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撮羅子”又稱“斜仁柱”或“撮羅昂庫”,是鄂倫春、鄂溫克、赫哲等東北狩獵和遊牧民族的一種圓錐形“房子”。“撮羅”是“尖”、“昂庫”是“窩棚”,這是赫哲人的叫法;“斜仁”是“木桿”,“柱”是“屋子”,這是鄂倫春、鄂溫克人的叫法。把兩種名稱的意思合起來,就是“用木桿搭起的尖頂屋”,這正是“撮羅子”最主要的特徵。鄂溫克族的“撮羅子”,鄂溫克語叫“殺欏柱”。它的外形如同鄂倫春族的“仙人住”,高約3米,直徑約4米,是一種圓錐形建築物,實際上是用松木桿搭成的圓形窩棚,也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帳篷。“撮羅子”的遮蓋物隨季節變化有所不同,夏季一般用樺樹皮,冬季則用麂鹿皮包裹。
建造
撮羅子的選址,是在地勢較高、陽光能照射到而且水和柴草就近可取的平坦之處。其蓋造方法,是用三五根約碗口粗細上有枝杈的木桿,相互交合搭成上聚下開的骨架,然後再用30根左右木桿搭在骨架之間捆綁固定,在南面(或東面)留出門,即基本成型。木桿搭起的只是“屋架”,外面還要覆蓋才能遮風擋雨。按照季節的不同,分別用樺樹皮、草帘子和犴、狍等獸皮,做成自上而下一層壓一層的圍子,綁在木桿上,門帘則夏用草或樹條編,冬用狍皮做成。陳設
撮羅子內的空間,高約一丈,地面直徑一丈二三尺至一丈六七尺。如門向南開,則在室內北、東、西三面搭設供人起居坐臥的鋪位。有的是用乾草和樹皮直接鋪在地面上,更多的則是在約一尺高的森架上鋪木桿木板,上鋪草蓆或皮子,可以更好地防寒防潮。鋪和門之間的中央空地,是燒火取暖做飯的地方。按照這些民族的習俗,撮羅子內的方位是有不同等級區別的。北面(正面)是安放神位之處,最為尊貴。平時只有男主人和男性貴客才能在北鋪坐臥。如果供人起居,也只能是家中長輩。有的民族甚至規定,只有喪偶的男性長輩才能睡在北鋪,如果夫妻都健在或夫亡妻在,則只能睡在右邊的鋪位。此外,家中的主婦和未婚女孩允許到北面神位前,而其他已婚婦女則不能,因室內中央是火位,他們不可以越過。火位兩邊的位置以右為上,兒子婚後與父母同住時,小兩口只能住左鋪,而且睡覺時應是男在北婦在南。由此可以看出,這些規定的基本原則是以北為尊、以男為尊。禁忌
還有一項特殊的風俗,就是婦女生孩子時,必須移到原住撮羅子附近另搭的“產房”中去。這種“產房”也是撮羅子的樣式,只不過矮小簡單一些,有的還專搭一根橫木,做分娩時的把手。產房內設左右兩鋪,產婦住右,婆婆或助產女眷住左。待新生兒滿月後,產婦可回到原住撮羅子,產房隨之拆除。這種做法的用意,並非特殊關照產婦,而是認為生孩子是“不潔”之事,應該避開家中供神和男人居住的地方。可見撮羅子不僅樣式很原始,而且其使用風俗也帶有許多古老觀念的色彩。相關
敖魯古雅鄉將建國內最大撮羅子群內蒙古自治區根河市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將建成國內最大的實用型“撮羅子”群。這個“撮羅子”群作為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旅遊景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共由樣式不同的九個“撮羅子”組成,計畫將於2008年完工。
這組“撮羅子”主要用於景區的旅遊餐飲接待,全部仿照芬蘭拉普蘭地區的“撮羅子”的建築樣式,並結合鄂溫克獵民生活習慣設計建造。這組“撮羅子”高度可達到7米,直徑為6.8米,面積40餘平方米,規模、樣式等在國內首屈一指。”
敖魯古雅鄂溫克人是“中國最後的狩獵部落”,曾常年在深山密林中過著原始的遊獵生活,住著用樹桿和樺樹皮搭建的“撮羅子”,飼養著中國唯一的馴鹿種群。2003年8月,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的居民生態移民到根河市郊。
中國少數民族民居盤點
建築是社會的縮影、民族的象徵,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除漢族外,另有55個少數民族,各民族風俗習慣各異,也各自擁有著獨具特色的民居和建築,一起來認識一下我國風格各異的民族民居建築 |
中國少數民族民居
土庫房 | 土掌房 | 乾欄式木樓 | 石板房 | 侗寨鼓樓 | 侗宅 | 白族民居 | 白族門樓 | 土家民居 |哈薩克氈房|蘑菇房[哈尼族]| 傣族竹樓 | 竹架棚房子 | 土牆厝 | 千柱落腳房 | 達斡爾民居 | 碉房 | 布朗民居 | 木楞房 | 千腳落地房 | 撮羅子 | 仙人柱 | 冠蓋式住房 | 石條房 | 基諾民居 | 羌族碉樓 | 布依族民居 | 藏式氈房 | 黎族民居盤點內蒙古民俗
內蒙古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賽馬、摔跤、射箭被稱為蒙古族的“男兒三藝”,每年七月中下旬舉辦的那達慕草原旅遊節,集中展示蒙古民族歌舞、體育、競技、服飾、飲食各方面的燦爛文化。 |