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簡稱“黑龍江省青基會”)是一個地方性公募基金會,於1988年成立。黑龍江省青基會的使命是:通過資助服務、利益表達和社會倡導幫助青少年提高能力;改善青少年成長環境。為實現希望工程“助農民的後代人人有書讀”,協助政府實現教育公平的宗旨,黑龍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自成立以來,開展了資助農村特困學生繼續學業,在貧困地區援建希望國小,為貧困地區國小建設“希望網校”,配備“希望書庫”、“希望圖書室”、培訓希望國小教師、資助進城務工農民工子女等項目。黑龍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願與社會各界一道,讓所有的少年兒童“同在藍天下,共同成長進步”。
項目
“中國肯德基曙光基金”是“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與“中國百勝餐飲集團”聯合設立的全國性資助貧困大學生的專項基金,是目前資助額較高,並具有社會實踐特點的一筆專項助學基金。自2002年正式啟動以來,已在全國14所大學實施。去年12月,“曙光基金”落戶黑龍江省,至2012年,該基金將累計資助黑龍江省貧困大學生400人,受助資金總額達200萬元。
據黑龍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負責人介紹:“曙光基金”是黑龍江省2005年接到針對貧困大學生的最大一筆捐款。與其他形式助學基金不同的是,該基金突出勤工助學與社會實踐,基金會將為受助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讓學生通過工作實現自助。“曙光基金”的資助額度為每人每年5000元人民幣,從大學新生入學開始資助,並且可以連續申請、連續資助,直到受助生大學畢業,基本解決貧困大學生的學習生活費用,保證他們安心學習,完成學業。
“希望之星”是指在農村貧困地區讀書的、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黑龍江省青基會將通過結對方式獎優幫困,進行跟蹤培養,以督促其不懈努力,頑強拼搏,將來成長為對家鄉經濟建設有用的人才,成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棟樑之才。
資助標準
1、“1+1”結對助學金:完成學業完成學業的一名國小生需人民幣1000元(六年);一名中學生需人民幣2000元(三年);一名高中生需人民幣3000元(三年);一名大學生需人民幣4000元(一次性)。
註:國小階段的資助需一次性捐款,直至完成國小學業,其他均可分年度捐款。助學金每年寒、暑假開學後各發放一次,小、初、高中學生獎學金下撥至縣級希望工程辦公室,再由其轉至獲獎學生本人;大學生獎學金由黑龍江青基會直接發放至獲獎學生本人。省青基會為捐方開具希望工程捐款收據,並為捐方和受助學生同時開具《結對資助卡》,結對卡中印有捐助者和獲獎學生的姓名、地址、郵編等基本情況,捐助者可與受助生建立聯繫。
待救助學生的資料可在本網站“線上捐助”版塊中查詢。
2、一般性捐款:論款項的多少,均進入希望之星助學基金,統一用於資助支出。
3、一次性獎勵捐款:捐款10萬元以上,可以捐贈者的意願命名為:“×××希望之星獎學金”,按捐方要求向獲獎學生一次性頒發獎學金。
4、設立獎勵基金:捐款50萬元以上,可以捐贈者的意願命名為“×××希望之星獎勵基金”,基金利息用於獎勵符合該項基金宗旨的獲獎學生。 註:黑龍江青基會與設立“希望之星獎勵基金”和一次性大額非基金性捐款的捐助者簽訂有關捐助活動協定,為捐助者頒發證書,並根據實際情況經雙方協商做相應的宣傳報導。
性質
省青基會的全稱是黑龍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是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直屬於共青團黑龍江省委員會,於1988年9月創辦。
宗旨
爭取海內外關心黑龍江省青少年事業的團體、人士的支持和贊助,促進黑龍江省青少年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社會福利事業和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推動現代化建設和祖國統一,促進國際青少年間的友好關係,維護世界和平。
省青基會的組織機構
省青基會內設理事會和工作部門。
理事會由團省委和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組成,是省青基會的最高決策機構。
工作部門內設:希望工程辦公室、基金部、宣傳部、項目開發辦公室。
公司
黑龍江省大正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在原黑龍江省財政證券公司基礎上改制組建的,註冊資本2億元。
集團一直秉承“為社會創造財富,為員工營造空間”的核心理念,自組建以來共為社會各項公益事業投資捐款1330餘萬元,並且集團員工個人資助失學兒童近百人。其中僅捐助希望工程一項就達400多萬元,在全省各地貧困地區援建了21所希望國小,並向希望國小捐贈電腦設備、援建電子信息館;2003年又捐資30萬元人民幣,設立了“希望工程大正獎學金”。
大正人以“團結求實、創新發展”為企業精神,以“金融資本、產業資本、人力資本、三本相融 ;服務市場、回報社會、公司發展、三者統一”為經營思想,以“腳踏實地創業、穩健守法經營”為行為準則 ,為打造合格企業公民、構建和諧社會時刻努力奮鬥著。
計畫
一、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512心靈守望計畫
“心靈守望計畫”,旨在通過有序、科學、持續的專業心理支持志願服務和培訓服務,為512汶川地震受災地區的老師和青少年提
供長期的心理和精神支持,並希望就此摸索出重大災難後青少年心理援助的成熟運作體系和專業團隊,積累系統性經驗,防患未然。近期——解決老師和學生當下最顯著的心理困擾,並教給師生簡單的自我調節辦法。遠期——為學校注入校園心理健康軟體力量,並協助學校完成心理健康硬體建設。項目實施原則:科學的規劃、規範的組織、有序的行動、專業的分工和透明的管理。一切從需求出發,結合當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工作思路,授人以漁,助人自助。經過“心靈守望計畫”試點組的前期工作,發現災區中國小師生對心理服務的需要是巨大的。其中,又以老師的心理危機狀態和治療需求更加顯著。為此,我們將著重對極重災縣老師開展心理培訓和服務雙線工作,並期望由此惠及學生和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