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莽

高莽

高莽(1926年-2017年10月6日 ),筆名烏蘭汗,1926年生於哈爾濱,長期在各級中蘇友好協會及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從事翻譯、編輯、俄蘇文學研究和中外文化交流與對外友好活動;同時從事文學與美術創作。2013年11月,高莽憑藉譯作阿赫瑪托娃的敘事詩《安魂曲》,獲得了“俄羅斯-新世紀”俄羅斯當代文學作品最佳中文翻譯獎。 2017年10月6日,翻譯家高莽先生在北京去世,享年91歲。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高莽(速寫,羅雪村繪) 高莽(速寫,羅雪村繪)

1933—1943年,在哈爾濱市上學。

1943年畢業於哈爾濱市基督教青年會。

1943年在哈爾濱《大北新報》上發表第一篇譯文——圖格涅夫的散文詩。

1945年後歷任哈爾濱市中蘇友好協會翻譯、編輯,東北中蘇友好協會翻譯科長、編輯,中蘇友好協會總會聯絡部幹事。

1947年翻譯蘇聯作家班達連柯根據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名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改編的劇本《保爾·柯察金》,曾在全國各大城市上演。

1949年調瀋陽市東北中蘇友好協會,在《東北畫報》上發表譯作短篇小說《永不掉隊》(原作者烏克蘭作家岡察爾),曾收入我國中學語文教科書。

1954年調(北京)中蘇友好協會總會,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先後在聯絡部及《友好報》工作。其間曾多次隨中國作家、美術家等赴蘇聯及東歐國家訪問或出席會議。

1962年調中國作家協會《世界文學》雜誌編輯部。

1964年轉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

1983年與1987年應蘇聯作家協會邀請,前往莫斯科出席第六次與第七次蘇聯文學翻譯家國際會議。蘇聯作家協會因其多年有效地從事文學翻譯活動,授予獎狀。

1989年離休前。

1997年俄羅斯作協吸收他為名譽會員,同年俄羅斯總統因其對中蘇中俄文學藝術交流的貢獻而授予“友誼”勳章。

1999年獲中俄友協頒發的“中俄友好紀念獎章”和俄中友協頒發的“俄中友誼紀念章”,同年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授予他名譽博士稱號。

2004年11月被中國譯協表彰為資深翻譯家。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俄友好協會理事,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理事,中俄友好協會顧問,中國作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的會員,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榮譽博士,俄羅斯作家協會名譽會員,俄羅斯美術研究院榮譽院士,《世界文學》雜誌主編、編審。

人物逝世

2017年10月6日晚,中國著名翻譯家、作家、畫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高莽先生離世,享年91歲。

著名作品

《高貴的苦難》封面上的高莽肖像 《高貴的苦難》封面上的高莽肖像

著有《久違了,莫斯科!》、《枯立木》、《聖山行》、《俄羅斯美術隨筆》等隨筆集。

譯作(均譯自俄文)有:蘇聯作家岡察爾短篇小說集,帕斯捷爾納克三問題自傳《人與事》,卡達耶夫《團隊之子》,葛利古里斯《粘土與瓷器》,卡哈爾《繡花絲巾》,科涅楚克《翅膀》,[蘇]馬雅可夫斯基《臭蟲》、《澡堂》,[蘇]阿菲諾根諾夫《親骨肉》,格列勃涅夫等《卡爾·馬克思青年時代》(電視連續劇);以及普希金、萊蒙托夫、舍甫琴柯、布寧、葉賽寧、阿赫馬托娃、馬雅可夫斯基、帕斯捷爾納克、曼德爾施坦姆、特瓦爾多夫斯基、德魯尼娜、沃茲涅先斯基、葉夫圖申科、羅日傑斯特文斯基、卡扎克瓦等詩人的詩作。繪畫作品《巴金和他的老師們》為中國現代文學館收藏;所畫普希金、托爾斯泰、高爾基等人的肖像為外國文學館或紀念館收藏。

人物特寫

錢鍾書老人漫畫像(高莽畫) 錢鍾書老人漫畫像(高莽畫)

高莽出生在哈爾濱,1933年進入一座教會學校,同學中以俄羅斯人居多,老師也是用俄語講課。每天放學回家他都哭,因為聽不懂別人說話,憋得難受。但是在一群講俄語的孩子中成長,高莽總算掌握了第二種語言。他的功課不怎么樣,好玩好鬧,所有的球都愛打。高莽很早喜歡畫畫,也學過油畫。雖然老師們只是簡單地教初步知識,他還是有點小聰明,有悟性,掌握了些繪畫的基礎本領。1937年普希金逝世100周年,班主任讓他臨摹了一幅普希金的肖像。這是他的畫第一張畫被貼了出來,那時他產生了一個想法,希望將來有一天畫一個我心目中的普希金。沒有想到,實現這個夢想竟花了60年的歲月。

17歲,高莽在當地的《大北新報》上發表了第一篇譯文,屠格涅夫的散文詩《曾是多么美多么鮮的一些玫瑰》。他已經在學校讀了十年書,愛上了俄羅斯的文學。屠格涅夫那首散文詩寫的是他老年在法國生活時回憶過去的日子。1945年抗戰勝利後,高莽到哈爾濱市中蘇友好協會所屬的機關報《北光日報》工作,常常翻譯些俄蘇的詩歌散文,但他並不願意從事翻譯。他是在日本帝國主義占領的哈爾濱長大的,看到奴相十足的“翻譯官”,他十分厭惡,覺得翻譯是給鬼子當走狗,替統治者做事。可是優美的俄蘇文學吸引著他,他就不停地翻譯。當時高莽用過至少有七八個筆名,其中一個名字是“何焉”,是在反問自己:“我不喜歡做翻譯,為什麼還在做?”

1947年,高莽翻譯了根據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改編的劇本《保爾·柯察金》。1956年,《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夫人賴莎來到中國訪問,她在全國各地為青年做了多場報告,高莽給她擔任口頭翻譯。賴莎得知我和孫傑的關係,便要和我們單獨見一面。1945年日本投降,高莽在哈爾濱中蘇友好協會工作,那時只有哈爾濱和大連有中蘇友好協會。後來國民黨曾占領一段時期,哈爾濱正式解放是在1946年。1949年,哈爾濱市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團報找他畫幾幅漫畫配合當時正在開展的反浪費鬥爭。報紙引證毛主席的話:浪費就是犯罪。他畫了7幅,登了4幅。

伊·屠格涅夫(高莽畫) 伊·屠格涅夫(高莽畫)

高莽一生離不開三個非凡的女性:母親、妻子和女兒。母親給了他生命,教他怎么做人,她是個文盲,但她不允許他坐在報紙或者書本上,不讓他破壞帶字的東西。她對高莽的教育和影響特別重要;愛人給他以理解,在他最困難時,遭受批判與凌辱時,她成了他安身的海灣,使他有了不“自絕於人民”的勇氣;女兒正在延續高莽的事業,為照顧他和妻子,她放棄了在巴西的工作與優越的生活條件。

2007年高莽完成了肖洛霍夫的畫像,請我國專門研究肖洛霍夫和翻譯其作品的前輩草嬰先生題詞。他寫了四句話:面對靜靜流淌的頓河,心裡翻騰著哥薩克的血淚;通過一個人的悲慘遭遇,控訴法西斯的滔天罪行。2007年俄羅斯舉辦中國年時,高莽應邀在莫斯科舉辦了一個畫展,展出40幅肖像畫。幾十年來高莽獲得過蘇聯和俄羅斯多種勳章、獎章和各種榮譽稱號。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務會議領導下的學術指導、學術諮詢和科研協調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

中國資深翻譯家之一

中國翻譯協會於2001年起分別對從事外事外交、對外傳播、社會科學、軍事、科技、文學和民族語文翻譯,取得突出成就的翻譯家進行了表彰,授予他們“資深翻譯家”榮譽稱號。這些受表彰的翻譯家當中有的曾於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為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做外事翻譯工作,有的長期在譯壇耕耘,將大量外國經濟、哲學、文學、科技等領域的有關著作翻譯介紹給廣大中國讀者的前輩學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