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文明工程基金會

首都文明工程基金會

中文名稱:首都文明工程基金會,英文名稱:Capital Civilizational Development Foundation (英文縮寫:CCDF)。首都文明工程基金會屬於公募基金會。本基金會面向公眾募捐的地域範圍是國內外,募集的資金用於促進文明城市發展的各項文明工程。通過募集資金,支持文明城市建設,促進城市文化發展為宗旨。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首都文明工程基金會首都文明工程基金會標識

中文名稱:首都文明工程基金會

英文名稱:Capital Civilizational Development Foundation

成立年份:1994 年

會 長 :龍新民

法人代表·秘書長婁曉琪

創立日 : 1993 年 5 月

成立日 : 1994 年 10 月

概述

首都文明工程基金會創立於1993年5月,是根據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發展戰略的需要而創立的、中國第一個以促進文明發展與建設和諧社會為目的的基金會,是經中國人民銀行審查批准和社會團體行政管理機關核准登記的公募性基金會法人機構,是中國最有影響力和具有國際影響的權威基金會之一。

首都文明工程基金會是由北京日報社、北京晚報社倡議,聯合新華通訊社、人民日報社、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光明日報社、經濟日報社、中國日報社、中國新聞社、工人日報社、中國青年報社、法制日報社、科技日報社、中華工商時報社、北京電視台、北京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建設報社、中國消費者報社、北京青年報社等中央、北京 20 家新聞單位和北京市城鄉規劃委員會(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北京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員會、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北京市園林局等政府有關部門 共同發起成立的民間不以贏利為目的的社會公益團體組織,是經中國人民銀行審查批准和社會團體行政管理機關核准註冊登記的社團法人。

組織宗旨

首都文明工程基金會的成立,旨在動員社會力量、募集資金,通過社會各界參與文明工程,支持首都文明城市建設。特別是從理論和實踐上深入探討“ 21 世紀首都形象和首都精神”,並在此基礎上逐漸進行系統的首都城市形象設計,逐步達到全方位開始首都城市形象設計和實施操作。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中國政治、文化和國際交往中心
首都文明工程基金社會公益捐助基金,基金的募集和使用全部為中央和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倡導的首都文明城市建設的戰略目標服務,為實現首都北京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服務。 首都文明城市建設,特別是文化建設、環境文明建設和公眾文明素質的提高,對於使北京成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首善之區”,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世界文化名城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業務範圍

(一)接受並管理使用社會捐贈資金;

(二)宣傳倡導先進的文明意識和環境保護及現代生活方式,資助有利於文明城市發展,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有關項目及公益活動;

(三)資助文明工程課題的研究,組織有關首都城市文化發展與文明城市建設的課題研究與培訓;

(四)資助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及社會科學研究事業等有利於推動城市文化建設的公益活動;

(五)加強國際文化交流,舉辦城市文明發展、環境保護展覽、專題研討會等交流活動;

(六)為研究文明城市建設、促進中外合作與交流培訓人才;設立並評選“文明工程獎”,以表彰、獎勵為文明城市建設及城市文化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國內外團體或個人。

(七)為國內外社會各界提供有關文明城市建設和城市文化發展方面的諮詢,提供相關資料和研究成果,交流信息和經驗。

組織機構

首都文明工程基金會由5名理事組成理事會。本基金會理事每屆任期為5年,任期屆滿,連選可以連任。

理事的資格

(一)擁護本基金會的章程;

(二)在本基金會業務領域內有重大影響;

(三)願為本基金會提供資金,願為公益事業服務,願為首都文明建設做出貢獻。

理事的產生和罷免:

(一)第一屆理事由業務主管單位、主要捐贈人、發起人分別提名並共同協商確定

(二)理事會換屆改選時,由業務主管單位、理事會、主要捐贈人共同提名候選人並組織換屆領導小組,組織全部候選人共同選舉產生新一屆理事。

(三)罷免、增補理事應當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四)理事的選舉和罷免結果報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五)具有近親屬關係的不得同時在理事會任職。
理事的權利和義務:

理事選舉權、被選舉權;有表決權;有建議權、批評權和監督權;有優先參加本會主辦的各項活動的權利;並擁有符合本會章程的其他權利。理事有履行章程的義務;執行決議的義務;承辦委託事務的義務;維護本會聲譽的義務;積極參與本會活動的義務;符合本會章程的其他義務。

文明工程

文明工程文明工程

文明工程立足於中國文明發展、首都文明城市建設和促進"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目標實施項目。

推出《文明中國·魅力城市》、《文化中國》、《健康與發展》;已推出《奧林匹克宣言》、《奧運聖火照北京》、《奧林匹克與中國》、《奧林匹克與北京》、《奧林匹克與集郵》、《奧林匹克與科技》、《奧林匹克與雕塑》、《奧林匹克與文化》、《北京奧運聖火傳世界》、《奧林匹克與綠色》等"新北京·新奧運"珍藏特刊和2008奧運系列宣傳活動;公廁革命課題研究與實施;首都城市雕塑研究與實施;中華世紀壇專項基金研究與實施;文明工程捐電腦下鄉活動;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保護系列活動並設立"周口店猿人遺址"保護專項基金;成立袁熙坤文化交流基金、北京晚報公益基金、北京晨報愛心基金會;與世界最大的城市家具推廣機構法國德高公司共同完成"北京新形象研究及北京城市家具實施方案";首都新城市形象設計規劃研究與實施;設立"文明工程獎",表彰獎勵為首都文明城市建設和城市文化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個人和團體;首都城市美育教育研究與實施;首都城市書畫普及教育研究與實施;首都城市音樂、歌曲研究與實施;啟動以宣傳"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和展示魅力中國為主題的文明中國行、文明論壇、文明之旅、文明探源等大型系列公益活動。
經過16年的文明工程實踐,已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文明發展和首都北京發展要求的文明城市創建和城市文化建設的思路和方法,即"文明工程模式"。
首都文明工程基金會自成立以來,在文明城市建設中一直發揮著重要而獨特的作用,特別是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文明工程是文明城市建設的一種創新機制,是社會各界參與公益事業的一個互動平台,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有效方式;專家和企業家的志願服務是文明工程的核心價值形式,也是市場及經濟環境下特殊群體參與文明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明工程是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明工程為社會有能力者幫助困難群體提供了一個平台,是中產階層和高端群體關注社會和諧發展的社會價值選擇。
首都文明工程基金會理事會歡迎國內外著名企業和熱心首都發展的企業家加盟,並與主流媒體、政府有關部門及國內外著名人士等展示新中國、共築新北京。
文明工程是一項意義深遠的公益事業,需要大家的支持和參與。

實施案例

文明工程概念由主持北京公廁問題研究的研究人員於1993年3月首次提出,並列入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八五”重點規劃項目。按照理論聯繫實際的研究方法,邊研究、邊實踐。1994年8月?1月,由建設部、北京市城鄉規劃委員會、北京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員會、北京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旅遊事業管理局、中國建設報、中國市容報、北京日報北京晚報等11家單位聯合主辦“首都城市公廁設計大賽”,共收到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及全國各地的設計作品340餘件。緊接著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領導下,實施“新一代公廁試點工程”。依據公廁設計大賽的獲獎方案,建設新型試點公廁38座。投入建設資金1,300餘萬元人民幣,全部由在京38家企業和日本伊奈公司無償捐助。與此同時,1996年4月完成了“首都公廁革命的調研與實施的研究報告”並通過專家鑑定。1996年6月又在中國革命博物館舉辦了“'96北京城市公廁建設文化展覽”,國內外觀眾達10萬餘,國內外100餘家新聞媒介進行了報導。接著,推動全市城鄉新建改造公廁2000餘座,收效顯著。

北京青年報與首都文明工程基金會共同舉辦的“21世紀首都形象與首都精神”文明工程徵文活動,旨在廣泛動員市民,為新世紀的北京進行CI設計。自1999年1月2日開始啟動,引起全市公眾的極大興趣,廣泛關注和踴躍參與。以首都環境形象為主題的第一階段徵文活動,僅短短三個月就收到徵文300餘篇,來信近百封,來電話詢問更是不計其數。公眾表示的積極支持和來稿人員面之廣是前所未有的。字裡行間,洋溢著對首都美好明天的憧憬,充滿對祖國的熱愛和對首都北京建設發展的關心。第一階段徵文活動成效顯著,達到了預期目標。1999年4月8日在北京青年報社舉行了“文明工程徵文”第一階段總結髮獎大會。文明工程徵文分為首都環境形象,首都城市形象,首都經濟形象,首都文化形象,首都國際形象,首都教育形象和首都精神等七個方面的內容。文明工程徵文的舉辦,為迎接建國50周年、迎接澳門回歸和新世紀的來臨,為改善北京環境現狀,重塑首都形象,發展首都經濟,共建文明首都,創造了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為生活在北京的每一個人,以及關心首都建設和發展的每一個中國人和外國人共同探討勾畫“21世紀首都形象與首都精神”提供了很好的載體。

在文明工程首選項目“公廁革命”取得實際成效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到21世紀北京國際化大都市建設和發展的需要,以及目前首都北京文明城市建設和發展的實際情況,並更好為北京市申辦2008年奧運會做好理論與實際準備。基金會與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北京日報社和北京晚報社聯合發起主辦、首都20家新聞單位和有關政府部門為後援,開辦“文明工程論壇”。其宗旨是廣泛動員首都知識界,特別是社會科學界積極關心和參與首都文明城市建設和文明工程社會公益事業,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學術活動,從理論和實踐上深入探討21世紀首都形象和首都精神,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系統的首都形象設計,全方位開展實際操作,著力推動首都文明城市建設和文明工程社會事業的發展,為市委、市政府提供決策依據,為首都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文明工程論壇”1998年下半年開始籌備,在收到各高校、科研院所等各類單位大量論文的基礎上於1999年1月2日,以“21世紀首都形象和首都精神”為主題的“文明工程論壇”正式啟動,首次活動除授予12位專家學者“文明工程志願研究員”榮譽稱號外,還宣布設立“文明工程研究基金”,由北京天客隆集團為研究基金捐助首筆資金。

為確保“文明工程論壇”能深入持久的開展,並保持其連續性。從1999年2月開始編制“文明工程論壇”實施方案和選題指南,經過專家論證和反覆修改,於4月底完成。以此為主要內容建立了“文明工程論壇”網站。網站按照文明工程的概念體系,劃分出分類討論區,每個討論區由一位特約志願專家主持,通過社會各界人士的參與,動態地構建形成文明工程的理論體系。文明工程是一門實踐的科學、更是一門社會群體參與的複雜巨系統工程,錢學森提出的“學術研討廳”模式是目前解決複雜巨系統問題的較為有效的方法。因此,通過這種“網上文明工程學術研討廳”,建立起中國文明工程的理論體系,對指導文明工程的社會實踐將具有深遠的意義。根據基金會工作的需要,擬把網站建成多模組、分區域、互動性的首都文明工程專業站點,作為關心首都文明工程建設的專家學者、政府官員、海外人士、相關企業和普通市民等參與討論的實時性專區。

發展與合作

為提高文明工程項目實施的質量和實效,在充實人員,完善機構的基礎上,已開始聘請專家顧問參與工作,並繼續誠徵高水平研究人員擔任文明工程志願研究員。隨著文明工程的不斷深化,逐步成立文明工程志願研究員工作委員會、文明工程志願藝術工作委員會和文明工程志願企業家工作委員會,有效組織熱心於首都文明城市建設和發展的各類專業人才,積極為北京的兩個文明建設提供指導和服務,為首都北京決策提供理論和實踐參考依據。文明工程將依據項目開展和實施不定期編髮《研究簡報》供給北京市領導、中央有關領導、新聞單位和學術機構交流參考。自1999年起,結合課題研究計畫每年推出1?部專著,並形成系列。本著以促進首都文明城市發展的目標,腳踏實地、持之以恆的原則,在體制上力求建立一種由新聞界、學術界發起調研和論證,政府協調支持,企業積極參與的多渠道籌措社會公益資金。切實解決城市環境中嚴重影響首都文明形象和民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的工作機制,促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社會共建文明城市的良性格局。文明工程是一切關心首都社會文明進步人士共同的事業,文明工程的發展依賴於大家的積極參與。基金會作為推動文明工程的工作機構,歡迎大家以各種形式參與文明工程,促進首都文明城市的建設發展。

項目

文明工程立足於首都文明城市建設,是以促進文化建設、環境文明建設和推動首都人文明意識的進步為目的的社會公益事業。它以文明工程理論研究和實際運用為先導,以“21世紀首都形象和首都精神”塑造為主題。運用新聞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環境科學、經濟學、城市學、哲學、美學、藝術學、教育學、心理學、建築學等多學科綜合調研方法,認識北京,了解北京,發展北京。對首都文明城市建設進行科學可行性、可操作性均很強的套用理論研究和實踐決策研究,研究成果提供有關部門決策參考並推動,付諸實施。通過文明工程項目實踐,積極促成各種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共同受益的首都文明城市建設的發展格局。

前期重點項目

主要包括: 

文明工程論壇

文明工程網站

文明工程徵文

文明工程捐電腦下鄉

中華世紀壇 

社區服務和教育計畫

首都市民防範手冊

首都城市公廁革命研究與實施

首都文明城市形象設計規劃研究與實施

首都城市雕塑研究與實施

首都城市垃圾處理研究與實施

首都法制宣傳服務體系研究與實施

首都城建工地文明化管理研究與實施

設立“文明工程·獎”,表彰獎勵為首都文明城市建設做出傑出貢獻的個人和團體

部分研究項目

首都城市文化產業化研究與實施

首都文明社區建設管理研究與實施

首都城市美育教育研究與實施

首都城市書畫普及教育研究與實施

首都城市音樂、歌曲研究與實施

首都城市文明教育研究與實施

中國慈善機構

美國總統歐巴馬11日宣布將所得的140萬美元諾貝爾獎金分別捐贈給10個慈善機構。本任務盤點中國的慈善機構。

基金會機構

基金會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捐贈的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基金會分為面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和不得面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公募基金會按照募捐的地域範圍,分為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和地方性公募基金會。
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 | 北京兒童藝術基金 | 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 北京水源保護基金會 | 財團法人心路社會福利基 | 青海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 | 山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 上海市慈善基金會 | 上海市兒童健康基金會 | 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 | 浙江省愛心基金會 | 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 | 中國癌症研究基金會 | 中國愛心基金會 | 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 | 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 | 中國電影基金會 | 中國兒童發展基金會 | 中國發展基金會 |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 | 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 | 中國福利基金會 | 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 | 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 | 中國國防基金會 | 中國航天基金會 |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 | 中國華僑發展基金會 | 中國華僑經濟文化基金會 |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 | 中國環境保護基金會 | 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 | 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 | 中國禁毒基金會 | 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 | 中國抗癌基金會 | 中國孔子基金會 | 中國口吃基金會 |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 | 中國老年基金會 | 中國留學基金會 | 中國綠化基金會 | 中國青年創業基金會 |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 |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 | 中國田漢基金會 | 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 | 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 | 中國希望工程基金會 | 中國醫學基金會 | 中國預防性病愛滋病基金會 | 中國之友基金會 | 中華愛心基金會 | 雲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 武漢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 廣州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 貴州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 海外中國教育基金會 | 河北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 河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 黑龍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 湖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 吉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 愛心傳遞慈善基金會 | 安徽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 俄中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 | 內蒙古自治區青少年發展 | 聖愛特殊兒童援助基金會 | 首都文明工程基金會 | 唐仲英先生和他的基金會 | 南都公益基金會 | 霍英東教育基金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