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莽山

湖南莽山

湖南莽山位於宜章縣南部,與廣東省接壤,設定有宜章縣莽山瑤族鄉,境內建立了莽山國家及自然保護區,並建立了莽山國家森林公園。莽山為瑤族聚居地,是一個富饒的綠色食品基地。土地肥沃,氣候濕潤,雨量充沛,常有雲霧籠罩,無污染無公害。這裡盛產茶葉、苦筍、莽山蕨、百花蜜、蘑菇、莽山黑豚等系列山里食品,以特有的品質受人青睞。這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優越的自然條件,使這裡的森林植被種類繁多,形成了獨特有趣的格局,熱帶、亞熱帶、溫帶,還包括少數寒帶的森林植物,都在這裡聚親會友,欣榮雜居。

基本信息

自然保護區

莽山風景莽山風景

湖南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國務院1994年4月5日以國函[1994]26號檔案批准建立的。1957年湖南省林業廳編制莽山施業案時,曾劃定摩天嶺一帶533.0公頃為景觀區,成為全國建立最早的保護區之一。1982年更名擴界為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面積擴大至6540.0公頃。位於湖南省南端郴州市宜章縣南部,地處東經112°43′19″至113°0′10″,北緯24°53′0″至25°03′13″,東西長28.5千米,南北寬13.5千米,東、南、西三面分別與廣東省乳源縣、陽山縣、連州市交界,北與湖南省宜章縣東風鄉、莽山鄉、國有溶家洞林場毗鄰。保護區現在總面積19833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7372公頃,緩衝區面積2835公頃,實驗區面積9626公頃。

湖南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南嶺山脈中段南端的局部沉降帶內,屬中山地貌,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0餘座,地勢南高北低,最高峰猛坑石海拔1902米,最低兌子沖海拔400米,最大高差1502米。主要地質活動為強烈的燕山運動,使地貌基本定型。地質構造為北東——南西構造,地面切割較深,懸崖峭壁,峽谷幽深,溪河縱橫,加之豐沛的降水,物理風化較嚴重,滑坡和岩崩發育,使山體更加陡峭,坡度一般30-40度,大於60度的險坡常見,山勢雄偉壯觀,區內岩漿岩較為發育,為大東山花崗岩體中粗粒花崗岩,屬燕山期侵入體。

自然保護區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是我國冬有冰雪的最南地區之一,年平均氣溫17.2℃,年降雨量1710—2557毫米。全年無霜期290天。保護區內氣候具有“夏無酷暑,冬有冰雪,春夏濕潤多雨,秋冬雨少多霧”的特點。

保護區內亞熱帶山地黃壤垂直帶譜發育較完整,海拔800—1300米為山地黃壤,海拔1300—1800米為暗黃棕壤,海拔1800米以上為山地草甸土,土壤特點為土壤類型多樣,PH值4.5—5.6,呈酸性,土層石礫含量較多,土層厚度不一,有機質含量較多,適宜多種植物生長。

保護區水係為長樂河上游,系珠江支流—北江源頭。主河長24公里,流域面積88.2平方公里,河谷以U型為主,縱坡比47%,河流湍急,平緩河段水清潭碧。海拔1260米的林子坪峽谷河段已修建林子坪水庫,庫容量1100萬立方米。

湖南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地處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植物交替過渡區,生物地理位置特殊,植被垂直分布明顯。區內的原生性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是世界濕潤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保存最完好、面積較大、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本區植物種類繁多,組成複雜,有高等植物234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南方紅豆杉伯樂樹、蓴菜3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福建柏、華南五針松、白豆杉、長柄雙花木、半楓荷等14種。動物有獸類57種、鳥類111種、兩棲類33種、爬行類48種、昆蟲619種,已知的國家重點保護的陸生的野生動物有3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有蟒蛇、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雲豹、豹(金錢豹)、華南虎、林麝等7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虎紋蛙、白鷳、蛇雕、草鴞、水鹿、紅面猴、穿山甲、黑熊等25種,該區有特有物種莽山烙鐵頭蛇。該保護區在研究古熱帶泛北極區系演化規律及世界濕潤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和對華南虎、莽山烙鐵頭蛇的保護方面具有獨特的重要意義。主要保護對象是典型南嶺植物區系的原生型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及珠江支流北江源頭自然生態環境。
在2008年冰災後調查數據基礎上,通過每年森林資源檔案更新數據統計,2012年底自然保護區林地面積19686·67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99·262%;灌木林地851.3公頃,占4.29%;苗圃地2.3公頃,占0.01%;輔助生產用地62.3公頃占0.31%。活立木總蓄積量161.1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99.36%。

森林公園

湖南莽山湖南莽山
莽山國家森林公園,因擁有地球同緯度帶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原生型常綠闊葉林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而享有“地球同緯度帶上的綠色明珠”和“動植物基因庫”的美稱。更有蛇中熊貓--莽山烙鐵頭蛇、南方紅豆杉等50餘種國家重點保護的動物,構成神秘的生物王國。景內山奇、水秀、林幽、石怪,境內奇峰疊翠,溪澗縱橫,“莽山壯美驚天下,原始生態第一山”便是她最完美的寫照。莽山以“原始的森林、原始的空氣、原始的享受”為主題,空氣清新,氧負離子含量高達每立方厘米106900個,是最好的天然氧吧。水色天光造就了莽山眾多奇秀壯麗的景觀,它匯聚了華山之險、泰山之雄、西雙版納之神奇、張家界之俊秀。這裡四季皆景,春賞花、夏消暑、秋觀紅葉、冬看冰雪,現已開發了將軍寨、天台山、猴王寨、湘粵峰四大景區及珠江源漂流項目,擁有日接待能力3000床的服務設施,成為粵港澳的後花園,是海內外遊客觀光遊覽、避暑休閒、高山擊浪、登高探險和科學考察的理想目的地。莽山,這顆鑲嵌在南嶺山脈的璀璨明珠,地處湖南省宜章縣南端,毗鄰粵北乳源縣、陽山縣和連州市,總面積達200平方公里,北上長沙385公里,南下廣州320公里。莽山於1957年被列為全國14個自然景觀區之一,是湖南省第一個自然景觀區。1992年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1994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4年成功舉辦湖南省旅遊節閉幕式即郴州莽山生態旅遊節,2005年評為省文明景區,2006年評為“新蕭湘八景”,2007年批准為國家4A級景區,2008年“湖南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2009年授予廣東自駕車旅遊接待基地,2010年被評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2012年評為省級文明景區。

莽山瑤族鄉

瑤族瑤族

莽山瑤族鄉位於縣境南端,距縣人民政府駐地城關鎮85公里。東與廣東省乳源瑤族自治縣、樂昌市交界,南與廣東省陽山縣毗連,西與廣東省連州市和東風鄉相鄰,北與天塘鄉、白沙圩鄉接壤。鄉政府駐永安村茅庵街,轄黃家塝、永安、西嶺、鍾家、劉家、塘坊、道洞七個村。境內駐有莽山林業管理局。

莽山地處湘粵邊界,據《宜章縣治》載:“縣南為莽山……山勢磅礴,延袤六十餘里,有九十九峰,如寒蘆在宿莽中,總名莽山”。此地為瑤族聚居地。1956年撤區並鄉,成立莽山瑤族自治鄉,駐永安沙坪。1958年10月鄉場合併,歸莽山林場管轄。1961年11月鄉場分離,成立莽山人民公社,1982年成立莽山瑤族公社,1983年12月搬至現址,1984年改為瑤族鄉。全鄉總面積89平方公里,耕地292公頃。2011年末總人口為9102人。

歷史文化

莽山莽山

莽山,原包括莽山峒、笠頭峒、溶家峒和西山峒,這4峒地處湘粵兩省邊界,林菁相接,山水相連,岩谷深阻,林海茫茫,形勢險要,成為歷代瑤漢人民起義的發源地和根據地,也屢遭官府重兵圍剿和屠殺。宋隆興二年(1146),縣人李金聯合瑤漢人民一道舉行起義,先後攻克郴州、桂陽、寧遠,廣東連州、韶州、英州、德慶、肇慶,廣西賀州、梧州等州縣,朝廷派湖南安撫使劉珙會同湘、鄂、贛、粵、黔5省官兵鎮壓。乾道元年(1165)八月,李金率部退至莽山何家峒,因部下曹彥叛變,李金不幸遇害。餘部在瑤族人民的幫助下潛入山谷,堅持鬥爭。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苗族首領譚應貞、杜回子以莽山為根據地,領導湘粵邊境的苗族、瑤族及漢族人民起義,官府派重兵往莽山鎮壓,所有四十八山九溪十八峒的苗族瑤族均遭到血腥屠殺,“大兵征剿,後民十亡六七”,原來瑤人聚居地蕨子坪,因殺戮殆盡,地成廢墟,故稱“絕子坪”(一名蕨子坪,現改成“澤子坪”)。

當地特產

苦筍苦筍

莽山是一個富饒的綠色食品基地。土地肥沃,氣候濕潤,雨量充沛,常有雲霧籠罩,無污染無公害。這裡盛產茶葉苦筍、莽山蕨、百花蜜、蘑菇、莽山黑豚等系列山里食品,以特有的品質受人青睞。莽山具有獨特的產茶條件和悠久的生產歷史,“莽山銀翠”茶,條索緊結,肥碩,銀毫滿披,栗香濃郁,耐沖泡,得莽山原始生態靈氣,為中國綠茶中的精品,1996年獲“湘茶杯”金獎。1997年被評為“湖南名茶”,1999年、2000年在湖南農博會上連獲金獎。常飲“莽山茶”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莽山苦筍又謂之“仙筍”,生長在高寒山區肥沃原野,內含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胺基酸、粗纖維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份和微量元素,“苦味性寒”,有消火祛炎、清熱解毒的作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