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醃菜

紅醃菜

秋收以後,把蔓菁去葉洗淨醃起來。翌春,把它撈出來切片或切成絲,然後晾到快乾的時候,再用原湯(酸鹽湯)將其煮 熟,曬乾,便成了褐紅色的紅醃菜。或加醋、辣椒口感更佳。吃的時候,把它掰碎泡在米湯里或適量的開水裡。紅醃菜較輕,大約0.5公斤重的紅醃菜,其容積就有四五個蘋果那么大,拿它當鹹菜吃,一個人能吃幾十天。紅醃菜的原料,由蘿蔔、蔓菁、芋頭組成。第二年春天,把醃在缸里的蘿蔔、蔓菁、芋頭撈出來,讓太陽曬一曬,快乾時,把它放在鍋里,用醃過這種菜的酸鹽湯,將其煮熟(倘用水煮,是煮不爛的),切成細絲,或將碎菜用籠蒸熟,攥成圪蛋(圓團),把它曬乾,放在壇內密封儲存,這樣,就製成了褐紅色的紅醃菜。

簡介

紅淹菜紅淹菜
提到獨具地方特色的紅醃菜,就使我們想到與它有關的遙遠的過去。

瀚海大漠中,走著幾位衣衫簡陋的人。沒有人煙,沒有道路,他們憑著經驗,切著方位,翻過一座沙丘,又翻過一座沙丘。夕陽西下,他們便停下疲累的腳步,吃一口炒麵、嚼一撮紅醃菜,待夜幕降臨後伴著星星入睡。

至今,農民一直食用紅醃菜。就連農村上學的孩子,也常把它裝在兜里當零食吃。

紅醃菜很鹹,乾吃、泡著吃均可,吃起來特別有嚼頭。

紅醃菜較輕,大約0.5公斤重的紅醃菜,其容積就有四五個蘋果那么大,拿它當鹹菜吃,一個人能吃幾十天。

在青黃不接的季節,紅醃菜是接濟窮人的一種菜。因此,貧困山區的農民,年年都要製作紅醃菜。

秋收以後,把圓白菜、蘿蔔、蔓菁、芋頭切成細絲醃起來。翌春,把它撈出來晾到快乾的時候,再用原湯(酸鹽湯)將其煮熟,攥成團,曬乾,便成了褐紅色的紅醃菜。

紅醃菜紅醃菜

吃的時候,把它掰碎泡在米湯里或適量的開水裡,一點都不硬,生活在瀚海大漠中的漢族人民,偶有事出門,或到鄰鄉謀生,都得夜以繼日地在大漠裡進行跋涉。曠野茫茫,地面沒有道路可走,只能憑著經驗,切著方位,徑直從沙丘上走過去。夜幕降臨,還得在明晃晃的沙丘上過夜。如果他們的乾糧、行戶(行李的意思)負重太多,身體就會處於疲憊狀態,難以走完行程。於是,炒麵誕生了。炒麵作為最輕的乾糧,常常在他們身邊當作涉足沙漠的主食。副食該帶點兒什麼呢?面對黃沙困擾的環境,面對交通不便、艱苦、遙遠的路程,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在紛繁複雜的生活實踐中,終於制出了紅醃菜這種副食品。

紅醃菜一直被民間作為一種鄉土小菜保留下來。它不光是出門人的良食,就連上學的孩童,也常把它裝在兜里當零食吃。

製作方法

紅醃菜紅醃菜
紅醃菜的原料,由蘿蔔、蔓菁、芋頭組成。把蘿蔔、蔓菁、芋頭切成絲(或把蘿蔔、蔓菁、芋頭切成塊,經醃製後再切成絲),混合後放在缸里,用食鹽醃製。第二年春天,把醃在缸里的蘿蔔、蔓菁、芋頭撈出來,讓太陽曬一曬,快乾時,把它放在鍋里,用醃過這種菜的酸鹽湯,將其煮熟(倘用水煮,是煮不爛的),切成細絲,或將碎菜用籠蒸熟,攥成圪蛋(圓團),把它曬乾,放在壇內密封儲存,這樣,就製成了褐紅色的紅醃菜。吃的時候,把捏成團的紅醃菜用手掰碎,泡在米湯里,一點也不發硬。從古到今,紅醃菜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

起源

紅醃菜紅醃菜
鹹菜可以算是一種中國文化。西方似乎沒有鹹菜。我吃過“洋泡菜”,那不能算鹹菜。日本有鹹菜,但不知道有沒有中國這樣盛行。“文革”前福建日報登過一則猴子醃鹹菜的新聞,一個新華社歸僑記者用此材料寫了一篇對外的特稿:“猴子會醃鹹菜嗎?”被批評為“資產階級新聞觀點”。──為什麼這就是資產階級新聞觀點呢?猴子醃鹹菜,大概是跟人學的,於此可以證明鹹菜在中國是極為常見的東西。中國不出鹹菜的地方大概不多。各地的鹹菜各有特點,互不雷同。北京的水疙瘩、天津的津冬菜、保定的春不老。“保定有三寶:鐵球、面醬、春不老”。我吃過蘇州的春不老,是用帶纓子的很小的蘿蔔醃製的,醃成後寸把長的小纓子還是碧綠的,極嫩,微甜,好吃,名字也起得好。保定的春不老想也是這樣的。周作人曾說他的家鄉經常吃的是鹹極了的鹹魚和鹹極了的鹹菜。魯迅《風波》里寫的蒸得烏黑的乾菜很誘人。醃雪裡蕻南北皆有。上海人愛吃鹹菜肉絲麵和雪筍湯。雲南曲靖的韭菜花風味絕佳。曲靖韭菜花的主料其實是細切晾乾的蘿蔔絲,與北京作為吃涮羊肉的調料的韭菜花不同。貴州有冰糖酸,乃以芥菜加醪糟、辣子醃成。四川鹹菜種類極多,據說必以自貢井的粗鹽醃製乃佳。行銷全國,遠至海外,堪稱鹹菜之王的,應數榨菜。朝鮮辣菜也可以算是鹹菜。延邊的醃蕨菜北京偶有賣的,人多不識。福建的黃蘿蔔很有名,可惜未曾吃過。我的家鄉每到秋末冬初,多數人家都醃蘿蔔乾。到店鋪里學徒,要“吃三年蘿蔔乾飯”,言其缺油水也。中國鹹菜多矣,此不能備載。如果有人寫一本<鹹菜譜> ,將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書。

鹹菜起於何時,一直沒有弄清楚。古書里有一個“菹”字,我少時曾以為是鹹菜。後來看<說文解字> ,菹

字下注云:“酢菜也”,不對了。漢字凡從酉者,都和酒有點關係。酢菜現在還有。昆明的“茄子酢”、湖南干城的“酢辣子”,都是密封在罈子里使酒化了的,吃起來都帶酒香。這不能算是鹹菜。有一個齏字,則確乎是鹹菜了。這是切碎了醃的。這東西的顏色是發黃的故稱“黃齏”。醃製得法。“色如金釵股”雲。我無端地覺得,這恐怕就是酸雪裡蕻。齏似乎不是很古的東西。這個字的大量出現好像是在宋人的筆記和元人的戲曲里。這是窮秀才和和尚常吃的東西。“黃齏”成了嘲笑秀才和和尚,亦為秀才和和尚自嘲的常用的話頭。中國鹹菜之多,製作之精,我以為跟佛教有一點關係。佛教徒不茹葷,又不一定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鮮蔬菜,於是就在鹹菜上打主意。我的家鄉醃鹹菜醃得最好的是尼姑庵。尼姑到相熟的施主家去拜年,都要備幾色鹹菜。關於鹹菜的起源,我在看雜書時還要隨時留心,並希望博學而好古的饞人有以教我。

傳說

紅醃菜紅醃菜
至今,沙區還流傳著《劉板頭吃紅醃菜》的故事呢!過去,有位商人名叫劉板頭。他一年四季,不畏嚴寒酷暑,不避風吹日曬,總是挑著貨郎擔在廣袤的沙區草原賣貨。有一天,他正在沙里走著。忽然,狂風大作,黃沙瀰漫,當他預感到這是一場可怕的惡風時,就找到一處避風灣過了一夜。第二天醒來,他才發現頭一天沙里留下的車轍

和駝印,全被沙子埋住了。他再三辨認,說什麼也分不清東西南北。顯然,他已經轉了缽子(迷失方向的意思)。這時,他走呀,走呀,一直走了三四天,也沒有走出大漠。他覺得體力不支,餓得難受,就拿出僅有的一點點紅醃菜充飢。這才勉強度過了生命最困難時刻,終於走出了沙漠,找到了村寨。

俗名

紅醃菜紅醃菜

東北鹹菜嘎達沒有見過具體製作方法,但見一整個蔓菁都被曬了,一定曬得很辛苦,自然外面厚厚的鹽是個保護殼,吃的時候揉啊揉。

在大街上溜達時我們可能都被紅醃菜的味道勾引過,但是那些看著好、聞著好,吃著卻太缺少那個味兒了,沒有 嚼頭,別看花色品種那么多,就是分別在部分上面澆了醬油、部分上面沾了辣椒,部分上面加了鹽巴而已。不是實實在在太陽的產物。

不過農家自做的紅醃菜也是有講究的,不是家家的都好吃。醃蔓菁的時候不能長白沫了,醃的時候要偏鹹一些,一定要選實心的硬的質地好的無蟲害的原料,裡面放些主要的青菜、蒜、辣椒之類的提味。曬得時候選天藍風高的時節,最好一天就能搞定,然後再弄回來加醬油、鹽、辣椒之類的煮,煮完以後套塑膠簿膜再在房頂上邊曬邊捂,直到變紅了……。

注意事項

紅醃菜紅醃菜
鹹菜雖然好吃,但因含有亞硝酸鹽致癌物令許多人望而卻步。我們在家裡醃製鹹菜時,只要掌握科學方法,就能

避免醃製過程中產生過多的亞硝酸鹽致癌物。 醃製時間2天以內或20天以上。科學測定,鹹菜在開始醃製的2天內亞硝酸鹽的含量並不高,只是在第3—8天亞硝酸鹽的含量達到最高峰,第9天以後開始下降,20天后基本消失。所以醃製鹹菜一般時間短的在2天之內,長的應在醃製一個月以後才可以食用。

人工除毒。醃製成鹹菜後,在吃前可用水煮2分鐘或日照30分鐘,或用熱水清洗的方法處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去除鹹菜中殘存的亞硝酸鹽。

常吃解毒食品。大蒜、茶葉、維生素C等有解毒作用,既可消除細菌感染,又可防止亞硝酸鹽轉化為亞硝胺,解除癌症危險。如大蒜中的大蒜素可以抑制胃中的硝酸鹽還原菌,使胃內的亞硝酸鹽明顯降低;茶葉中的茶多酚能夠阻斷亞硝胺的形成;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等可防止胃中亞硝胺的形成,因而具有抑制亞硝胺的致癌作用。

特色小吃集(五)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