“金剛智”譯本隨其攜帶而來自“南印度”。“不空”從“獅子國”帶來大量經本,又在國內收集大量遺留梵本,其譯本有中廣兩種:中本與“伽梵達摩”譯本相關,應來自國內收集,可溯源於“西/北印度”;其廣本與“金剛智”本相近,即來自“獅子國”等“南印度”一帶。因此“金剛智”、“不空”(廣)本特徵應為“南印度”的反映。
③西藏經本多是尼泊爾一側傳入:藏文No.723與後期尼泊爾梵本很相近,其地域接近“中/東印度”一帶。藏文No.697、690則與此稍異,故而時間更早或是別地傳入。
④敦煌抄本則有些獨特性,其中有與藏文本漢文本一致的,還有處於差異點過渡狀態,乃是時間、地域過渡上的真實寫照。
結論:古印度的經典多通過口誦相傳,而不注重書寫,流傳到後來即發生變化。故時間越早且越接近發源地的版本,才可能是錯誤最少的。佛教中密教部分即率先流行於“南印度”;而於佛典中,該經的宣講地“補陀落迦”也位於“南印度”的一側。因此“南印度”即為該《大悲咒》發源地,“南印度”的版本也應是相對錯誤較少的版本。而結合時間的分析,“金剛智”和“不空”的(廣本)譯本則相對較符合這一特徵。而縱使“金剛智”本來源於南印度,但也流傳了幾百年,其中局部也已發生變化;而傳至別處的版本也不一定都會錯,其中也可能還保留了部分原始信息。所以對於一些無法推敲的地方,誰是誰非並無定論。
版本選擇
《大悲咒》有其發展的特殊性,而通過其內在關聯性的呈現,雖然可以解決其中多種疑問和不確定性的問題,但由於歷史發展原因,而無法確認統一成唯一的版本。佛教學者認為,對修行和持誦者而言,尚由自己來決定選擇廣、中、略的哪一版本;但對於已知的、明顯變化後的錯誤字句,如果依舊盲目依從,則並不明智。在相關研究者看來,歷史上不乏有些念誦者依照錯誤的經咒念誦,並不妨礙其得到效驗,但亦應大打折扣。否則只需念“笤帚”亦可成就,而不必去學習此類殊勝而方便的法門。
有佛教相關研究者的建議是:由於該咒本流傳很廣,變化很多,又咒文之密意實非表面字句可以獲得。故而縱有差異,於真正修行者而言,其影回響也不大。所以行持者可於諸本中自行抉擇,但無論採用哪一結論,都應謹記經中所言:
“ 唯除不善,除不至誠”;
“ 生少疑心者,必不果遂也”;
“ 唯除一事,於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輕業,亦不得滅,何況重罪”……
版本還原
表1:《大悲咒》略本原始面貌
表2:完整版《大悲咒》梵文還原構建
表1 《大悲咒》略本原始面貌 | 表2 完整版《大悲咒》梵本還原構建 |
01 南無 喝囉怛那 哆囉夜耶 | namo ratna trayāya / 皈依 三 寶 / |
02 南無 阿唎耶 03 婆盧羯帝 爍缽囉耶 | namaḥ āryāvalokiteśvarāya / 皈依 聖 觀自在 / |
04 菩提薩埵婆耶 05 摩訶薩埵婆耶 06 摩訶迦盧尼迦耶 | bodhisattvāya / mahā sattvāya / 菩薩 / 摩訶薩 / mahā kāruṇikāya / 大 悲 / |
07 唵 | tadythā oṃ / 即說 唵 / |
sarva bandhana cchedana karāya / 一切 禁縛 斷除 能令 / sarva bhava samudro cchoṣaṇa karāya / 一切 三有 海 枯竭 能令 / sarva vy-ādhi pra-śamana karāya / 一切 疾病 除滅 能令 / sarva ty upa-drava vi-nāśana karāya / 一切 如是 災難 毀壞 能令 / | |
08 薩皤囉 罰曳 09 數怛那怛寫 10 南無悉吉埵 伊蒙阿唎耶 11 婆盧吉帝 室佛 囉楞 馱婆 12 南無 那囉謹墀 13 醯唎摩皤哆沙咩 | sarva bhayeṣu trāṇa karāya / (於)一切 畏怖 救護 能令 / tasya namas-kṛtvā imaṃ āryāvalokiteśvara / 彼(的)禮敬 於此 聖 觀自在 / tava nīlakaṇṭha nāma hṛday am āvarta yi ṣyāmi / 勇 青頸 名號/真言 心 旋復 說 / |
14 薩婆阿陁豆輸朋 15 阿逝孕 | sarvārtha sā dhanaṃ śubhaṃ ajeyāṃ / 一切 利益 成就 淨妙 不敗 / |
16 薩婆 菩哆 那摩婆伽 17 摩 罰持豆 | sarva bhūtānāṃ bhava(婆摩)mārge(摩伽)一切 鬼神 三有 道 vi- śodhakaṃ / 清淨 |
18 怛侄他 19 阿婆盧醯 20 盧迦帝 21 迦囉帝 | tadyathā 即說咒曰 oṃ āloke āloke mati lokāti-krānte / 光明 光明 智慧 世間 出離 / |
22 夷醯 唎 23 摩訶菩提薩埵 24 薩婆薩婆 | he he ha re / mahā bodhisattva / 唯 唯 獅子 / 大 菩薩 / he bodi satva / he mahā bodhi satt va / 唯 菩薩 / 唯 大 菩薩 / he priya bodhisatva / 唯 敬愛 菩薩 / |
25 摩囉摩囉 26 摩 摩醯 唎馱孕 | he kāruṇika s mara s mara hṛdayaṃ / 唯 悲 憶念 憶念 心 / |
he he hare / āryāvalokiteśvarā maheśvara / 唯 唯 獅子 / 聖 觀自在 大 自在 / parama maitra citta / mahā kāruṇika / 最勝 慈愍 心 / 大 悲 / | |
27 俱 盧 俱盧 羯蒙 | kuru kuru karmaṃ / sādhaya sādhaya vidyāṃ / 行 行 事業 / 成就 成就 明處 / |
dehi dehi me varaṃ kamaṃ 賜予 賜予 我 要 去 gama vihaṃgama vigama / 去 在空中移動 遠離 / | |
28 度盧度盧 罰闍耶帝 29 摩訶罰闍耶帝 | siddha yogeśvara / dhuru dhuru / 成就 瑜伽 自在 / … / vīryante / mahā vīryante / 精進 / 大 精進 / |
30 陀囉陀囉 31 地唎尼 32 室佛囉耶 | dhara dhara dharendreśvarā / 奉持 奉持 奉持 咒 自在 / |
33 遮囉遮囉 34 么么 罰 摩 摩囉 35 穆帝隸 | cala cala / vi-mala / amala / mūrte / 動 動 / 無垢 / 離垢 / 行相 / |
āryāvalokiteśvara jina 聖 觀自在 大覺 kṛṣṇā jaṭā mukuṭā laṃkṛta śarīra / 黑色 髻 冠 莊嚴 身相 / lamba / pra-lmaba / vi-lamba /(瓔珞)垂下 / 下垂 / 垂 / mahā siddha vidyā dhara / bala bala / mahā bala / 大 成就 明 持 / 力 力 / 大 力 / mala mala mahā mala / cala cala mahā cala / 垢 垢 大 垢 / 動 動 大 動 / | |
36 伊醯伊醯 37 室那室那 | kṛṣṇa pakṣa / kṛ ṣṇa(室那)varṇa / kṛ ṣṇa(室那)pāśa / 黑 羽 / 黑 行色 / 黑 絹索 / nir-ghātana / he padma hasta / 破除 / 唯 蓮花 手 / cara cara niśā-careśvara / kṛṣṇa sarpa kṛta yajñopavīta / 行 行 夜行 自在 / 黑 蛇 作 繩 / ehyehi(伊醯伊醯)mahā vārāha mukha / 善來善來 大 豬 面 / |
tripura dahaneśvara / 三城 燃燒 自在(者)/ nārāyaṇa rūpa bala vega dhāri / 那羅延 行色 力 迅速 持 / | |
38 阿囉嘇 佛囉舍利 39 罰沙罰嘇 40 佛囉舍那 41 呼盧呼盧摩囉 42 呼盧醯利 | he nīlakaṇṭha / he mahā hal āha la vi ṣa nir-jita / 唯 青頸 / 唯 大 劇毒 毒 降伏(者)/ lokasya rāga viṣa vi-nāśana / 世間的 貪 毒 除去 / dveṣa viṣa vi-nāśana / moha viṣa vi-nāś ana / 嗔 毒 除去 / 痴 毒 除去 / nir-mokṣaṇa / hulu hulu mālā / 解脫 / 速疾 速疾 鬘 hulu hare / |
mahā padma nābha / 大 蓮花 中央 / | |
43 娑囉娑囉 44 悉唎悉唎 45 蘇嚧蘇嚧 | sara sara / siri siri / suru suru |
46 菩提夜 菩提夜 47 菩馱夜 菩馱夜 48 彌帝唎夜 | bodhya bodhya / 覺悟 覺悟 bodhaya bodhaya / 覺知 覺知 maitreya / 勇 |
49 那囉謹墀 | nīlakaṇṭha / ehyehi vāma sthita siṅha mukha / 青頸 / 善來善來 左 安住 獅子 面 / |
hasa hasa / muñca muñca / 笑 笑 / 得解脫 得解脫 / mahāṭṭaṭṭa-hāsaṃ nir-nādini / 大 呵呵笑 聲 / ehyehi bho bhoi / mahā siddha yogeśvara / 善來善來 … / 大 成就 瑜伽 自在(者)/ bhaṇa bhaṇa vācan / sādhaya sādhaya vidyāṃ / 說 說 言語 / 成就 成就 明處 / smara smara tāṃ / bhagavantam / lokita viloki taṃ / 憶念 憶念 … / 唯 世尊 / 世間 一瞥 … / | |
50 他利瑟尼那 | tathāgataṃ / dadāhi me darśanaṃ / kāmasva darśanaṃ / 世尊 / 施於 我 見 樂的 (令)見 / |
51 波夜摩那 52 娑婆訶 | pra-hlāda ya manaḥ svāhā / 清淨(令)意 圓滿 / |
53 悉陀夜 54 娑婆訶 | siddhāya svāhā / 成就 圓滿 / |
55 摩訶悉陀夜 | mahā siddhāya svāhā / 大 成就 圓滿 / |
56 悉陀喻藝 57 室皤囉 58 娑婆訶 | siddhā yogeśvarāya svāhā / 成就 瑜伽 自在 圓滿 / |
59 那囉謹墀 60 娑婆訶 | nīlakaṇṭhāya svāhā / 青頸 圓滿 |
61 摩囉那囉 62 悉囉 僧 何穆佉耶 63 娑婆訶 | vārāha mukhāya svāhā / 豬 面 圓滿 / mahā- nara siṃha-mukhāya svāhā / 大 人 獅子 面 圓滿 / |
siddha vidyā dharāya svāhā / 成就 明 持 圓滿 / | |
64 ( ) 婆摩 ( ) 何悉陀夜 65 娑婆訶 | padma hastāya svāhā / mahā padma hastāya svāhā / 蓮花 手 圓滿 / 大 蓮花 手 圓滿 / |
vajra hastāya svāhā / mahā vajra hastāya svāhā / 金剛 手 圓滿 / 大 金剛 手 圓滿 / kṛṣṇa sarpa kṛta yajñopavīta svāhā / 黑 蛇 作 繩 圓滿 / mahā kāla makuṭa dharāya svāhā / 大 青色 冠 持 圓滿 / | |
66 者吉囉 阿悉 陀夜 67 娑婆訶 | cakrāyudha dharā ya svāhā / 輪 器杖 持 圓滿 / |
śaṅkha śabda nir-nādana ka rāya svāhā / 法螺 聲 吼 能令 圓滿 / (對應在72 73) bodhana karkarāya svāhā / 覺知 能令 圓滿 / | |
68 波摩 羯悉陀夜 69 娑婆訶 | vāma s kandha deśa sthi ta kṛṣṇa-ajinā ya svāhā / 左 肩 處 安住 黑 鹿皮 圓滿 / |
70 那囉謹墀 皤伽囉耶 71 娑婆訶 | vyāghra carma ni-vāsanā ya svāhā / 虎 皮 裙 圓滿 / |
72 摩婆利 勝羯囉夜 73 娑婆訶 | |
lokeśvarāya svāhā / 世間自在 圓滿 / mahā-lokeśvarāya svāhā / 大 世間自在 圓滿 / sarva siddheśvarāya svāhā / 一切 成就自在 圓滿 / rakṣa rakṣa māṃ svāhā / 守護 守護 … 圓滿 / kuru rakṣa mūrtīnāṃ svāhā / 行 守護 身體 圓滿 / | |
74 南無 喝囉怛那 哆囉夜耶 | namo ratna trayāya / 皈依 三 寶 / |
75 南無 阿唎耶 76 婆嚧吉帝 77 爍皤囉夜 | namaḥ āryāvalokiteśvarāya / 皈依 聖 觀自在 / |
bodhisattvāya / mahā sattvāya / mahā kāruṇikāya / 菩薩 / 摩訶薩 / 大 悲 / | |
78 娑婆訶 | |
siddhyantu me mantra padāya svāhā // 令我成就 真言 句 圓滿 // |
宗教意義
此咒來歷(體)
諸佛所說:大悲咒的流傳極為久遠,是過去九十九億恆河沙諸佛所說。
觀音所弘:觀世音菩薩在無量劫前,於千光王靜住如來處首次聽聞大悲咒。並受命以此心咒,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當時的觀世音菩薩位居初地,一聞此咒則超越八地。法喜充滿的菩薩,立下為利樂一切眾生而生千手千眼的誓願,發願後馬上便具足千手千眼。十方大地為之震動,十方諸佛為之放光普照。觀世音菩薩此後又在無量佛會重聞此咒並親自受持。即使經歷了無數億劫的生死變易,也常所誦持而不廢忘,也因持此咒而常以蓮花化生佛前。
1.諸佛所說:
2.觀音所弘:
此咒相貌(相)
《大悲心陀羅尼經》中,大梵天王為探求《大悲咒》的真實義,向觀世音菩薩請問其相貌:“唯願大士為我說此陀羅尼形貌狀相。”就《大悲咒》的“相貌”,觀世音菩薩予以啟導:“ 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著心是;空觀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心是;無見取心是;無上菩提心是。當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羅尼相貌,汝當依此而修行之。”
一切法皆有形相,《大悲咒》所顯示的“相貌”,即是《大悲咒》所具有的種種意義,這是《大悲咒》的真實相。觀世音菩薩在此處所開示的“相”,即是佛弟子所要探求和理解的“法”。《大悲咒》的“相貌”,即是《大悲咒》的真實義,也是觀世音菩薩大悲法門的真實義和修行準則。
持誦前提
1.至誠恭敬
經中強調,誦持大悲咒得成就,唯除不善、除不至誠,除對咒生疑。
若心生懷疑而不精誠,持誦大悲咒並不能與經中所說的諸功德相應。
其次,於環境乃至身心處,皆應清淨如法。制心一處而不雜亂異緣。
2.悲心發願
若持咒只為自益自利,不發菩提心廣為眾生,並不能和大悲咒充分相應。
欲誦持大悲心陀羅尼,對於眾生應起慈悲心,並隨觀世音菩薩發願如下: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知一切法;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智慧眼;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度一切眾;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善方便;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乘般若船;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越苦海;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得戒定道;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登涅槃山;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會無為舍;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湯,火湯自枯竭;
我若向地獄,地獄自消滅;我若向餓鬼,餓鬼自飽滿;
我若向修羅,噁心自調伏;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3.稱名皈命
如法發願後,至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以及阿彌陀如來名號,然後持誦大悲咒。
利益功德(用)
聽聞持誦《大悲咒》,可以滅除累劫重罪障難,獲得一切安樂圓滿,乃至成就無量功德善法。
依《大悲心陀羅尼經》所說,《大悲咒》所具有的大方便威神力,是不可思議且嘆莫能盡的。
1.離三惡道苦
聽聞大悲咒的三惡道眾生,能離三塗苦;誦持大悲咒的眾生,不會墮落三惡道中。
2.現生所求皆果遂
誦持大悲咒,現生中的所求所願都能果遂。比如厭棄女身而欲成男身的,可以如願。
但排除不善的人,不至誠的人,以及生少疑心的人。
3.滅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
如理的發願和稱念名號後誦持大悲咒,堅持每夜誦滿五遍,能除滅百千萬億劫的生死重罪;
在三個七日清淨齋戒誦大悲咒,過去一切惡業都可消盡。一切佛菩薩、諸神龍天共來作證。
①侵占或損壞了常住的飲食和財物,犯下了連千佛出世也懺悔無效的大罪,持誦大悲咒得可以除滅。
②十惡五逆、謗人謗法、破齋破戒、破塔壞寺、偷僧祇物、污淨梵行等地獄重罪,誠誦大悲咒可以滅盡。
在《大悲心陀羅尼經》中,這是依靠密咒神力來滅除罪業,是為罪重眾生別開的一條生路。
若對大悲咒生疑,即使誦念,連小罪輕業也不能滅除,重罪更加無效。但尚且能種下成就菩提的遠因。
4.往生佛國
人天誦持大悲咒,臨終時十方諸佛都來授手,可以往生到任何嚮往的佛土。
5.免惡死,得善生
持大悲咒可以解決生死中最切身的善終和善生問題。可掃盡一切不吉祥的惡死,具備種種吉祥的善生。
無論現生暫時問題亦究竟解脫問題,大悲咒皆以不可思議方便力,遮止一切惡因惡果,具足一切善因善果。
①免十五種惡死:
不令其飢餓困苦死;不為枷禁杖楚死;不為怨家讎對死;不為軍陣相殺死;不為豺狼惡獸殘害死;
不為毒蛇蚖蠍所中死;不為水火焚漂死;不為毒藥所中死;不為蠱毒害死;不為狂亂失念死;
不為山樹崖岸墜落死;不為惡人厭魅死;不為邪神惡鬼得便死;不為惡病纏身死;不為非分自害死。
持大悲咒能掃盡一切不吉祥的惡死,遮止一切惡因惡果。
②得十五種善生:
所生之處常逢善王;常生善國;常值好時;常逢善友;身根常得具足;道心純熟;不犯禁戒;
所有眷屬恩義和順;資具財食常得豐足;恆得他人恭敬扶接;所有財寶無他劫奪;
意欲所求皆悉稱遂;龍天善神恆常擁衛;所生之處見佛聞法;所聞正法悟甚深義。
如法誦持大悲咒,具不可思議的緣起力,而得良好的生存和修行條件。
無論投生的時代環境和政治環境、人際和物資、身根和道心、法緣和根機等,都是妙善圓滿的。
6.消除一切病患
誦持大悲咒,三界一切病患都能治好。所有痛苦纏身的眾生以此陀羅尼治療,無不痊癒。
7.得智慧、三昧、辯才,降伏魔外
①誦持大悲咒能獲得無量的三昧(禪定境界)和辯才。
②如法發心誦持大悲咒,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和諸神會前來益其效驗;觀世音菩薩千眼照見、千手護持。
從這時開始,一切世間典籍都能受持,一切外道的法術典籍也都通達。
③修行不會受到鬼神的干擾;可以遣使命令鬼神;能夠降伏外道天魔。
8.常得諸神護衛
對於如法誦持並對眾生起慈悲心者,受觀世音菩薩派遣的各路善神龍天會時時跟隨,悉心護衛。
善神會輪流保護孤宿荒野的人,會化作善人給迷失深山的人指路,為需要的人提供水火等需求。
9.速超上地
①聲聞人誦持大悲咒,未證果的能速得證果。
②聽聞大悲咒的、修行書寫的、如法而住的,四沙門果不求自得。
③修行人或三千大千世界的諸神,未發菩提心的能速令發心。
④未得大乘信根的眾生,大悲咒能增長大乘種子的法芽。
⑤修行六度未滿足的能速得滿足。
⑥未達到初住的能速達初住,乃至達到十住;甚至能達到佛地,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所以誦持大悲咒能夠快速超入上上地,大悲咒也因此而名為“速超上地陀羅尼”。
10.成為加持之源
誦持大悲咒者,自身便是無量功德寶藏,並且成為了他人不可思議的加持之源,成為尊重恭敬的對象。
①誦持者浴於江河大海,若有眾生沾其浴身之水,可滅一切罪業,於淨土蓮花化生,持誦者更甚。
②誦持者行走路上,吹過此人的風吹到別處,能滅一切重障惡業,不再受三惡道果報,常生佛前。
③誦持者口中言音無論善惡,一切天魔外道和天龍鬼神聽到,都是清淨法音,如對佛般尊重恭敬。
11.成為無盡功德藏
大悲咒總持無量文義和功德,持誦大悲咒即是無量功德善法的攝藏。
雖說十二藏,實為無盡藏。觀世音菩薩以十二藏表示不可言說的無盡功德藏:
佛身藏(恆河沙諸佛所愛惜);光明藏(一切如來光明照);慈悲藏(恆以陀羅尼救眾生);
妙法藏(普攝一切諸陀羅尼門);禪定藏(百千三昧常現前);虛空藏(常以空慧觀眾生);
無畏藏(龍天善神常護持);妙語藏(口中陀羅尼音無斷絕);常住藏(三災惡劫不能壞);
解脫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藥王藏(常以陀羅尼療眾生病);神通藏(游諸佛國得自在)。
12.於諸實際問題能有所饒益
大悲咒另有諸多具體的微妙利用,若除災厄若藥用,乃至啟請觀音等。
本尊問題
從經本看來,《大悲咒》因“觀世音菩薩”宣說而為眾生所聞知,故其本尊是“觀世音菩薩”;但不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依《大悲咒》的出處《大悲心陀羅尼經》的內容來看,是“觀世音菩薩”從“千光王靜住如來”處受持得到該《大悲咒》,頓超八地而歡喜發願,之後才具足“千手千眼”;並不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宣說,而是“觀世音菩薩”自身得到並宣說《大悲咒》。所以《大悲咒》的本尊是“觀世音菩薩”自身,即“聖觀自在菩薩”。
從咒文看來,《大悲咒》有出現“披黑鹿皮”、“虎皮裙”的描述,為密教化的“聖觀音”形象。“聖觀音”在顯教一般為一面二臂的“寂靜相”,而也出現有“不空羂索觀音”的“披黑鹿皮”、“虎皮裙”的特徵,如《華嚴經》有:“伊尼鹿皮作下帬”;《不空羂索陀羅尼自在王咒經》有:“畫聖觀自在菩薩形像…以瑿泥耶鹿王皮而覆肩上”;《金剛恐怖集會方廣軌儀觀自在菩薩三世最勝心明王經》有:“觀自在菩薩…虎皮為裙…以黑鹿皮,角絡而披”…這類“聖觀音”逐步具有密教特徵而仍為一面二臂。而有些密教經典也將“不空羂索觀音”與“聖觀音”等同看待。《大悲咒》此描述即是密教化的“聖觀音”形象。
《大悲咒》各本系中,均有出現“青頸”(nīlakaṇṭha)一詞,所以《大悲咒》與“青頸觀音”也存在一定的關聯。但除了咒名提到一次外, 其餘的皆是在咒文中提到。這裡的“青頸”只是外相的描述,並非指“青頸觀音”;且咒文中外相不只有“青頸”,還有“豬面”、“獅子面”等其他描述。整篇咒文所弘贊描述的對象仍是“聖觀自在”,而不是“青頸觀音”或“千手千眼觀音”。故本尊仍為“聖觀自在”。至於“青頸”的概念,則屬於“聖觀音”的一個側面反映。
在觀音的種種身相中,“聖觀音”為根本主體,其餘皆是從屬化身。依《覺禪鈔》中“聖觀音”所化身之說:“作上根者化不空羂索;作中根者化十一面;作下根者化千手千眼。” 據此可以看出,作為寂靜忿怒相合的“聖觀音”與“不空羂索觀音”,在外相上相似,甚至將二者視為同體是合理的。而“千手千眼觀世音”,面對最廣泛的下根眾生時,通過“千眼照見,千手護持”,將根本主尊“聖觀音”所宣說的《大悲咒》,以執行者的身份來利益眾生。
《大悲咒》所代表的,即是以“大悲”著稱的“觀世音菩薩”自身。此咒出於《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有隨順經名,認為《大悲咒》全名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而於《大悲咒》之名,《大悲心陀羅尼經》中每每提到,無一處稱作“千手千眼……”,而只具稱《 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 此《大悲咒》即以大悲“觀世音菩薩”自身為本尊;而不是“千手千眼”、“不空羂索”、“青頸”這些從屬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