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源流
剪紙是中國漢族民間非常普及的一種工藝,在國內眾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地區都有“剪窗花”的習俗。但是在這眾多的剪紙藝術中,河北蔚縣剪紙則自成一派,堪稱剪紙藝術中的奇葩。
藝術特點
蔚縣剪紙又叫窗花,是全國唯一一種以陰刻為主、陽刻為輔的點彩剪紙,點彩剪紙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它是用薄薄的白紙,拿小巧銳利的雕刀刻下來,再點染上鮮艷的顏色,形成空靈、艷麗的藝術品。被譽為“中華民族一種美麗的象徵性符號”。
基本簡介
![蔚縣剪紙](/img/f/442/nBnauM3X4EzMyETOyMDM3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zA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蔚縣剪紙源於明代,是一種風格獨特,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民間藝術,其製作工藝在全國眾多剪紙中獨樹一幟,這種剪紙不是“剪”,而是“刻”,它是以薄薄的宣紙為原料,拿小巧銳利的雕刀刻制,再點染明快絢麗的色彩而成,其基本製作工藝為:設計造型——薰樣——雕刻——染色。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河北省蔚縣的周兆明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歷史傳承
![蔚縣剪紙](/img/7/335/nBnauM3XygjM3ITOyMDM3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zA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蔚縣剪紙之過年蔚縣剪紙是一種從窗戶上發展起來的藝術。在河北、山西及內蒙的部分地區,特別是在廣大的農村里,有著過年貼窗花的習俗。這種源遠流長的民俗習慣,是蔚縣剪紙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塞北農村的窗戶和現在城市裡的窗戶是不一樣的。由於貧窮和寒冷的緣故,那裡窗戶上玻璃僅占較小的比例。一般窗戶的上部是由許多的小方格子構成,下面才是幾塊透明的玻璃。在小方格子上面,糊了一層厚厚的麻紙,窗花就是貼在方格子的紙上面。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太陽光透過窗戶紙照射進屋裡,窗戶紙上面的窗花在光線的照射下栩栩如生、鮮活美麗。也正是由於窗花是貼在窗戶紙上欣賞的,因此窗花的用色必須濃艷,濃重的顏色恰如其分地表現了窗花的特點,普通的剪紙貼在窗戶上是難以表現彩染窗花的特色的。
起源傳說
河北蔚縣剪紙,據史書記載,蔚縣剪紙始於清朝道光年間,迄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蔚縣人一般把剪紙稱為"窗花"。以窗花見長,“天皮亮”可說是最早的窗花形式,即在雲母薄片上繪圖著色進行裝飾。
![蔚縣剪紙](/img/1/20a/nBnauM3XxQjNwMDMzMDM3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zAzL4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據說很早以前,蔚縣城裡有個王先生,還有一個張道士,二人常用剪子和刀子剪刻彩紙,技藝精湛。後來二人合作經營剪紙作坊,一個刻紙,一個染色,配合默契。所謂陽刻見刀,陰刻見色,應物造型隨類施彩,便逐漸創造出手工精巧、絢麗多姿的蔚縣剪紙形式。這種彩色剪紙的形式,隨著交通的發達和頻繁的民間往來,便流傳到了各地。
歷史追溯
![蔚縣剪紙](/img/2/170/nBnauM3X2ADMxUDMzMDM3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zA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蔚縣剪紙之標誌古塔據史書記載,蔚縣剪紙始於清朝道光年間,迄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蔚縣人一般把剪紙稱為“窗花”。以窗花見長,“天皮亮”可說是最早的窗花形式,即在雲母薄片上繪圖著色進行裝飾。早期當地還盛行供花鞋、荷包、枕頭上刺繡用的“花樣”。後來河北武強縣的木版水印窗花傳入,吸取其色彩特點,仿“天皮亮”透明效果,以刻代剪,形成蔚縣剪紙的獨特風格。蔚縣剪紙以“陰刻”和“色彩點染”為主,故有“三分工七分染”之說。
藝術特色
![蔚縣剪紙](/img/f/0bb/nBnauM3X4cDN5YDMzMDM3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zA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蔚縣剪紙之花鳥魚蟲蔚縣是一個位於河北省、山西省交界處的小縣,四面群山環拱,是一個交通不太發達的地方。大概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外界的溝通交流比較少,蔚縣剪紙保持了自己特殊的風格。在眾多的剪紙流派中,以黑白剪紙和彩色的單色剪紙為主流。在人們的印象中,也形成了剪紙那種特有的線條眾多、做工精巧的概念。
蔚縣剪紙是借鑑了楊柳青年畫、五強木版年畫而在許多民間藝人的艱苦探索下創造出的一種民間工藝品。其優美的構圖、精細的做工為世人所驚嘆。它的風格嚴謹,形神兼備,具有獨特的六大特點:
第一,構圖時具有上下均衡,左右對稱的特點,給人以豐滿勻稱的美感。
第二,刻制時以陰刻為主,陽刻為輔。陰刻見色彩,陽刻見刀功,素以刀工精細,色彩濃艷馳名。
![蔚縣剪紙](/img/1/b6b/nBnauM3X0ETNyAjMzMDM3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zA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第三,染色時將點染、塗染、暈染、套染、渲染等技法有機地結合運用,富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給人以和諧大方的鄉土氣息感。
第四,在人物造型上著意刻畫,務求傳神妙處,給人以生動優美感(包括其它動植物的造型)。
第五,採用象徵民間吉祥喜慶的“連年有餘”、“歲歲平安”等圖案,給人以吉祥如意、幸福美滿感。
第六,在陰刻為主的剪紙藝術中,以實用上不遮光的穿透明亮,給人以活靈活現的立體感。這些構成了蔚縣剪紙藝術的風格和特色,更顯示出在全國剪紙藝壇上特殊的、無限強大的藝術生命力。蔚縣剪紙是全國唯一的一種以陰刻為主的點彩剪紙,素以刀工精細,色彩濃艷而馳名,所謂“陽刻見刀,陰刻見色,應物造型,隨類施彩”而成。蔚縣剪紙當地俗稱“窗花”,大部分出自世世代代不知名的農民藝術家之手,種類有戲曲人物,鳥蟲魚獸,還有對農村現實生活的描繪等,這些作品構圖飽滿,造型生動,色彩璀璨,渾厚中有細膩,纖巧里顯純樸,把它貼在紙窗上,透過戶外陽光的照射,分外玲瓏剔透,五彩繽紛,顯得特別的鮮靈活脫,別具著一種歡快,明朗,清新的情趣。
![蔚縣剪紙](/img/0/c6b/nBnauM3X0ETMwIjMzMDM3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zA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蔚縣剪紙題材廣泛,意寓深長,生活氣息濃郁在剪紙的品種上,蔚縣剪紙有表達農村生活內容的飛禽走獸、珍奇動物、花鳥蟲魚,也有農村人喜聞樂見的戲劇人物、京劇臉譜、神話傳說人物等。近些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蔚縣剪紙也進入一個繁榮的大發展時期。許多不知名的民間藝術家創造出了許多新的剪紙品種,象表現現代生活的旅遊風景、舞蹈雜技等。 無論是反映人們對吉祥幸福的祁納還是來源於勞動人民喜聞樂見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及人物;無論是北方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民俗風情的再現,還是用於四時節令、婚壽禮儀等慶典,都體現了民間藝人高超的智慧和豐富的想像力。
加上疏密有致的造型設計、細緻入 微的精湛刀工、絢麗鮮艷的獨特點染,每一件作品都十分生動、有味、耐看。百幅戲劇臉譜,剪紙掛曆,檯曆,金箔剪紙等多種產品,進一步提高了蔚縣剪紙的觀賞性,收藏性和實用性,使蔚縣剪紙這門具有地方特色的藝術更加燦爛,輝煌。產品暢銷美國,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蔚縣剪紙在規格方面,既有10*8cm、8*7cm的普通剪紙,也有18*12cm 的大型剪紙,也有少量75*30cm的巨型剪紙。
製作方法
![蔚縣剪紙](/img/5/f84/nBnauM3X2ITN0EzMzMDM3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zA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在中國品種繁多的剪紙縱橫中,蔚縣剪紙獨樹一幟,它是以陰刻為主,陽刻為輔的點色剪紙,其工藝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六道工序。
一、畫:設計人員根據自己的思路或客戶的要求把圖案畫下來,通稱為畫樣子。
二、訂:將畫好的樣子訂在宣紙上(一般一次五十張宣紙為宜)並用剪子按著樣子的大小分成小塊。
三、浸:把訂好的貨放進水裡等浸透後拿出,再將其所含的水份擠淨,放在陽光下曬乾即可。
四、刻:將浸好的貨放在蠟板上,根據圖案的要求進行刻制。
五、染:給刻好的產品著色。原料是品色、灑粉;工具是毛筆、淨報紙。
六:包:把通過上述五道工序生產出來的產品,用紙式塑膠包裝或書本、鏡框、金鉑等形式。
名家代表
蔚縣剪紙之注重造型在漫長的年月里,蔚縣剪紙經過無數不知名的農民作者的千錘百鍊,不僅創造了大量日臻完美的優秀作品,而且培養了許多傑出的剪紙民間藝術家,蔚縣南張莊王老賞(1890年—1951年)就是有代表性的一位優秀的民間藝人。他以刻畫戲曲中的生、旦、淨、末、醜等有個性的人物最為拿手,創作出大量深受民眾喜愛的作品。
![蔚縣剪紙](/img/e/aa0/nBnauM3XzUjN0QzMzMDM3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zA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在王老賞之前,蔚縣剪紙雖已有多年歷史,但其刀工粗糙,人物呆板,色彩點染上僅有有限的幾種。王老賞在吸收前輩的基礎上,改革刀具,增加“陰刻”筆法,同時在點染上嘗試色彩調配。經他改革後的蔚縣窗花、戲人,一掃過去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死板呆滯的模樣,刀法凝練,場面生動,造型優美,性格鮮明。由他刻出的各類戲曲人物,生動傳神,姿態優美,很受民眾歡迎。
此後,蔚縣剪紙藝人一代接著一代,精心雕刻,細心研磨,不僅湧現出了周永明、任玉德、周兆明等國家級的工藝美術大師,還湧現了趙星山、高佃新、高佃亮、周河、劉慧敏等民間藝術家。周永明和被稱讚為蔚縣剪紙“後起之秀”的任玉德的作品,很注重人物造型健美,在服飾、景物方面,突出運用圖案化、典型化細節的鏤刻,一絲不苟,以精緻、細膩受到人們的讚賞。
遺產保護
![蔚縣剪紙](/img/e/8e3/nBnauM3X0czMxYzMzMDM3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zA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中國蔚縣剪紙》蔚縣剪紙被列入河北省重點搶救工程之中,而且還被列入中國民間文化搶救工程之列。蔚縣的民俗專家田永翔先生蒐集編寫了一部名為《中國剪紙集成·蔚縣卷》的書。該書的編寫與出版對蔚縣剪紙再一次進行蒐集和整理。田永翔說,蔚縣剪紙發展得很好,有著很強的市場競爭力,但是隨著它作為商品的不斷繁榮,它的許多舊的傳統的東西正在喪失,而這些東西則是蔚縣剪紙的根。有了根,蔚縣剪紙才會擁有個性,也才會擁有更蓬勃的生命力。他說,對蔚縣剪紙的搶救依然勢在必行,這樣才會使蔚縣剪紙永遠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從而立於不敗之地。
國家非常重視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河北省蔚縣的周兆明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傳承意義
蔚縣剪紙是全國目前唯一一種以陰刻為主、重彩點染的剪紙藝術形式,歷經幾百年的發展,在幾位有創造性的技藝高超的藝人們的帶動下,今天的蔚縣剪紙呈現出了繁榮發展的景象,併入選《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受到世界的關注。
走向市場
![蔚縣剪紙](/img/e/209/nBnauM3XwQTO3MDNzMDM3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zA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蔚縣剪紙之經典臉譜蔚縣剪紙種類達3000多種,產品行銷中國各地及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蔚縣內有16個鄉鎮的96個行政村從事剪紙業,其中剪紙專業村28個,剪紙專業戶1100戶,從業人員2.1萬,年產剪紙300萬套,年收入3000萬元。在我們所熟知的民間藝術之中,沒有任何一項民間藝術的發展能與蔚縣剪紙媲美。
蔚縣剪紙還擴大到年畫、門畫 、賀年片、旅遊片、書籤、書籍封面等方面,將剪紙藝術推向新的更為寬廣的藝術領域。
蔚縣剪紙名揚中外。剪紙產品遠銷日本、韓國、美國以及東南亞各國。北京大學百年校慶時,以北大校園風光為主題的蔚縣剪紙作為校慶紀念品,受到各國學者、專家的讚譽。
民間藝術大師
民間藝術是藝術瑰寶中的一朵奇葩,自古以來,正是有了無數民間藝人的傳承,民間藝術才能夠流傳到今天。可以說,每一項民間藝術的背後,都凝聚著民間藝人的心血。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背後,是扮演著傳承者和“支撐者”的眾多民間藝人, 民間藝人對民間藝術始終充滿激情,無論自身經濟條件如何,都未曾放棄心中的那份難捨之情,而且很多人還以自己的積極行動來保護民間藝術,使之流傳下去,他們不愧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忠實的守望者。 |
齊文香| 武京生| 王向榮| 張清明| 王泰來| 黃肖琴| 楊根連| 徐竹初| 郎志麗| 李興儒| 莫寶鳳| 張寶琳| 白大成| 邰立平| 庫淑蘭| 黃奕缺| 王保合| 孔令民| 於秀芬 | 磚雕| 周玉| 阮四娣| 湯明哲 | 張文全| 吳元新| 潘京樂| 李仁榮| 雙起翔| 石刻| 蔚縣剪紙| 摺紙| 張明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