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

英歌

英歌,又稱"鷹歌"、"鸚哥"、"唱英歌"或"秧歌",是一種融舞蹈、南拳套路、戲曲演技於一體的民間廣場舞蹈,表演氣勢豪壯,氣氛濃烈,流傳於廣東、福建等地,由男子表演,有歌頌英雄的含義。

基本信息

簡介

英歌英歌被認為是揚正壓邪、吉祥平安的象徵
相傳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來源多解釋為當地民眾尚武習俗的變體或搬演《水滸傳》故事。英歌一般在逢年過節期間演出,舞者多為雙數,少則12人,多至108人,每人手執一對彩色木棒,配合鑼鼓點和吆喝,揮動雙棒交錯翻轉叩擊,邊走邊舞;演出分為"前棚"和"後棚"兩段,前棚為鑼鼓樂演奏和英歌舞;後棚為各具特色的小戲和拿手節目。英歌舞的基本動作是舞棒,舞時每人各執兩根圓形短木棒(直徑10厘米,長20厘米),雙腳成騎馬蹲襠步,提腿向橫躍動,雙手隨鑼鼓節奏上下左右對擊木棒,頭和身體隨之自然晃動。英歌節奏有慢板、中板、快板三類;有時套路多達20套,有"洗街"、"拜年"、"布年"、"背槌"、"過胯"、"抱槌勾腳"等。英歌舞具有鮮明的陽剛英武之氣,舞至高潮,吶喊與螺號聲響徹四方,氣勢磅礴,震撼人心。

普寧英歌

英歌英歌是普寧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民間舞蹈樣式

英歌是普寧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民間舞蹈樣式,迄今也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被認為是揚正壓邪、吉祥平安的象徵,深受民眾喜愛和推崇,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和社會基礎。

歷史溯源

普寧英歌約有四百年的歷史。它起源於人民民眾勞動之餘喜習武(學拳頭),藉以消除疲勞、健身壯體,後又在習武的基礎上,根據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創編了“唱英歌”,後代代相傳,發展為南方漢民族優秀民間傳統舞蹈。(清乾隆年間旱塘人成技創編"英歌舞",傳教於民。清鹹豐年間鐵山許亞梅、大長隴陳娘康借唱英雄為名練習武藝,以備義師再起,也是普寧英歌較早的著名傳人)。

藝術特色

普寧英歌是一種壯美陽剛的漢族男性群體舞蹈,主要表現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豪情鬥志和英雄氣概。表演者勾畫風格獨特的臉譜,按梁山泊英雄形象造型,著武士服,緊身短打,手執特製雙短棒叩擊起舞,並配以鑼鼓、螺號節奏。表演時佇列圖形變化豐富,有“雙龍出海”、“猛虎下山”、“麥穗花”、“田螺圈”等樣式,動作套式亦五花八門,有“布田”、“洗街”、“鏇槌”、"槌花"等形態各異的舞姿動態,形成特有的動律,場面恢宏,氣勢磅礴。普寧英歌表演風格威猛、雄渾、粗獷、豪邁,體現了中華民族果敢、堅強、團結戰鬥、勇往直前的可貴品格和精神風貌。

英歌英歌

英歌原是邊唱邊武,故名“唱英歌”。現南山一老藝人還依稀記得幾句,後來由於舞蹈節奏強烈,要唱又要跳確實很困難,因而這"唱"的部分也就逐漸被棄,為當地特有的鑼鼓所代替,沿襲至今。鑼鼓節奏既簡單又熱烈,鑼鼓點是二板快,念譜為“壯壯空,壯壯空……”,為增添氣氛,還在“空”的音響上加進螺號,使鑼鼓節奏更為快速。鮮明、熱烈、雄壯,伴著有力的動作,更顯得氣勢磅礴。英歌的表演形式,全班分為前部分、中間部分、後部分(俗稱前棚、中棚、後棚,一般又把中棚、後棚合稱後棚)。前棚是唱英雄,它是全班的主要部分。表演道具為短棒和小鼓,短棒圓形,直徑約5公分,長約40公分左右;小鼓兩頭為牛皮面,直徑約10公分,長約20公分,鼓旁有弓,可以單手持拿。
表演人數大體為16~24人,也有增至32或36人,最多可至108人。表演者絕對應是偶數(玩蛇者除外),執棒及持小鼓者各占一半,現在也有全部使用短棒的。主要動作有“洗街”、“藏劍”、“單、雙鏢槍"”“背槌”、“過跨”、“勾腳”、“過跨”等;主要圖形有“雙龍出海”、“麥穗花”、“眼鏡圈”、“田螺圈”等;主要情節有“下山打探”、“急水渡泊”、“化妝賣藝”、“乘機闖府”、“救盧出府”、“英雄會師”、“凱鏇歸山”、“歡慶團圓”等。動作和圖形都是從練兵和攻城陣法演變而成,變化多端,充分表現了梁山泊英雄好漢機智勇敢、鋤奸除惡的豪邁氣概和戰鬥風貌。中間部分是化裝拉弦唱戲。節目有《洗佛》、《牽豬》、《拖車》、《拋網》、《雙搖櫓》、《桃花過渡》等,其節目可視隊伍人材而增刪,但節目不能少於三個。
後部分為“打布馬”。由一身穿清朝服,頭戴紅櫻帽、掛上鼻須、手執雙鐧、腰裝一頭布馬象騎馬姿態的“老爹”與一和尚裝扮、手持長棍者對打。後來還加進若干武術人員作徒手、刀、劍、棍等單打、對打的武術表演。最後以"老爹"被打敗狼狽逃走作為結束英歌的整個活動過程。"打布馬"是以本地故事發展而成的一個藝術程式,起源於里湖,以池尾為最,雖與宋朝梁山英雄大鬧大名府各自時代背景不符,但根據梁山英雄喬裝進城這一情節巧妙地連線起來,並把它編入英歌后棚,使英歌的整個活動更加完善。
普寧英歌的風格有三:一是其基本動作是持棒與肩平,扣棒在胸前,平臂,馬步,前進多用側踏步。這以流沙周圍的南山、新壇村為代表。二是扣棒在胸上,高提臂、高提腿、單跳步、丁字馬、有生魄、有聲勢、運棒靈活。此類以下架山的塗坑鹹寮及占隴的下村等為代表。三是以燎原的泥溝、大壩的白坑村為代表,其基本動作是扣棒在下,從下而上,又提臂,單踢腿、動作矯健、輕靈、富有舞蹈感。此外,還有獨樹一格的旱塘英歌,這個隊的基本動作分為"舞"和"打"兩大類,它的特點是"打四門",屬"打"的動作,其動作緩慢,每個舞步一定要按照拳術的步法來做,一定要有馬步勢。

英歌英歌在普寧已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舞蹈藝術

傳承意義

英歌在普寧已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舞蹈藝術。普寧市轄人口200萬,鄉鎮管區422個,基本村村有英歌隊,實力較強、水平較高的有160支。最為突出的是:流沙的南山、燎原鎮的泥溝、下架山鎮的塗坑、鹹寮、占隴鎮的旱塘、南徑鎮的隴華、梅林鎮的中央村,雲落鎮的雲落等。僅泥溝村,就可同時組織六班英歌隊。近年來,各地還出現了不少“女子英歌隊”、“少年英歌隊”,更添無限情趣。每逢佳節、喜慶日子,村村少不了英歌這一活動項目,英歌鑼鼓響遍城鎮村寨,英歌所到之處,村民聞聲而至,扶老攜幼,圍得水泄不通,整齊的踏步聲、扣棒聲、鑼鼓聲、喝叫聲,聲聲催人急,觀者的歡呼喝采聲,把熱烈場面推向高潮。
普寧英歌的佼佼者,首推南山、鹹寮、塗坑等村。他們的表演最精彩,各有一定的藝術造詣。鹹寮村老藝人羅炳池(已故)、陳炳坤於1951年代表粵東行署到武漢參加中南民間藝術表演。翌年,他倆又與該村的陳振粉、陳娘和到廣州表演。1953年又以四人為基礎再從塗坑、南山兩面個英歌隊中選出四名精英,即塗坑的陳永利(已故)、陳清泉、南山的陳才斗(已故)、陳瑞鵬等一行8人,組成英歌隊代表廣東省赴京參加全國首屆民間藝術匯演。
南山英歌於1958年又在行家指導下,編成《大破大名府》,(即現在由8人所表演的這一套)英歌舞,交替運用集體舞、四人舞、雙人舞等形式,並用潮州方言歌伴唱,融故事性、藝術性、思想性於一體,國而獲汕頭專區1958年民眾業餘文藝匯演優秀節目一等獎;並被挑選參加1959年中南文藝匯演,獲很高評價。
普寧英歌突出的精神價值、社會價值、藝術價值得到有關專家的重視,獲得“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寧英歌”的美譽,普寧也被評為“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
目前由於農村經濟發展不平衡,傳承人老化等原因,普寧英歌隊伍青黃不接,逐漸萎縮,出現瀕危狀況,亟待搶救保護。

潮陽英歌

英歌潮陽英歌是漢族民間廣場舞蹈和儺文化形態的延續
潮陽英歌是漢族民間廣場舞蹈和儺文化形態的延續,在延續中有一定變化,至明代吸收北方大鼓子秧歌,逐漸演化為英歌舞,成為潮陽地區一種具有獨特表現形式的民間舞蹈藝術。

歷史溯源

潮陽英歌以豪放、遒勁聞名遐邇,被譽為“中國漢族男子漢典型舞蹈”。關於潮陽英歌的淵源,學者專家早已作了許多探究,雖至今未有定論,但大致有一個比較統一的認識,即潮陽英歌是流而不是源,其形成可溯明代甚至更遠。至於直接的源頭,則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一說來自山東魯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魯西的“柳林秧歌”,一說來自河南花鼓的“霸王鞭”,一說來自福建莆田的花鼓舞,不一而足。南方漢民族民間舞蹈向以輕靈清秀為特色,然而,在粵東濱海一隅,卻繁衍著這樣一種只有雄渾、蒼勁、凝聚了黃土地厚重感的陝北腰鼓才能與之相媲美的英歌舞。其中有何原因呢?
首先,中原文化與海洋文化的交接衍化,使潮陽具有一個源於鄒魯又異於鄒魯、獨具嶺海又兼有舊邦的嶺海文化的氛圍。與祭祀驅邪相關。從出土的新石器、銅盂孤山晉墓文物看,本土越族文化與中原文化中的儺文化與祭祀為英歌淵源重要部分。
潮陽背山臨海,環境險劣,災害屢見,限於條件無力抗擊便產生拜物教,祭祀祈求消災弭禍。如唐元和十四年潮州刺史韓愈派人來今悔門鎮之大湖祭神,有“吹擊管鼓侑香潔也”,明嘉靖卅六年,“鬼物(馬精)奔騰附行”“吾邑烽火不絕.炮鼓之聲相聞。”今英歌表演者面臉譜應是祭祀儺舞面具簡化,南山英歌前棚有擊小鼓.至今英歌仍參加游神驅邪,說明英歌形成與祭祀驅邪有關。且潮陽也祭祀雙忠烈,"邑城每年二會雙忠會有錦衣舞馬之歡".可見英歌遊行、英雄氣質與茲可算一脈相承。
再有儒家祭孔。方誌載:"用舞生三十六人""左手執簽右手秉翟。舞者用簇節二架朱竿龍首衍五色線九節舞長執之以綴兆疾徐行立追止之則以道舞焉者。"耍蛇者指揮隊形變換是否受祭禮導舞啟發而形成,極有研究價值。
其次,從宋元開始,閩地文化西漸潮汕以至潮陽。宋元潮州潮陽閩地它員最多.此後閩地又為種族大遷移中轉站,仕宦者與移民來此者將閩地文化帶來潮陽。稱為有唱的西臚尖山英歌(`97潮陽英歌藝術節該隊或許倉促未表演英歌唱的部分),在隊員執小鼓碎步表演,據考來源於莆田花鼓舞。而莆田為潮陽好多姓氏發源地,甚至有的尋根至打鐵巷。可見閩地文化西漸是潮陽英歌形成的重要因素。
再有,明朝時,戲劇民間舞蹈為英歌形成條件之一。“潮陽俗尚戲劇”,有舞台、土台,也有做“塗戲”,唱英歌前身應是說唱,後來為游神賽會適合行進形成英歌這樣情緒舞蹈。方誌載:“正月十五日,有善歌者自為儕伍,妝演方陣跡,迎神衍巷,”“為賽神靈沸管笙簽,衣香簇影滿春城。”今英歌之前列扮人物表演,後棚的潮劇片段如《桃花過渡》、《雙搖槽》《仙公仙母》、民間舞蹈《打鳥記》、武術表演等可謂熔舞蹈、戲曲、武術 於一爐矣。

藝術特色

英歌潮陽英歌形成慢板、中板、快板三大類別

慢板英歌節奏較慢,所用舞棒比其他流派長,其基本舞法是三下槌或四下槌構成一組動作,慢中見勢,勢中顯氣,凝重古樸而又舒展優美。此外,還有“醉槌”英歌,舞時舞者形似醉漢,別具神韻。中板英歌節奏較之慢板英歌略快,基本舞法有打五棒、七棒(英歌舞)構成一組動作的,也有打八棒、十棒、十一棒、十三棒構成一組動作的。其鑼鼓點與慢板英歌有明顯的不同,前者鼓點中間有停頓和拉長,後者則是連續敲點。中板英歌主要也流傳於文光、棉北、城南一帶,其特點是於穩健中見瀟灑,古樸中現圓活。

流派

由於歷史原因、地理條件等多種因素影響,潮陽英歌形成慢板、中板、快板三大類別,其中:
慢板:打法有三、四槌,槌長1.6至1.8尺,每擊一組槌有一次鏇糙,俗稱“醉槌”。鑼鼓配套有低音大戰鼓、銅鑼、蘇鑼、大小,發音節奏緩慢,好似宮廷官員出巡或游神鳴鑼開道,大戰鼓和蘇鑼發出音響又有古典宮廷特色,表演無宋江、時遷(耍蛇人)等梁山好漢臉譜,也就是未受《水滸》戲曲影響。所以慢板英歌是由祭祀舞蹈和民間舞蹈融化而成,是潮陽英歌最早流派類別。
中板:槌長57公分,比慢板短,比快板稍長。打法有5、7、8、10、11、l3下分別組成,每組有二至二下平肩向外360度鏇槌,舞步以南拳中的大戰馬為基礎,平肩向外橫轉槌,配輕快、活潑的中鼓、銅鑼、大小鼓,表演靈活機動.可以邊行進邊表演。其中司鼓兼指揮者化妝為宋江。從方誌記載以及明朝留下文字看,潮陽當時復城隍置社稷興學建廟甚多,吸收民間藝術、戲曲、武術而形成中板英歌.
快板:槌比中板英歌稍短,僅1.2尺,隊員一半執手鼓,執小鼓槌扣擊,鑼鼓配套是由潮州大鑼鼓、斗鑼、大鈸、欽仔組成。表演者畫梁山好漢臉譜,表演形式、技法、套式、圖案變化錯綜複雜,動作靈活、節奏快速,氣勢波瀾壯闊。且有後棚小節目表演。從舞蹈生態學觀察,大南山區山民亦林亦農,條件艱苦,勞動負荷重.文化活動缺乏,又因階級壓迫深重,屢次發生農民起義,英歌流傳至此節奏加快。又因社會發展.各種文藝形式臻熟,無論音樂、戲曲、民間舞蹈、武術。好多融化進英歌來,加上外來文化傳入,形成了快板英歌。

英歌英歌已失去往日的光彩,瀕臨斷代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保護。

傳承意義

至今潮陽英歌仍在廣泛流傳和不斷發展,主要傳承人有洪飛鷹、郭耀揚陳漢隆姚欣塔楊衛周修興、陳坤利、林阿飽等。潮陽英歌分布面廣,輻射力強,幾乎每個鎮(街道)都有英歌隊,有些鎮甚至同時擁有幾支不同風格或不同年齡結構的英歌隊伍。1996年11月,潮陽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隨著經濟社會的急劇變遷,文化生態發生劇烈的變化,潮陽英歌已失去往日的光彩,瀕臨斷代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保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